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至回想——金银见钱关于钞版鉴审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芦姗 《神州》2014,(14):48-48
在现代数字图书馆建设中,DC元数据作为描述资源的规范,正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2008版与2006版DC元数据术语进行比较,分析出2008版元数据术语的新变化,包括新增、删减的元素,概念定义上的改变等。从而,归纳出2008版DC元数据术语变化的内容、特点以及意义、作用,可以帮助使用者更好的掌握2008版DC元数据术语。  相似文献   

3.
由于三朝本《三国志》系经过多次补版印刷,其版式不一,对其版本的认识容易产生混乱;综合多方面资料,至少存在三种三朝本《三国志》。  相似文献   

4.
赵秀荣 《史学月刊》2004,4(2):85-88,94
17世纪,英国与西欧、北欧呢绒的贸易趋于衰落,而与利凡特东印度以及北美殖民地的进口贸易却繁荣起来。进口的目的是为了再出口。这种输入与再输出的贸易越来越发达,而呢绒出口贸易则逐渐走向衰落,这就是所谓的贸易转型。17世纪英国的贸易转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展的是与利凡特—东印度的贸易;第二阶段发展的是与殖民地的贸易。这种以再出口为目的的新型海外贸易,是17世纪英国巨额财富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至1930年,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伪满洲国成立后,伪满政府倚仗日本关东军,强行侵占了我国东北各地海关。中国东北地区长期出超的局面在1933年反转,并且入超额出现扩大趋势。伪满政权极力促进所谓的“日满一体化”,使得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更加向对日贸易集中。随着列强的经济利益争夺日趋白热化,伪满洲国逐渐步入统制贸易之途。  相似文献   

6.
六十年代中日民间贸易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年代 ,中日之间建立了友好贸易和备忘录贸易两条民间贸易渠道。友好贸易 ,是中方出于中日友好的诚意 ,与承认政治三原则、主张中日友好的日本企业的贸易 ;备忘录贸易 ,是中日之间以备忘录的形式发展起来的贸易。友好贸易和备忘录贸易推动了 60年代中日民间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有力地促进了中日关系的早日正常化 ,在中日关系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辜燮高 《世界历史》2004,(2):99-103
在对华贸易 (实为走私贸易 )上 ,威克菲尔德鼓励英国、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走私者在中国沿海岛屿建立若干商站 ,条件是“市场自由 ,即在完全平等的条件下对所有国家开放”。他还有多边贸易的构想。“假定便宜的粮食系英国在澳大利亚的诸殖民地生产 ,那里虽然远离英国 ,但距中国近。英国人可用制品购买此等粮食 ;用此等粮食购买中国人的茶叶和白银 ;用这些茶叶和白银购买加拿大人的便宜谷物”。  相似文献   

8.
厦门岛象是镶嵌在祖国东南海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昨天和今天都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它的辉煌历史。带给人们的是无限的遐想。挖掘、整理、研究“以港兴城.以商兴港”的这一历史现象,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本试图通过一些资料,来阐述明末清初厦门港的崛起与陶瓷贸易发展的历史线索,并以此拙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对于学术界瞩目的宾组大字骨版刻辞,本首次指出,它们多数是占卜祭祷仪式上的用物而不是在这些骨版上进行占卜的记录。这意味着我们对殷墟甲骨刻辞取得了一种新的认识,基于这种认识,对某些刻辞材料的使用方法应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博物馆在清理流散文物库房时 ,发现十件民国私票版。它们是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从长沙市北站冶炼厂拣选的。这些票版保存完好 ,是湖南地方商号店铺印制市票的 ,也是研究民国湖南地方金融经济、货币流通等的第一手资料 ,现介绍于下 :票版均为紫铜质 ,分主版和副版两类。第一类为主版。共七件 ,直接用于印刷市票 ,包括正面和背面票版两种。一、正面票版 ,共六件。其一 :版长 2 15、宽 10 0、厚 0 85毫米。竖式 ,下端有红色油墨痕。版面有远山峰峦、尖塔、楼阁亭榭、房屋、樵人伐薪满载而归、老翁垂钓、鱼儿上钩出水…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外贸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日本曾连续11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日贸易额在2006年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在对华直接投资中,日本仅次于港澳台地区。但中日贸易结构仍较落后。日本的对华直接投资能否有助于中日贸易结构的改善和中日贸易增长方式的改变,促进中日贸易更好地发展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中日两国贸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即中国对日本出口的食品及矿产等初级产品在对日出口总额中降到不足一成,而纤维产品贸易以几乎每年占中日贸易额的20~30%的速度强劲发展,推动了两国贸易总额的迅速增长,但同时也引起贸易摩擦。尽管纤维产品贸易由垂直贸易分工向初级水平贸易分工发展,以及密切的依存关系两大特征,使中日两国避免了在该领域的贸易战,但是,如何在互补性贸易结构中寻求更多的合作领域以减少贸易摩擦甚至避免贸易战争,是20世纪90年代中日纤维产品贸易带来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试论杨增新时期英国和中国新疆间的贸易(1912—192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建英 《近代史研究》2004,55(5):109-136
英国和中国新疆间的贸易在杨增新时期最有特点,可分为三个阶段:1912—1917年为平稳运行阶段,1918—1926年为快速发展阶段,1927年后步入衰退阶段。在对新贸易中,英商通过发放高利贷、抬高商品价格和贩运鸦片等手段谋取暴利。英国与俄/苏在对新贸易方面既有合作和互相利用,也有竞争和矛盾,甚至走向对抗。这种对抗不仅仅源于双方的经济利益,更源于它们期望在新疆取得的政治利益。  相似文献   

14.
诏安负山带海,东南部海域的众多港汊,西北部山区的茂盛林未,为航泊、造船提供了便利。两千年前,这里的古越先民就以驾舟泛海见长。本邑介于古代两大国际贸易港——泉州、广州之间,置县以来除梅岭半岛外,又长期辖有铜山岛和  相似文献   

15.
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987~2006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日产业内贸易水平20年来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中日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制成品领域内,其中,机械和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最高;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中日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中日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全面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已开始逐步对出口大宗商品实施统制,但面对重重阻力,政策执行成效并不理想。淞沪抗战爆发后,长江下游航运阻滞丛生,商人不得不在诸多方面主动向国民政府寻求援助。国民政府适时通过中央信托局推出兵险,为商品运输提供保障,使商人对之产生依赖,并成立贸易调整委员会等机构,在"调整"贸易的同时进行权力渗透。江阴、南京沦陷后,积压在汉口的出口商品只得通过政府控制的粤汉铁路运出,国民政府在初步完成权力渗透后整合中央与地方贸易机构,撕掉"调整"的面纱,将贸易调整委员会更名为贸易委员会,正式建立起对出口贸易的统制。  相似文献   

17.
《末日审判书》是"征服者"威廉为掌握英格兰的土地占有状况而进行的调查,此次调查确立了英格兰各级土地所有者对他的效忠。《末日审判书》又分《大末日审判书》和《小末日审判书》,分别包括不同的调查地区。现代对《末日审判书》的翻译分菲利莫尔版和亚历克托历史版两个系列进行。  相似文献   

18.
19.
唐巧天 《史学月刊》2008,(10):89-97
北方口岸在开埠后相当长时期内,需要依赖上海作为对外贸易的中转点,但这种外贸埠际转运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由紧密到疏离的变化。由于北方原有中心口岸贸易条件的成熟、北洋三口的新组合及日本着力发展对华贸易等因素,北方口岸在20世纪上半叶逐渐脱离了上海外贸转运的辐射范围。这种转变使上海由全国外贸转运中心降为华中地区区域性外贸转运中心,并反映出20世纪中国内外政治经济变化下国内口岸贸易格局的重要演变。  相似文献   

20.
顾志兴 《古今谈》2007,(4):29-30
《古今谈》今年第一期(总第81期)“寻访古迹”一栏下刊有葛许国先生的《毕昇与始版桥》一文,感到有话要说,质疑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