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献》2010,(2)
<正>2010年3月8日-9日,中国典籍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耶鲁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由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承办。会议旨在就中国典籍与文化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促进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2007年6月30日至7月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与会学者百余人,提交学术论文70篇。现就本次会议讨论的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一、近代文化与社会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现象,它的发展变化与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乃至国际环境都紧密相联。研究中国近代文化离不开对中国历史与现状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的考察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耿云志考察了清末以来的文化转型与社会变革的关系问题,论述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政治觉醒带动文化趋新…  相似文献   

3.
长江,从青海发源,中经藏、滇、川、鄂、湘、赣、皖、苏、沪诸省、市,以浩荡之气,一泻6300多公里而入东海,流域面积达180余万平方公里,号称中国第一大河.这里,不但是我国物产丰饶经济发达的地带,而且孕育过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的文化,是伟大的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起源和发展中心之一.不过,我们所讨论的“长江文化”,并不是以河流流域做为文化空间界限,而是分别从自然生态、栽培作物、民族源流、人物交通、文化传承、心理气质等各方面入手,认定怒江、澜沧江、珠江、钱塘江、淮河流域大部包括东南沿海一带都应属于长江文化体系.长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她曾经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不断提供自己独到的创造,但由于受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史籍中特别是早期文献里,缺乏对长江文化成就的具体记载,以致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对长江文化内涵、特质和作用的研究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事实上,要弄清中国文化的源流与形成过程、中国文明特质的形成、中国文化久盛不衰的原因、中国文化向海外的传播与影响、中国文化在近古直到当代的演变与发达、更好地开发与建设“长江文化”区域以及如何建立现代化的中国文化,深入研究“长江文化”,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中日文化的交流,推动长江文明探索的进展,1997年12月15-16日,由四川联合大学历史系、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长江文明的探索”国际学术报告会在四川联大逸夫科学馆召开。来自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浙江以及日本的专家、学者共脱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四川联大副校长周宗华、杨继瑞、王庭科先后到会祝贺并讲了话。中日代表共11人作了学术报告,分别就长江流域早期稻作文明、史前古城和聚落形态,以及如何将现代技术和科学手段应用于考古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充分体现了文理渗透,中外合作的学术研究趋向。(一)关于…  相似文献   

5.
经过昨天的讨论,大家对“长江文化”这一概念的界定以及倡导“长江文化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等问题取得了共识.我想,是否可以作这样的概括:“长江文化”是在长江及其相关水系所网络的广大地域里产生和发展的古今文化,也可以说  相似文献   

6.
赵文洪 《世界历史》2001,(6):113-114
为配合学习和宣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推动世界历史学科的发展,《世界历史》编辑部于2001年9月25日,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部分专家,召开了“世界历史学科与中国先进化建设”座谈会。  相似文献   

7.
“长江文化”是一个大题目.这里我只想就“考古学与长江文化研究的关系”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近半个世纪以来,长江流域的考古工作十分活跃,发展迅速.从中显现出长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千姿百态.换句话说,考古学已经为长江文化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扇探索的“窗  相似文献   

8.
黄林纳 《中原文物》2012,(2):104-108
2011年12月21~23日由河南博物与台北历史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海峡两岸——中原两周列国考古与文化研讨会"在河南郑州开幕,来自海峡两岸各地的学者参加此次会议。会议总结了两岸学者对辉县琉璃阁甲乙墓的研究成果,回顾了近十多年来两周考古的新发现,讨论了学术界目前关于两周考古的热点问题。此次会议是两岸携手对甲乙墓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是对近十多年来两周考古的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的一个检阅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长江,全长6300多公里,世界第四大河,中国第一大河,源于海拔5600米的青海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兼有雪源、雨源两性;在青海部分至四川巴塘称通天河,入云南境内称金沙江,从四川宜宾以下称长江;长江的宜宾至宜昌段为上游,宜昌至汉口为中游,汉口至江口为下游。长江自西向东,流经九个省市入海,年平均流量3.24万米~3/秒,本、支流面积180.71万平方公里,1990年居住人口约4亿3千7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38.5%;可供航行的里程在3万公里以上,是我国中部交通运输大动脉,南京港年吞吐量4000万顿以上,为全国最大内河港口;这一“黄金水道”,外人称为“长海”,其腹地之广、物产资源之富、居民之稠密,世无其匹。晋人郭璞写过一篇《江赋》述川渎之美:“呼吸万里,吐纳灵潮,自然往复,或夕或朝。激逸势以前驱,乃鼓怒而作涛.”《释名》说:“江者,公也。出物不私,故曰公也”;《风俗通》说:“江者,贡也。为其出物可贡”。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基于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于1990年5月15日召开了“边疆史地研究与边疆现状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军事科学院战略部、总参军事地理研究室、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总参作战部边防处、总政联络部联络处和调研处、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国家海洋局、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国内部等军事部门、政府机关和宣传部门的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主任郝时远、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刘先照也应邀到会,并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峡文化旅游产业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应该坚持绿色道路。从绿色发展内在属性来说,人们发展文化旅游应该进一步正确挖掘自然生态文化和人文历史文化内涵,大力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使之满足文化旅游产业内在属性和符合自然环境要求,让相关参与者有更多获得感,并坚持环境友好原则。目前长江三峡在流域环境治理、区域协调、旅游文化挖掘和目的地居民参与情况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省市际政府间及区域内部应该加强沟通协调,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深挖文化潜力,使更多的参与者有更好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把“文化”分为可数与不可数两个大类,认为国内学术界有关“文化”概念和文化学科研究对象的模糊认识主要起因于对这两类文化的混淆.“文化”和文化科学都是从比较中产生的,比较研究是文化科学研究的最大特点.文化学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可数文化,即特定社会、特定民族、特定社群在特定时代和特定地域里的文化系统和文化要素,而不是一般所认为的文化学科要研究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会议由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故宫博物院院刊》主编李文儒研究员主持。他说,和郑欣淼院长提出的故宫学及其学科建设相应的是,故宫博物院有很好的学术传统,近年来在一个雄厚、扎实的研究基础上,有一些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故宫学”学术概念的提出及相应的学术框架、学术体系的建设,是有代表性和标志性意义的。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80年,纪念活动的定位是以举办国际学术活动为主,以此推进故宫的学术发展,体现故宫博物院的开放性和国际性。他强调,故宫博物院很好的学术传统的重要方面,就是它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初,以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10月25—26日,"孔尚任暨盐都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盐城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明史学会、盐都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盐都区文广新局、盐都区龙冈镇人民政府和盐城市盐都孔尚任研究会承办,江苏广电东方传媒、《东方文化周刊》社共同协办。这是首次全国性孔尚任与盐都历史文化学术研讨活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文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近50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1月27~29日,由江苏省吴文化学会、镇江市文化局主办,镇江博物馆和丹阳市文化局承办的2009年中国镇江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镇江市召开,来自德国、韩国、日本等国以及国内北京、上海、山东、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4月"故宫学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座谈会"在故宫博物院召开,多位学者就故宫博物院郑欣淼院长首倡的"故宫学"展开热烈讨论,挖掘"故宫学"的内涵和外延,总结既有学术成果,畅想其未来发展前景。本刊特据记录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17.
1999年 12月 4— 6日 ,中国历史时期灾害与社会研讨会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会议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 9个单位的 2 3位代表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邓海伦教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复旦大学史地所副所长满志敏教授主持 ,所长葛剑雄教授致开幕词。邹逸麟教授首先作了“灾害与社会”的主题报告。邹教授指出 ,中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 ,社会中的种种现象 ,或多或少地留下灾害影响的痕迹。因此 ,我们今天研究历史时期灾害的时空分布、灾害与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18.
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两大主干,如果说黄河文化是发生在黄土地里的话,长江文化则发生在水中,因为南国人是自小在水里长大的,《史记·吴太伯世家》说: “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注引应劭说:“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 一、从良渚文化鱼篓形陶罐想到的 鱼篓不知发明于何时?张明华、王惠菊先生《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陶文》一文中介绍了一件黑陶鱼篓形陶罐,上而还刻了四个原始图画字,见图一。 据此可探讨史前先民的捕鱼方法,并解释这几个原始字的意义。 鱼篓形陶罐是良渚文化陶器群中特有的器物,长颈,小口,扁圆大肚,颈之两侧作环纽,以示可以系绳挂在背部或腰间,捉到了鱼就放进鱼篓里,形制与现在  相似文献   

19.
2005年5月26—27日,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史学理论室在金华共同召开了“现代化与历史学”学术讨论会,与会的还有来自浙江省一些高校的教师和研究生。发言内容大体分为三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为了纪念戊戌变法100周年,贵州文史馆特邀省市10余位文史专家和李端案后裔于9月18日在省文史馆举行了“李端茶与戊戌变法”座谈会,研讨贵阳人李端茶在戊戌变法中所起的作用和他的历史功绩。来自省社科院、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教育学院、贵州社会主义学院、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贵州近现代史研究会、贵阳市志办公室及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及有关人士,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发言精采,论述精辟。李端杀后裔李良骇首先发言,他说:李端茶是我的伯祖父。我已近90岁,今天参加这个会谨代表李氏输向在座的各位表示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