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汉古文献学家郑玄注《诗》"宗毛为主",但绝不拘泥于一家之见。其《毛诗笺》对于《毛诗》多有改动,且训释方式不拘一格。尽管郑玄改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他本之三家,灵活运用多种校勘方法,订正了《毛传》中的诸多误字,取得了较高的校勘成就。  相似文献   

2.
古籍译注树立语境观的重要性——谈孔颖达的“文势”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颖达《毛诗正义》是唐代注释书直接继承汉代注释书毛亨《诗经诂训传》、郑玄《诗经笺》的一部极其重要著作,《毛诗正义》中多次出现“文势”(又写作“势”“文”)的名称,作者也迳直说明是据“文势”解释《诗经》原文的语意,据“文势”分析毛亨“传”和郑玄“笺”的解释.”“文势”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没有明确的界说,从其具体运用来看,大致指词义训释、措词造句的凭借以及篇章旨意、时代社会背景对词义的制约等.下面列具体例证来谈:  相似文献   

3.
S.2729号《毛诗音》乃《毛诗传笺》的注音本,撰写于隋,抄写于唐,其所据毛亨传、郑玄笺的《毛诗传笺》本与《经典释文·毛诗音义》及传世阮刻本《毛诗正义》相较,异文至夥.本文对其中13处作了详尽考辨,证明《毛诗音》写卷所据为《毛诗传笺》之本字.  相似文献   

4.
四家诗与《毛诗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诗谱》是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晚年的作品。《毛诗谱》虽依毛诗以作《谱》,但鲁、齐、韩三家诗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本在运用大量相关材料的基础上,从《诗经》产生的历史年代、《诗经》所反映的地理风俗、正变学说三方面对《毛诗谱》与四家诗的渊源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勾勒出从四家诗分立到并存于《毛诗谱》的轨迹。  相似文献   

5.
冯浩菲 《文献》2007,(3):3-6
东汉郑玄所撰《诗谱》,填补了《毛诗》训释中只有总序和篇序,而没有十五国风、二雅、三颂各类诗之序的空白,意义重大.但是,数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其中《小大雅谱》脱去的一大段文字,长期得不到是正,至今亦然,成为《诗经》训释中的一件憾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毛诗传笺》引谶纬说诗的角度,阐述了《毛诗传笺》体现的汉代儒学神学化的特点。本文选取了郑玄所引比较多的《尚书·中侯》和《诗纬》来具体论述《毛诗传笺》如何引谶纬说诗。  相似文献   

7.
郑玄《毛诗谱》版本情况是郑玄《诗》学研究的难点与重点。考史志目录所载,结合现存文献情况,可见其从唐前、经唐宋、历元明、由清以至于今,从单独完整流传,到除《毛诗正义》所录本之外亡佚难寻,再到辑佚补亡之作大兴、版本形式繁多的版本发展脉络。不同时期,伴随郑《谱》一同存在的其他《诗谱》类著作,如《谢氏毛诗谱钞》等,不属其版本体系。清末出现讲疏本,是郑《谱》经辑佚补亡日趋完备之后的必然研究趋势,也是现今从事毛郑《诗》学研究,解决诸多学术问题可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赵逵夫 《古籍研究》2001,(4):10-14,129
《诗》三百余首,而两千多年来研究之作将近三千部。即如近十来年中,每年都有《诗经》的译注或研究之作数种问世,单篇论文及有关专著、笔记中论及者尚不在其内。当然,每一阶段中,也都有一、二总结性著作,集一个时代研究之大成。初治《诗经》者选此类书读之,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孔颖达《毛诗正义》、朱熹《诗集传》、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陈奂《诗毛氏传疏》、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皆其选。  相似文献   

9.
李善注《文选》征引郑玄《毛诗笺》异文甚多,大致有缺字改字、断章取义、引用其它著作而标为《毛诗笺》者。这种现象反映了李善注《文选》之时,《毛诗》抄本异文众多,文字并未统一之事实。对李善注《文选》征引郑玄《毛诗笺》进行探讨,既可以为《文选》研究提供更为准确的引文信息,也可以纠正唐代《诗经》学的某些成说。  相似文献   

10.
汉代注释书指随文释义训诂著作西汉毛亨《毛诗诂训传》,东汉郑玄《诗经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赵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等.这些可看作我国最早的古籍译注.称其为“注”,勿需解释,称其为“译”,是指“章句”.所谓“章句,之法即是串讲原文大意的解说方法,也就相当今天说的“译”,《孟子章句》《楚辞章句》标明了“章  相似文献   

11.
由于雕版印刷的发展,大量图书得以刊刻流行,故宋代不仅私人藏书大盛,而且还涌现了不少私人藏书目,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三种,即: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尤袤《遂初堂书目》、陈振孙《直斋节录解题》。 (一)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晁公武字子止,《宋史》无传,但《宋史·艺文志》著录了他十一部著作,其中除《读书志》两种外,其它九种是:《易诂训传》十八卷、《尚书诂训传》四十三卷、《毛诗诂训传》二十卷、《中庸大传》一卷、《春秋故训传》三十卷、《稽古后录》三十五卷、《昭德堂稿》六十卷、《嵩高樵唱》四卷、《老子通述》二卷。足见晁公武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他在《读书志》自序中说,他是文元公晁迴的后代。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六,绍  相似文献   

12.
王宁 《文献》2022,(3):41-56
《诗本义》是欧阳修最具代表性的经学著作之一,学者研究的注意力多集中于熟知的《四部丛刊》影宋本、《通志堂经解》本等,对明抄本尚缺乏足够的重视。通过对典藏于山东省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的两部明抄本《毛诗本义》的探究发现:一、两部明抄本内容极其接近,其中山图本面貌更为原始,上图本乃据山图本传抄。二、明抄本底本是早已失传的南宋开禧三年(1207)四川永康军张爟刻本。三、张爟本在《诗本义》原文基础上兼刻《毛诗》传笺,其依据的《毛诗》文本属孟蜀石经之遗绪。四、《诗本义》传世宋本、明刻本、通志堂本等《驺虞》篇阙文177字,明抄本完整且非后人赝作,可据以补全通行本之阙。同时,基于对明抄本《毛诗本义》独特学术价值的重新审视与澄清,也为认识刻本时代的抄本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3.
《说文解字》引《诗》四百一十六条,与今本毛诗或同或异.前人对比虽有所研究,然或宗毛、或宗许,难免有失公允.钱大昕说:“今世所行九经乃汉魏晋儒一家之学.许慎生于东汉全盛之时,诸儒讲授,师承各别,悉能贯通.经师之本互有异同,其文异而义可通者兼存之,以俟后人之决择.”《说文解字》引《诗》与今传毛诗异,非许慎以己意为之,实乃有所本.汉代传《诗》者,有齐诗、韩诗、鲁诗、毛诗.今齐、韩、鲁三家诗均逸,唯毛诗得传.然许慎著《说文解字》之时亦得见三家诗,故于三家诗、毛诗兼收并蓄,由此而保存了后世所不易见之资料.利用这些资料探究《说文》引《诗》与今本毛诗异之所在,对《诗经》研究不无帮助.今考《说文》引《诗》与今本毛诗所异为文字假借、古今字、联绵字所致.今择例释之.  相似文献   

14.
陈奂《诗毛氏传疏》以严谨门户称,它专主《毛诗》说,对历史上诸家《诗》学述惟撷取能“申明毛氏Ⅲ。对于宋人《诗》说似乎尤其冷淡,无论其能否申明毛氏,都不明引明用,基本上“置于不议不论之列。”  相似文献   

15.
敦煌《诗经》写本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宗的中古时期的手写本,为研究中古《诗经》学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证材料。利用这批材料,不仅可以证实文献记载的中古时期《毛诗》一统天下的局面,而且我们还因此搞清楚了《毛诗正义》原本之体裁格式、音隐类著作之体裁,看到了中古时期《毛诗音》一类著作的面貌。同时,由于这是一批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写本,保存了当时《毛诗传笺》的文本面貌,是汉晋简本时代与宋以后的刻本时代之间《毛诗传笺》文本演变的重要一环,对于我们探寻汉时《毛诗》文本之原貌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葩经正丽,亘古诗宗.两千数百载来,传注万千,孕育亿兆,而古本难觏,真貌但堪意象.版刻以前,传世者唯开成石经暨孟蜀《毛诗》残宇拓本二卷,早不过晚唐巳.清季鸣沙山莫高窟密室启开,始得六朝写本及唐写本《毛诗故训传》、唐写本《毛诗正义》等残卷,已称瑰宝,视同珍薮.顾地不爱宝,天之不丧斯文,一九七七年八月,皖北阜阳城郊双古堆进行考古发掘,一号汉墓中得竹简文籍无数,《苍颉篇》、《周易》、《刑德》外,《诗经》一百七十余枚赫然在焉.墓主为  相似文献   

17.
李裕民 《沧桑》2015,(1):67-73
后世提及广为传诵的千古名诗《登鹳雀楼》,常将其作者冠之以著名诗人王之涣,而与之同时代的人却未有此说法。王之涣作之说最早出现于宋李昉所编的《文苑英华》,然书中缺少资料来源,更兼李昉距唐年代久远,无法掌握一手资料,其说难以立足。经笔者梳理古籍,细致考辨,认为此诗真正作者乃一介布衣朱斌,原诗名为《登楼》。自《文苑英华》后诸名家大作多从王之涣说,朱斌之名几湮灭不闻。如今真相大白,应当还《登鹳雀楼》本来面目,以使原作者诗史留名,尊重其著作权。  相似文献   

18.
略说六言诗     
叶一苇 《古今谈》2002,(2):38-41
《陔余丛考》说:“任昉云:六言始于汉谷永,然刘勰云:六言、七言杂出《诗》、《骚》。今按《毛诗》:‘谓尔迁于王都,日予未有室家’等句,已开其端,则不始于谷永矣。或谷永本此体创为全篇,遂自成一家,然永六言诗今不传。”从这个资料中,我们可以这样说:六言诗  相似文献   

19.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根据《韩诗外传》卷五引《关雎》诗作“鼓钟乐之”.遂旁征博引,不遗余力证成韩《内传》作“鼓钟”,孔子“所见《诗经》必作‘鼓钟’.而今传本《毛诗》作‘钟鼓’乃后出误本”.并进而认定后人说诗一方面“用《毛诗》‘钟鼓’之”,一方面“仍取韩说房中之义,斯为谬矣”。  相似文献   

20.
郑玄《仪礼注》训诂术语释义例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玄作为两汉古献学的集大成,对汉代训诂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所《仪礼注》是汉代以来随释义的典范之作,训诂内容丰富,训诂方法也较完备。本通过全面收集整理《仅礼注》之训诂术语释义的用例,对其加以归类分析。力求较准确地反映出郑玄注《仪礼》一书所体现出来的各种训诂条例和训诂方法,使能有裨于阅读古注;并力图通过这种钩稽分析。能从总体上把握郑玄运用训诂术语简明扼要释义的方法,从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郑玄注书的训释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