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瑜 《文史月刊》2012,(Z3):219-219
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日语的暧昧表达是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本文从常见的一些日语暧昧表达为例来进行分析谈讨,并且多角度剖析了暧昧性表达产生的文化根源,以期对日语学习者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唐俊杰 《神州》2013,(6):126-126
一直以来,中国文化被人们看做日本文化的母体,虽然一直在重视日语教育,但忽略了教育过程中对日文化的理解。尽管中日两国联系越来越紧密,但许多日语学习者,对日本文化、中日文化的了解方面较少,因此,在日语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学习日语应该做到了解异文化,发现文化特点。由此可见,在国际化驾驭的今天,多元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多元化文化教育的全新理念被提出来。通过参照日语教育新旧标准,重新审视当前日语教育的现状,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性,强调了多元文化与日语教育的关系,提出了多元文化共生的观点日语教育观点。  相似文献   

3.
“おはょぅこさぃます”(早上好)“こんにらは”(中午好)、“こんぱんは”(晚上好)“こ苦労様”(您辛苦了)等是日语中最常见、使用频率最高的寒暄语。这些看似简单的用语往往被外国的学习者用错(包括中国的学习者在内)。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两个方面:一是受母语的影响所致;二是对寒暄语境,特别是对文化内涵缺乏理解。本文拟从这些寒暄语的语境和文化内涵出发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关于日语地方语中第二人称代词的形意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日语共通语中第二人称代词只有〈あなた(あんた)、きみ、おまえ、きさま〉,而地方语中第二人称代词的表现种类却多达170个以上,并存在着形意差异.有的在此地用于第二人称,而在他地则用作第一或第三人称.日语的第二人称代词作为引导语与其他待遇语(称呼语)一样,引导制约着文末的结构变化和语气上的亲疏敬贬.本文将对第二人称代词在地方语中的同形异意现象和表现种类及称呼所指进行分类整理,并从通时态变化和共时态差异上对地方语中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做一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中日跨文化交际中,常会出现一些不符合日本人表达习惯的语用失误。委婉语的语用失误则最为明显。日本民族具有内敛、含蓄、不爱张扬个性的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语言上就是不断地大量的使用委婉语。日语中委婉表达形式之多、使用频率之高,这在其他民族中是不多见的。委婉语可以说是日语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特别是在面对面的对话中,可以说如果不使用这种委婉语,谈话就不能顺利进行。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需要了解日语委婉语,以便正确得体的进行交流。避免委婉语语用的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日语请求行为得体性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请求行为普遍而且敏感,它是人类交际中不可避免的社会活动。得体性作为请求行为所必须遵循的礼貌原则,既牵涉到语言自身,又牵涉到许多诸如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环境、地点、时间等社会文化因素。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学生运用日语表达“请求”这一言语行为时出现的语用失误,探讨中日两种文化在语言语用和社交语用方面存在的差异,旨在找出隐伏在这些失误背后的、易引起误会和冲突的文化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以帮助日语学习者自觉改变和调整固有的框框,提高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包文雅 《神州》2013,(9):144-144
一个国家的语言与文化,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掌握语言,同时了解日本文化,使语言更贴切日本文化,明白,学习日语是了解日本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了解日本文化也是促进日语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董青 《神州》2012,(29):155-155
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学习者经常会受到母语的干扰,而母语不同所受的干扰也不一样。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了以汉、朝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日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干扰。  相似文献   

9.
文化素养作为中学日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自写人中学日语新课程标准以来.已经被广大的日语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所熟知。中学日语新课程标准中的文化素养,“主要指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和运用,包括日本的文化背景知识、日语的言语行为特征和非言语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
刘阳 《神州》2014,(17):44-44
日语教育,一般会侧重于讲授日语的语法、词义、阅读规律等方面,而往往忽视了日语文化知识的传授。在中日交流文化的大环境下,尽管开设有日语语言文化课,但其却偏重介绍日本文化的高等级与高层次,也就是日语语言文学、民族宗教、美术艺术特别是日本本国的社会价值观等方面,而对于风土人情、民风乡俗、吃穿住行等领域的知识点却很少涉及。所以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要把日本文化渗透到日语教育中去。  相似文献   

11.
在讨论日语的近义词辨析时,应该从哪些方面加以区分,如何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日语的这些近义词汇,应该从哪些方面弄清词与词之间的区别,是在学习和掌握日语中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日语学习者共同面对的难题。本稿主要阐述日语中的近义词区分在交际以及日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浅析了日语近义词的辨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日语会话中,常出现省略现象.从语法上看,要素的省略受一些特定条件的制约.本文从会话中的主语省略以及句末省略两个方面对省略的原则进行考察.笔者认为在日语会话中,省略主要遵循"焦点性原则".即未处于焦点内容的要素容易被省略.  相似文献   

13.
日本茶源于中国,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综合性文化。从日语中“茶”的字音入手,从茶名、茶与人、茶谚三个方面分析日语中与茶相关的表达,借此说明,茶与日本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日本人在秉承中国茶文化精髓的同时,不断领悟融入新意,在茶文化中常年累积的经验、生活智慧等都借茶发挥。  相似文献   

14.
“外来语使日本人变洋了!”这是著名作家新井树子说的一句反语。的确,日本近来使用外来语的风气越来越盛,领时代风气之先的出版物自不必提,职业名称、公司名称也接二连三改成片假名书写了,连一向老成持重的政府机构发表的文章也出于吸引读者的目的,亦“洋泾浜”起来了。这种趋势的负效应一是如人们所担心的“会导致日语的衰落”,几十年过后,恐怕日语的语音就变成以英、法语为代表的各种语言的大杂烩了。负效应之二是给外国人学习日语造成了许多困难,那种从西方语言中翻译过来的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跨文化交际下的日语教育为对象,阐释了日语的多重特征,特别注重在日本特有的文化及社会背景下日语的实际运用问题。为了更好地培养我国的专业日语人才,本文从当前信息化、国际化的时代潮流出发,分析国际社会需求及当前日语教育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以此来阐发日语的根本特性,促进日语教育及日语学习的效率,增强民族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6.
乔红伟 《神州》2012,(29):29-29
日语前置语句表现是日语委婉表达方式的特点之一,是日本人独特的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之一。了解掌握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及社会文化特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日语语句前置这一现象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充分语言这一载体的润滑剂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日语和汉语中的被动句,其形式和意义有时会有相同的情况出现,有时也会有大相径庭的情况出现。将他们区分开来并且很好的运用,无疑是中国人学习日语和日本人学习中文的重点、难点。本论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两者之间的不同,希望能为汉语和日语学习者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18.
日语的表达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省略表达比较多。在日常生活中省略表达处处可见。本文通过具体的例子分析了委婉的省略表达、人称代词的省略表达和谈话双方共知部分的省略表达,最后分析了日语中存在众多的省略表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舒贞 《神州》2012,(29):31-31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语言基础知识,对文化知识的讲授较少,尤其是中国文化知识。学生无法用所学多年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内容,在交际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现象。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学生除了要掌握必要的语言方面的知识外,要掌握目的语文化、母语文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极其必要。  相似文献   

20.
日本人彼此互致寒暄的时候,总是区别不同的讲话对象、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寒暄用语。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寒暄语和日本人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和别的语言相比,日语寒暄语具有非常明显的定型性、调和性等日本式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