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帝王陵墓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墓葬发展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帝王陵墓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使我们对古代陵墓制度尤其是帝王的丧葬制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对当时的历史与社会文化进行深入的理解,因此关于古代陵墓制度的研究历来是文物考古界的热点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东汉光武帝刘秀 ,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帝王 ,然而 ,对这样一位不平凡的帝王 ,历代评论不一 ,褒贬各异。目前从史学角度为刘秀作传的也有不少 ,但已有的研究成果或者从一个层面论述 ,难免抓东丢西 ;或者语言太学术化 ,只适合圈内人阅读。因此 ,史学界呼唤一本既能涵盖全面、适各大众口味而又尊重史实的刘秀传记。黄留珠先生的《刘秀传》(人民出版社 ,2 0 0 3年 ) ,则弥补了学术界的这一缺憾。通观《刘秀传》 ,可以发现该书主要有如下突出特点 :首先 ,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还历史以真实 ,这是该书最大的特点。历史是由有血有肉的…  相似文献   

3.
所谓“汉魏故事”是指曹丕通过禅让方式获得刘汉天下的历史事件。无论陈寿《三国志》还是裴松之注,皆站在曹氏立场叙述这一事件,裴注援引《献帝传》更是以冗长的篇幅记述了禅让的整个过程。这一历史书写体现了曹魏禅汉的理论主张,即借助尧舜禹禅让故事阐释“天命不于常,帝王不一姓”等易代思想的历史合法性。该书写极力彰显曹丕才德,试图从理论上阐明非血缘继承的合理性。“汉魏故事”折射出的曹魏代汉理论表明,先秦以来政治文化中的“尊贤”与“亲亲”这对看似矛盾的政治理论,在现实中被巧妙地加以整合,成为当政者构建政权合法性的理论资源。“汉魏故事”所体现的禅让模式,对此后中国历代政权的更替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收藏家》2019,(11)
<正>中国书法是我国5000年文明史上的一颗明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字体,书法的发展与汉字的演变和历史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散发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艺术文化。清代的书法被人们公认为是书道中兴的时代,在继承前朝书风的基础之上,又有所重振和复兴。清代前期,政治局势尚不稳,书法基本继承了明代末年狂放不羁和愤世嫉俗的风格,这一时期的书法发展与帝王的喜好有  相似文献   

5.
西汉帝陵的位置排列有必然和偶然因素。必然是因为西汉帝陵选址继承于传统墓地选择习俗,受制于风水思想的影响和政权稳固的需要;偶然是指皇帝本人的情感因素所起的的作用。西汉帝陵的分布是把历史传统、思想意识、地理形势、政治需要和帝王个人好恶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南朝帝王陵寝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帝王陵寝是古代礼仪、宗法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古代社会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些研究者认为①,自魏文帝自作“终制”,“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②始,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封建帝王基本废弃了陵寝制度,陵寝制度一度哀落。因此,对它的研究,一直是我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主要根据文献资料,并结合解放后考古调查及发掘的新资料,对南朝帝王陵寝进行比较全面地考述。以祈引起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进一步的探讨。一、南朝帝王陵寝概况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相继立都于建康,自永初元年(420…  相似文献   

7.
我国清代定都北京以后的第二个皇帝爱新觉罗氏玄烨,八岁继承皇位,六十九岁去世,整整当了六十一年皇帝,史称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虽然身为封建帝王,但他既是个富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又是个勇敢善战的军事家,同时还是个博才多识的科学家。这在我国历代封建帝王中,是前所未有的。本文试从康熙皇帝在热河的活动中,对他的学术成就加以粗略地分析。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我们对于中国母系氏族社会的认识还是很不够的。在运用外国的氏族社会理论考察中国母系氏族时,往往有许多窒碍不通的地方。最突出的是不能揭示中国氏族姓氏的奥秘,而姓氏恰恰是研究中国氏族社会的最重要的线索。由姓氏入手,我们不仅可以得到对氏族社会婚烟制度的一般认识,而且根据姓氏的演变,我们还可以考察传说帝王的婚配、继承关系以及世系变迁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常强 《文史天地》2009,(9):39-4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君主选择嗣君,主要依据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君主时代君位承袭的最基本原则与标准,它由我国古代西周时期的大圣人周公所开创。除了嫡长子继承制外,古代君主因个人喜好而打破前面的继承原则,主观决定继承人的现象也是存在的。而在古代,有一群被称为皇孙或王孙的人物,往往也会左右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接班人选择问题。这种现象的缘起是:由于君主特别钟爱某一个皇孙或王孙,而移爱于生下了“好圣孙”的皇子或王子,并坚决地选择了这位皇子或王子为储君,以便保证这些“好圣孙”能够在将来继承大位。那些在皇位(或王位)继承问题上多多少少沾了点儿子的光的帝王有西周先君王季、晋惠帝、明仁宗和清朝的雍正皇帝。  相似文献   

10.
清末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及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围绕着挽救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这个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这三大运动都在不同的程度上起了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因此,三者之间存在互相连接的关系。可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术界只强调三者的相互对立,而忽视三者的相互联系;只强调后者对前者的否定,而忽视后者对前者的继承;只强调前后的差别,而忽视前后的共同点。这不仅对正确揭示这三大历史事件的本质有所妨碍,而且也无助于科学地揭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规律。对此,早已引起中国近代史学界的关注,本文…  相似文献   

11.
王秀琴 《沧桑》2010,(4):129-130
帝王巡游本是帝王的一种外出行为,但由于帝王这一常人无法企及的特殊位置,造就了帝王巡游浑厚的文化内涵,以及赋予了其特殊的目的。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诠释秦汉时期帝王巡游。秦汉时期帝王巡游,对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相似文献   

12.
常强 《文史天地》2010,(4):39-42
这是一篇中国古代帝王与其保姆的关系简史。帝王制本身就是扭曲人性的,帝王与保姆的关系,自然也就与常人有异。而"立子杀母"制度的惨毒,更是我们历史上一块令人恶心的疮疤!  相似文献   

13.
何谓龙袍?     
《中华遗产》2012,(2):158-159
在人们一般的印象里,身着龙袍是帝王的标志。而上期我们已介绍过,中国历史上,帝王的礼服为冕服。“龙袍”,顾名思义即有龙之图案的袍服,它是何时为帝王所专门穿用?它又有什么讲究呢?  相似文献   

14.
论点摘编     
帝师考源元朝统一西藏地方以后,设立帝师,总领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及吐蕃事宜,这不仅是元朝历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著名事件。张羽新发表在《中国藏学》2004年第一期上的文章,对帝师的源流进行了考汪。史章认为,元帝师制度沿袭西夏说缺乏足够证据。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的初衷是表彰其创制蒙古新字之功,只是在其圆寂之后,帝师才演变为萨迦派僧人独据的最高僧职,这和西夏不存在制度上的继承关系。“王者必有师”是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治国思想,“帝师”作为帝王之师的专门用语,在西汉以后的历史典籍中屡见不鲜,这是忽必烈师“汉法”建立帝师制度的真正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历史上。在风光无限的帝王治世理想的背后,在战争的杀伐血腥间,永远离不开一个黑暗的推手——毒药。从先秦到清代,汉平帝、王莽、北魏献文帝、唐太宗、宋太宗、明嘉靖帝、清光绪帝……至少有50位帝王陷入过毒药制造的阴谋中。这两个字轻易地予人生死,制造无数跌宕的情节。毒药,是毒还是药?服下它们的人,是被逼强迫,还是心甘情愿?历史就在这些细节中意外转弯。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史学界在论及“批判继承史学遗产”这个问题时,往往与“批判继承历史遗产”的提法联在一起,甚至相互混用。这两种提法仅一字之差,实际却相去甚远。二者产生的时代条件和出发点都不相同,因而具有不同的目的、对象和方法,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工作。从发生的时间来看,批判继承历史遗产的提出显然在前,而且声势和影响也大得多。因此,史学界批判继承史学遗产的工作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有意无意地受到了一些影响和干扰,致使这项工作难以深入下去。这里,我们首先对这两种提  相似文献   

17.
刘慧 《民俗研究》2007,(3):174-193
在中国历史上,泰山祭祀是作为一种国家礼仪来看待的,每每有礼,大都是一代帝王亲自执事。特别是封禅之祭,是"旷世"之大典,为任何一个帝王所想往。  相似文献   

18.
刘丽 《文史天地》2011,(2):40-41
作者选述的这几位帝王,确有独特之处。汉武帝与唐明皇汉武帝与唐明皇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雄才大略之君主,两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正是这关键的不同之处,决定了  相似文献   

19.
王芳 《文史天地》2008,(9):36-38
皇帝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是摘得“最”字桂冠最多的人物群体。他们有最高的立法权、最大的决策权、最有效的人事任免权、最便捷的刑事审判权、最权威的发言权、最丰富的继承权。皇帝除了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外,还仍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喜有乐、有荣有辱。现在出场的是清朝历史上几个名气很大的帝王,就让大家再次体味一下他们的传奇人生和独特经历中的“最”字。  相似文献   

20.
康福田 《沧桑》2013,(2):76-78
帝王巡游是中国古代帝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中国古代政权巩固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文化意义,但帝王巡游与旅游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帝王巡游能否看作是旅游,本文通过明确旅游的定义、旅游的本质以及和古代帝王巡游的性质来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旅游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