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主义——美国进行的一场全方位的较量。在这场较量中,周恩来以其敏锐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外交艺术,开展了对美国的外交斗争,不仅打破了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外交围堵,捍卫了抗美援朝军事斗争的胜利,而且树立了新中国...  相似文献   

2.
正龙泉关位于通往西柏坡的路上。1948年3月23日至4月10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由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向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转移时路经山西。4月10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人员从五台山出发继续东进,经长城岭上晋冀两省交界处的龙泉关进入河北省阜平县境内,5月26日毛泽东到达西柏坡。龙泉关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重要历史性时刻。  相似文献   

3.
重返联合国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5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我国在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合法席位的恢复,是超级大国敌视、孤立和封锁新中国政策的破产,是我国在外交战线上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周恩来几乎是总理的代名词。提起他,人们心目中总会浮现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形象。同时,他还是20世纪最伟大的外交家之一,在担任总理期间分管新中国外交工作26年,到他逝世前,总共有107个国家与中国建交,其中包括美国和日本;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等外交思想至今仍在指导中国的外交工作;在长期的对外交往中,他机智幽默的外交智慧令全世界为之钦佩。2016年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0周年,外交无小事,重温周恩来的外交智慧,既是一种缅怀,也是为了让今天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能够从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与周恩来,这是个说不完的话题。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金冲及从历史和现实的多方面角度谈起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同与异。毛泽东最离不开的是周恩来记者(以下简称记):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而周恩来更突出的是一个伟大的国务活动家。对毛周之间密切配合所产生的对中国政治的影响,您怎么看?金冲及(以下简称金):毛泽东和周恩来这两个人,的确是不可分离的。说  相似文献   

6.
《百年潮》2021,(5)
正从1950年英国承认新中国到1972年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中英全面建交谈判时断时续进行了22年。两国谈判的重点是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和台湾问题。1950年1月,英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承认新中国,希望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要求英国在联合国投票时赞成恢复中国代表权,不再与台湾当局有任何外交来往。9月,英国投了赞成票,但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因为一些国家阻挠而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正《文史博览》2016年第6期我最喜欢读的文章是《艺术与魅力:外交大家周恩来》。周恩来总理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真是人人皆知。他对中国人民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同时他还是20世纪最伟大的外交家之一。在担任总理期间,分管新中国外交工作26年,就有107个国家(包括美国和日本)与中国建交。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等外交思想至今仍然指导中国的外交工作。他机智幽默的外交智慧令全世界敬佩。2016年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0周年,我们缅怀他、永远铭记他。(湖南郴州市白云金)  相似文献   

8.
《神州》2004,(1)
在江西省赣南山区,有一个美丽而富有传奇的地方--瑞金。她是江西省历史文化名城,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诞生,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这里出发。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块红土地上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进行过一系列伟大的实践,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坚  相似文献   

9.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为记载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画家董希文经过三年的准备,于1952年开始创作油画《开国大典》,翌年完成。此画不仅得到了美术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观后也赞不绝口。现收藏于1959年落成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开国大典》几经修改,画面上的刘少奇等人先后被涂掉,致使原画残损过甚,面目全非。粉碎“四人帮”后,《开国大典》由画家靳尚谊、赵域、阎振铎根据董希文原作和有关资料摹绘,才使这幅名画恢复原貌,重新…  相似文献   

10.
正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受到冲击,被下放到江西劳动。根据毛泽东的批示,1973年2月,邓小平走出江西下放地回到北京,重新恢复在国务院的工作。1975年,周恩来身体状况日益恶化,邓小平实际主持国务院工作,他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大张旗鼓地整顿全国各方面的工作。这一年,正义与邪恶、真理与谬误,进行了短兵相接的近距离较量,整顿取得明显成效。邓小平感慨地说:我还可以干二十年1972年5月,周恩来被确诊为膀胱癌,他衰弱、  相似文献   

11.
尚之 《南方人物周刊》2011,(24):51-53,50
老布什与中国的缘份,始于一场“较量”。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之前,时任美国常住联合国代表的布什一直四处游说,力求通过“双重代表”计划,保住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  相似文献   

12.
正周恩来(1898—1976),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县。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战时期,周恩来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领导艺术,科学地将外交理论和科学实践相结合,建立和发展了国际统一战线,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以谈话演讲文章形式做好外交统战  相似文献   

13.
当今人民中国获得世界上160多个国家的承认,外交成就显著。这是新中国地位的反映,也是众多外事工作者努力的结果。新中国的人民外交的成功,其渊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军委外事组开展的“窑洞外交”。毛泽东、周恩来等在陕北即已展示出他们的外交风采。本文作者作为当年“窑洞外交”的目击者和参与者,忠实地记下了当年发生的一切。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周恩来领导朝鲜停战谈判的决策轨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回忆了毛泽东、周恩来领导朝鲜停战谈判的决策过程。从第一次会谈的停战三原则到毛泽东、周恩来提出解决各项议程的整体设想到后来的“一动不如一静” ,反映了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同妄图称霸世界的美帝国主义之间进行的长期的军事和外交交织着的斗争过程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战略思想。与此同时,中国外交战略也做出重大调整:一方面与苏联划清界限;另一方面与美日等国实现了双边关系的突破性发展。在此过程中,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推动中国外交战略调整创造了前提,而重视与欧洲各国的发展并大力援助第三世界国家则有力地改善了中国的外部环境。中国与美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熊向晖 《百年潮》2000,(2):60-61
1999年12月13日,笔者掏出88元,购得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国家‘九五’规划重点图书”《新中国外交50年》精装本。该书下卷第1715页上,在题为《新中国的代表首次登上联合国的讲坛》的一节中,首先写了以下一段: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电波传到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立即向全国人民报告了这一消息。10月26日下午7点多,周恩来总理召集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外交部代部长姬鹏飞、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总理助理熊向晖和外交部有关人员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开会,研究是否  相似文献   

17.
正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他为维护新中国的独立、主权和中华民族的民族尊严,为增进我国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的友谊,为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推动广泛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上世纪70年代初,他协助毛泽东同志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为今天我国外交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肯尼迪政府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始末顾宁联合国成立至今已经整整50年了。人们还清楚地记得,1949至1972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被排斥在联合国之外。在这20余年间,中国政府为恢复其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曾同阻挠恢复中国席位的美国进行过长期、不屈不挠的斗...  相似文献   

19.
正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建设任务艰巨,国际上面对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和敌视。为了更好地进行经济建设,新中国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睦邻外交在新中国的整个外交布局中就显得特别重要。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主抓外交工作,并曾亲自兼任外交部长达九年,为处理新中国和周边国家外交关系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宫力 《史志研究》2000,(1):43-47
在1949-1976年期间,当代中国外交在毛泽东的战略指导下,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努力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坚持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终于打破了西方列强的封锁和包围,顶住了霸权主义的巨大压力,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并且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中牢牢站稳了脚跟,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这是一项了不起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