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闫立群 《收藏家》2008,(9):61-68
摇曳生风千秋过,扇子原本不过是御风消暑、驱逐蚊蝇的实用品和装饰物,它在古代的别称为“摇风”、“凉友”,不光达官贵人使用,平民百姓也广泛使用。我国早在商代就有了扇子的雏形,汉代以后,扇子从煽风发展到士人淑女把玩的装饰品,少女们常喜欢用绘有图画的纨扇半遮脸面,而被人们形容得更美丽,于是扇子又有了“便面”、  相似文献   

2.
漫话清宫扇     
范丽 《收藏家》2012,(5):37-42
在源远流长的时光岁月中,扇子曾在古代社会发挥重要作用,除人们消暑纳晾日常使用外,各式扇子上还孕育着先人的智慧和传统文化内容,凝聚着古今工艺美术之精华,成为传承古代文明的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3.
扇子为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一种器物。我国的扇子起源甚早,晋代崔豹的《古今注》说:“五明扇,舜作也。”相传舜为广开视听求贤自辅,而作五明扇。其所以称“五明”,《史记·项羽本纪》称舜为重瞳,是有四明,得贤如得目,“五明”之意大概取于此。其说虽不足信,但可知早在传说时代扇子已经出现了。商周之世,扇子形制已备。西周时已有天子用的“仪仗扇”,并且已有“画扇画”的艺术创作。魏晋以后,当时的著名书画家多喜为扇泼墨挥毫,使扇子成了一种艺术品。《晋书·王羲之传》有羲之为卖扇老妪题字于扇,遂竞卖一空的故事。唐代以后在制扇子扇面的质地方面重视  相似文献   

4.
扇子作为艺术收藏品由来已久,据传藏扇的风气始于魏晋。扇子,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其工艺之精湛,造型之隽美,品种之繁多,堪称中华一绝。  相似文献   

5.
扇子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据专家考证,商周之时形制已备,汉代普遍流行。从形制上看,扇子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柄扇,一类为折扇。柄扇上有固定的扇面,下加一柄,以便执拿。柄扇又有竹、羽、蒲扇以及以素绢和罗绫等物制成的纨扇之分。纨扇即用细绢制成的团扇,因...  相似文献   

6.
唐用 《中华遗产》2014,(7):94-107
当半球型、扇型、三角型的西式花束充斥着大街小巷,人们似乎早已忘却中国插花曾经的美好。尤其是其中的文人瓶花,讲究花材和瓶器,试图营造画儿一股的意境,应时应季.包含着一颗雅致的文人之心。  相似文献   

7.
赵羽 《收藏家》2010,(10):71-78
中国最早的扇子,传说始于虞舜。晋崔豹《古今注·舆服》说:"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秦汉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魏晋非乘舆(皇帝)不得用也。"由此看来,最早的扇子主要并非风,而是帝王们为了广开视听,招贤辅政,将治国的主张写在扇子上,用来昭示清明。  相似文献   

8.
一、扇面画的时代风格及特点 千百年来,扇子一直是文人墨客的怀袖雅物。扇子在他们手中,与其着装相辅相成,既是实用品,又是装饰、把玩之物。扇子,或承丹青,或载翰墨,扇骨雕刻巧夺天工,所以小小的扇子浓缩了诗、书、画雕刻各种艺术形成于一身,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精华缩影。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扇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代的扇子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早在原始社会时,人们就已经使用扇子避尘障日,接着,更以之引风致凉。后来,扇子的制作也逐渐多样化,小型的羽扇、竹扇、团扇纷纷出现。随着扇子作用的多样化,扇文化亦日趋丰富。汉魏时期,文学作品中咏扇的诗赋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促进了扇文化的发展。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扇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仪仗用扇、婚礼用扇、戏曲歌舞用扇、题诗画扇等,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0.
三伏盛夏,褥暑蒸意,人们以扇拂之散热纳凉,因而扇子成了居家和旅游必备之物。但它又是一种艺术品,书画家们作书布画于其上,它便有了极大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很高的经济价值。扇子的兴起可上溯自商周时代。那时的扇子多用雉的羽或尾编制而成,故亦称羽扇。三国两晋。羽扇更为盛行。我国的小说、电影中描写诸葛孔明手摇鹅毛羽扇,赤壁大战击溃曹军百万;后又手摇鹅毛羽扇活活把东吴的大都督周瑜三气致死。苏东坡在《念奴娇·大江东去)}词中形容周瑜时,也有“羽扇纶巾谈笑间,揭橹灰飞烟灭”之句。可见在当时的士大夫、达官贵族上层,轻摇…  相似文献   

11.
明清江南地区的文人游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清时期的江南,文人士大夫好游成风。文人专心于游事,固然是其习性所使,但事实上也与他们的人生遭际不无关联。而文人们的寻幽探胜、流连风景活动,客观上也产生了积极广泛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早期的扇,最先称“箑”,又有称“(羽妾)”,后始称“扇”.“箑”字从竹,“扇”字、“(羽妾)”字从羽,可见起初是由竹子和羽毛制成.这种“羽扇”,就是我国最早的扇子,大约出现在殷代.《古今注》有记载,“羽扇起自殷高宗”.另有一说,周昭王时,外国把雌雄丹鹊各10只,进献给昭王.到了初夏,人们把丹鹊脱掉的翎羽,做成了第一把羽扇,当时叫“条融”或“灰影”(见《拾遗记 》).还有一种说法是:扇子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舜时就出现扇了,但那时是用一种雉羽编织的长柄大扇.因古时的扇子多用鸟羽制成,故而造“扇”字时,便以“户”下从“羽”.扇子最初的作用不是取凉,而是由侍者手持,为帝王遮风之用,以后成为一种仪仗,演变为“华盖”.到了汉朝,扇子才逐渐成为取凉工具,并且在式样上也有改进.传说西汉巧匠于缓,把七尺多长的叶片连成一个环形扇,称“七轮扇”,一人摇动,满屋生风,其作用和现代的电风  相似文献   

13.
盛夏话扇     
"举处随时消暑热, 动来常伴有清风."每当盛夏酷暑,汗流浃背之时,扇儿轻摇,清风徐徐,暑热顿消,使人心旷神怡. 扇,古称箑.《说文》曰:"箑,扇也."从字形看来,"箑"从竹,而"扇"从"羽",最原始的扇子当以竹编羽辑为之.我国扇子的起源很早,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 当时舜为寻找贤才辅佐自己,亲自用羽和竹做扇,赠给贤人,以示诚意.  相似文献   

14.
夏天的记忆     
正夏天,给了人们无穷的记忆,在你眼中,夏天是什么样的呢?在人们的记忆里,夏天是快乐的。每到夏天,人们都喜欢去海边,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尽情歌唱。到了夏天,人们坐在家中吹着空调,舌头黏在冰棒上不肯放下,看着电视里没完没了的《还珠格格》。夏天就是这么快乐。在人们的记忆里,夏天是炎热的。火辣辣的太阳像火球似的烤着大地,人们拼命地扇着扇子,就算戴上太阳帽,穿着T恤、短裤也会大汗淋漓,就连  相似文献   

15.
一件新生事物的发明和使用,源于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且初发点往往是从人们的物质需要开始,在此基础上再向精神层面转化。扇子的发展历程正体现了这一规律,作为生活用品的实用功能,乃是扇子实物的最初价值体现,后来铸就形成的价值体系都是以此为源进行建构的。  相似文献   

16.
陈旭 《中华遗产》2009,(4):82-91
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中,或许仍然保留着在夏夜里摇着扇子纳凉的情景。然而,随着空调等现代化设备进入千家万户,各地曾经风靡一时的名扇正渐渐被人们遗忘.所幸的是,产自杭州西湖畔的雅扇,因为它独特的制作工艺,让无数人爱不释手,成为一张象征江南风情的、历久不衰的名片。  相似文献   

17.
廉美瑾 《世界》2005,(5):56-56
羽毛扇,竹扇,面儿缀有花边的扇,骨架用象牙制成的扇……这些五花八门、形色各异的扇子,自久远的年代——公元前2000多年前,就已开始在人们手中摆弄着。在不少炎热的地方,扇子为驱暑纳凉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仅如此,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它已逐渐融入了各国的文化习俗。令人称奇的是,小小一把扇子不只是摇动生风的工具,它的  相似文献   

18.
张雨 《湖南文史》2012,(1):41-41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广告并不陌生,一句好的广告语,不仅能给商家带来滚滚财源,而且让人们久久难忘。但人们对文人做广告也许就不那么熟知了。其实,文人也做广告,他们的广告有的耐人寻味,有的风趣幽默,有的别出心裁,读之能给人颇多启迪。  相似文献   

19.
"文人、士大夫生在北宋何其幸也!"作者的这一感慨,倒也反映了中国文人长期受压之窘况。历史上各个统治王朝更替时大都刀光舞动,剑影四射,血流成河,尸堆如山。只有赵匡胤在开创北宋王朝时自导自演来了一出黄袍加身搞了个"和平政变",从人家孤儿寡母手中顺手牵羊兵不血刃得了一个江山。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宋承周祚,开启了  相似文献   

20.
官修方志大多出自地方官和当地文人之手,私撰志书,也大都出自著名文人手笔。而医家著地方志甚为少见。请季医家马冠群却独创地志多种,为方志事业作出了贡献,向为人们所称道。马氏所撰《黑龙江地略》尤为著称,载录沙俄对我国领土的侵略罪行,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