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燕华 《神州》2012,(15):52-53
微生物肥料的全面推广使用、将是21世纪来自于土壤肥料领域的一场农业革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在这里获得空前的飞跃,在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人类最先开创的产业,源远流长。云南的自然条件复杂,动植物种类繁多,农业资源非常丰富。远在170万年以前,就有古猿人生活在云南的元谋等地。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云南在新石器时代出现原始农业。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种植业使用的农具和耕作方式较能代表农业的发展水平。云南农业的发展过程大体上是:刀耕——锄耕——犁耕——牛耕——机耕。也有把这一过程简化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3.
正传统农业景观是文化与自然长期互动产生的结果。它不仅能够提供粮食产出,同时也对生态系统的稳定、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传统农业知识以及当地社群身份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稻梯田是东亚地区最具特色的传统农业景观之一。过去,在东亚乡村地区,水稻梯田是最为重要的农业资源之一,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现代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气候的变化,水稻梯田的数量急剧减少。中国、日本以及韩国都面临着水稻梯田持续衰退以及传统农业文化与技能流失等问题。针对这一困境,各国都  相似文献   

4.
朱荣 《黑龙江史志》2012,(15):98-99
<正>一、西部地区实施"科教兴农"存在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农业为主打产业的西部地区更要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旱作农业和生态农业,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继续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由于西部地区农业相对落后,农民尤其是封闭的山区农民对农业科技的作用认识不足以及观念、体制等  相似文献   

5.
南非土壤保护的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茂宏 《世界历史》2001,11(5):31-40
利用土地是农业社会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基本方式。以前学多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着重关注土地关系的演变和农牧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忽视了对农牧业生产的自然基础——土壤的关注。这种研究至少是不全面的,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理论体系至少是有缺陷的。对土壤的研究以前似乎只属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范畴,强调造成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和专业知识及专家在土壤保护中的核心角色地位。  相似文献   

6.
权国盛 《中国土族》2014,(Z1):18-19
<正>回望互助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里程,一路付出,一路收获。一互助是全省的农业大县,现代农业发展在全省农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8年7月,互助农业示范园区正式启动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突破口"和抓手。万事开头难。成立初期,园区只有9名干部职工,启动资金也只筹备到2万元,也没有已建农业示范园区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参照。一切从零开始,只能边建设边摸索边积累经验,实干苦干。  相似文献   

7.
闫帅 《神州民俗》2009,(10):58-59
土壤,是中国农业大国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从华夏原始民族的刀耕火种古老耕作方法,到秸秆还田等土壤生态保护的现代科技开发,可知一部现代农业科技史,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史。在人与自然与人类生态环境高度和谐追求背景下,挖掘原始刀耕火种土壤生态保护技术积累对现代秸秆还田科技开发的作用,研讨其传承发展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农业科研档案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在从事农业科学研究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据有关资料显示,发达的现代农业,一个农业劳动力所耕种的土地面积,要比传统农业的一个劳动力所耕种的土地多80多倍,所生产的粮食多100多倍,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应用所产生的神奇效应。而农业科研档案是科学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9.
孙岿 《满族研究》2012,(2):15-19
农业经营模式是农业经营形式与农业经营方式的有机统一。辽东山区以林业为主、农业为辅,呈现为人多地少、农户属于超小型、高度分散的"多种经营"或"庭院经济"的生产经营状况。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传统畜牧业衰落和新兴产业风险较大。本文以岫岩满族自治县为例,分析了制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因素,认为山区应选择精准农业作为主导模式,形成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服务社会化和科技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悠久的农业文明创造了一批经济与生态、文化价值高度统一的传统农业系统,体现了人类的生存智慧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鉴于现代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并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开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目的是促进地区和全球范围内,对  相似文献   

11.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一次强调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必然选择。那么,怎样理解和认识现代农业?其基本内涵是什么?人们对现代农业的认识有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前,曾把现代农业概括为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学化,尤其强调农业机  相似文献   

12.
为了顺利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跃进,近几年来,互助县狠抓了农业生产基地建设,顺天应市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构建种植养殖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3.
区域政策的必要性正如国家间和各洲之间存在财富差异一样,在各国内不同区域之间亦存在财富的不平衡。在英国,在经济和社会特征两方面,诸如收入、工业产量和效率、农业系统、生活水平与价格水平、就业和福利设施等,都存在非常广泛的空间差异。这些差异是由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资源)和人文或历史因素而造成的,并依靠经济、社会、人口、技术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得以持续。  相似文献   

14.
<正>气象科学发展到今天,服务的领域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除了向公众预报天气,气象还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各行各业密切相关,辐射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林畜牧业、旅游业等多个领域。农业与气象。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是靠天吃饭,天好收成好才有饭吃。现代农业虽然不全靠天,但是绝不可以把气象看得可有可无。实际上,只有利用好天气、避开坏天气,才能确保农业丰收。农业主要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生产活动,光、热、水、气的某种组合对生产有利才能形成有效的农业自然资源;反  相似文献   

15.
包会存 《丝绸之路》2009,(16):57-59
本文介绍了甘肃农垦的基本情况,分析和总结了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成就,剖析了现代农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加强规模化经营、加快以节水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推进甘肃农垦现代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龙凤 《神州》2013,(24):244-245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西部丘陵地区占有我国耕地的大部分,因此,实现西部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程度,关系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我们必须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不断提高西部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是农业部农研中心:“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研究”课题组主报告的一部分。该课四组而问:缓建平、牛若问、欧维中、李根问、陆贵生。课扬主持人:郑有贵、李成贵。课四组成员:马瑞江、武力、罗贞治、徐华、徐旺生、黄不凡、责竞、焦红被、董彦彬、董须强。农业现代化是一种发生在边际上的连续变迁,它的启动很难确立一个明确的时限。现代农业的因素在中国的出现和积聚早在1949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在1949年之前,我国开始引入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并有少量的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机构,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在农业生产中得到…  相似文献   

18.
<正>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农业长盏不衰,以生态保护型的农业生产方法,铸就了中国农业文明。“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独特的“土壤”里产生、发展,并由此引导了中国传统农业思想及其农业实践,成为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的精髓。一个“农”字所蕴含的道理,绵延几千年。沧海桑田,庄稼还是照旧地绿着;阡陌无声,却奥秘无穷。  相似文献   

20.
水土流失,是指受自然因素(如降雨、风力、土壤、坡度、植被、地质等)和人为因素(如战争破坏、砍伐森林、滥垦滥牧、修路开矿等),造成土壤侵蚀和地表迳流,致使水土资源流失的现象。水土流失,带来了植被破坏、土地沙化、耕地减少、肥力下降、土壤干旱、洪水下泄、江河泛滥,生态失调,环境恶化,严重地阻碍和破坏农业生产,威胁城镇、工矿、交通、名胜古迹、历史文物的安全,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失。以陕西为例,全省有水土流失面积13.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70%。水土流失是从土壤侵蚀开始的,依照侵蚀的动力可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四种。这种侵蚀的后果,就文物保护而言,不仅破坏了文物存在的人文环境,而且使文物本身受到了直接的破坏。例如陕北土地沙化,使西夏国都统万城变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