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7 毫秒
1.
樊宇 《民俗研究》2004,(4):120-133
2002年10月31日,冯骥才先生发起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山西榆次的后沟村进行村落民俗采样活动.这次活动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我有幸被邀请参加了“后沟村村落民俗调查摄像采样“工作.……  相似文献   

2.
兰亭心语     
《中华遗产》2005,(2):142-142
近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相关人士评选出了“2003—2004年度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十大要闻”:河南省全面实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民俗影像专家樊宇民间文化遗产影像记录40万里行、《中国木版年画——杨家埠卷》示范本问世、《中国民俗志丛书·门头沟卷》普查完成、西部民歌抢救行动传捷报、赵文碹捐资百万支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萨满文化保护体系初建成、首届抢救、保护和开发民间文化遗产县长论坛、河北民协抢救武强年画古雕版。  相似文献   

3.
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海,民间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着浓郁的高原特色和民族风格。然而,令人们忧虑的是,青海民间文化遗产濒临日渐消失的危机:民间年画、皮影、傩戏等经典民间文艺日渐衰落,民间文化典型器物大量流失海外。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近年来,青海在抢救保护优秀民间文化资源、弘扬先进文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民间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必须下功夫挖掘抢救和依靠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管理保护。  相似文献   

4.
王讯 《民俗研究》2003,(3):139-139
2003年8月25日至29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剪纸专项工作会议在河北蔚县召开。剪纸专项抢救工程是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  相似文献   

5.
王敏 《神州》2012,(20):14
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工艺和民俗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我国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越来越受到各地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我们收集整理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决非出于猎奇,亦非怀旧情结,对于生于这块土地,长于这块土地,如今又在这块土地上"耕作"的人,应尽量多的了解这里的过去,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遗存。因此,我们除了需要研究地方史之外,也要重视当地民间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工作,这也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后沟村调查     
后沟村是一座位于山西榆次的偏僻古村落。2012年由多方面专家组成的调查组,对后沟村开展了全方位的调查。专家组与当地政府共同会商了对村落文化价值、文化个性、文化水平、文化特色等的定性和定位,研究确定了调查保护原则,全面深入调查了村落历史、民俗。随着调查工作的开展,村中传统民居及古建庙宇作坊得到了修缮保护,村民的生活设施得到改造。全新的保护理念和运作模式,使后沟村声名鹊起,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小村变为全国闻名的古村落。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村落:困境与生机——乡土建筑的价值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和不断推进,加强古村落的保护受到了社会普遍的关注。2006年,政协委员冯骥才在七省市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交了《文化空巢及其对策》的政协提案,呼呈抢救古村落中的正快速流失的民间文化遗产;2007年3月,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提交了《关于加强农村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协提案;呼呈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将历史文化村镇和乡土建筑列为普的重点内容;2007年4月,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上,与会代表共同发表了保护乡土建筑的《无锡倡议》,再次对新农村建设中如何保护乡土建筑表示深切关注,并提出了乡土建筑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7年11月22日至12月5日,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在首都博物馆共同举办了"珍藏西藏——叶星生抢救、保护西藏民间文化遗产成果展"。也就在一年以前,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在同一地点,举办了"中华瑰宝——西藏文化展",又在前不久在天津举办了"擦擦文化艺术研究展示研讨会",这些展览和研讨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弘扬西藏民族文化,抢救和保护西藏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人类所创造的文化遗产遇到了空前的危机,受到了联合国和各界人士极大的关注。但是一提起抢救民间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就是要组织人力集团去抢救某个项目;其实我觉得我们每个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去进行多方面的抢救,我就是这样去做的。二者齐头并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当代民间文化在国际化、现代化和地方文化复兴的趋势下,受到外部多方力量的影响,进行资源和价值重构,逐渐形成了资源化和遗产化的两大趋势,并呈现为多种可能性,深刻影响着其自身的变迁与发展。从当代社会文化变迁的动态场域与权力话语、民间文化的价值重构及其社会影响等方面,研究民间文化是如何进入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的公共层面而发挥作用,可以揭示其当代变迁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正>8月28日至30日,首届"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该展览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共同主办,上海建为历保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点意空间国际展览集团承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童明康,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上海市文物局局长胡劲军等出席了开幕式。本次博览会以"建筑不老、遗产永  相似文献   

12.
民间文化的特色体现在仪式中,仪式就是一种文化的展演,是一种区别于艺术表演、蕴涵了象征意义的文化表演。仪式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了大量的民间文化信息,体现出乡村民间文化的内涵与特色。仪式的展演实际上是乡村民间文化的重要传承与保护方式。通过客家赖氏祖祠重光庆典的两个案例的考察,可以看出其仪式表演与文化氛围营造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由民间文化精英主导的乡土权力的激活又是民间文化活动的内在力量。形成区域民间文化活动重要的激励机制,目的在于达成血脉亲情的结构秩序、宗族文化的认知、乡土情感的释放。民间文化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民间文化承载的形式与内容,使民间文化作为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国顺 《攀登》2007,26(4):221-222
国家"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的启动,为青海花儿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契机。要做好花儿文化生态的保护,应当在对传统花儿、花儿会等遗产进行保护的同时,对花儿生态系统进行人为调控,使得花儿文化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民俗研究》2006,(3):263-266
2006年7月20日至7月25日,由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长江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武汉名流置业有限公司联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隆重开幕。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美、韩、日等国70余名专家学者和各主办单位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历数千年积累传承至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昭示着炎黄子孙的文化身份,联结着中华文化的过去与未来。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遗产,捍卫国家文化主权,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方川 《神州民俗》2007,(9):63-64,F0003
随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抢救工程的实施,地方民间文化工作者的作用益加突出。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很大多没有经过民间文化方面的专业训练,专业理论和技能普遍缺失,从已经产生的各类成果看.往往剑走偏锋,离民间文化文本的原始生态状况相距甚远.这样对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学科建设很不利。对此民俗学、民间文学专业学术机构和专业工作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国内资讯     
<正>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暨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论坛在河南洛阳举行6月10日上午,由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文物局、洛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河南洛阳拉开帷幕。今年遗产日活动围绕"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主题,借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平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全面贯彻2017"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助  相似文献   

17.
2003年2月18日,“中国民间化遗产抢救工程”正式启动,这是我国首次对民间化进行国家级抢救、普查和整理。这一事件促使笔将思考的重点放在了地方志的核心——资料的收集与整合方面,通过对20世纪以来史学观念的嬗变、民间化价值认知的分析,引发关于地方志本重构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当作家冯骥才先生率先向社会大声疾呼抢救民俗民间文化遗产时,我们也耳闻目睹了不少的民族艺术、民间文化和传统工艺,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而消亡。  相似文献   

19.
东乡县位于我国江西省东部,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的故乡,也是当代著名书法大师、"舒体"创始人舒同的家乡,该地先后孕育出吴伯宗、艾南英、吴嵩梁等历史文人。东乡县虽然建县距今只有五百多年,但其间所拥有的大量明清时期遗存的古村落民居,承载着能够反映抚州社会鼎盛局面的临川文化。然而时至今日,这些古老的村落遗迹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这对于探究临川文化、保护地域文化特征等历史活动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的危机。鉴于此,本文通过对东乡古村落遗产的简述,进而指出了其当前保护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推进东乡进行古村落遗产保护提出了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王尧 《民俗研究》2007,(3):268-272
2007年8月3日,"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五届会议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和中国俗文学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文学所民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