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容 《东南文化》2013,(1):17-22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从产生到发展从实质来看是西方工业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的延伸,存在着重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本体,轻精神文化内涵;重物质类工业遗产,轻非物质类工业遗产的倾向。当前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应通过保护和营造其"场所精神"来突出中国特色。中国工业遗产"场所精神"是指它的环境特性和意义,即它承载的城市文脉和公众参与、认同。中国工业遗产"场所精神"保护的对象是其独具特色的本体和对城市与公众的意义。中国工业遗产"场所精神"营造的对象是其在新历史时期与城市发展共融的再诠释。  相似文献   

2.
工业遗产是近代工业文化的遗存。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包括使用价值和见证价值(艺术、历史、技术),其核心价值在于它所承载的技术的价值,因此保护工业遗产的核心就是保护工业技术的价值。而工业遗产的保护程序,包括价值评价、保护评价、保护模式和方法,只有都围绕工业技术价值这个核心而展开,才能由内涵到外延真正完成对工业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汉冶萍铁路是东亚近代钢铁工业的生命线,是日本侵略与掠夺中国资源的运输线,是亚洲近代引进西方技术的活标本。中国应借鉴日本明治工业革命遗产申遗,抢救保护汉冶萍铁路工业遗产。  相似文献   

4.
当前学界对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争论的焦点有三:一是关于经济价值的认识问题;二是评价方法的合理选择问题;三是评价方法选择后如何科学设计评价流程问题。对遗产保护、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知识的综合分析表明,目前对工业遗产价值认识和评价存在一些误区。对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应分阶段考虑,各阶段的侧重点和评价方法完全不同。基于对当代综合评价方法原理与应用方式的研究,可厘清适用于工业遗产本体价值评价的科学方法;通过对既往评价方法与流程的梳理与对比发现,工业遗产本体价值评价在方法运用与流程设计中也存在需完善和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基于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城市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研究"成果形成的《中国工业遗产价值导则(试行)》,核心为工业遗产价值评估的12项指标。这12项指标均可与我国现有文物价值的体系进行对应性分析,继而构建工业遗产价值的三级框架,其中一级框架为对比分析、价值标准、真实性/完整性;对比分析的二级框架为稀缺性、代表性、脆弱性,价值标准的二级框架为历史、艺术、科学、社会、文化价值;三级框架对应价值标准的五个因子进一步阐述。在该框架下,12项工业遗产指标既突出了新型文化遗产的价值特性,也明确了文物价值框架的布局。而且呼应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需求,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黄石地区的人群,逐步认识并开发利用当地铜、铁、银、石灰等各类丰富的矿藏资源,依托自身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与外界发生持续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本地的矿产资源和矿冶产品输出,外界的知识、人力、资金输入,黄石地区的矿冶生产活动则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发展,该区域的行政区划变迁和制度安排也相应地体现出有利于组织管理矿冶生产的特点。黄石地区保留的许多古代和近现代的矿冶工业遗产,见证着黄石独具特色的矿冶文化传统,它植根于黄石地区悠久的历史,表现出尊重科学、开放兼收、开拓进取、生生不息的精神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7.
吕建昌  李舒桐 《东南文化》2023,(2):21-27+191-192
当今在世界遗产研究与实践领域,根植于西方现代史观及价值观的权威遗产话语掌控着遗产的价值与意义阐释权,中国工业遗产的话语声量显得很微弱,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因此面临一些困境。构建符合本土语境的工业遗产话语有助于其摆脱“削足适履”和“丢车保帅”的命运,展现其遗产所凝练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同时三线建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探索,其工业遗产亦是解释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崛起的理想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代铁路遗产基本为晚清与民国时期所建,在时间上表现为晚清时期形成主体架构,民国时期继续完善的历史特征;空间上呈现出东部密集,西部稀疏,集中于东北地区的地理分布特点。滇越铁路和中东铁路是近代中国仅有的两条国际铁路。滇越铁路是我国最早的米轨铁路,修建于地形复杂,风景秀丽的云南与越南,至今仍在使用,中东铁路线路跨度更长,拥有着多座跨江铁桥技术,具有厚重的历史人文价值,至今保存完好。对滇越铁路和中东铁路遗产价值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2015年4月18日《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新版正式发布,其中明确提出了遗产认知中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重要性,这是对当今文化遗产研究体系的一次升级。由于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中国文化遗产的研究需要有基于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的认知体系,特别是对遗产价值内涵的挖掘。文章以中国近代建筑工业遗产为例,根据《准则》与文化遗产学理论的指导,探索中国语境下的遗产价值研究问题。中国近代工业遗产作为社会变革期中西文化相互交流的产物,其对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吸收和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典型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世界遗产: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人类中心主义遭到种种质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应运而生。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具有时间上的相关性,而且具有相同的问题背景,二者的价值取向有着惊人的一致。只有自觉地坚持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人类才有可能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上的全面落实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在当前历史条件下,世界遗产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提供了实证,并可望成为实现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正>近代南通的发展,以中国传统的"正德、利用、厚生"思想为基础,注重学习和利用西方思想、技术与人才,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古代城市向近代工业城市转型的新路。其所形成的"一城三镇"城市格局,以及在整个通海地区乃至北至连云港的广大盐垦区,不但在当时养活了一方百姓,而且为今日南通留下了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而张謇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基础上构建的综合社会规划思想,是促使近代南通成功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2011 English Heritage ‘Industrial Heritage at Risk’ project. Having examined the findings of a public attitudes survey on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it looks at the key risks and conservation solutions facing industrial sites, and the role the lead organisations play in their rescue. The entries on the Heritage at Risk Register are examined and the top ten industrial heritage at risk sites in England identified. A range of outputs are described together with the media coverage that accompanied the launch of the project.

Progress since 2011 is considered including the separation in April 2015 of English Heritage into two organisations — Historic England and the English Heritage Trust.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volunteers and local groups play in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England's industrial heritage is acknowledged throughout, and a possible new role for the Association for Industrial Archaeology suggested as part of Heritage 2020.  相似文献   

14.
廊道遗产:概念、理论源流与价值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跨区域大型遗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种现象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为了深入剖析大型遗产热的深层原因,笔者在美国遗产廊道和欧洲文化线路的理论基础上,对两者进行中国化的理论解读后,提出廊道遗产概念。本文在理清廊道遗产两条理论源流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廊道遗产文化价值,解析其政治、经济、教育三种衍生功能,以说明廊道遗产的现代价值体现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部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遗产和文物保护领域的具体体现。廊道遗产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关乎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探析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黄芳 《人文地理》2004,19(1):86-91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在系统分析进一步开发工业旅游资源、促进工业旅游规模化发展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开发利用城市品牌资源出发,研究工业旅游在现实运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障碍,并对工业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工业旅游业的全面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国外工业遗产再利用对福州马尾区工业旅游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谢红彬  高玲 《人文地理》2005,20(6):52-55
本文在理解工业旅游和工业遗产旅游的起源和概念基础上,从西方国家对工业遗产保存和再利用的模式中受到启发,分析了福州马尾区工业旅游开发的条件,突出马尾造船厂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及其船政文化的内涵,强调马尾区工业旅游开发特色在于对"工业遗产"的保存和利用、对近代船政文化的发扬光大,而不仅仅限于现代造船工业的观光。在借鉴国内外工业旅游开发经验基础上,提出了适合福州马尾区的传统和现代工业相结合的工业旅游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17.
程圩  张澄 《人文地理》2021,36(3):76-86
提升文化遗产竞争力,谋求中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的话语权,无疑是当今国家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文化遗产生产力、文化遗产消费力、文化遗产支撑力、文化遗产传播力、文化遗产管理力以及文化遗产创新力六个方面构建中国文化遗产竞争力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主客观赋权法对文化遗产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综合确定,并对我国31个...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五岳,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与中岳嵩山五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山的总称,是中国历史时期王朝疆域版图的核心之域;是统一疆域王朝的君主巡狩四方的禅天封地之处;也是各种宗教世界观的融会之地与三教九流的合一之所.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国家历史文化记忆,是最具中国历史文化品位的圣山组群.中国五岳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本文在阐述了五岳之通名"岳"的来历、五岳名称与位置的历史变迁、五岳的地理区位、五岳的五行道家文化、五岳的人化与神化等,在此历史文化地理背景的基础上.以世界遗产的视野,着重探讨了五岳的遗产价值:除圣山组群的极品、国家统一的象征、三教九流的兼容外,还包括人地和谐的典范、古代科技的展现、中外交流的贡献、天工巧斧的景观、地壳演化的记录与珍稀植物的家园.作为全球最高品味的圣山组群,中国五岳入录世界遗产名录,将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五岳文化.  相似文献   

19.
林涛  胡佳凌 《人文地理》2013,28(4):114-119
本文首先剖析工业遗产的原真性之内涵;其次选择9个典型工业遗产点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游客对工业遗产原真性感知数据;分析表明,游客参与性、遗产和地方内涵揭示、消费者偏好、商品的工艺工业是影响游客真实性感知的主要因子;作者认为,在上海工业旅游中,各类主体对工业遗产原真性的忽视,导致工业遗产地在被改造再利用中呈现弱化原真性的倾向;工业遗产旅游活动中游客体验原真的活动不足,而且工业遗产地社区居民生活的真实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干扰甚至消失。根据测评结果和调查发现的问题,作者提出获取工业遗产原真性感知最大化的策略,以期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推进工业旅游资源开发,更好地保护工业遗产。  相似文献   

20.
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及其核心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杰 《人文地理》2009,24(6):63-67
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对山东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对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区不同产权形式和不同行业类型企业的地位和贡献进行分析,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开展了不同企业的绩效评价,为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区产业集聚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探讨了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培育的路径,提出了塑造具有创新与服务能力的企业家型政府、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群支持网络、培养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作网络、凸显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源特色等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