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佳羽 《收藏家》2008,(9):9-14
国家珍贵古籍特展于6月14日至7月20日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临琼楼举办,展览由文化部主办,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承办,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展品最精的大型古籍展览,也是国务院《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和公布的一次成果展。  相似文献   

2.
青岛市博物馆是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古籍近四万册,六千余类,其中明版道家类图书是古籍藏品特色。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青岛市博物馆馆藏明万历《道藏》、明抄本《册府元龟》及明刻本《困学纪闻》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自2008年以来,青岛市博物馆共有37部珍贵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13部古籍善本入选省级珍贵古籍名录。明万历《道藏》(图一至图二)《道藏》,是周秦以下道家子书及六朝以来道教经典的总汇。  相似文献   

3.
正江西自古即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历代辈出名家华章,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多藏于以公共图书馆为主的公藏机构。江西省图书馆(以下简称本馆)是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古籍藏量丰富,现有古籍37多万册,尤以珍贵的古籍珍善本、丰富的民国历史文献和全面的地方文献等特色藏书著称。近年来,本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及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古籍  相似文献   

4.
成都在中华民族经济、化发展史上,久负盛名,长期繁荣。它是我国首批公布的历史化名城。千百年来,许许多多的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学家、军事家和发明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和珍贵的化典籍。仅成都市和所属各市、县、区图书馆、化馆、物单位就藏有古籍30多万册,12310种,而且自南宋以来的历代刻本比较齐全,地方志极其丰富,有价值的中医典籍收藏较多,成都历代名人述收藏宏富。这里有珍贵的抄本和稿本,有精美的多色套印本。有来自清宫和王府的古籍,有来自古藏书楼的刻本,有来自名人的收藏,还有革命先烈收藏并阅读过的珍贵典籍。  相似文献   

5.
《文献》2019,(6)
<正>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定价:16000.00元孔子博物馆现藏古籍图书6400馀种4万馀册,主要为孔府旧藏,是孔府"诗礼传家"的历史见证,具有鲜明特色。其中的珍贵古籍,已有十三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这些古籍珍藏体现了孔府藏书的丰富性,是经学与史学研究不可多得的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献和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6.
雕版印刷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扬州的版刻业始于唐、兴于明、盛于清,在我国的版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弘扬中华民族这一宝贵文化遗产,为使这一古老的传统印刷工艺不致湮没失传,1960年,江苏出版部门根据国务院指示,在扬州建立了江苏省广陵古籍刻印社,专门从事雕版古籍的整理出版和版片保护工作.雕版印刷有一套十分精细而稳定的工艺流程.首先是选料雕刻:用料多为梨木,经浸泡去除胶汁和糖份,再按古籍版心需要,用独特的古籍体写出校样粘贴在规格版料上,精雕细刻成古籍文字内容,锯边铲空后即成古籍版片.然后进行刷印:选取上乘古籍宣纸,使用特殊配方制成的烟墨,经手工作业,轻帚重擦,印成古籍单页;最后进入装帧阶段.经过分、数、配、齐、订、切等十余道工序,装订成单册线装古籍.部头大的还须分成函,配以色布、彩锦等各种规格档次的函套.目前,象广陵社这样能全面具备和熟悉掌握运用雕版古籍生产工艺的单位,全国仅此一家.  相似文献   

7.
古籍,顾名思义,便是古代的书,除了纸质之外,还有筒牍、帛书及金我石铭刻等等。搞古籍收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收藏过程中带给人的文化乐趣。收藏古籍,就是收藏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本文作者龚笃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平日喜好收藏古籍,所藏达六七千册之多,其中“八股文”刊本达千册,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古籍,顾名思义,便是古代的书,除了纸质之外,还有筒牍、帛书及金我石铭刻等等。搞古籍收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收藏过程中带给人的文化乐趣。收藏古籍,就是收藏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本文作者龚笃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平日喜好收藏古籍,所藏达六七千册之多,其中“八股文”刊本达千册,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丝绸之路》2010,(17):77-78
自2007年启动古籍保护工程以来,中国西藏自治区目前已有36部珍贵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其中包括明永乐版《大藏经·甘珠尔》、《八思巴之经部》、《格萨尔王克敌制胜记》等。近日在拉萨举行的西藏古籍普查保护工作会议对媒体透露了上述消息。西藏自治区文化厅称,2007年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启动,当年10月,在西藏图书馆建立了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  相似文献   

10.
<正>一、前言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历史事件和文化积淀给后代人民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源,这些资源大体分布在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方志馆等公藏机构中。长久以来,中国高度重视古籍保护工作,以启动"中国古籍保护计划"为契机,古籍保护工作发展到了空前的高度。中国的古籍往往是指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的,以中国古典装帧存在的,具有历史价值的书籍~(1)。  相似文献   

11.
《文献》2014,(1)
<正>浙江图书馆藏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存斋、简斋等)手稿一册,著录为《随园诗稿不分卷》(旧裱内外分别签题《简斋诗册》、《随园书诗稿》,下称"手稿"),行书,册页装,三十开,25.8×15.8厘米。有袁枚钤印九枚,其中,起首钤"十二岁举秀才",尾钤"存斋的笔"、"以拙转少"、"目奇者誉之"。末有藏印:"景熙审定"、"覃怀郭会昌珍藏书画"、"浮山人"、"崔氏珍藏"。手稿收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并于2008年文化部主办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上展出,但其内容一直未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籍在韩国(一)王彩云我国是世界上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地,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我国唐以前的写本、宋元刻本,也与我国历代文物一样珍贵,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收藏。在亚洲收藏量最多的是日本,居世界首位,韩国次之。中国古籍在日本的情况已有许多人介绍过,本文将对中国...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桂地编字[2006]6号关于开展广西古籍整理工作的通知,在进行第二轮修志工作的同时抓好古籍旧志整理工作,2006年11月13日至19日,广西地方志办公室在柳州市举办了广西古籍旧志整理现场经验交流会暨古籍旧志整理工作培训班。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梁超然,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甘霖,广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蓝日基,副主任晏源源、雷坚,副巡视员文崇礼等领导出席会议暨培训班,广西地方志办公室和全区各市、县、城区地方志办公室的有关业务人员共80多人参加了交流会和培训学习。多年…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图书馆、博物馆等收藏单位的部分统计结果得知,我国古籍数量在200万册左右,民间中的个人及团体也拥有一部分,因为环境及物质来回变动的影响,大部分古籍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相关部门已经重视当前古籍破损的现状并给予相应的修护措施。如果建立修复参考的破损档案,能进一步促进修复工作。本文则以古籍破损档案修复现状为切入点,探讨在图书馆内建立古籍破损档案的必要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3月15日,"振兴传统工艺"丙申学术论坛——恭王府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学术研讨会在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举行。此次会议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办,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古建园林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在这个领域中建树斐然、颇具经验的专家学者20余人,围绕恭王府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建筑材料、技术  相似文献   

16.
杨晓华 《丝绸之路》2013,(20):64-65
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是甘肃省典藏古籍最为丰富的图书馆之一,古籍门类齐全、内容丰富、保存完整,其中列入国家善本目录的有书527种、7003册。为了更好地开展古籍普查工作,保护和利用馆藏古籍,可采取以下措施: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古籍保护的投入;加大古籍普查的力度、重视古籍利用;加强馆员专业培训,加快引进专业人才;加快古籍数字化;借助校内科研机构整理古籍。  相似文献   

17.
古籍文献是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博物馆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扫描、拍照等电子技术,将古籍文献的纸质内容转换为便捷的数字资源,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也是古籍整理未来的方向。本文通过揭示院藏古籍特色及再生性保护的必要性,引入山西博物院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的具体工作实践及数据库平台的建立,其目的是解决古籍整理、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实现馆际间古籍数字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最终使信息资源能够更大限度地惠及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18.
<正>广西方志馆在古籍保护工作中重视古籍的收集、抢救性修复,成绩突出,于3月25日荣获"广西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多年来,自治区地方志办认真贯彻李秋洪主任在2008年提出的"志、鉴、馆、库、网全面推进,促进广西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强广西方志馆古籍旧志的搜集、整理、出版和开发利用工作。目前,广西方志馆内设古籍旧志库等书库4个,馆藏包括部分朝代全国《一统志》、《广西通志》、府志、州志、县志,民国  相似文献   

19.
刍议数字化背景下的古籍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雪丽 《丝绸之路》2011,(14):102-103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既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也留下了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这些古籍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创造力,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如何保护、开发、利用这些宝贵典籍,是目前文化工作不得不面对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20.
杨剑  李灿  雷雨  冉宏林 《四川文物》2020,(1):117-120
2019年11月4日至11月5日,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什邡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古蜀文明保护传承暨纪念桂圆桥遗址发现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四川什邡市召开。近百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纪念桂圆桥遗址发现十周年为主题,并就古蜀文明的保护传承展开全方位深入讨论,议题涉及桂圆桥遗址及相关古蜀文明遗址的发现、发掘与重要意义、古蜀文明与周边区域的文化交流、聚落考古工作与研究以及科技考古研究等几个方面,成果丰硕。为开展桂圆桥遗址今后的考古工作、研究、保护以及实施"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提供了诸多有益思路和中肯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