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唐代以来,敦煌文献中有关"舞剑器"的内容进行阐释,以了解剑器舞的传承渊源和演变历史,以及其精神.从而进一步探索"舞剑器"与"武术"之内在联系和传承关系,这对我们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印证价值.  相似文献   

2.
你见过“三星堆”出土古蜀国的文物吗?那用玉制成的剑、凿、斧和铜制的刀、戈、戟会给人怎样的联想? 还记得杜甫在四川看公孙大娘弟子李十二娘舞剑器后写的诗吗? “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这惊天动地、出神入化的武舞谁不钦佩和向往? 峨眉武术是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3.
传承是拯救和保护“非遗”的命脉。创新传承机制,保护培养传承人,树立国人对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十分重要。文化和教育主管部门需联手以“非遗”保护传承为己任。本文将着重就“非遗”的传承方式和载体;传承手段和方法;传承对象和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意欲强调“传承”的重要性;呼吁整合社会资源,携手保护“非遗”,使中华5千年的灿烂“非遗”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4.
战国至汉初儒家对古典礼乐的传承,在“礼”的方面,可分为传承礼“义”、传承礼“仪”礼“容”。其传承方式是或着于竹帛,或直接传习“礼”的礼典和动作。在传承“乐”的方面,表现为《乐》的成书及亡佚。经过战国至汉初儒家的传承,宗周礼乐部分地保存了下来,但已不再是周代旧“礼”下礼的“义”、“仪”、“容”浑然一体以及礼乐水乳交融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林平 《神州》2012,(9):36-36
随着文化外沿的扩大,“非遗”工作已成为广大文化工作者的新课题。相对而言,在挖掘与传承中,传承工作就更显得重要和急迫,我以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焦点应该集中体现在“活态”上,因为非遗的传承是人的传承,显然这种“活态”传承是十分艰难的。  相似文献   

6.
雷英 《中原文物》2007,(1):59-63
桐柏月河墓地出土的“■”器和“■”器都应该是养国的器物,“番昶”器与“■”器性质是不同的。所谓“番”(或沈),其封地当在今河南信阳固始县境,“番昶”器也主要集中于信阳一带,故“番昶”应为番(沈)下的一个分支,而与“■”无关。  相似文献   

7.
<正>自郭沫若于1932年出版《两周金文辞大系》至今,已经过去了90年,但郭氏当年提出的“标准器断代法”和“系联法”,仍是西周铜器断代研究的基本方法。这一套方法是以所谓“标准器”为出发点和“联络站”,以铭文中包含的人名、地名、事迹等作为线索,辗转系联,找出互相关联的一组铜器;若干个“器组”又可通过一些关键线索联结到一起,形成规模更大的“器群”;最终还是要回到“标准器”,由“标准器”的年代来确定整个“器群”的年代范围(王世)。  相似文献   

8.
道家思想《易·系传》中曰:“行而上者谓之道,行而下者谓之器”。拿到计算机领域里来说,“器”可指为实例;“道”则是对“器”的抽象和总结,比如模型和标准等。至于说到“平台”,既非“道”,也非“器”,是由“道”发展到“器”的中间过程,就像道与器间的一种联系,是模型到实例间的事实标准。以上对道学的引用只是一种类比,现实中的平台建设并非“谈佛论道”般的闲逸。“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由国家财政部支持,文化部组织并实施的国家级工程,于2002年4月正式启动。早先,工程的立项旨在“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  相似文献   

9.
《周易·系辞》中的一句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可以说是中国古人对于“器”这个概念所作的最广泛的定义。虽然对这句话的解释很多且有所不同,联系到同一篇文章中“制器”等说法,“器”在这里所指的是由人类所创造、有着特定的形式和功能、可以被经验和使用的具体事物,与抽象、不可见的“道”对立而共存。根据这个基本定义,任何对人造器物的分类和诠释都必然在“器”的范畴里进行。而实际上中国古人也并没有停留在“形而下”这个广泛的概念层次上,而是对许多器物的类别和象征意义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思考,发展出一套在古代世界…  相似文献   

10.
张云峰  何进 《风景名胜》2020,(1):0010-0011
“互联网” 理念自被提出之日起,已引起国家社会与团体的高度重视,时下“互联网” 经济已然在国内风生水起,“互联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模式亦有相应案例,它将传统意义上的单对单的传承,转换成放射性的一对无限传播,使“互联网” 非遗技能传承的单对多成为现实。与此同时,“互联网” 高职艺术课程教育,依托互联网络传播将非遗传承和教育联结。在“互联网” 新业态中,再建非遗生活环境,营造非遗活态虚拟社会,用“互联网”链接非遗消费群体,令“互联网”异地同时教授,最重要一点,“互联网” 高职艺术课程教育,对于开展原生态非遗技艺重构,回归非遗技艺传承背景均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讲明了为什么传承发展、传承发展什么、怎样传承发展的问题[1].  相似文献   

12.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有一件春秋时期的楚国青铜器,器内有铭文“楚王酓審之盂”六字。这件铜器1986年时曾在纽约克里斯蒂商行出现,后归大都会博物馆.李学勤与饶宗颐先生曾先后著文考释此器,李先生将此器定名为“楚王酓審盏”,而饶先生则定名为“楚王酓審盂”。器铭中的“酓審”二字,两位先生都正确指出即是史籍所记载的“熊審”,为楚共王之名。楚共王系荘王之子,鲁成公元年立,至鲁襄公十三年卒,在位共三十一年(公元前590—公元前560年)。由于器铭所示的年代明确,此器的发现,也就为楚器的断代研究,增添了一件重要的标准器.  相似文献   

13.
器物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涵,器物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易经》中载“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物即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具,其外形和制造过程蕴含了文化理念和民俗信息。m民间陶瓷源于民间生活,充满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纯真质朴的向往和期盼,反映了人们生活状态、思想情感和审美习惯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孙静 《收藏家》2022,(6):75-82
<正>范匏器即范制葫芦器,葫芦果实幼小时施以阴刻花纹的木范或陶范,待葫芦成熟后自范中取出,范上花纹翻印于其上。范匏技艺自清代传入宫廷,以其浑然天成、古朴典雅,深受康熙帝喜爱。康熙命内务府管理园囿的奉宸苑内监在丰泽园培育,并将所得佳器赐予王孙和大臣。1曾获赠范匏器的乾隆帝深受“皇祖”影响,认为范匏器“俨若天造”“形制浑朴”,可胜金玉,遂命御园内监学习康熙朝范制技术制作范匏器。  相似文献   

15.
宋代的遗嘱征税对象,只是针对“户绝”时的遗嘱和传承与儿孙等承分人以外的部分财产,征税时间是在“合改立户”也即过户之时,属于契税而非遗产税。这种在家产传承中只对非承分人所承继部分征收契税的做法,与古代社会“同居共财”制度的特性有关,也说明古人已经将家产传承区分为析产与继承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汉晋鱼纹铜洗媵器说郑同修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嫁女陪嫁的习俗,陪嫁所用器物或称之为媵器。“腾”字在古文中或写作“”,《说文》曰:“物相赠也,一曰送也。”从原始社会个体婚姻家庭关系确立以来迄至商代,因无文字资料确证媵器的存在,因此对这一历史时期,有关媵器的...  相似文献   

17.
20多年来,对民俗学研究对象的讨论有了许多进展,从强调“生活世界”到强调对这个“生活世界”的体验和感受,都有许多新见。但同时出现的问题是,民俗学科与包括人类学在内的人文学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民俗学本位问题日渐凸显。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作为民俗学研究本体的“传承”和作为民俗学研究方法的“记忆”尤为重要。同时,民俗学既是传承之学,也是变动之学,符合这种学科本位的实践方法必须是能够解释生活与文化传承及嬗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收藏家》2014,(11):36-42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一西周早期青铜斧,器长方銎,銎口下凸起一周弦纹,短边一侧附一半环状钮,圆刃无角;器上铸铭文“康侯”(图1)。同铭器共两件,另一件藏于故宫博物院(图2)。两器系20世纪早年同出于河南浚县,为于省吾旧藏。此“康侯斧”尺寸虽小,但器中却蕴含着有关斧、钺贯穿于中国上古时期作为礼器之象征与西周初年“封建诸侯”等一系列深厚的历史信息,可谓“小中见大”。  相似文献   

19.
在故宫博物院众多的铜器藏品中,明崇祯年的潞国仿古彝器自成一体,其造形、纹饰和铭文格局,均有独到之处。现试就其特征、制造及来源略加考述。一潞国铜器是本文对自铭为“敬一主人”、“大明崇祯×年潞国制×器”仿古彝器的统称。今所见二器的造形、大小、纹饰几近相同,均为四足圆鼎,一件为故宫旧藏,一件是后归藏故宫的。其一清宫故物,原陈于缎库。铭文“敬一主人”、“大明崇祯玖年潞国制肆拾器”,通高21、宽15.7厘米,重2280克(图  相似文献   

20.
噶举派是西藏佛教后弘期形成的一个颇具影响的教派。“噶举”是藏文的音译,又译作“噶居”等。“噶”是佛语或语旨之意,“举”是传承之意。可解释为一切护持佛法之三藏四续的传承,就是佛语继承者之意,也可旨教授传承者之意。第一种解释可通指佛教的一切传承和流派,因为佛教总源于佛陀之语录。第二种解释专指西藏佛教噶举派,因为噶兴派的四大语旨教授(又译四教诲)等殊胜教法源于底洛巴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