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受戒是宋代僧人出家程序中的一个环节,本文专门对与此相关的制度进行研究。认为,宋代僧尼受戒制度是宋朝官方控制佛教的重要工具,而僧尼受戒制度也是僧尼臣民化的重要体现。本文在考察宋代戒坛的数量时,指出它是个变数,所谓北宋共有72所戒坛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在考察宋代戒牒的颁给时,指出见于记载的宋代戒牒,不但全是官方制作颁给的,而且全是尚书礼部颁出的(尽管有时由地方转交僧尼本人);在论证戒牒作为僧尼身份证明的重要性时,指出这种重要性尤其体现在僧尼出游时。  相似文献   

3.
《文物》2014,(5)
<正>凤阳皇陵是明太祖父母之墓,为明朝最早建成的一座帝王规格的陵墓。陵园坐南朝北,由土城、砖城和内皇城三重城垣构成。由于营造年代早、一代之制尚未确立,该陵保留了不少唐宋陵墓的特点。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1],进一步讨论凤阳皇陵石像生的来源与流变。一凤阳皇陵石像生形象及其来源分析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明太祖命左丞相  相似文献   

4.
刘毅 《北方文物》2002,(4):38-47
明代皇陵的陵园结构是一种全新的布局,但6处18座明代皇陵因建成时代先后不一,陵园结构亦有所变化。大体说来,凤阳皇陵基本套用了宋陵制度,南京孝陵创立了新的陵园平面布局,北京长陵因之而小有改作,献陵以后各帝陵则进入定型守成期,诸陵之间只有细微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明皇陵位于凤阳县城西南7公里处.是朱元璋父母之墓.《明史·礼志·山陵》载:“皇考仁祖墓,在凤阳府太平乡……洪武二年荐号曰英陵;后改称皇陵《凤阳新书》载:“皇陵,仁祖淳皇帝、淳皇后陵”.朱元璋的三个兄嫂、两个侄儿也合葬于此.“南昌等五王及妃附葬凤阳皇陵”明嘉靖十年一度命名皇陵为“翌圣山”.皇陵规模宏大,其建筑布局既继承了唐宋帝陵的规划特点,又有所创新.所谓“宫阙殿宇,壮丽森严”.特别是陵前神道两旁的石象生雕刻,为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大型石雕艺术作品,价值颇高.本文试就皇陵的营建、布局、现状及其石刻艺术的风格、时代做一全面介绍,并就有关问题一抒管见.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官印制度发展到宋代,已十分成熟和完备。国家设置了专门的铸印机构──少府监和文思院,并且制定了诸如牌印制度、知印制度等严密的管理措施,在官印的形制上,背款的出现和叠篆的使用,为以后金元各代所沿袭,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北宋政权建立以后,为了“惩创五季,而矫唐末之失策”,宋太祖、太宗相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宋代官员分司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官员分司主要有自请、责降、叙复和优待四种方式,神宗以前,自请和优待者居多,神宗以后则以责降为主。分司官有一定任期,但职事简单,并逐步虚化,直至全无,由此也导致了分司官之分司地与居住地由完全一致向完全分离转化。官员分司之初官职一般会发生变动,或升或降取决于分司方式。分司官可享有升转官资、荫补亲属为官等政治特权以及以俸禄为主的经济待遇,但分司官之间、分司官与现任官之间都存在一定差别,并因时而变。宋代官员分司制度既承袭了前代的做法,也有自己的创新,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但对宋代以后的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宋代官窑制度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代是中国古代官窑建设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政府对瓷器生产的介入程度空前提高,官府窑场也开始出现。考察历年来对定窑、汝窑、越窑、湖田窑、修内司窑、郊坛下窑等窑址的考古发掘材料,可以发现宋代官府窑业制度的建设存在一个与历史共进的动态过程。本文拟在现阶段学术界对该问题认识的基础上[1],从考古材料出发,对宋代的官府窑业制度进行更进一步的考察。一官府干预瓷器生产的方式北宋早中期,皇室用瓷主要通过传统的贡瓷和税收来实现[2]。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以前就有的监越州瓷窑务官[3],是目前所知宋代中央派官员干预瓷器生产的嚆矢。…  相似文献   

10.
五代时后周皇陵在河南省新郑县城北约十八公里郭店附近。现存陵墓四座,即嵩陵、庆陵、顺陵和懿陵,一九六三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嵩陵,后周太祖郭威墓,在郭店南约一公里的周庄村,冢高约19米,周长约103米。庆陵后周世宗柴荣墓,在郭店北约半公里的陵上村西,冢高约20米,周长约105米。顺陵,后周  相似文献   

11.
有关宋代科举制的研究成果已比较丰硕 ,人们已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而对于荫补制 ,以往学者则问津较少 ,因而目前迫切需要从这一角度来认识宋代的用人制度。游彪博士《宋代荫补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1年 9月版 )一书 ,就是适应这一学术需要的第一部专著。该书的学术贡献之一在于作者从制度史的角度对荫补制度本身作了全面而系统的探索。通赵宋一朝 ,限制荫补问题一直是改革舆论的重要议题之一 ,荫补制度也就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 ,弄清这种变化过程也就非常必要。作者巧妙地从纵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纵向分时期叙述了荫补…  相似文献   

12.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承前启后的转折期。正因为如此,传统的监察制度在宋代又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当今学者多有成功的探索,并提出了许多创见。而刁忠民先生认为当今学者多将宋代台谏制度列入传统监察制度的范畴是有局限性的,因而对此提出异议,这主要反映在他的新著《宋代台谏制度研究》中。该书由巴蜀书社1999年5月出版。作为一部体现较深学术功力的学术专著,该书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第一,篇章紧凑,结构合理。该书除去前言、目录和结束语外,共分为三章,约20万字。第一章《建置篇》,约占全书篇幅的52%,将御史和谏官分开论述。第二章《事权篇…  相似文献   

13.
宋代制科制度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史》卷155《选举志序》曰:“宋初承唐制,贡举虽广,而莫重于进士、制科,其次则三学选补。”可见在宋代科举中,制科的地位颇高,故又被称为“大科”。但宋代制科虽然重要,却从未兴旺过:时置时罢,应试寡。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统治衡抡材政策失误造成的。本考述宋代制科制度的演进及其特色,辨正相关史实,并探讨宋代制科被冷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券马"是宋代独有的一种马匹交易形式,它是由北宋初年的西北少数民族向宋廷贡马发展而来。宋仁宗时期,券马是当时北宋军用马匹唯一稳定的外部来源方式,是宋代马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券马也存在耗费不赀,而马匹质量良莠不齐的弊端,神宗熙宁年间被罢废。哲宗时期虽短暂恢复券马法,但实行不久,又被废弃。  相似文献   

15.
宋代武官选任制度初探苗书梅宋代官员的寄禄官阶分为文、武两大类,虽然有些武阶官可以担任州县差遣,高级文臣如范仲淹等也可以担任统兵帅臣,但两大官阶系统是不能轻易互换的,其铨选机构有严格区分,其来源也各不相同。宋代武臣的主要来源有荫补、武举、吏职流外入仕、...  相似文献   

16.
宋朝流外官制度承因唐制,但与唐朝已有所不同。流外官是指通过铨选考试补正名的京师诸司吏员,其铨选机关是流外铨,隶于吏部。铨选之法与流内铨选相通,铨选对象包括两部分,一是由官吏直接保引,以私名祗役的亲属、子弟,一是州县诸色役人选补至诸司者。流外官任职后,可依例叙理劳考,循资迁补,甚至出职入流,但需要举主保荐,并通过由皇帝主持的引对,且年龄符合规定,方可出职。流外官制度是宋朝官僚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可对宋代官冗现象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发运使始设于唐代,至宋代,成为财计系统中最重要的使职之一。目前对宋代转运使的研究已比较充分。对发运使的研究仍很不够。宋代发运使的演变过程、职责,发运使与转运使的关系等问题都有待於深入探讨。本拟对宋代发运使的有关问题作一系统考察。  相似文献   

18.
宋代的邮传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邮传制度,是中国古代承担接待过往官员、使节和邮递文书的交通制度,又称邮驿、驿传、传驿、馆驿等。这种制度出现于殷商时代,到宋代已空前完备,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宋代的邮传制度具有鲜胆的特点。邮传制度自产生以后,其接待和邮递两种职能一直是分合不定的。全国普遍设置递铺,专门承担文书传递任务,所使用的人力主要是士兵,实行军事化管理,只是在人手特别紧缺时才雇民夫。驿与专门供行人住宿的馆驿合并,成为接待以官员为主的公差人员往来的机构。驿馆与递铺的分立使原来…  相似文献   

19.
唐黎标 《古今谈》2005,(3):48-50
邮传制度,是中国古代关于接待过往官员、使节和邮递文书的交通制度,又称邮驿、驿传、传驿、馆驿等。这种制度出现于殷商时代,到宋代已空前完备,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静 《史学月刊》2003,8(4):48-52
宋代在京城设有都亭驿、都亭西驿、同文馆、礼宾院、怀远驿等中央客馆作为馆待周边各族朝贡使节的馆舍与机构。诸客馆不仅是各族使节居住的场所,还是周边各族与宋进行经济贸易的场所及周边各族了解华夏礼仪文化的场所。中央客馆制度是宋对入京的周边各族使节接待与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和发展宋与周边各族的关系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