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社会主义道路而实现的现代化.回顾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走过的历程,我们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三代共产党人为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带领亿万人民群众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经过80余年的艰辛探索,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现代化的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是对现代化即西方化或苏联化僵固模式的超越。对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形成的条件与原因进行多视角的分析,对其形成的历史过程和演变轨迹进行纵向的梳理和界定,总结其经验教训,对21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宏 《攀登》2004,23(6):55-58
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是当今中国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党的现代化是党领导和加快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党的肌体上存在的非现代因素与现代化的要求之间存在着现实的矛盾,故要实现党的现代化就要从党的思想观念现代化、党的队伍素质时代化、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党的执政方式法制化、党的决策科学化和党务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去着手推进。  相似文献   

4.
5.
翟媛 《沧桑》2011,(6):90-93
历史发展是一段漫长而有规律的过程。那么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时候紧要处也只有几处,需要我们转折好了。可以说中国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过程。在几处关键点上,中国共产党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正确的转折,奠定好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坚实基础,继往开来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又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新的伟大战略。  相似文献   

6.
叶险明 《史学月刊》2001,20(4):16-25
从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主要有三个相互联系方面的原因:1.把对社会结构的彻底改造任务与争取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最终实现了现代化政治领导权力的转变;2.能够按照其制定的彻底改造社会结构的纲领和路线,脚踏实地地深人到农村变革中去,从而为进一步在整体上推动中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奠定了牢固的社会基础;3.把传统(民族性)和现代性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柱。这说明,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进而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人民符合世界历史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选择,也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农民革命。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它已与中国社会现代化密切关联,是促进中国政治发展和工业化进步的必要前提。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有机地将土地革命与现代化路径探索结合起来,开创了近代中国现代化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是一个含义深刻、层次广泛的概念,对于什么是现代化及其实质、层次等问题,目前史学界仍分歧大于共识。但是,以现代化为视角研究中国近代史已被一些史学工作所接受并实践。本以现代化为主线略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如现代化与民主革命的关系、在现代化追求中学习西方与反抗侵略的关系、以现代化理论克服以往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主观情绪等。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主要线索问题,曾在20世纪80年代引起过旷日持久的争论,这一悬案至今没有真正解决。为此,本略做述论,试图对这一问题有所解释。  相似文献   

9.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使命,也是我国各族人民长期梦寐以求的理想。经过28年的艰 苦奋斗,党领导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中国现代化创造了前提条件。建国以后,毛泽东、 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又率领全国各族儿女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艰辛探索,并从我国的 实际出发,相继制定和选择了相应的发展战略,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由此可见,研究 中国现代化,必须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战略。然而从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看,这个课题的研究还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的全部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根本问题展开的。他从中国现代化模式的选择、现代化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确立、现代化战略目标和步骤的规划,到现代化战略重点的设计方面,为中国社会的变迁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李景平  吴晓 《攀登》2022,41(1):36-41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人民意愿、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现代化道路的百年探索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坚定“走自己的路”的核心立场,学习借鉴反思他国的现代化发展经验,不断调适现代化发展的远景目标和长期规划,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发展、稳定、改革三者有机统一,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彭明 《史学月刊》2001,(3):5-12
20世纪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世纪。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走向现代化(主动)的正式启动;五四前后在经济(民族资本的发展)、思想(新文化运动)、政治(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共成立、国共合作)等方面的成就,标志着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全面启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广阔道路;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迅猛发展。在新的21世纪,中华民族将以更强劲的英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3.
百余年来,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效法欧美”“走俄国人的路”“中国特色”的道路选择和转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天生弊端,也破除了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与体制障碍,是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是彻底改变世界面貌的超大规模的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和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西藏自治区编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西藏历史图志》(以下简称“图志”)是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第一部以图文形式,反映党在西藏工作的大型史书。该书以51万文字,1500多幅珍贵图片,叙述与再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个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有边无防到边防巩固的新西藏诞生,并揭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哲理。  相似文献   

15.
在最近一个世纪世界历史的巨变中,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回顾这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和引领中国人民摆脱生存危机,克服四分五裂,从衰败走向富强,从一个半封建和半殖民地国家跃升为世界强国时,我们会发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走过的道路,不仅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而且改变了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和方式,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湖南文史》2002,(6):1-1
当人们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沉思与回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走过的强盛复兴的艰难历程时.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7.
在21世纪的第一年,我们迎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80周年华诞。在庆祝这一光辉的节日之际,回顾20世纪世界历史的曲折历程,放眼中华大地的勃勃生机,每个真正关心全人类进步的有识之士,都会感叹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来之不易,衷心希望社会主义的建设,在科学地总结和运用人类明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来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崇高事业中。不断取得新成就。  相似文献   

18.
2006年4月21日至4月24日,由浙江省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杭州师范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及《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2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旨,是想推动研究者从一个不算很新,却少为人们重视的视角,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进行审视。这个视角就是“现代化”。而关于历史研究中的“革命范式”与“现代化范式”,两者的异同比较,最近较为引人关注。究其原因,除了史学方法方面不断深入的探讨之外,历史为现实服务的功能受到重视,也似是原因之一。以往对于抗日战争史的研究,无论是宏观或是微观,大致不脱民族民主革命的视角,是因这段历史确实与之密切相关。而今天的现实发生了变化,以抗日战争为开端的中国复兴,不仅走向了正轨,而且有了不断加速的迹象。因此,重新总结历史的经验以为现实服务,不仅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本次笔谈,虽然只是在上述主旨下的一种粗浅尝试,但见仁见智,或者多少能给读者一些启发。本组笔谈是从会议发言中挑选而经言者整理过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笔谈内容广泛,故不做归类,仅以收稿时间排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呢?这是学习党史必须首先弄清楚的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已经到了末日的中国封建社会,又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一切有志报国的先进人物。为寻求救国拯民的真理不惜远渡重洋,奔波于天涯海角,但是仿效西方资产阶级在中国发动的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都未成功,改造中国、根治中国社会恶疾的重担,历史地落在了中国无产阶级肩上。1840年之后,随着外资的入侵和中  相似文献   

20.
吴玉敏 《攀登》2008,27(5):16-20
对中国社会改革开放重要意义的认识应置于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的视野中。无论是对改革开放历程的总结,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都必须基于中国社会现代化道路的曲折探索过程。唯有从这三个方面且将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全面认识,方可实现对改革开放历史作用的深刻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