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老庄旧事     
宋科 《丝绸之路》2014,(17):64-66
据史书记载,唐贞观四年(630),著名僧人玄奘从长安去天竺(今印度)取经,曾途经温宿(时称跋禄迦、亟墨、拨换),翻越温宿木扎特古道上的穆素尔岭后,继续西行。明朝小说家吴承恩根据玄奘西天取经的经历编写的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写道,高老庄是猪八戒入赘并眷恋的地方。自古以来,高老庄是一幅优美清新的田园画卷,是一个典型的世外桃源。吴承恩笔下是如此描述的:只见那茅屋重重,错落有致,可见人丁兴旺,生活富庶。密密的竹篱笆扎在茅屋周围,门前栽着参天大树,浓荫蔽日。  相似文献   

2.
明刊本《西游记》在清代已渐趋消失,现 在通行的三种本子都是清代的。本文对其中甘肃省图书 馆文献部所藏两种善本及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蕾 《沧桑》2011,(4):117-119
吴承恩的《西游记》在人物性格塑造方面十分成功,孙悟空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孙悟空是《西游记》中大力讴歌的中心人物。他具有追求自由、平等的本性,蔑视神圣权威的叛逆精神,无所畏惧的战斗气概,机智诙谐的人物个性,同时还透露着悲伤的气息,还带来一点秉性高傲,让人感受到孙悟空这个人物的饱满、立体、真实。  相似文献   

4.
王浚波 《沧桑》2009,(6):224-226
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是16世纪至18世纪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两部经典作品。二者具有通过讲述神话或童话故事,来抨击各自国家的社会弊端,表达作者政治理想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5.
如姬 《中华遗产》2023,(6):36-47
“黄袍怪”一角,在《西游记》中独占四章篇幅。这个靠吃人过活的狼精,竟是个为了爱情不当神仙当妖怪的“恋爱脑”,他的结局,令人唏嘘。古时候,人们仰望星空,观测到“太阳”在天球表面运行的“黄道”线上(实则是地球在公转),分布着28颗肉眼可见的星星。  相似文献   

6.
甘肃张掖是历代高僧到“西天”(印度)取经路过的地方,史志明确记载的有两次:第一次是东晋隆安三年(399)四月,法显和尚与他的同学慧景、慧应、慧嵬与道整等,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前往印度取经。他们经过青海,翻越祁连山,走出扁都口,直到张掖。张掖当时是北凉国的都城,国王段业听到著名高僧来此,便邀请他们留住下来。期间,法显与张掖的和尚智严、慧简、僧绍、僧景、宝云等人结为同志,共磋佛事。夏坐三月后,于秋初西行取经。第二次是唐朝贞观三年(629),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经天水、兰州、张掖,出玉门关,逾葱岭去印度取经。至贞观十九年,东经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回到长安,历时17年。  相似文献   

7.
《西游记》与花果山云台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游记》是一部古典神魔小说,但对其环境背景却是说得相当明确:“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日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见《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花果山上  相似文献   

8.
戏解西游     
谢山 《炎黄春秋》2006,(4):76-77
俗语:跳不出如来掌心。似乎如来法力无边。但细思之,这法力其实亦有限,三千年一劫,即是历史发展规律。五行山也有崩颓之一日,岂能违反沧海桑田的规律。孙大圣被压了几百年,到头来还得放他出来,再关下去也没有意义了。如来也不得不出此一招,只是加了个条件:“皈依佛门”,其实丝毫没有改造好,只是用个金箍骗了他才迫使就范。然而查查记录,几次使用紧箍咒,错的是唐僧,由此可见紧箍咒的教育意义的渺小以至无能了。孙大圣放了出来,脾气还是依旧,看来还是挺“顽固”的,他是石猴,脑袋自然是花岗石的。  相似文献   

9.
10.
“curmudgeons”意为脾气暴躁的人,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导自演电影《老爷车》里的退伍老兵,它同时也是美国媒体对安迪·鲁尼(Andy Rooney)的评价。自从1978年7月2日以来,他每周日都会定期出现在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王牌新闻节目《60分钟》里,主持一档名为“与安迪·鲁尼共处几分钟”的评论专栏,时长从1分多到3分钟不等。  相似文献   

11.
孙笑仙 《沧桑》2010,(6):241-243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与唐僧是取经队伍的核心人物,二者是师徒,是合作伙伴,关系自然亲密无间。然而众所周知,孙悟空与唐僧在出身、阅历、地位等多方面都存着很大差异,这就导致二者性格、价值观的不同,尤其是对待"善"的看法上。虽然,孙悟空与唐僧为了能够取得真经,而努力克服着自身的性格弱点,使得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逐渐趋于平和,但是二者的矛盾冲突却并没有消失并且一直存在。  相似文献   

12.
《可爱的骨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彼得·杰克逊从人们视野中销声匿迹多时,再现身时,已经瘦得跟“新西兰胖子”这个称号一点关系也没有了。《金刚》之后,影迷们苦苦等了4年才盼到《可爱的骨头》,只可惜新片跟他的新身材一样严重缩水,  相似文献   

13.
王鸿儒 《文史天地》2008,(11):49-52
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几部名著,曾有过这样的说法:真《三国》,假《封神》,《西游记》,哄死人。于是,“真《三国》”中的“七擒孟获”,就被相当一部分人当成了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本文作者依据其掌握的史料指出,所谓“七擒孟获”,不过是小说家的笔法,当不得真的。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相似文献   

14.
苦水堡记     
叶梓 《丝绸之路》2012,(23):61-62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描写了一处人人心向往之的仙境,那里人畜杂居,自然朴素.然而,对于今人而言,这是一处语焉不详的地方,只知其美而不知其地.与之相反,《西游记》里有一处地方既可与之媲美,又能有据可查,那就是苦水川.《西游记》里是这样记载的:  相似文献   

15.
正魏巍在当代文学创作上最著名的作品是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当时原计划准备将《谁是最可爱的人》发表在作协刊物《文艺报》上,由于考虑到《文艺报》出版周期较长(半月刊),可能会影响文章发表的及时性,《人民日报》首次在头版头条刊发文艺通讯。1951年4月11日,《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发表,这篇只有3500余字的通讯特写性质的文章,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毛泽东阅读后做了批示"印发全军",朱德读后连声称赞"写得好!很好!"周恩来也称赞魏巍宣传了志愿军。据相关回忆,"1953年9月23日,周恩来在第二次文代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凌霄殿时,玉皇大帝狂喊了一声:“快去请如来佛祖!”如来佛祖是个佛不错,但为什么叫如来?为何不叫如去呢?  相似文献   

17.
频频给取经团队带来大麻烦的妖怪,实有裙带关系——神仙的坐骑。既可代步,又兼有不俗的战斗力。这些多功能“座驾”,如何创作?心机老三地位最高《西游记》中何处妖怪最多?答案是若岭、骸骨如林的狮驼岭,这里聚集着四万八千小妖,专擅吃人。而统领它们的三个大妖,结为兄弟,分别名为青毛狮子怪、黄牙老象、大鹏雕,来头不小。  相似文献   

18.
刘丽华 《丝绸之路》2009,(18):56-59
《后西游记》是《西游记》续书中影响较大的一部,虽然沿袭了神魔小说的题材,但是它却和现实贴得很近。作者利用西游故事传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代表着晚明文人的价值观。小说抨击虚伪道德.否定救世的可能性,价值观的最终走向是消极的,而经济发展、社会风气以及思想界的活跃是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连云港     
张义康  郭鹏 《旅游》2005,(12):25-25
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提到的花果山下,有一座“烟霞散彩,日月耀光的海港山城”——这就是如今闻名遐迩的神奇浪漫之都连云港:连云港,这座美丽的城市得名于面向连岛,北倚去台(云台山),这里连天连云,高山接瀚海,海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海洋的咸味;山风微微吹过,又带来一缕山野的清香,兼具海的博大和山的俊美,这就是连云港的城市特质。  相似文献   

20.
赵焕军 《神州》2010,(10):1-1
荧幕在经历一番翻拍剧扫荡之后,2010年注定是翻拍剧的天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四大名著的“改头换面”,吴子牛版《水浒》,张纪中版《西游记》,李少红版《红楼梦》高希希版《三国》等,每部投资均过亿元,“铜钱头”的林黛玉,“妩媚”的曹操 ,“清纯”的潘金莲和“阿凡达”造型的孙悟空惹来争议连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