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春牛     
正"打春牛",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是一种祖祖辈辈延续不断的迎春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不仅释放着生命活力,更获得一种民族文化认同。日前,在看电视《楚汉骄雄》时,西楚霸王项羽和虞姬路经楚地下蔡乡下,看到几个儿童"打春牛",童心萌发,以抢得牛犄角为乐,意为拔得头筹,寓意灭秦兴楚有望。这一场景,瞬间把我的记忆带回少时农村"打春牛"的现场。打春牛,古称"杖牛"。古时立春日以泥作"春牛",用彩杖鞭"牛",行"打春"礼以示春耕开始,故而"打春牛"又叫"鞭春仪""迎春礼"。这  相似文献   

2.
"吃鼓藏"叫吃鼓,祭鼓。苗话叫"诺纽"努牛"等,"诺"是吃,"纽"是鼓,汉译为"吃鼓"。贵州从江苗族吃鼓藏是一项重大的祭祀活动,仪式过程复杂烦琐,神秘肃穆,娱人娱神(鬼),而且延续时间长、规模大,其文化内涵包括了苗族的哲学、历史、宗教、传统文化等。  相似文献   

3.
试论商周青铜器侧身牛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周青铜器上的侧身牛纹有单首单身式和单首双身式两大类型。这种纹饰起源于殷商时期商朝统治区,是商文化的产物之一,西周初年向西传入陕西关中并以此为中心向南传入长江中上游的汉中盆地、四川盆地、汉东地区。彭县、汉中、随州、喀左出土的几件侧身牛纹罍皆来自同一产地——"关中青铜器铸造中心"。侧身牛纹传播特点的根源是商周之际政治格局变化所引起的中原地区青铜文化中心的西移以及周初分封移民和"班赐宗彝"。  相似文献   

4.
夏梦蝶 《神州》2013,(31):9-9
牛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牛”参构语词承载着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本文从“牛”参构语词出发,着重研究其在宗教祭祀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正《属羊者相亲遭鄙视,这种恶俗从何而来》羊在秦汉之时,本是瑞兽。比如《说文》里对"羊"的解释是"祥也"。羊被摘掉瑞兽光环、打成负面文化形象,始于元明。明朝王逵所著《蠡海集》中对"羊"的评价非常负面:"凡草木经牛啖之,余必重茂;经羊啖之,余必悴槁。谚有之曰:‘牛食如浇,羊食如烧。’信夫!是盖生杀之气致然也。"意思是,草木被牛啃过,剩余部分会再  相似文献   

6.
《风景名胜》2008,(9):82-85
一到海宁盐官,"潮文化"的氛围便扑面而来。"捍海长城"鱼鳞塘的伟岸壮观,海神庙的威严神秘,占鳌塔的古朴,镇海铁牛的传奇……让人感到"观潮胜地"真是名不虚传。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从辉卫型先商文化存在的相对年代判断,该文化的创造者应与商族先公王亥有着密切的关系.王亥"服牛"所在,当以<楚辞·天问>所记为准,是在古代有扈部族生活的地区.有扈故地在今郑州以北的古黄河沿岸,这里正是辉卫型先商文化的分布区.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牛年.作为“五畜”之首和生肖第二的牛,其身上所表现的文化是值得我们探索的。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其勤劳勇敢、任劳任怨,是人类忠实的伙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而牛以其独有的特性.成为中国农耕的主要劳动力,几千年对牛的重视和崇拜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牛文化。大量的考古资料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牛已经普遍地在华夏大地上存在,并且已被人工驯养。随着农业的出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在《韩非子》文献整理和相关研究中,晋阳力士"牛子耕"常被用作人名资料,据以推测春秋末叶至战国初期农业使用牛耕的情况。从学术研究到中学教材,殆已相沿成习。然而,新近发现的河南新郑等地一些汉墓模印画像空心砖残片上,擒牛人物的"牛子"榜题证明,学界对《韩非子》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句读有误。事实上,少室周在晋阳与这位正在耕田的不知名男子相遇,睹其徒手擒牛、膂力非凡,与其角力而不胜,姑称之"牛子",遂有"至晋阳,有力士牛子耕,与角力而不胜"的描述。以"牛子"擒牛  相似文献   

10.
美国西部赶牛小道是美国西部"牧牛王国"发展史上牛仔们为长途驱赶牛群到达铁路车站、牛镇或新牧区而开辟的赶牛通道,比较著名的赶牛小道有"加利福尼亚小道""锡达里亚小道""奇泽姆小道"和"古德奈特-洛文小道"等。美国内战后的20余年间,牛仔们艰苦卓绝的长途驱赶使不断延伸的牛道把牧区、牛镇和铁路连接起来,整个大平原迅速扩展成疆域辽阔的"牧牛王国"。虽然西部牛道的黄金时代只不过持续了短暂的二十余年,但牛道沿途的凶险恶劣环境、野性未脱难以控制的牛群与牛仔们在牛道上鞍马劳顿的艰辛驱赶交织衍生了影响深远的牛仔文化。  相似文献   

11.
<正>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会宁地处甘肃中部,自古"地控三边,县居四塞",为丝绸古道之重镇,有"秦陇锁钥"之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史前文化遗存丰富。境内现已登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50余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牛门洞遗址,该遗址是一处延续时间较长、文化遗存分布较为密集的新石器时代的特大型遗址,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遗址包含有距今约5000~3000年间的仰韶文化晚期石岭下  相似文献   

12.
"退让还是我的性格吗,还是什么最牛钉子户!"这一对"维权夫妻"被人称为"为作‘牛钉’而生"的"绝配":他们一文一武。一个较真,坚持;一个好胜,坚强。这种搭配使他们在做"牛钉"的时候,自然形成了分工。吴苹承认,如果没有丈夫在"孤岛"里的坚守,她再能说会道,把法律条文倒背如流,也恐难挡推土机的马达;如果只有丈夫的孤绝姿态,他们也就是一个"普通的钉子户",无"牛"可言。  相似文献   

13.
环县六记     
正2017年5月6日上午,甘肃庆阳环县宣传部副部长张勇、文广局副局长杨志川、文联主席周爱军、博物馆馆长杨鲜明、外宣办主任文璟、博物馆业务人员沈浩注等陪同考察团在博物馆参观,接着在环县县城附近文化古迹考察,内容充实,分六章速记。富平石"石磬"的余音博物馆展出的披毛犀、原始牛  相似文献   

14.
正牛在中国出现极早,甲骨文中就有"牛"字。汉族很早进入农耕阶段,牛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在多个朝代受到律法保护。中国古代的牛肉作为食品在汉族统治的朝代只是少数人的特权,或者作为祭祀等特殊的功用。中原地区及淮河流域的牛肉汤却是一种流传已久,且流行于平民大众的美味实惠小吃。比较典型的如洛阳汤及淮南汤,做法及原料大致相同,其中淮南牛肉汤2017年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  相似文献   

15.
正六合牛脯名声响六合牛脯称盆牛脯,早在清代就列入朝廷贡品。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在镇江举行的全国食品博览会上,六合牛脯获全国大奖。从此驰名全国,被人们携至上海、东北甚至港澳,馈赠亲友,名声大振。六合牛脯始于清咸丰年间。当时六合回族居民皇甫舜,有一手制作五香熟牛肉的高超技艺,20世纪初,传至回民常氏3人手里,以清真盆牛脯出售。他们分别挂起"常庆记""常镜记""常玉记"3块招牌,3家竞  相似文献   

16.
周颖  孙维 《文物天地》2021,(2):40-45
<正>2021年是农历辛丑牛年。牛作为十二生肖之一,代表着勤奋、财富与力量。人们往往把牛的勤勉、踏实、肯干、任劳任怨映射到人自身,故有"老黄牛""孺子牛"之称谓。历代画家多以牛为绘画题材,  相似文献   

17.
李玉祥 《旅游》2012,(10):70-73
在太湖与钱塘江之间,有一富庶的平原——杭嘉湖平原。这里被人们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南浔古镇就坐落在这片土地上,它地处浙江北部湖州市东北角,与江苏省吴江市接壤,是江南现今六大古镇之一。南浔建镇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明代万历至清代中叶是南浔古镇经济最繁荣鼎盛时期。在中国近代史上,南浔又是一个巨富之镇,它还有另一个称呼叫"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都是指当时南浔因经营丝业而发家致富的豪富阶层,用动物来做比喻,是对拥有财富多少的形象概括。经济的富庶,带动了文化的繁荣,加上江南地区历来就有崇文重教的传统,这里人才辈出,书香不绝。现今还有名为"嘉业堂"的藏书楼,著名的"小莲庄"园林与多处中西合璧的大宅院。  相似文献   

18.
王蔚波 《收藏家》2009,(3):41-48
牛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平安祥和之意。商周时期,牛一直是统治阶级祭祀祖先的供品。周代实行了列鼎制度,史载礼祭天子有九鼎,其中第一鼎就是专门用来盛放牛的。牛除了用于肉食、祭祀外,还被用于拉车服役。牛与殷商之族很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9.
《文史月刊》2013,(7):9-10
题外话:223年,西北部的张掖地区柳谷口连降大雨,造成泥石流,滚下了许多石头。这些石头巨大,有的像牛,有的像马。由于是像马的石头先滚下来,像牛的石头又滚下来,堆靠在像马的石头上面,就被《玄石图》用"牛继马后"这四个字加以概括。  相似文献   

20.
有关汉代独轮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仙洲先生在他所著的《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中,曾研究过《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上所说的"木牛"、"流马"。书中引用了很多材料,证明"木牛"、"流马"就是独轮车,并用机械原理说明"木牛"、"流马"不会自动行走。为什么把独轮车叫木牛、流马呢?我们从后汉晚期应劭著的《风俗通义》中,可以得到一些线索。应劭称:"……乘牛马者,剉斩饮饲达曙。今乘此(鹿车)虽为劳极,然入传舍偃卧无忧,……无牛马而能行者,独一人所致耳。"(《太平御览》卷七七五,引《风俗通》),可见鹿车(辘车)使用便利,远途运输,无夜起铡草喂料之苦,不用牛马而能行走,一个人就可以推运。所以俗间称这种车为不吃草的牛(木牛),能流转的马(流马)。这正如过去我们把摩托车叫作"电驴子"(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