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宏明 《文史天地》2008,(11):34-36
说起在国民党及国民政府中有许多重要人物的诗文造诣很高,人们对此并不否认,若说蒋介石也有文学方面的天赋,恐怕很多人会觉得很诧异。原来人们熟悉的蒋介石是:他有政治手腕,他有军事才干,他喜欢独断专行,而他在文学方面的表现好像从未听人说过。  相似文献   

2.
一、哈尔滨国民党改组派的形成 国民党改组派,又称国民党改组同志会,是1927年以后国民党内部的一个派别。其骨干分子之一朱霁青为东北籍国民党元老,曾为组建东北地区国民党组织做了许多工作。1925年国民党哈尔滨特别市党部建立时,曾担任市党部负责人,并参加了支援郭松龄反奉倒戈活动,自任东北国民自治军总司令。该司令部就设在哈尔滨道里区外国七道街7号。朱霁青在东北和哈尔滨国民党人中很有威信,在他的影响下,在哈尔滨的很多国民党人参加了改组派。国民党早期党员王里封就是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3.
正廖仲恺有很多荣誉称号,有人说他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有人称他是近代民主革命家。作为国民党左派领袖,他还被国共两党公认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一生积极促成国共合作,因而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党内都享有很高的威望。但是,这样一位革命家的人生结局却非常不幸。孙中山逝世后,他仍然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三大政策",并支持省港大罢工,因而遭到了国民党内反动派的极大仇视。1925年8月20日,  相似文献   

4.
自孙中山去世后,中国国民党围绕领导权的继承问题,引发无数次党内分裂。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很多,其中地域观念在国民党派系冲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民党发迹于广东,也造就了大批粤籍党国领袖。孙中山生前在有意无意间扩大了粤籍党员同他省党员间的矛盾。随着国民党从广东走向全国,特别是蒋介石在党内权力的不断提高,蒋同粤籍领袖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国民党内部的派系纠纷逐渐演变成公开的武装冲突。  相似文献   

5.
《百年潮》2000,(5)
毛泽东想让胡适当图书馆长的启示龚育之教授的文章使一个长期流传的故事得到了确凿的考订。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文化专制主义方面也有不少可以肯定的地方,然而,后来却“抛却人权说王权”,站到国民党方面去了。对胡适的变化,毛泽东当然是清楚的,但仍然要团结他,争取他,发挥他的专长。相信读者从这里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6.
彭程 《文史天地》2016,(4):46-49
正白崇禧,回族,字健生,广西桂林临桂县人,生于1893年,暴毙于1966年。他是新桂系仅次于李宗仁的二号人物,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曾担任国民政府国防部部长等重要职位。军事上颇有见地,曾有"小诸葛"的美称,在抗日战争中也为中方军队打击日军出过不少力,为抗战最后胜利贡献颇多。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颇有名气的国民党重要大员,1966年12月1日在自己的寓所内突然死去。其死因究竟如何,说法很多,学界尚不得  相似文献   

7.
在WENSHIJINGHUA·人物春秋早期黄埔军人中,由于历史的原因,有相当一些人在共产党和国民党两方面都干过,廖宗泽就是其中一个很有特色的人物。他曾在四川作过共产党的军事干部,进行反对国民党军阀反动统治的武装斗争,以后却当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上层头目,从事反对人民革命的罪恶活动,成了国民党战犯。他走过了一条十分曲折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8.
余竞跃 《文史博览》2014,(11):38-39
卫立煌一生有太多的荣誉头衔。他是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中最猛的一个虎将,又是抗日十大名将之一。他和共产党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有人甚至说他是中共的卧底,辽沈战役中正是因为他的故意放水,才导致了国民党的惨败。美国《时代周刊》则称他是中国的常胜将军。他一生统率过国民党三分之一的兵力,身经百战,而毫发未伤,简直就是一个传奇。  相似文献   

9.
国民党在五卅运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孙中山等国民党人做了很多工作,加快了革命的步伐,为五卅运动进行了重要的准备。 1924年11月,为了实现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张,孙中山抱病北上。17日到达上海,他针对帝国主义分子公  相似文献   

10.
王晓光 《文史天地》2004,(11):17-20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有一位被毛泽东赞誉为“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的著名爱国将军。他在少年时就在反清斗争中立下奇功,在抗战前夕又因为向蒋介石请愿抗日未果遂选择陵前切腹自杀而闻名全国,他就是国民党左派势力杰出代表人物、曾任国民党陆军新编第一军中将总参议、山西新军总指挥的续范亭将军。  相似文献   

11.
陈铁健 《百年潮》2005,(3):74-80
鲍罗廷的得力助手 (续上期)国共合作大潮中,国民党内始终有一股反苏反共的暗流.国民党改组虽由孙中山主持,但实际指挥者是来自莫斯科的鲍罗廷.用鲍氏1924年2月在<鲍罗廷的札记和通报>中所说的话,俄国人对孙中山的策略是"利用":"利用他的左倾,利用他的威信,利用他建党的愿望",以引导国民党走上俄国人所满意的"真正的国民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12.
胡适在国共党争中选择了国民党,但他的选择并不是无条件的。对他而言,这是一种“弊取其轻”的选择。他坚决反对共产党,对国民党,也曾有相当激烈的批评和冲突。为此,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曾作出决议要求严惩胡适,1931年“九一八”事变,使胡适认为亡国之祸已迫在眉睫,他的政治态度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他到南京晋见蒋介石时,批评者变为建言者。1948年末,在国民党大势已去之时,蒋介石曾派人北上邀请胡适南下就任行政院院长一职,为胡婉拒。不久,蒋便派专机到北平将胡接去台湾。新近公开的胡适致蒋介石的一封信,为人们了解、研究胡适…  相似文献   

13.
多年前看过《阎锡山传》。世人对他的认识比较片面、肤浅。国民党很多战败的将领,其实都不是仅仅用“军阀”二字所能概括的。阎锡山曾组织一帮人,专门研究国家应实行怎么样的制度与治理。山西在他治下繁荣鼎盛一时。  相似文献   

14.
陈公博,一个极不光彩而又下场可悲的人物。在他身后,留下永久的骂名。 他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上了中共“一大”代表,担任了中共广东支部主要负责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有过一些作为,然而,他却被中共开除了党籍;后来,他又加入了国民党,一路飞黄腾达,担任过国民党各种显赫要职,红极一时。可是,也被国民党两次开除了党籍,并于 1946年6月3日被国民党司法当局处以极刑。 纵观陈公博的人生轨迹,他在政治漩涡的“棋局”中,他的思想是极其复杂的,他的政治立场是动摇而多变的,投机变质,导致他成了历史的罪人。 15岁反…  相似文献   

15.
说起杜聿明,人们也许并不陌生。在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大反攻的淮海战场上。一大批被我军生俘的国民党官兵当中,有一个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一个作为国民党嫡系部队很有军事才干的指挥官,他的名字叫杜聿明。应该说杜聿明大名鼎鼎,他的知名,也许是从《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这篇著名的檄  相似文献   

16.
1971年11月27日,我国地质科学的“四大奠基人”之一,翁文灏逝世了。他在地质学学术上的排名,不亚于众所周知的李四光。 然而他还有一个显赫的头衔:国民党“行宪”后的第一任行政院长,他组织了国民党政府的第一届“行宪内阁”。为此,曾被毛泽东宣布为第十二名“战犯”。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称其为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 我们对国民党军政人员,有没有“爱国心”的判定,往往以是否愿意“回归祖国”作标准,而翁文灏,恰恰是在1951年费尽周折,趁着夜幕飞抵广州的。  相似文献   

17.
英霆 《文史月刊》2011,(1):43-46
一、国民党叫杨登瀛做侦探。他接受了;但又觉得搞反共,若不告诉共产党朋友是对不起人。也还可能有性命危险。因此,他表面接受国民党的任务,暗中又与共产党联系 杨登瀛,原名鲍君甫,1893年出生于广东,自幼在日本生活与求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1919年从日本回同后,在上海一家口商洋行担任高级职员,同时为日本的一些通讯社撰稿。1924年他加入了国民党。  相似文献   

18.
孟昭庚 《文史春秋》2006,(10):56-61
冈村宁次其人上个世纪50年代,在台北阳明山的国民党高干训练班——“革命实践研究院”里,有一位特级军事教官,国民党高级干部见了他得恭敬地称他“老师”,要向他敬礼。这个人是黄面孔,乍看上去颇像中国人,还有一个中国的名字,可是他压根儿就不是中国人。那么,他是谁?他就是大名  相似文献   

19.
据说,民国闻人戴季陶(1891—1949),生前有过如此抱叹:民国二、三年(1913、1914年),他就想叫国民党提倡白话文,若国民党听了他的话,哪里有陈独秀、胡适之出风头的机会。此公此言,未免太过自夸,太过狂傲。但如果说,戴氏当初在中国的现代白话文运动中,确也曾经有过某些堪称前驱的表现,那倒是事实。  相似文献   

20.
台湾地区的政党很多,大约有100个,但主要的只有四五个。国民党是历史悠久的政党,由孙中山先生创立,其前身为中国同盟会。1912年,同盟会联合4个小党派改组为国民党,1919年正式称为中国国民党。1949年12月,国民党中央党部从大陆迁到台北。2000年3月,国民党在“大选”中落败,沦为在野党,势力大为削弱。现任党主常为马英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