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台臣,原名丕阁,字苔岑、苔尘。1884年生于直隶省濮阳县(今属河南省)鹿斗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8岁应科举,中秀才。3年后,考入直隶省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大名、保定、天津等地任教。他广泛接触进步思想,提倡科学民主。1921年,当选为直隶省参议员,1923年7月受直隶省教育厅派遣,到大名县创办省立第七师范学校(简称七师)。在大名,他广招人才,致力于教育改革,大力倡导科学民主,提出“以作为学”和“师生打成一片”等主张。  相似文献   

2.
在清末筹备立宪的过程中,各省陆续成立了谘议局。谘议局是省议会的“预备”,也就是省一级立法机构的雏形。直隶省于1909年10月14日成立了谘议局,但是与各省的情况不同,直隶省的谘议局先后用了直隶谘议局和顺直谘议局两个名称。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呢?直隶省的谘议局在筹备期间和成立之初一般被称为直隶谘议局筹办处或直隶谘议局,有关报道也称之为直隶谘议局。如直隶谘议局筹办处成立后,拟定了一系列有关筹办谘议局的具体细则,《东方杂志》第五年(1908)第九期登载了有关谘议局的一系列相关文件都是以“直隶谘议局”相称的,如《直隶谘议局筹办处…  相似文献   

3.
清代省府第一衙直隶总督署衡志义古城保定,旧时曾做为直隶省(即现今的河北省)首府,久盛不衰,有着她辉煌的昨天。在这里至今仍留存着一座我国目前唯一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省级衙署,也就是享誉中外的“清代省府第一衙”直隶总督署。直隶总督署曾是清代直隶总督处理公务...  相似文献   

4.
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校创建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是当时直隶设立的四所完全初级师范学堂之一,其旧址位于邢台市桥东区师专街邢台学院院内,原为九进院落,现仅存两排校舍,被辟为院史陈列馆。本文简要介绍了其旧址现状。  相似文献   

5.
直隶图书馆位于保定市的古莲花池园内,是清代直隶省最早的图书馆,建成后,原莲池书院万卷楼劫后余存的图书缮本全部移交入馆,而万卷楼则沿袭自元代贾辅的藏书楼。这批藏书历尽沧桑,多次散佚又多次重整,幸存至今的部分珍贵古籍及当年直隶图书馆的一副楹联,是这一段直隶保定藏书历史的真实见证。  相似文献   

6.
一、清代直隶省 直隶省即今之河北省,始建于清“直隶”二字是最早见于宋朝,宋朝以州领县,其直属京师者称直隶。到了明朝洪武初年,建都南京(应天府),所以以应天府附近等地方为直隶。燕王朱棣称帝后,改元永乐,迁都北京后,又称北京附近的地区为北直隶,简称北直,包括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全部及河南、山东的小部分地区。清  相似文献   

7.
江沛 《史学月刊》2005,1(5):56-66
1900~1928年间留日学生群体、赴日考察官绅及其他人士在直隶省近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留日学生所学专业及赴日考察官绅所关心领域表明,这一群体在制度更新、技术引进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对直隶省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一引入日本经验、推动直隶近代化的进程中,清末直隶总督袁世凯等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民初直隶省政府延续了这一作法,使以天津、北京为龙头的直隶省近代化走在了全国前列。直隶省既注重派出留学生系统吸取近代化知识体系,也注重派出官员考察力促观念转变,两相结合,有效排除了因制度与观念差异进而导致近代化进程受阻的障碍。直隶省派学生留学、派官员考察的做法,应是后发国家区域近代化进程中的成功经验之一。  相似文献   

8.
路遥先生在《历史研究》 2 0 0 2年第 5期发表的《义和团运动发展阶段中的民间秘密教门》一文 (以下简称路文 )对民间秘密教门在义和团时期的表现发表了很好的看法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人仅就路文中有关九宫道的部分提出一些意见 ,供研究者参考。(一 ) 1 866年派兵剿办苍岩山的不可能是直隶总督李鸿章路文 (第 62页 )说 ,同治五年 ( 1 866)直隶总督李鸿章派兵前往直隶井陉苍岩山剿办自称是弥勒佛下转的李修正等人。李修正、李向善均被捕坐监保定府。李修正后被毒死 ,李向善则被释放回山 ,后到五台山创立后天道即“后天九宫道” ,时在同治…  相似文献   

9.
<正>河北省,位于黄河下游以北,东临渤海,西靠太行。古属九州之首冀州,因而简称"冀"。春秋为燕赵之地,汉晋属冀幽二州,唐称河北道,元属中书省,明直隶京师,清置直隶省。至民国17年(1928) 6月国民党在第一五四次会议上将直隶省更名为河北省,北京改为北平~([1])。一短暂的"河北银行"  相似文献   

10.
吴秀华 《文献》2003,(4):200-205
桐城派学者吴汝纶(1840-1903)光绪十五年(1889)接任保定莲池书院山长,时直隶士子纷纷来学,很快确立了以莲池书院为基地的桐城派在畿辅地区的"学府地位"①,不久出现了一批深受桐城派学风影响的直隶学者.直隶盐山人贾恩绂即为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直隶总督署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农历三月初四日开始动工兴建。当时是直隶提督杨鲲协办直隶总督,农历六月初六日解去杨鲲协办之职,由左都御史唐执玉署理直隶总督。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竣工,共历时八个多月。直隶总督署建成之后,唐执玉亲自撰写了一篇碑文,刻碑以记之。碑文名《新建保定总督公署碑记》,除了为雍正皇帝歌功颂德之外,还记述了修建直隶总督署的原因和经过,更主要的是记载了直隶总督署建筑布局的概貌。碑文中写道:“其东西之广度以丈四十有二,南北之深几倍焉。周垣崇闳,庭阶轩广。有治事之堂,燕私之居,文武…  相似文献   

12.
保定直隶总督署“公生明”牌坊小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1年,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前的甬道上,修建了一座四柱三间的"公生明"牌坊,不久便引起观众的浓厚兴趣,而成为了直隶总督署的标志性建筑。那么,历史上的总督衙门里是否有"公生明"牌坊呢?文章从几个方面论证了保定直隶总督署建"公生明"牌坊是一种错误的模仿。  相似文献   

13.
论莲池书院的办学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莲池书院(也有人称之为“直隶书院”、“保定书院”),坐落在保定古莲花池园林的西北角。它地处畿辅的首善之区,为清廷重臣直隶总督直接掌握,又先后延聘海内多位大儒名师掌学,因此,地位辉煌,成就亦辉煌,颇得时人赞誉。  相似文献   

14.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北京大学,自从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于1917年1月就任校长之后,在他大力改革整顿下,北大“去腐生新”、“返老还童”,遂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和五四运动的摇篮,成为当时进步青年向往的圣地。受压迫几千年的中国妇女中的先进分子,也作着就学于北京大学的美梦。第一个美梦成真的是王兰女士。 王兰,江苏无锡人。曾就读于无锡竟志女校、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等校。1919年  相似文献   

15.
刘存善 《文史月刊》2002,(11):50-55
六、徐永昌第二次反对打山西,致使樊钟秀孤军犯晋惨遭失败,阎锡山对徐肃然起敬 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国民一军领有北京、热河、察哈尔以及绥远;国民三军先到河南,孙岳被任命为河南省长,领有河南北部和直隶保定、大名两道;国民二军领有豫、陕两省,胡景翼出任河南督办。后来国民三军又曾进驻陕西。  相似文献   

16.
卜凡 《文献》2024,(2):117-135+2
国家图书馆藏清绢底彩绘本《直隶省津保一带淀河图》,在研究历史时期冀中平原地区与海河水系演变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前学界认为该图绘制于清光绪年间。通过对该图所绘永定河、子牙河及淀河等河湖水系与相关水利工程样态进行分析考证,并与国家图书馆藏清光绪年间《天津至保定河图》对比可知,《直隶省津保一带淀河图》的绘制时间应在清乾隆十一年(1746)至乾隆十六年(1751)之间。该图是乾隆前期畿辅水利工程建设成果的直观记录。  相似文献   

17.
黄彭年(1824—1890),字子寿,贵州贵阳人。士宦家庭出身,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咸丰十一年(1861),受聘主讲保定莲池书院。同治初年,受四川总督骆秉章之聘入幕,参选军政。未久,受陕西巡抚刘蓉聘,入西安主讲关中书院。十年(1871),直隶总督在保定设局纂修《畿辅通志》,聘黄彭年为主修。光绪四年(1878),李鸿章任直隶总督,聘黄彭年兼任莲池书院主持。八年(1882),黄彭年被荐湖北襄郧荆道道员,施升湖北按察  相似文献   

18.
直隶总督署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裕华路99号,是清朝直隶省最高军政长官办公。居住处所,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省级衙署,1988年1月国务院核准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吉林大学博物馆学专业94级学生,在河北省博物馆学会支持下,对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开展了一次观众调查活动。现将本次调查报告如下。一、调查目的与调查方法、过程介绍本次调查是直隶总督署博物馆成立以来第一次观众调查,是我校博物馆学专业组织的第二次观众问卷调查活动。我们搞这次观众调查的目的是多重性的。首先,想通过这次调查活…  相似文献   

19.
王勇 《文史春秋》2001,(3):44-46
“救国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浙江青田人(1897—1977年),是中国近现代的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他毕业于浙江省立甲种商业学校,一生走的是从事财经工作的道路,与中国的民族工商业结下不解之缘。他的大哥章培,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与白崇禧同窗,曾任国民党陆军大学装甲系中将主任;三弟章郁庵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党员。  相似文献   

20.
童时的记忆 在我小的时候,很少见到父亲,他整年不在家,当时是在直隶保定教书,后来嫁给田汉的安娥、王若飞的夫人李培之、张苏的夫人齐树容都是他那时的学生。武昌起义爆发,他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并不让他的大妹妹裹小脚,还送她到定州城里去读书,大姑多次偷着跑回家,常常把脚再裹上,当时女人不裹脚是让人耻笑的,而且会嫁不出去。那是父亲在当时对封建社会的最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