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林 《贵阳文史》2011,(4):12-12
1904年,由黄干夫、凌秋鹗及黄齐生等人创办的达德学校成为了贵阳新思想、新知识的传播者和擎旗者。黄齐生更是以达德学校为阵地,积极宣传进步思想,带领学生走上革命的道路。1918年3月,黄齐生率领贵阳达德学校的毕业生王若飞、刘方岳等20余人东渡日本留学,这一举动,也为王若飞在思想上埋下了走上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种子。  相似文献   

2.
~~贵阳名胜——达德学校旧址@王萍  相似文献   

3.
严仁珊先生是一位贵州知名社会贤达,资助教育家凌秋鹗、黄干夫、黄齐生兴办贵阳达德学校,1917年至1924年出任达德学校校董,1943年曾一度担任过校长职务.在北伐战争中,在铜仁弃商从武,加入贺龙的部队,长期担任贺龙军中智囊——秘书长,辅佐贺龙纵横捭阖,保境安民,为推动革命队伍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贺龙参加南昌起义...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职教社从上海内迁到重庆,并在桂林、成都、昆明、贵阳建立了分支机构。1939年-1941年在大后方西南的重镇、交通枢纽的贵阳,以达德学校为基地、以达德教职工为骨干,建立了中华职教社贵阳通讯处,坚持抗日救国,开展了很多工作,给抗日战争、人民革命战争作出了积极贡献,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达德学校     
贵阳达德学校是所名校。著名民主人士黄齐生曾任该校校长,我党卓越领导人之一的王若飞曾在此读书和任教。1915年5月  相似文献   

6.
《贵阳文史》2010,(5):5-5
<正>1916年8月22日贵阳市达德师生编演新剧《恢复共和》,连续6天,场场爆满,观众达4万人。背景:20世纪初的中国处于军阀混战的时期,话剧在那个年代开始在中国兴起。1913年贵阳达德学校推出贵阳第一部话剧《维新梦》。1916年,达德师生共同编演《恢复共和》,该剧以希腊城邦奴隶制国家的兴起为背景,反映了平民与贵族、民主政治与寡头政治的斗争。该剧在贵阳连演6天,场场爆满,观众达4万人。  相似文献   

7.
《贵阳文史》2010,(3):4-8
现在的达德书院是一个集戏院、书店和茶馆为一体的消闲地。书院后是达德小学校。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达德书院都是贵阳精神气质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贵阳读书记     
黄圆 《贵阳文史》2013,(5):27-27
这个城市不断变化,不经意间才发觉如此讲谂,怀念某些擦肩而过的瞬间。在这个城市——贵阳,小学到大学,达德小学、贵阳一中、贵州大学,十六年的时间就落在这三个点上,曾经认为这就是一生,曾经也认为这不过是长长生命中的一个个瞬间。当时光飞逝,这些求学的瞬间就如被遗忘的花朵般,在记忆的角落里悄然绽放。就读达德小学的时候,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科学路小学”。大约是入学不久,就改回最早的校名,这可是贵阳最早的新式学校,足清末接受西方先进民主思潮兴起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欣闻 《贵阳文史》2005,(2):25-27
贵州师大附中创建于1901年,现为贵州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全国首批科研兴教示范基地,全国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学法研究名校,贵州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贵州省教师现代化教育实习基地。100多年来,学校经过达德学堂、正谊中学和南明中学、省立贵阳二中、贵阳师院附中、  相似文献   

10.
黑神信仰是贵州一个独特的神明信仰,在明清至民国期间兴盛达近六百年之久.其以唐代将领南霁云为神祇,并建庙宇忠烈宫祀奉之,其中影响卓著者首推贵阳忠烈宫.因贵阳忠烈宫在清末民初逐渐演变为黔省近代文教重地达德学校,故有必要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对之进行探究,从而明晰当地黑神信仰的源流、嬗变及其实质.藉此可知,在明清时期,黑神信仰通过官方引导、民间自发两种途径传播与兴起,积极服务于当地的社会控制与社会整合.进入近代,达德学校作为忠烈宫的后继者,在对黑神信仰所彰显的传统美德予以传承的基础上,以科学民主教育对黑神信仰进行了超越.是故,贵阳忠烈宫无疑在过去数百年间对当地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刘复莘(1925—2004年)贵阳青岩人。6岁进私塾,11岁插读小学四年级。自幼受中国传统家学影响。"七七"事变后,贵阳成为抗战大后方,青岩迁入许多学校和文化名人。刘复莘遂拜迁居青岩擅画花鸟的景筱南为师专习绘画,同时又向清华中学任教的国内肖像名家李宗津习素描。小学、初中时就参加了抗日宣传画的制作。后转至贵阳达德中学就读,又  相似文献   

12.
梧木 《贵阳文史》2006,(1):54-56
文明书院是贵阳最早设立的书院,存在于元、明两朝,历时约257年,在历史上对贵阳文化教育的发展起过重大的作用。文明书院的地址在今南明区市府路15号,即市人民政府迁往金阳新区前的所在地。文明书院始建于元朝皇庆年间(1312年—1313年),由教授何成禄创办。贵州现存最早的地方志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说:“文明书院,在治城内忠烈桥西,即元顺元路儒学故址,皇庆间教授何成禄建。今废。”忠烈桥即现的市府桥,因桥近忠烈宫(今达德学校旧址),明朝称为忠烈桥。顺元路儒学是贵阳最早的学校,始建于元朝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文明书院在顺元路儒…  相似文献   

13.
我第一次见到黄齐生先生,是在一九二七年春天。那年,我在达德小学五年级读书。黄先生从外地回到学校来看望,全校学生列队欢迎他。他长髯飘拂,神采奕奕,健步从我们每个同学面前走过,微笑着向我们点头、招手。当我们回到课堂时,老师说:黄先生是从法国回来的,现在遵义省立三中当校长。不久,我们又听老师说,黄先生被军阀周西成通缉了。接着周西成就把达德学校封闭,改成省立二小。为什么要封闭达德学校?没有人说,大家都在猜。我至今还记得在封闭学校的那天,许多教师依依不舍,亲昵地抚摩着我们,我们含着泪水与老师默默相对。有的同学忍不住心中的难过,大哭起来。此景此情,好象在读法国作家都德的  相似文献   

14.
我在贵阳小十字出生,长大,我熟知小十字周围的一切,喜欢周围的一切。离我家直线距离一两卣米的达德学校(当时叫科学路小学,现在又恢复了原名),因为我姐姐在那里读书,在我心中变得亲切起来。我梦想着,将来有一天,和姐姐一道,通过弯弯曲曲的汉湘街,  相似文献   

15.
包中 《贵阳文史》2004,(3):10-14
谢老孝思先生是我伯父包北弘之爱生,父亲包净六之挚友。在我小时,他常来南京我家,以后天各一方,直到1956年父亲曾去苏州与他会晤。“文化大革命”后,谢老多次返乡,我均去拜谒,主要聆听谢老深谈“达德”传统、贵州教育、父辈往事、苏州园林、贵阳发展,议“达德”恢复,开会  相似文献   

16.
正凌惕安(1891~1950),贵州贵阳人。号笋香室主,原名钟枢,字惕安,以后就以字为名。凌惕安生于书香人家,其叔父凌秋鹗是曾两任达德学校校长的贵州著名教育家,凌惕安的成长与学术成就受益于凌秋鹗。1917年2月,凌惕安随黄齐生、王若飞等赴日本明治大学留学,逾年后回国,随贵州教育考察团在北  相似文献   

17.
《贵阳文史》2012,(2):9-10
1917年3月4日贵阳成立"群益社" 背景:1917年3月4日,由贵州政界有权力的人士发起组成了一个拟发展贵州实业的政治团体——群益社。选举时任财政厅长张协陆、黔中道尹王伯群、督军署秘书长兼贵州中国银行行长熊铁岩、省议会议长张彭年、文通书局总监理华延厘、政务厅长何季刚、黔东道尹陈稚书、原达德学校校长凌秋鹗、黄齐生等9人为理事。群益社在贵阳曾发展社员达9000多人。  相似文献   

18.
10月10日是我国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谢孝思百岁华诞。市政协昨日举办祝贺谢孝思先生百年华诞座谈会。贵阳各界人士聚会座谈,遥祝谢老健康长寿,达德学校的老校友专门写下一字幅,作为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献给谢老。“正享遐龄,吴水黔山歌寿禧,还逢盛世,春风秋月颂康宁。”在书香盈门的达德戏馆举行的座谈会上,老同志赵西林当场赋诗一首表达对这位世纪老人的祝贺。谢孝思先生生于1905年,193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教育系,师从汪采白、吕凤子,是我国当代著名书画家。上世纪30年代,谢孝思先生曾任贵阳达德学校校长,与黄齐生先生一起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53年受任苏州市文化局长兼园林修整委员会主任,并历任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市政协副主席、苏州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民进苏州市主任委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秦家伦在会上说,谢孝思先生是我国知名人士,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这次活动表达了家乡人民对他的景仰和思念之情,从而鼓舞人们像谢孝思那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他表示,家乡人民热切盼望谢老在有生之年再次回到家乡看看,再叙故乡情。老同志吴志刚充满感触地说,谢孝思是一位世纪老人、一位爱国老人、一位文化老人,更是一位活跃的社会活动家。我...  相似文献   

19.
状元墨宝     
我友贾文宁 ,出身于贵阳教育世家。其曾祖聘三先生 ,是清末贵阳的名人雅士。聘三先生喜爱诗文书画 ,与之交游者大都是文人画士、社会名流。聘三之子一民先生 ,曾参加过清末戊戌科举 ,是贵州的“孝廉方正”(举人)。一民先生后投身教育事业 ,与凌秋鹗、黄干夫等人创办“达德学堂” ,为贵州的新式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文宁的外公蔡岳(字衡武) ,是贵州的实业家 ,对推动贵州的辛亥革命功勋卓著。辛亥革命成功后 ,衡武先生曾任“大汉贵州军政府”首任财政部长 ,对当时的军政界及商界颇具影响。值得一提的是 ,衡武先生曾提携过黄齐生先生 ,资助…  相似文献   

20.
3.推倒神像 1907年前,贵阳继达德、乐群两所学堂之后,私立小学尚有正谊、时敏、一贯、乙巳、贵阳及崇实数所;从这一年起,不过二三年内,私立学堂即成倍增长,一些有识之士。又创办了存诚、昭武、敦本、淑慎、四川客藉等小学堂。女子私立小学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继达德女校、广益、自奋女子小学堂之后,更增加了培德、贞静、毓秀、崇德、蕴贞及光懿等等,总计不下二十余所。这在当时的贵州来说,也堪称蔚为大观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