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悲观主义是叔本华哲学的首要特征,这种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产生有其深厚的哲学背景,叔本华是直接从他的形而上学体系推出他的悲观主义伦理学的,并且他提出了两种解救人类痛苦的途径,即艺术拯救和伦理拯救。叔本华的悲剧拯救理论具有现代性特色,关注人生,人们如何才能从痛苦境遇中得以解脱,是叔本华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叔本华哲学处处洋溢着这种关注人自身的厚重现实情怀,体现了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周梅玲  粟志刚 《沧桑》2013,(4):111-113
在西方哲学史上,叔本华是一个悲观主义色彩浓厚的哲学家,他从生命意志理论出发,展示了人生终极意义上的痛苦,同时也详细论述了人生有限意义上的幸福。本文试图阐释叔本华有限幸福观内涵,发掘其特征进而探讨其对于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煜国 《丝绸之路》2010,(18):102-103
叔本华是西方哲学史上著名的悲观主义哲学家。在他看来,人生来就是受苦的。他对于苦的产生和消除的理解,和古代佛教格外相似。佛家主张人有“八苦”,叔本华对苦的产生之理解多归于“求不得”,两者对苦的消除途径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4.
陈甜甜  赵文静 《神州》2013,(7):189-190
叔本华和尼采同为意志主义的代表,都把意志作为世界的本质,反对理性,重视个体的人,感性生命,但是他们对意志的理解却不同,叔本华世界的本质是生存意志,意识是一种盲目的欲望冲动,而尼采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权力意志,是追求扩张的力量,在人生观上两者更是背道而驰,一个是悲观主义,一个是乐观主义。  相似文献   

5.
王维的人生正应验了佛教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佛教对人生的看法及救赎对屡遭挫折的王维颇有启发。佛教对物质、对精神的需求都不能执著,这也是佛教的核心。王维后来与李林甫、杨国忠同朝听命,自然不能执著,正因如此,他才能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安身立命。主观上使自己于身心相离中求得身心的统一。在客观上,这也是远祸避害的重要手段,佛教在王维亦官亦隐的生涯中确实起到了救赎的作用。而安史乱后的四五年,王维虽尽力逃向空门,但其心灵并未真正逃离煎熬。  相似文献   

6.
周华南 《沧桑》2010,(6):239-240,251
本文试图准确描述清代康、乾时期文坛在诗词、小说、戏剧等文学创作领域出现的悲观主义倾向,并对其进行细致解读。  相似文献   

7.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盲目乐观主义下,哈代用他独具一格的悲观主义揭示了英国社会的在宗教和道德虚假面纱。这种悲观主义正源于他的宿命论思想。苔丝的故事通过巧合,预兆等各种方式体现了浓重的宿命论色彩。  相似文献   

8.
刘禹初 《神州》2012,(21):37-38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崮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的大会上,代表中央对全国广大青年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把青年看作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从来都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朝气蓬勃的推动力量,从来都热情鼓励和坚定支持青年在人民前进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生理想和远大抱负”。  相似文献   

9.
青春无悔     
从青年到中年,当我们迈过人生中这段最为灿烂的季节,不免要驻足于青春的出口处回望,追溯自己在那缤纷的人生舞台上所演示的一幕幕情景,这情景或是走向成功的喜悦,或是虚度年华的懊悔。其实,青春对于每个人的恩惠是公平的,所不同的只是我们对于青春的把握。若能没有遗憾、没有悔恨、没有怨言地面对青春,便是我们对自己人生的一场圆满出演。  相似文献   

10.
刘萱仪 《神州》2013,(4):8-8
王国维的学术成就贯通中西,其对于西方哲学思想的涉猎以叔本华为甚。《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不仅是对文学批评的深入体察,同样深刻暗合了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哲学。从某种角度上讲已经脱离了文学批评的层次,表达的其实就是叔本华“意志”,“痛苦”和“厌倦”这三种哲学概念。  相似文献   

11.
《环球人物》2012,(26):89
2012年9月14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接力中国青年精英协会主办的"NEWPOWER.亚洲青年企业家夏季论坛"于北京柏悦酒店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以"进取人生多变生活"为主题,目的旨在探讨青年企业家超越未来的商业精神。以及青年企业家在生尖态度上的新观念和新行动。近百位青年企业有莅临活动现场。  相似文献   

12.
韩寒转型     
《南方人物周刊》2012,(3):32-39
中国开始收获80年代——80后青年对社会发言,社会必须倾听了。这是时代的更迭,也是人生的代序。韩寒就是这一代的一个标志性人物。  相似文献   

13.
《南方人物周刊》2013,(16):58-59
他以扎实的理论作底,但不囿于用行话去表达一小部分人才可以理解的观念。他把哲学分析汇入个人体验与生活情境,让飘在空中的哲学来到地面。他认为自己不过是个受过专业训练的思想导游,带人们进入思考的丛林。在这个充满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世界,他是偷偷摸摸的乐观主义者,他认为容易达至的立场或状态没有太多价值,人们应该去做不那么容易做的事情,人生才有挑战性。他是头脑清晰的领路人,但他更大声地说:“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那个装睡的人自己决定醒来。”他相信:未经考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每个人的自我改善是改善这个世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纵横》2007,(10)
著名作家路遥离开我们已经15个年头了。路遥的一生,既是短暂的一生,也是苦难而辉煌的一生:童年的饥饿与凄凉,历尽人生的坎坷与曲折,路遥为世人弹拨了一曲生命的绝唱,奉献出《人生》与《平凡的世界》等名著,激励着无数的青年于逆境中自强不息、搏击人生。透过岁月的风尘,那些曾经的记忆,是生者对逝者的永恒的怀念。  相似文献   

15.
崔隽 《环球人物》2020,(9):30-34
国家危难之际,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可以凝聚和迸发怎样的力量?在入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抗疫类)”的30人名单里,我们找到了三位青年,他们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职业不同,人生轨迹却在这个春天交汇于武汉,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挺身而出,彼此的故事已成为这座城市记忆里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陈成  孙红  蒋立科 《神州》2012,(31):24-25
孟子曾说“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诠释了人类对于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文中通过对理想深层涵义的剖析,阐述理想的时空性;揭示它像“创新”一样的本性,具有催人不畏艰苦地奋进、爆发出拼搏力量、勾画出人生画卷、接近理想地平线。引领着血气方刚的青年从多角度去追求人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仙家说     
我是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不自信,也就容易相信宿命。父母之间的关系一直不好,更让我对婚姻这档事没有好感。  相似文献   

18.
梦秋 《福建文史》2002,(1):62-62
在东湖工作室里,我端详着青年画家杜尾顽的工笔画作,倾听着这位年青人对生活、艺术与人生的诉说,不时地感到周身洋溢着自然的气息。他的青春的才情、幽雅的生命意识,让我分享到安慰和愉悦。  相似文献   

19.
如今,跨国婚姻已司空见惯,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难理解长辈们在面临同样问题时的艰难和尴尬。林耘,这位崇尚“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中国青年,为了和相爱的俄罗斯女青年结婚,竟付出了被开除党籍的政治代价,由此演绎了这对异国青年爱恨情仇的多舛人生,我们不禁为他们的命运扼腕叹惜。  相似文献   

20.
靳武稳 《神州》2012,(28):2-2
本文对哈姆雷特的性格作了分析探讨。哈姆雷特本身是个热情乐观的青年,对生活、人类满怀热爱和信心,但是世事多变,父王的意外死亡,母亲的改嫁,王位的丢失使他忧郁,多疑,优柔寡断,嫉恶如仇,性格上出现了矛盾,从而造成了他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