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旧时,有的人家房屋遇街衙直冲或正门对着巷口、桥梁,往往立一块小石碑,上刻:“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几个字,以为可以镇压不祥。这种风俗源于山东泰山一带农村,后来广泛流传。据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宋庆历中,张伟宰莆田,在新县治得一石,铭其日:‘石敢当,镇百鬼,压灵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唐大历五年县令郑押字记’”。可见这种风俗由来已久,在唐代已经流行。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间的灵石信仰李露露在我国民间较普遍流行石崇拜,在一定场所设置“泰山石敢当”(简称“石敢当”)以便镇邪求吉,保佑人畜平安。这种风俗在全国各地都有,其形式千差万别,留下许多古老的避邪遗物。因而,石敢当的形式、起源和演变的问题,就很值得探讨。一、避邪...  相似文献   

3.
播州之“杨保”.在明以前的史书中不见有记载.而自明末车化龙《播地善后事宜疏》和郭子章《黔记》“杨保”之名出现后一就屡见于以后的许多史料中。近期笔者查阅了一些文献.发现诸文献及著述对“杨保”一名的含义理解有误.有再探讨的必要.兹将粗陋认识陈述于后。有关“杨保”名称的考释,请田霎《黔书》.乾隆《贵州志搞》.嘉庆《清一统志》、《正安村;志人同治《石吁府志》等.皆曰“按保乃搐州之裔”;黄尧承《贵州苗夷丛考》亦认为“杨保苗则以播州杨氏之裔得名”.直接把“杨保苗”当作措州杨氏的遗裔;民国年间,谭其嚷教授随浙…  相似文献   

4.
泰山石敢当是石敢当的传承与发展.泰山石敢当的信仰和传说,是泰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我国带有民族性的民间信仰.泰山石敢当信仰和传说分布的地区十分广泛.2005年8月18日我们用百度搜索“泰山石敢当“,用时0.103秒,检索出相关网页14000篇;同时用Google搜索,用时0.40秒,检索出相关网页10800条,说明泰山石敢当信仰分布的普遍性.泰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组,从2004年开始,对泰山石敢当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泰山石敢当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涛 《民俗研究》2006,1(4):161-194
在住宅或村落周边、桥道要冲等处树立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的习俗,在我国具有悠久的传统。考察其历史,我们会发现其中存在着从石敢当到泰山石敢当、再演变出石大夫等各种变异形态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6.
图一 石重贵墓志铭拓片(1/7)《石重贵墓志铭》对于石氏的族属又有了新的说法 :“王姓石氏 ,讳重贵 ,赵王勒之裔 ,晋高祖之嗣也。”后赵的石勒本出自羯人 ,“其先匈奴别部羌渠之胄”[2]。《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石重贵墓志铭》关于石氏族属问题的不同说法颇值得探讨。参照其他文献记载 ,我们认为还是《新五代史》的说法较为可信。至于卫大夫、汉丞相奋之后和赵王石勒之裔 ,都是攀附名门望族的附会之说 ,并没有直接的文献依据。据史书记载 ,羯人出自西域小月氏 ,其原来的活动地区就在今甘肃一带。石氏的先人原居甘州 ,是否为羯人不…  相似文献   

7.
泰山石敢当博物馆新近征集到一方泰山石敢当碑石,系年为"元延祐五年岁次戊午",经考此碑实为现存最早的"泰山石敢当"碑。这一发现,不仅可证实"泰山石敢当"风俗出现时间在宋元之际,同时也可据以推知其发祥地应在泰山附近。  相似文献   

8.
《周礼》"肺石"之制与"路鼓"之制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慧辉 《史学月刊》2007,(6):126-128
直诉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法律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即指某些重大案情或冤抑莫伸者,可超出一般诉讼管辖和诉讼程序的范围,直接向最高统治者申诉。关于古代直诉制度的记载,最早见于《周礼》中的“路鼓”和“肺石”之制。《周礼.秋官.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凡远近茕独、老幼之欲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信仰习俗的泰山石敢当,经传播移植到羌族聚居区后,其外部造型经选择变异后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集民族性、民俗性、历史性、艺术性、审美性、文化性等于一身的羌族"泰山石敢当"。本文在对羌族"泰山石敢当"变异后的造型进行深描的基础上,探讨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并试图揭示泰山石敢当传播移植后造型变异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泰山石敢当     
商婧媛 《民俗研究》2013,(1):161-F0003
在城镇农村的街道走过,常常可以看到砌在墙上的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石刻,上书“泰山石敢当”。有的直于房基上,有的立于桥头要冲,有的则寸于胡同巷口。有民谣说:“石敢当,压灾殃,社稷盛,正义张。”它常常被砌在影响风水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1.
秋阳 《文史天地》2001,(3):33-35
苗族,大多住在山坡上,而有“高山苗”之称。又说:“高山苗,水仲家,仡佬住在石旮旯。”乃是以其居住的环境不同而名之的。可是,有的人却以“山居”、“水栖”为其居住民族的一种习性而津津乐道。这并非今日才有,早在历史典籍中就有过记载。如称“盘瓠”蛮“好山恶都”(《搜神记》):“好人山壑,不乐平旷”(《后汉书&;#183;南蛮传》)。  相似文献   

12.
刘邦歌诗     
刘隆有 《文史天地》2012,(12):49-52
一、击筑慷慨歌《大风》,泣血深情悲《鸿鹄》清代学者赵翼在《二十二史割记》中批评司马迁写《史记》不大重视文献记载,对“经术之文、干济之策,多不收入”。较之班固《汉书》,这的确是《史记》一个缺憾。但司马迁自有收文标准,对于自认为特别美好特别关键的文献,记载得就特别详细。比如刘邦的两次唱歌,既录其歌词,又记其背景,细节生动.氛围感人,千载之后读之,犹闻其声,可见其在司马迁心中的分量。  相似文献   

13.
《贵阳文史》2007,(4):F0002-F0002
从黔灵湖西岸川黔铁路经过.跨过铁路.越过山坳.有泉从山麓涌出.时涨时落。此即圣泉.又称百盈泉。据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山川》记载:“圣泉.在治城西五里.自山麓涌出.消长不一。本朝镇远侯顾成甏石为池,覆以亭。置一石鼓,以验水消长。其流溉田数百亩。亭侧有观音堂。群人岁时灼观焉。”  相似文献   

14.
戴敬 《文物春秋》2006,(1):61-61
<正>松花石本名乌拉玉,亦称松花玉,产于吉林省松花江畔。其质地细腻温润,坚硬致密,分紫红、紫绿相间、深绿、浅绿四种色彩。中间含条状纹理,极其华丽。据《砚林脞录》记载:其“温润如玉,绀绿无暇,质坚而细,色嫩而纯,滑不拒墨,涩不滞笔,砚之神妙尽备。”据说,康熙皇帝誉此石“祥于东土圣地,扶舆磅礴之气,天地造就”,大  相似文献   

15.
叶涛 《民俗研究》2017,(6):69-75
泰山石敢当习俗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泰山石敢当习俗相关的历史演变、海内外传播、文化内涵、非遗保护等问题仍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将有助于泰山石敢当习俗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道源鹤鸣山     
成都西部,距大邑县城15公里,乃道教发源地鹤鸣山。其得名传日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明左翘《鹤鸣观记》:“山之妙高、留仙、天柱诸峰.品列如飞鹤之形:妙高、留仙左右对峙。如鹤舒展之两翼.矗立于中央之天柱峰乃鹤顶,其东西两涧合流处为鹤啄,至啄尽处.冲流屹立一巨石为鹤衔丹书。天柱峰后与大坪山麓衔接之低凹地带,乃鹤顶,大坪山乃鹤背,其绝顶之冠于中锋乃鹤尾。”清《四川通志》:“鹤鸣山形如覆翁,有石类鹤,故名。”清乾隆《大邑县志》引李膺《益州记》:“鹤鸣山有麒麟、白鹤游,故名。”  相似文献   

17.
辽东半岛是我国石棚发现最多的地方,也是亚洲石棚较多的地区之一。它在世界石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辽东半岛石棚,古籍中早有记载。《三国志》中曾写到:“时襄平(今辽阳),延里社生大石,长丈余,下有三小石为之足。”这延里社大石就是石棚。金代王寂的《鸭江行部志》中记有:“已酉游西山,石室上一石纵横可三丈,厚二尺许,端平莹滑,状如棋局。其下壁立三石,高广丈余,深亦如之,无瑕隙,亦无斧凿痕。非神功鬼巧不能为也。土人谓之石棚。”这西山石棚也就在辽南复县附近。  相似文献   

18.
“五石”镇墓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卫鹏 《文博》2001,(3):24-29
东汉时期,关中、洛阳二地的墓葬中流行以镇墓瓶随葬,瓶外壁面多书有米书文字(少数墨书或白书)。洛阳李屯元嘉二年瓶上有“为汝五石、人参,解□□”的字句①,其中提到了“五石”。咸阳教育学院永平三年瓶上书有“建立大镇、慈、■、雄黄、曾青、丹沙,五石会精,雇药辅神,冢墓安宁”等文字②,详细记载了“五石”之名称及作用。《抱朴子·金丹》云:“五石者,丹砂,雄黄、白■、曾青、慈石也,一石辄五转而成五色,五石而二十五色。”“五石”不但于镇墓瓶及文献中有记载,而且在考古发现中有实物出土。水平三年朱书瓶内装有一长4厘…  相似文献   

19.
泰山石敢当     
《民俗研究》2007,(3):F0003-F0003
叶涛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泰山石敢当是一种在我国民间传承了上千年的传统信仰习俗,并在日本、东南亚等周边国家中也有流传。该书系统梳理了泰山石敢当信仰习俗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脉络,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以及世界各地泰山石敢当的流布情况,并从理论上对泰山石敢当信仰习俗进行了初步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沂河源头考     
沂河。故称沂水.自北而南,自成一水系,流经山东东南部、江苏北部地区,注入黄海,全长574公里,流域面积173256平方公里。沂水之名,屡见于《诗经》、《国语》、《左传》、《战国策》等先秦典籍,其中《尚书.禹贡》称:“淮沂其义,蒙羽其艺”,①当时将淮沂并称.可见沂河的重要性。然而,直至两汉时期,有关沂河源流的记载仍然较为粗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