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攀登》2021,40(5)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其强基固本、定向导航、凝心聚力的作用。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一部党的建立发展的历史,就是夺取、巩固、创新和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历史,期间关于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诸如必须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必须坚持与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牢牢把握社会舆论导向;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有效回应时代主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通俗化道路,建构大众话语表达等等。认真总结这些历史经验,能为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核心是人民群众主体论,但这一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我党内部并没有真正形成共识,所以在新形势下,我党群众观在理论上也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埔军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在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其制度及运作的完善都提供了建设性的贡献。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并总结了黄埔军校在我国军事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邵晋涵在历史编纂学理论上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晋涵强调史家著述宗旨。从学术传承关系上阐明史书宗旨,发掘史家的编纂思想;强调私人修史具有别识心裁。邵晋涵的见解,包括他的直笔论和对书法义例的看法,都贯穿到他的修史实践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6.
侯外庐先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的社会史与思想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有特殊的地位。他突出的贡献,正如白寿彝师指出的:“这就是,他研究中国历史是想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中国化,也可以说是把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民族化。”“它反映了我们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到新的阶段,外庐同志的著作是这个阶段的标志。”①侯外庐先生的历史研究方法论,是他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使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民族化的内在条件,这里,我想就学  相似文献   

7.
粟霞 《攀登》2020,39(3)
马克思主义对于"意识形态"的使用与建构,不仅揭示了既往哲学认识论中存在的"颠倒"现象,也超越了一般政治实践中的"理性"目标。马克思和阿尔都塞的观照维度不同,前者侧重于揭示私有制社会中意识形态的非独立性及特定的利益指向;后者倾向于展现意识形态的内部结构与运作机制,描述它对社会整合的价值。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不仅要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体系,强化物质基础、警惕外来不良思想的蚕食,也需要凸显中国的历史和民族特色,借助科技创新的成果来加以传播。  相似文献   

8.
居伟 《沧桑》2010,(3):19-20,24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着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的成果指导着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建设过程中,表现出了基本原理的坚定性、民族国家的特色性、知行合一的实践性、学习借鉴的开放性、与时俱进的发展性等几个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体现了科学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它是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和人民群众等不同层级的实践主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和包含世情、国情、党情在内的"初始条件"的客观改造。不变的理想追求与变化了的实际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0.
大众文化时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瑞科 《攀登》2010,29(2):37-4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当前,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形式,已成为我国最活跃、最值得关注的意识形态领域之一。为此,研究大众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主动有效地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贾章旺 《文史精华》2012,(8):4-10,1
毛泽东出生于农民家庭,自幼曾参加农田劳动,辛亥革命后还当过半年列兵,这是毛泽东同情劳动人民、与劳动人民有着深厚感情的基础条件。但是,作为一名书生,真正地与工农结合.是毛泽东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党的组织路线的正确理论指导下,他在不断地与工农相结合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苏区俱乐部与革命意识形态建设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苏区俱乐部的兴起不是偶然的,是俱乐部自身的功能与中国革命现实的需求深度契合的结果,顺应了中共建构崭新的革命意识形态和开展政治动员的需要。另一方面,苏区俱乐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宣教与娱乐活动,较为顺利地将革命意识形态传输给人民大众,实现了民众对中共意识形态的广泛认同,极大地推动了苏区范围内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对这种互动关系的理性考察,可以为人们观照中国共产党九十余年的历史提供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3.
施小璟 《神州》2012,(12):11-12
中国共产党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政党,历来重视先进文化的建设。自1927年建党,她带领中国文化跨出质的飞跃。现今,随着十七大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文化建设又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本文从先进文化的概念渊源、时期理论、继承发扬三方面来论述中国共产党带领的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能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因此,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正视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进一步推进媒体融合,加强风险防控,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开展网上舆论斗争,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从而保证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  相似文献   

15.
2019年5月9日,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都府堤56号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举行开馆仪式,正式对外开放. 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是在中央纪委、湖北省委高度重视下,在湖北省纪委、武汉市委领导下,由武汉市纪委和原武汉市文化局共同主持建设的全面展示党的纪律建设光辉历程的专题性展馆.展览从全党全国的角度,全面系统地梳理...  相似文献   

16.
郭爱兰 《丝绸之路》2011,(10):44-4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是一个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活动中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前提,坚持直面现实问题、勇于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条件,坚持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是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敖带芽 《攀登》2010,29(1):14-19
本文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创新的突破口、意识形态的研究方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社会思想的多样性与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以及凝聚改革发展共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的新变化和新情况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刘兴萍  潘祥超 《攀登》2023,(5):79-84
重视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以调查研究为重要方法和途径,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调查研究在党的理论创新中具有重要价值意义,贯穿于党的理论创新全过程。调查研究是理论创新中发现问题的主要途径,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也是检验真理的必要手段。新时代,调查研究中要做到“六个坚持”,即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攻坚克难、坚持系统观念。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总结这些历史的经验,主要包括:把思想建设置于党的建设的首位;紧密联系党的群众路线来进行思想建设;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主的原则,首先抓好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中,改造思想感情,改造世界观;以整风的精神积极开展思想斗争,但坚决不搞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20.
颜广明 《攀登》2014,33(4):35-40
新中国建国六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廉政建设,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和特点,一贯坚定不移地推进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廉政建设,在领导全国人民在推进廉政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新形势下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