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斯诺访问陕北和目击红军大会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华 《百年潮》2006,(10):4-13
冒险到陕北 1936年6月中旬,我已是燕京大学四年级学生,正在准备毕业考试.我很注意红军长征北上的消息,从天津《大公报》范长江的报道中获悉中央红军1935年10月已到达陕北.进步学生都很高兴.我的室友新西兰研究生詹姆士·贝特兰后来写的文章中曾说到我常告诉他红军北上的消息.我的心头很自然地闪过到陕北去参加红军的遐想.恰巧这时我的老朋友、热情支持和报道一二九运动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秘密地告诉我,中共中央已答应他的请求,同意他去陕北苏维埃地区参观访问.他虽然会说一些中国话,但还不怎么行,问我愿不愿意陪他去陕北采访,帮他做翻译工作.真是喜从天降!我不加思索,立即高兴地一口答应了.四年的大学生活,以及同进步同学的交流,使我受益匪浅.当时的问题是时间上有冲突,去陕北就不能参加毕业考试,就拿不到毕业文凭了.但是有机会去陕北参加革命队伍,那张大学文凭对我来说已经无所谓了.  相似文献   

2.
龚育之 《百年潮》2003,(7):48-51
张泽石何许人?我的清华大学同学.不过他是一九四六年入学的,我一九四八年入学时,他已回四川准备打游击去了,所以我们在学校里无缘结识,至今也不曾谋面.  相似文献   

3.
1990年12月,我意外地收到台湾二姑丈的来信,并得知他近期来武汉会亲的消息,我顿时有了说不出的喜悦.我父亲是台湾台南县人,1943年他22岁时离家赴日本谋生.1953年他和我母亲带着我们4个儿女,从日本回到了祖国大陆,定居武汉.听父亲讲,我祖父36岁时就因病去世,祖母身体很好.父亲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三个妹妹,一个弟弟.父亲离开台湾时,他的哥哥、姐姐和两个妹妹都已结婚.1974年父亲在武汉病逝.  相似文献   

4.
黄恒美 《百年潮》2009,(12):38-40
胡耀邦同志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然而,他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1975年我在中央读书班(地点在原中共中央党校院内)学习的时候,与他同班,从而相识、相知.此后和他有过不少接触,受过他的教导.他逝世后,我时常想写点回忆片段,以寄托怀念之情,但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未能如愿.如今我已从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职位离休在家,多有闲暇,往事再现心头,因此萌生写点东西的念头,以了心愿.  相似文献   

5.
听到人们为庆祝抗战胜利燃放的鞭炮声,我也不禁怦怦心跳.经历了八年的流离转徙,不知不觉中我已从风华正茂的青年走到了中年.一个朦胧的意念开始在脑子里瞻顾徘徊,我开始考虑今后生活的问题了.刘骥仿佛年轻起来了,他精神抖擞地邀请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准备欢迎抗日将士的凯旋归来.他又开始雄心勃勃地准备和筹划商业的发展、经济的复苏和繁荣等等;他又有络绎不绝的宴会、洽谈、应酬、奔走,他常常出外难归.我不能,也不忍将丈夫久久拴在身边,以束缚他鲲鹏的长翅.我自己应该做我要做的事情.曾做过那么多令人神往、兴奋而美妙的梦,如今要逐一去寻觅和实现,我并不比刘骥清闲.  相似文献   

6.
高岗之死     
赵家梁  张晓霁 《百年潮》2004,(11):32-35
1954年8月,高岗已被管教半年.他写给中央的《我的反省》已交上去一百多天了,一直没有回音.从7月初开始,电台陆续广播各地人大代表的名单,他仔细地收听着,注意是否有他的名字.  相似文献   

7.
1950年上半年,我在安邑县文教部工作,县委任长春同志找我谈话,让我到运城专署文教训练班学习,并辅助运城学习队队长霍敬之工作.学习中,霍敬之调运城二中担任校长,由我接替他的工作.毕业后留文教班工作,直到1950年底文教班结束,我一直在我的老领导毕文彦身边任干事,他对我的教育、培养,熏陶极深,使我永世难忘.虽然年推月移,历时已近45个春秋,但往事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他崇高坦率的品德,热情诚挚的面容,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以及公正无私的党性,都在我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我毕生景仰和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8.
李新 《百年潮》2004,(3):45-46
1942年秋,刘少奇从华中到延安,经过太行山,曾经在北方局党校作过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讲演.那时,太行分局已经成立,我在分局负责青委工作.当我在涉县更乐村得到通知,可以到北方局去听胡服同志作报告时,我高兴极了.我知道胡服就是刘少奇,而刘少奇从发表<共产党员的修养>后,在我的心目中已树立了崇高的形象.皖南事变后,他又担任新四军的政治委员、华中局的书记,说明他执行的是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已经抛弃并批判了项(英)、袁(国平)的"错误战线".他在苏北发动群众的工作做得很好,我正需要学习他的经验.于是我立即起程,赶往北方局的驻地--山西辽县的麻田镇.  相似文献   

9.
一次学院电话总机的接线员在我的办公桌上放了一张字条,说有一位持德先生打电话找我,要我回电话。我按所留的号码拨通了电话。从听筒里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说:“我是卡罗尔的校友,听说一位中国学者来卡罗尔任教,我很高兴,想跟他认识一下。”我高兴地请他来我的住所。见面一看,是一位头发斑白而精神党锐的老者。他说他是1924年从卡罗尔毕业的。我听了很吃一惊,因为1924年我还没有出生,而他已大学毕业了。我问他多大年纪了。他笑而不答,说过几天就知道了。从谈话中知道,他过去也是一位教师,十多年前已退休。因为是校友,他一直关心…  相似文献   

10.
陈立夫先生今年已满百岁,我对他的了解,仅限于书本.他是一位仍然健在的历史人物,在当年中国“四大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淡出政坛后,由于两岸分治,碍于台湾当局种种制约,半个世纪里,始终再未踏上归乡路一步.  相似文献   

11.
17岁时,他离乡参军;24岁时,远赴缅甸抗日救国.从此客居他乡;89岁时,他重返故乡湖南。乡音未改,鬓毛已衰,走近父母坟前,他深深鞠躬,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晚了!"  相似文献   

12.
李继伟 《纵横》2010,(5):12-14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34年,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以身作则、艰苦朴素的作风使我难以忘怀,他多年来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依然在我耳边回响。  相似文献   

13.
1950年9月,我(郭诚志)排被团部派往慈利第七区(今桑植官地坪区)参加剿匪. 1952年3月上旬,原梅家桥保的保长黄云清认为美帝国主义已在朝鲜发动了战争,蒋介石一定会卷土重来.为此,他自作聪明唱了一出假交枪真试探的阴险鬼戏.一天他捎信给七区领导要求派一人到家里接受枪支.黄云清是这块地方杀人不眨眼的地头蛇.我们对黄是否有诚意交枪早有怀疑.但不管他是否真心交枪也应该派人去一趟.部队和区领导认为我在这带地方曾经剿过匪,情况熟悉,军事素质好,决定派我去.我接到通知后,当天上午全副武装,直奔黄云清家.  相似文献   

14.
卢晓蓉 《纵横》2011,(3):14-15
我和祖父同处于人世的时间,终止于1952年2月8日。那天夜晚,他毅然决然去了彼岸世界,走得果断从容,犹如他转战于自己所开拓的每一项事业之间。那一年,他59岁,我6岁。他在重庆,我在香港。他最后离开香港的时候,我才4岁多,所以我对他直接的印象已很模糊。但是,儿时的片段记忆和长辈们断断续续讲给我听的往事,却清晰地伴随了我一辈子。  相似文献   

15.
一生求索——记著名影剧编导严寄洲□李炎严寄洲从1939年起从事戏剧编导和电影、电视剧的编导,至今已58年。今年,他已80高龄,但仍奔波于影视事业。我知道他的名字,是在50年代。1956年,我看了他编导的电影《这决不是小事情》给我留下了印象。以后,又...  相似文献   

16.
我去墨西哥是受了一个人的影响.他说,他最爱的书是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那是一本讲诉三毛在荷西过世之后独自来到拉丁美洲的故事.他叫高哥,Mars.因为喜爱,他在同我们长途旅行后独自来到墨西哥.我答应会来看他,于是,我带着这本书来到他所在的城市.  相似文献   

17.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潮》1999,(7)
我现在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他虽已长眠地下,但是他那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笑容,仍宛然在目。可我最后一次见到这个笑容,却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  相似文献   

18.
《百年潮》2003,(7)
张泽石何许人?我的清华大学同学。不过他是一九四六年入学的,我一九四八年入学时,他已回四川准备打游击去了,所以我们在学校里无缘结识,至今也不曾谋面。前一阵闹SARS,我收到张的一封信,大概是从同学录上查到我的通信地址的吧,说他写了一  相似文献   

19.
八年前,我突然接到中联部寄来的一封信,打开一看是李一氓同志逝世的讣告,既未讲追悼会的日期,也没有让我去北京送别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一张通告,但我继续往后看,在另一张纸上印着他感人肺腑的遗言:“我的后事从简.只称一个老共产党人,不要任何其它称谓.不开告别会和追悼会.火化后我的骨灰撒在淮阴平原的大地上.”我最崇敬的一位老共产党人、师长、导师,就这样永远地、平平静静地离开了人间!李一氓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他是我们党内已为数不多的大革命前入党的资深革命家.北伐战争的,他与周恩来、郭沫若同在北伐军政治部共事;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南昌起义;瑞金时代,任国家保卫局执行部长;长征路上,任特种营教导员;抗日战争爆发,临危受命新四军秘书长,协助叶挺同志组建新四军;解放战争中转任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从事外事工作,先后担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中联部副部长,是我国最早派驻国外的“红色大使”.陈毅同志曾赞誉他是“党内少有的大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20.
1994年1月31日收到了一份讣告,惊悉毕文彦同志于1月29日因病不幸逝世.我的心里感到非常悲痛.他的逝世已经三周年了,作为毕文彦老师的学生,我依然悲痛不已、深切怀念.他是我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启蒙老师,对我入团、入党、坚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信念、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教益实在是太深刻了.我永远敬佩他,怀念他,特把他对我的深刻印象记述下来,永志不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