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续志的当代性对修志者素质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素质的养成关系到现代方志编修体制中人才结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修志工作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续修志书的化品位和社会关注度。本就当代方志的新内涵对修志工作素质的要求提出一些观点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2.
修志人员在方志事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志书的质量和编辑工作效率的高低,关键在编修队伍。从某种程度上说,修志队伍的人员选择和素质关系到修志事业的成败。要做好新一轮修志工作,必须加强修志队伍建设,这也是修志工作能延绵不绝、质量不断提高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3.
修志人员在方志事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志书的质量和编辑工作效率的高低,关键在编修队伍。从某种程度上说,修志队伍的人员选择和素质关系到修志事业的成败。要做好新一轮修志工作,必须加强修志队伍建设,这也是修志工作能延绵不绝、质量不断提高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正是一个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的时代。因此,当代方志的编修必然产生新的内涵,对修志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笔者以为修志人才工程  相似文献   

5.
资料性是地方志书最主要的特征,是地方志书其它特征——科学性、思想性、权威性依附的根本,是志书的基础和生命。这是一个在理论上早已为广大方志工作者接受的观点,但在具体的修志实践中,对如何体现志书这一重要特征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分歧,从出版的一些志书及编写中的志书初稿看,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方面。我认为,这是一个关系到志书质量的重大问题,应该引起方志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一、第二轮志书的定位第二轮志书的定位,关系到资料的取舍、志书的功用、志书出版后受不受人们的欢迎以及修志事业的生存和发展。志书定位不当,就会造成修志实践方向的偏差。通过对方志性质、作用的重新审视,我们可以说方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首轮修志,通过老一代方志工作者探索、总结,取得许多令人称赞的成绩,篇目设计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围绕志书的功能和价值取向,二轮志书的篇目设计、价值取向又怎样呢?这都是许多方志人员值得关注的问题,从首轮志书和已出版或已通过评审的二轮志书的篇目上,能启发我们。传统的方志理论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传统的篇目设置已经涵盖不了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上,李铁映同志指出:“质量是志书的价值所在,是志书的生命”。郁文同志也指出:“确保高质量,坚持质量第一,是编好新方志的头等要务。”这就在全国已出版3000余部三级地方志书的情况下,再一次将质量问题提到首位。树立质量意识、精品意识,是时代对新一代方志工作者的要求。这个意识要贯穿在修志过程的始终,要体现在编纂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在志书编修中,不但要注意记述文字的质量,还应在图表的编制、运用上下功夫,力求图表的科学化、规范化,以确保志书质量的提高。图与表如何实现科学化、规…  相似文献   

9.
方志实体论     
这期方志论坛发表了张乃格的《方志实体论》和朱晓京的《新方志系统结构的优化》两篇文章,都是在议论第一轮新修志书的基础上,提出续修志书如何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方志实体论》指出:不能舍本逐末“将主要精力用于对事物的宏观概括”上,“强调地方志记述的主体是实体性事物”;《新方志系统结构的优化》则分析新修志书系统结构的利弊得失,提出优化志书结构的问题。这两篇文章提出的问题十分重要,关系到我们续修志书的编纂决策和编纂质量。同时,首届修志我们只能借鉴旧志,而旧志离我们相对遥远,时代差距较大;续修志书,却不能不吸取首届修志的经验和教训。欢迎大家踊跃参加对续修志书的研讨,欢迎大家参加议论首届修志的得失和借鉴意义,欢迎大家撰写这样有实例有分析有主张的研讨文章。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阅读《当代中国志坛群星集》,例举志坛人物的先进事迹,强调修志人员的素质决定志书的质量。号召续志人员要用正确的世界观、高尚的志德、严谨的治学精神、对方志事业痴爱的情感来对待修志事业。只有修志人员具备这些素质,才有望修出名志、佳志。  相似文献   

11.
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从80年代初开始,经历了十几个春秋。经过广大修志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大量新志书已经面世,修志工作成绩斐然。编修地方志是一项长期的具有连续性的文化建设事业,是全面反映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及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历史和现状,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学术文化工程。当前,党中央一再强调对文化产品要强化精品意识,而且修志工作者也正处在本届修志任务即将完成和下届修志工作正待起步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本届新志书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反思,探索其成功与不足,努…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初开始的第一届新方志编修工作即将全面完成任务。各地各单位根据李铁映同志关于“一届志书完成之日,就是新一届志书开修之时”的要求,已将续编新方志工作摆到了议事日程。方志界同仁记取第一届修志工作理论滞后的历史教训,以超前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对第一届修志工作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反思和认真总结,对续编新方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新方志陆续出版的今天,如何正确引导人们读志用志已成为修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志颁奖大会上强调指出:“要研究和开拓志书的应用功能”,“把志书工作从以往的案头工作发展成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社会服务工作。”将已出版的志书推向社会,  相似文献   

14.
地方志是传世之作。一部志书能否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和社会的检验,关键在于其质量。也就是说志书的质量是志书的生命。笔者认为:健全方志机构,稳定修志队伍;专家修志与众手成志相结合;继承和创新方志理论;提高修志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文化素养等都是提高志书质量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届志书编修进入大面积丰收的年代,这20年的修志实践使我们经历了修志实践的完整周期,这是广大方志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们从修志实践中深入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上升为理论认识的极佳时机。本文拟从对方志事业历史的回顾和现状的剖析中,就广义  相似文献   

16.
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上提出,“编纂志书,是修志单位的重要任务”,“用志是新时代方志事业的新特点、新发展。用志是服务当代,以志为鉴的重要任务。用志的方法要改革,各地和方志界要大胆探索”。修志是用志的基础,用志是修志的目的,历代修志都强调“经世致用”。我的体会是:方志工作者要把修志“服务当代”贯穿到修志的全部过程,即在修志的过程中,利用搜集到的地情资料,搞一些“短、平、快”的产品,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在修新志之前,要以旧志为借鉴,要读旧志,用旧志,要在“用”字上下功夫。读旧志可…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后,首届修志工作已近尾声,续志工作紧随其后。在这承前启后的历史时期,总结上届修志经验,反思修志历程,关注续修工作的理论章层出不穷,其中过去相对较少的对地方志资料工作研究的章也逐年增多,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仅在全国省级以上地方志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就有300篇左右。资料是方志的基础,资料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志书质量和历史传承,关系到志书开发利用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方志百科全书》以浓缩修志历史,展示志业成就,普及方志知识,促进传承应用为编纂方针,设7个编写组,涵盖方志事业的各个方面。正如方志以一地特色为记述要点一样,《方志百科全书》选取方志事业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志书"——作为核心内容,进行浓墨重彩地介绍。这一设计理念是由地方志本身的价值和方志编修工作在方志事业中的地位决定的。《方志百科全书》拟收录志书(包括列为专条和在相关条目中附带介绍的志书)约2690部。为使《方志百科全书》成为广大修志工作者和大众读者阅读地方志精华的平台,收录志书都是我国新旧志书中的佳作、名作。  相似文献   

19.
首轮修志以来,方志界强调志书篇目要横不缺项,纵不断线。二轮修志以来,针对改革开放后新生事物的涌现,方志界强调要在志书篇目中为新生事物安排“座次”,进行篇目设计创新。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新方志编纂主张,对于新方志编纂紧跟时代步伐,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修志工作者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对经济社会发展在认识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着一些认识“盲点”,  相似文献   

20.
第二轮志书无论在篇目框架体例结构上或者在资料的选录和运用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二轮修志中某些单位编纂的志书粗制滥造,急于出书,有的方志工作者打着所谓创新的旗号,搞“新创”。方志界应克服浮躁、趋时不正之风,下苦功夫编好志书。那些已经参照享受公务员待遇的方志机构,必须认清地方志机构是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方志学术研究部门,应把编修志书作为第一要务、主要工作,其重心应放在地方志编纂和地方志学术理论研究上,地方志机构不应行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