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3年3月,王晓德教授的新作《美国外交的奠基时代(1776—1860)》(下文简称《奠基》)正式出版~①。这本书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入选作品,是作者继《文化的帝国》~②之后第二部选入该文库的力作。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美国早期外交史在国内学界一直受到冷落,研究几近空白,本书的出版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全书七十余万字,作者以宽阔的学术视野勾勒出波澜壮阔的美国早期外交的演进图景,对美国外交理念和原则在早期的形成过程、美国外交政策制  相似文献   

2.
资中筠 《百年潮》2001,(5):65-70
这本书开始于80年代初,成于80年代中,初版于1987年,从完成之时算起,距今已有15年。着手写此书之初,还是乘我国学术界开放的风气之先。当时利用大批最新解密的美国档案系统地探索美国对华政策的种种考虑,对我国学者来说尚属初创。同时就建交不久的中美关系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台湾问题,追根溯源,对开启国人对美国决策的了解有重要的意义。这本书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编的《中美关系史丛书》的第一本专著。当时印数很少,出版不久,出版社就无存货,作者经常收到询问何处可以购得的来信,爱莫能助。自那时以来,我国中美关系史领域的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新人辈出,成果累累,本书所涉及的问题和材料也早已不新鲜,作者  相似文献   

3.
美国史研究中可喜的新成果——评《美国内战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祚昌同志的《美国内战史》是我国史学工作者在美国史研究中的新成果,是值得一读的好书。本书出版以来,颇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并得到各方面的重视。书中的独到见解,加上刘祚昌同志结合本书写作所连续发表的几篇论文,引起了活跃的讨论,这不能不是学术界的可喜现象。 本书对一八六一——一八七七年美国第二次资  相似文献   

4.
高峰 《环球人物》2012,(34):88-89
岁末年终,各项年度评比纷纷揭晓。在《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分别评出的"年度十佳图书"中,有一本书同时登上两个榜单,它也是唯一一部获此殊荣的作品。这本书就是《永恒美丽的背后:孟买幽暗城中的生命、死亡和希望》。它还在今年11月获得了第六十三届美国国家图书奖非小说单元大奖。凭借这本只  相似文献   

5.
本书是美国著名黑人史学权威弗兰克林教授的演讲集,内容是他为美国全国人文学基金会1976年杰斐逊讲座所作的三次演讲。他的目的在于描述和分析美国种族歧视的历史背景,总结经验,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指明方向。本书文笔生动,论证深透,史料翔实而有说服力。 第一讲为《被延缓的梦想》,作者分析了从独立战争时期到1820年美国的种族关系,著重提出了他  相似文献   

6.
美国新社会史学是 2 0世纪 6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新史学潮流 ,它改变了美国学术主流的路线 ,是在美国 60年代的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美国 60年代思想潮流和思维方式的变化是美国新社会史学产生的思想渊源 ;新的历史观的确立标志着美国新社会史学的最终形成 ;新社会史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出现了许多弊病 ,80年代美国史学界针对这一切提出了改进方案 ,重新确立了自己独到的史学理论。  相似文献   

7.
美国新左派运动诸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左派运动是本世纪六十年代普遍兴起子西方世界的青年知识分子运动。本文对美国新左派兴起的社会根源、政治思想实质及其社会意义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作者认为,战后美国资本主义结构变化产生了新矛盾,新左派运动是美国青年知识分子对其不成熟的反映,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性质上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它虽然揭露并批判了美国社会的种种弊病,但并不主张废除现存的经济占有形式,只是企图使现存社会制度更加合理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纷纷寻求通向现代化之路。为此,许多专家学者将目光投向发达国家,希冀从西方的经历中寻求通往现代化的宝贵经验。在中国,研究现代化的著作不断涌现,由李庆余、周桂银等著、199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年方面市的《美国现代化道路》是其中的一部力作,它融汇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口统计学和未来学等诸学科知识于一体,充分展现了美国现代化发展之路及美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全书由三部分组成,共35万字。第一部分(第l一5章)论述了美国现代化的历程,是本书的重点。作者…  相似文献   

9.
一、美国宪法为什么还"活着"?美国宪法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宪法。注1对于一部法律而言,通常的情况是:它制定的年代越久远,它的内容就越容易过时。这是因为在制定法律的时候,立法者尽可能使法律适合当时社会的需要,但他(们)一般无法充分预见到社会的发展,因而在社会条件发生变化以后,法  相似文献   

10.
李剑鸣 《世界历史》2004,27(1):116-127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德威特·克林顿讲座教授埃里克·方纳 ,曾于 2 0 0 0年夏天来中国访问讲学 ,那时他的《美国自由的故事》出版不久 ,在他和中国同行的交流中 ,这部新著及其主题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话题。时隔两年多之后 ,这部著作的中译本便告问世 ②,并且在读书界引起了相当热烈的反响 ,和以往美国史译作的影响仅限于史学圈的情形 ,颇有不一样的地方。这本书讨论的是一个能引起广泛兴趣的重要问题 ,而作者又是曾任美国历史学家组织和美国历史协会这两大学术团体主席的知名学者 ,受到较大范围的关注自在情理之中。不同专业背景和不同阅读…  相似文献   

11.
刘宗迪 《民俗研究》2012,(5):2-F0002
本书作者卢公明(justusDoolittle,1824-1880)系美国传教士,曾于19世纪50—60年代在福州地区传教十余年。传教之余,他用一个外国传教士的目光,对福州的政治、经济、社会尤其是民间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民间崇拜、节口风俗、婚丧嫁娶、祖先崇拜、风水堪嗷、符咒征兆、占扑算命、民间迷信等等,  相似文献   

12.
谢国先 《民俗研究》2009,(3):246-263
陈建宪、彭海斌所译《世界民俗学》是已故美国民俗学家阿兰·邓迪斯编辑的一本民俗研究论文集,原题为The Study of Folklore。这本书在中国民俗学界较有影响,乃至多所大学都把它作为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重要参考书。但是,这本书翻译质量总体不高,误译现象较普遍。对这本书的译文进行具体实在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它更好地在我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美国历史的多重面相》一书系为庆贺历史学家张友伦教授八十寿辰而编的美国史论文集,本书内容涵盖美国政治史、社会史、外交史、妇女史和文化史,时间跨度从殖民地时期直到本世纪初期。它们是各位作者多年研究的心血结晶,材料翔实,立论精审,对美国历史上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美国历史的复杂面相。  相似文献   

14.
我曾在美国当过常驻记者,在大学里讲过15个月的学,还在小城市里以普通老百姓身分生活过一年多。然而,我今天的自我感觉仍然是:对这个偌大而又复杂的国家,有所知,但更有所不知。美国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是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提问者老少均有,总带几分疑惑。人们渴望了解美国,愿望却并未得到满足。我琢磨,这也许与我们国内的宣传常常要服从政治需要有关,一个普通老百姓常难以看到客观真实的全貌。 美国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它危机四伏,却又生气勃勃,这是为什么?它如此年轻,只有短短的216年的历史,却一跃而成为左右世界局势的超级大国…  相似文献   

15.
郊区化与美国购物城的兴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旭 《史学月刊》2001,(2):120-125
零售业集中反映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值得专门研究.本文通过对美国郊区化和购物城兴起关系的探讨,发现两者有很深的内在联系.在美国已成为郊区居民为主的情况下,购物城仍将存在下去,并保持兴盛局面.这对美国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但同时它也强化了居住区隔离现象,加深了美国社会两极分化的鸿沟.  相似文献   

16.
金适 《满族研究》2013,(1):114-118
《顾太清集校笺》在北京举行出版首发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对该书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给予充分肯定,并对该书作者金启孮先生在顾太清研究和满学研究领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正如何晓芳主任指出:"金启孮先生这本书的出版发行,它不仅仅是一本书,它的意义是在于满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7.
2000年美国政治学家Seymour Lipset出了一本书,叫《It Didn’t Happen Here:Why Socialism Failed in the United States》,探讨"为什么社会主义在美国失败了"这个经典问题。据他分析,欧洲各国都出现了大型社会主义政党,相比之下,美国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
史学要进步,学术要发展,这是读书界、出版界、知识界的共同心愿。但时下文风之不纯、学风之不正,似乎愈演愈烈、日见漫延。如果此种流弊不除、歪风不止,长此以往,恐将污染学术环境、败坏学术名声、贻害学术事业。凡此等等,无不极堪忧虑。 读罢《移民与近代美国》,①笔者甚感痛心,顿生无限感慨。我们无意否定作者在写作和出版过程中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和劳动,也不想抹煞在某些章节所作出的探索。但总的说来,本书算不上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它存在着一个致命伤,即学风严重不正的问题,这突出  相似文献   

19.
提起《中国近代铸币汇考》这本书,很多人都知道它的作者施嘉干先生,因为正是通过这一本书,很多人对中国近现代货币才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孔飞力教授《晚清的起义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和社会结构研究》一书是七十年代美国的中国史研究走向新潮流的一本具有代表性的著作。1970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1980年再版面对中国近代的种种新问题,本书作者从美国老一辈中国学家的“西方冲击,中国反应”的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注)转向中国社会内部寻找答案。本书描述了自十九世纪初期直到近代影响中国甚巨的“军事化”过程,其中探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许多问题。例如,近代史应当如何划界?其动因是什么?绅士阶层在近代作用的演变,这种演变如何影响了地方和全国政治。近代中国社会“军事化”的社会构造,它与地方行政贸易网络结构的关系,与地方宗教及家族组织结构的关系,绅士阶层的属性及其特点等等。尽管本书讨论的问题主要来自美国学者之间的学术对话,但其中某些问题的提出及其着眼点对中国研究近代史的学者也许有所启发。此外本书运用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学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国内进行史学方法大讨论的学者们也会有所裨益。今将总括全书的新版序言及第一章第一节译出,希望有助于国内外学者之间的交流。(注)关于美国史学界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参阅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的兴起》(1988年中华书局)一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