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文海 《黑龙江史志》2011,(12):22-23,35
<正>志书具有"资政、存史、育人"的功能。要使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编写出来的地方志,既实现出版存史的功能,又发挥用志资政、育人的作用,不把  相似文献   

2.
地方志的功能,一般都认为是存史、资治、教化。但是,当我们将地方志与其他书籍,其他事业进行横向比较时,就会发现,其他事业也同样具有这些功能。这就是说,地方志的这些功能并不是独具的、唯一的。 地方志毫无疑义是起到存史作用的。但是,史学书籍,具有存史功能固不待说,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日益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地方志的价值受到挑战。本文围绕地方志的存史功能,通过对地方志和历史、档案与报纸的比较,对地方志在存史方面的价值进行解读和确认,并分析电子化、网络化对地方志实现存史价值的影响,试图以此为地方志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提供部分答案。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存史、资治、育人、兴利”只是地方志的功能。而不认为是地方志工作的定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志工作的发展。笔者认为,地方志工作应定位在“存史、资治、育人、兴利”上。地方志工作首要的定位是“存史”.要处理好资料性和著述性、真实性和思想性、部门志和地方志、普适性和地方性的关系。其次,要定位在“资治”上。作为“资治”要明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要看到过去,而且要看到现在和未来;不仅在“治民”,而且在“治官”,并且要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同时.论文对地方志如何“育人”、“兴利”也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旭 《黑龙江史志》2011,(14):58-59
<正>地方志作为地方文献,具有存史、资治、教化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它能否在法庭上以证据直接使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如果法律确立了地方志的证据功能,直接作为"众所周知的事实"这一类证据使用,将为地方志的有效使用开辟出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开发利用方志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志工作的职责所在,更是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治、教化"功能的必然要求。《地方志工作条例》确立了地方志在经济社会中的法律地位。标志着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全党全国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7.
地方志具有“存史、资治、教化”三大功能。存史,就是要保存真实的历史,如果史实不准,不仅存史没有意义,而且以讹传讹,贻害无穷。可以说,入志资料的准确性是志书存史的根本所在。资料不准,就没有存史的价值,因此,在地方志编纂实践中,核准资料和史实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当前,全国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逐步从"一本书主义"向"多业并举"转型升级,最大化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功能,使之成为展示国情、地情的重要窗口,成为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的宝贵智库。  相似文献   

9.
正地方志具有"存史、资政、教化"的功能,古人有"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之说。修志的目的就在于用志。《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地方志工作应当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应当积极开拓社会用志途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0.
地方志是中国古文化的一个源头,中华文明能得以延续数千年不中断,地方志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修志是为了用志,如何把志书推向社会,让全社会广泛地读志用志,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教化”的作用,是我们亟需解决的大事。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方志理论认为地方志有“存史、资政、教化”三大功能,而存史是最重要的.李启宇在《地方志出新刍议》一文中(载《福建史志》1997年第6期)指出,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地方志的三大  相似文献   

12.
历代重视修志、延续不绝,与地方志自身具有的"资治""教化""存史"等重要社会功能有关。地方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志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作用日益显著。但是,也存在对地方志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事业发展不平衡、相关法规规章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为此,要提高对地方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持依法修志、依法治志,加强地方志队伍建设,推进地方志创新发展,坚持质量第一,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修志为用,着力解决阻碍地方志事业发展各类问题,更好地顺应时代需要,在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正>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工作是发挥地方志"资治、教化、存史"功能的必然要求,地方志的潜在功能必须通过开发利用才能实现。多年来,我们以志书为载体,找准工作切入点,不断拓宽读志用志渠道,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料资源,服务中心工作和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2006年5月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史志》2012,(14):6-7
<正>我曾在地方志战线工作七年,对地方志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地方志具有"存史、资政、教化"之功能。编修地方志、传承历史文化,让子孙后代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利用历史,更好地服务当今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国性的方志馆建设热潮正在形成,这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体现,也是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体现。但是,就整体而言,我国的方志馆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发展性问题已经出现。分析方志馆建设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其发展对策,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治、教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朱烈  韩旭 《巴蜀史志》2016,(1):54-56
“致用”是地方志文献的根本,也是地方志工作的意义所在。“存史、资政、育人”是其主要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连续开展的两轮修志工作带动了地方志事业发展,志书、年鉴、地情文化读本等方志成果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17.
在《地方志存史价值的比较分析》(《志苑》2004年第6期)和《论地方志的生态记录功能》(《中国地方志》)2005年第4期)等文中,笔者提出了地方志应具有社会生态记录功能,并提出了以“历史记录”代替“存史”的观点。“地方志记录的现实同步性”是以上观点的辅承和延伸。  相似文献   

18.
地方志是传承文明的载体,创新是地方志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新时期打破地方志文化传统思维定式,协调多领域、运用高科技、采用新设备,调动专业人员形成"大修志"的工作格局。"因需选题""按需施编",实现地方志内容"围绕中心"与"适应个性"的兼容并重。挖掘地域资源内涵,拓宽编纂路径,丰富志书种类,扩大服务领域,展示城市诸多资源优势,实现地方志存史、资政、教化功能,在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地方志文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横排纵述体例适应地方志内容表达的需要,是地方志的核心体例特征及主要形式。横排体例几乎与地方志的出现同步,并随着地方志的发展而发展,至新时期首轮修志时趋于成熟,纵述体例则经历了从个别到普遍、从局部到全局、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横排纵述体例,因横利于保其"全"、纵利于存其"史",而适合于"全史"类文本的编纂,可以为"全史"类文本的编纂提供思路、规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地方志作为客观、真实、全面地记录与反映历史和现实的重要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转变地方志地情资源的承载方式,加强其信息化建设,更好地发挥"资政、存史、教化"三大功能,已成为地方志事业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加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地方志作为一方之全史、地方性百科全书,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