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山西首次将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商业老字号、典型风格建筑、教育、卫生、文化景观等20世纪文化遗产纳入普查视野,使文物领域“厚古薄今”的传统思想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文物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深化与拓展,文化遗产内容更加丰富。山西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715处,涵盖了17个小类,其中新品类2255处,约占近现代类别总量的36%。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变化最快的时代,虽然20世纪遗产与我们相距只有百年,但是由于其艺术多元、技术先进、人文共融,使它们的价值更贴近时代。  相似文献   

3.
婚姻包括结婚和离婚。有关结婚方面的论著举不胜举,而对于离婚的专题研究迄今却如凤毛麟角。有鉴于此,本文就20世纪20年代山西省的离婚状况试作浅析,希望能为中国近代婚姻史研究的深入略尽微力。一中国传统社会离婚是男子的特权。古代男子休妻有七大理由,即所谓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盗窃。但也有“三不去”之说:当更三年丧,不去,不忘恩也;贱取(娶)贵不去,不背德也;有所受无所归,不去,不穷穷也。一般来说,法律所允许的纳妾制度以及“离婚有损门楣”的观念使男子不敢轻言“休妻”。鸦片战争后,中国在痛苦中开始了近代化的历…  相似文献   

4.
<正>"20世纪遗产"广义上是指20世纪历史进程中不同类型优秀文化遗产的集合,这些遗产具有历史、科学、文化、社会、精神等多方面的意义。一些著名的现代主义设计和规划如悉尼歌剧院、路易斯·巴拉干故居和工作室、巴西利亚首都区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召开现代遗产保护专家会议开始,到1990年现代运动记录与保护(DOCOMOMO)国际组织的成立,20世纪遗产概念在欧美的提出,主要是围绕优秀的现代建筑与城市的保护,反映了人们开始客观、理性地评价和认识现代运动的价值,其话语体现了作为西方工业革命成果的现代主义思想文化脉络在21世纪的延续。  相似文献   

5.
1979年,山西省昔阳县东冶头乡静阳村东南0.5公里处出土一批石造像,山县文化馆收集保存,1985年移交县文物管理所。这批石造像共有13件,其中4件有纪年铭文,其余9件无铭文,但它们都出土于同一地点,石刻风格和纹饰也大致相同,可以认为都属北朝作品。9件为青色砂岩质,4件为汉白玉质。现按编号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山西昔阳石马寺石窟及摩崖造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马寺摩崖造像,位于山西省昔阳县洪水乡石马村北,东北距县城12公里,东依石马山,西临石马河(图一)。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始凿群像于三沙岩巨石周围,巨石排列呈“品”字形。北侧巨石最大,四面皆镌龛像。南侧巨石背靠石马山,西、北二崖镌造龛像。西侧巨石位置偏低,仅东崖镌造龛像。北宋熙宁年间因像造寺,环巨石券围廊,兴建殿宇,并  相似文献   

7.
2013年5月,昔阳县文物管理所和昔阳县博物馆在昔阳松溪路发现了一座砖室墓并对其进行了发掘与异地搬迁保护。该墓为仿木构八边形前后室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前室和后室四部分组成。墓葬虽未发现壁画痕迹,但墓室结构完整且特殊,随葬品位置明确,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在该区域同时期墓葬中较为罕见,出土了包括瓷枕、执壶、茶盏、铜匙、铜镜等精美文物。此墓的年代应为金代中后期到蒙元初期,为研究晋东地区宋元墓葬区域面貌和丧葬习俗补充了新资料,也为探讨墓室空间功能和随葬品组合功用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8.
山西票号于19世纪20年代前后兴起,在19世纪中后期繁荣发展,20世纪初逐渐走向衰落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与清政府一损俱损的关系,无法与现代银行进行竞争和动荡的社会形势是票号衰落的外因,其自身经营制度的弊端和缺乏与时俱进的眼光是其衰落的内因。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9058处。普查综合数据再一次印证了陕西丰富的历史遗存,同时3213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255处其他类文物遗产,从另一方面展示了陕西20世纪的文明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山西经常发生旱灾、涝灾、风灾、霜冻、虫害等自然灾害,给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山西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的救灾方针政策,将提高农业技术与合作化运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改进耕作方式、改良作物品种、兴修农田水利、提高防治病虫害技术等措施,山西成功实现了生产救灾,同时增强了各地农村的抗灾能力,为农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面对20世纪建筑遗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项目的增多,面对城市更新对近现代建筑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企盼,自2016年起第一批、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已经面世。本文从建筑作品、设计思想、科学与艺术价值诸方面研究了20世纪建筑的遗产价值与当代影响,还从跨学科角度分析了在历史建筑保护重大命题下,推进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事业的城市建筑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于当下的人们来说,20世纪仿佛还在昨天,这是个日新月异、创新的时代。而提到“遗产”,则更多让人想到传统,想到过去的古老遗迹。在这样的语境下,保护20世纪遗产的提出,无疑是对以往人们固有的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的世纪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克复 《炎黄春秋》2009,(5):47-48,38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后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统一、分裂、再走向合作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民主社会主义及其社会民主党的统一时期,或称国际工人运动统一时期。时间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869年起,欧洲很多国家先后成立了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  相似文献   

14.
如何保护20世纪工业遗产,应该注意把握那些基本共性?作者在“三普”工作中对此做了有益的探索,提出要准确把握遗产的时空范围、注重保护旧址的原貌特征、广泛征集代表性实物、因地制宜强化利用。  相似文献   

15.
朱振华 《中华遗产》2005,(5):F0005-F0005
8月8日.星期一.细雨霏霏。我们如约来到北京大学燕南园.拜访病体初愈的侯仁之先生。  相似文献   

16.
刘振华省长任编委主任的《山西大典》,由中华书局于2001年出版了。这是山西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可喜可贺!《大典》由《省情综览》、《地市概览》和《百业要览》三卷组成,共810万字,有5000多幅彩图。印制精美,装帧典雅。是一部全方位、多层次记述山西省情的大型典籍性工具书。《大典》记事一般上起新中国成立之初,下迄1995年,全省性的主要经济数据延至2000年。  相似文献   

17.
2011年,中国文博事业蓬勃发展。"5·18国际博物馆日"确定了"博物馆与记忆"的活动主题,中国"文化遗产日"又将主题明确为"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和成果,正越来越多地融入人们的生活。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曾说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将在第二天,向世界、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我想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那变化无穷的万古千年。这么多的东西怎能压缩在一天之内看完呢?当然只能通过参观博物馆。"博物馆里短短的一天,能阅尽世界的万古千年,这何等夸张,却又如此真实,因为博物馆是收藏记忆的最佳场所。博物馆的收藏储存了真实、连贯、完整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8.
牛文琴 《沧桑》2013,(2):136-137
20世纪前期山西乡村短工"人市"劳动力成为商品,其价格受市场供需调节,有市场化倾向。但因农业生产的单一劳作,劳动力价格中旧式因素的存在,市场化扩大发展受阻,维持生存的简单雇佣难以实现真正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50年代山西老区农村合作制度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何种制度安排来推动和保障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当时农村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山西老区的农村合作制度变迁是这一历史变迁进程中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山西老区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初级社适应了当时的农民心理和生产力条件,但在向高级社过渡的时候,由于存在把合作社和集体化等同起来的思想,在方式方法上违背了自愿、民主等原则,出现了严重的"四过"问题,结果虽然高级社顺利建成,但并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制度性促进。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业生产是土地改革的直接目的。在山西中部地区,虽经土地改革,但对广布于该区的土盐户来说,分到土地并未使其停止土盐生产,投身农业耕种。为保证国家财政税收(盐业)和促进农业发展,国家采取促使土盐户转业的裁废策略。然而,受区域环境、历史传统、地方经济等多重影响的土盐生产对国家政策的施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不断调整中,国家政策实施策略经历了从经济手段到政治手段的转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对传统农业具有决定意义的自然环境因素逐渐让位于国家意志,成为农户生计选择的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