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祝青 《沧桑》2010,(2):167-168
道德意志一词长期以来被人们理解为以善为目的的意志活动,这种理解的依据是把道德理解为客观的、绝对的、普遍的善,并由此推出道德意志就是以这种客观的、绝对的、普遍的善为目的的意志活动。这种理解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道德意志活动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而忽略了其任意性与主观性。所以,仅仅以客观的、普遍的善来规定意志的理解是片面的,对道德意志应该作出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道德意志一词长期以来被人们理解为以善为目的的意志活动,这种理解的依据是把道德理解为客观的、绝对的、普遍的善,并由此推出道德意志就是以这种客观的、绝对的、普遍的善为目的的意志活动。这种理解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道德意志活动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而忽略了其任意性与主观性。所以,仅仅以客观的、普遍的善来规定意志的理解是片面的,对道德意志应该作出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李静平 《沧桑》2010,(6):141-142,173
孝道在中国家庭、伦理、社会、政治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传统中居于主要地位。"孝"本源于农业经济与宗法制度,夏朝始就入律,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是国家意志。它又是儒家倡导的伦理法内容之一。它的合理性是老有所养,增进以血缘为纽带的亲情,尊敬长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其和睦利于社会稳定、"国祚"长久。其内涵中的糟粕为"父为子纲",衍化为"官为民纲",幼辈绝对服从长辈,民绝对服从官,束缚了民智与创造力,漠视了民众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朱小凤 《神州》2011,(1X):5-6
魏连殳是鲁迅小说《孤独者》的主人公。作为五四退潮期的知识分子,魏连殳最突出的审美特征是他的妥协性。他的妥协主要表现在对寒石山村民的妥协、对堂兄及堂兄小儿子的妥协、对困窘生活的妥协、和对军政府的妥协。与鲁迅小说的其他人物形象相比,魏连殳的妥协性更彻底,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他的妥协不仅是鲁迅心境的反映,也是五四退潮期知识分子群体生存状态的写照。  相似文献   

5.
"公共意志"是卢梭政治哲学思想的重要概念,其关于公共意志的观点可见于《社会契约论》和其他著作中。在卢梭看来,社会建构的主体在于公共意志能否取代君主的个人意志成为社会的主要支撑力量。一个公共意志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才能称其为人民的国家。通过公共意志将人民的个体意志集合在一起,从而成为现代国家的基础,这正是卢梭为我们揭示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6.
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人,其伦理学思想是建立在其先验论基础之上的,康德立足于普通人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观念,然后向上追溯这样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观念得以成立的逻辑条件。这个条件在康德看来只能是道德律。康德认为,一条规律被认为是道德的,也就是作为约束行为的根据,它自身一定要具有绝对必然性,即在任何情况下对所有的理性存在者都有效。而道德律之所以具有绝对必然性就在于它是"定言命令",即意志对理性主体自己下的命令,因此也就是自律。所以在康德看来,只有意志自律才可作为道德的最高原则,一切可能的道德概念只有在这个原则的涵盖下才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中,期待可能性理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体现人文关怀,为刑事责任提供了伦理学依据;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意志自由论,为刑事责任提供了哲学依据;它彰显刑法的公正、谦抑、目的,为刑事责任提供了刑法学依据。当然,不能否认的是它本身也存在一定缺陷。但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因为绝对完善的理论是不存在的。目前,我国仍未引进期待可能性理论,但就我国刑法理论与刑法实践而言,我国的确存在引进该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将该理论本土化是我国刑法学界应当要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我们应在把握其合理内核的同时审慎地对待应用其理论所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  相似文献   

9.
《炎黄春秋》2013,(9):1
<正>编者按:"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只要  相似文献   

10.
军队的模式必须与国家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相吻合。一旦后者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前者亦必将随之而发生变革。雇佣军和公民军队是欧洲近代以来出现的两种军队模式。这两类军队对应的是不同的政治制度,体现的是不同的政治理念。雇佣军对应的是绝对君主制,体现的是君权神授、绝对主义等政治理念;公民军队对应的是人民主权国家,体现的是主权在民、自由主义等政治理念。随着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爆发,欧洲绝对君主制国家趋于没落,人民主权国家逐渐兴起,欧洲的军队模式亦由雇佣军转向公民军队。  相似文献   

11.
试析北洋政府修约外交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斌 《安徽史学》2002,(1):49-52
北洋政府的修约外交在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总体上说,它具有妥协性与强硬性交织、政府外交与国民外交兼具、灵活性与原则性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王一星 《攀登》2008,27(1):106-110
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不仅明确提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而且系统地论述了在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前提下,如何使二者协调发展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在“分”的基础上,实现“和”。为阐明这一观点,在逻辑思路上,古德诺分为两步:第一步,从理论层面论证了政治与行政协调发展的方法,结论是政治对行政要有一定的控制;第二步,从现实层面论证了在各国特定的行政体制、政府体制、政党体制下,如何使政治对行政进行适当的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20年代初,为了促成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共处,以争取有利于发展经济的国际环境,苏维埃俄国以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丰硕的外交成果,其中尤以1922年热那亚会议期间《拉巴洛条约》的签订为最具慧思的外交范例。  相似文献   

14.
几番较量之后,寡头们已经深谙一个道理:绝不能和国家作对。而在今天的俄罗斯,从某种意义上讲,普京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坛就存在两套体系,一套是民主体系,一套是寡头一克格勃体系。普京也扶持自己的新寡头集团,因为“他们是特工出身,并不懂得如何赚钱”  相似文献   

15.
国家以立法的形式设立公祭日,使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成为一项彰显国家意志的重要活动。国家公祭悼念的对象,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国家公祭是继“两个法庭”关于南京大屠杀案审判,1985年前后建馆立碑编史后,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第三次固化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它对于凝聚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6.
<正>残废十四年独臂走天涯"不知道为什么,我当时就知道自己左手肯定废了,但我绝对还可以站起来!"14年前一次飞身救人的意外事故,老宋右脑严重受伤,左手和左腿功能丧失。也许是强大的精神力量,也许是命中注定要用双腿去行走世界,老宋又重新站了起来。老宋热爱旅行,他以镜头里的美,戏谑的文字,和坚强的意志征服了热爱自由精神的人们。本期带你透过他的镜头,体验他的懒人慢生活。  相似文献   

17.
绝对主义     
绝对主义本来是一种关于政体的学说,产生于十七、八世纪的欧洲。它主张国家应当拥有绝对的权力,不受任何法律、习惯、道德或势力(教皇、领主、议会、贵族等)的限制。在理论上,它并不专指君主制,实际则适应当时君主专制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反对中世纪教会、领主等对新兴民族国家的限制。后来,“绝对主义”与“专制主义”在欧美著作中已成为同义语。1972版《社会科学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of Social Sceince)即把“绝对主义(Absolutism)”这个词条并入“专制主义”。从  相似文献   

18.
从路易十四时代起,法国绝对君主制国家试图对特权团体征收国家直接税,而法国教会对政府的新税收政策进行了最为成功的抵制。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法国教会内部严密的组织性、它的特权与旧制度的财政体制的共生关系,以及支撑整个等级特权制度、王权亦不能僭越的传统价值观。作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教会与王权在税收特权问题上的斗争突出地反映了绝对君主制国家改革的局限性,以及法国大革命在实现社会和政治整合方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居伟 《沧桑》2010,(3):19-20,24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着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的成果指导着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建设过程中,表现出了基本原理的坚定性、民族国家的特色性、知行合一的实践性、学习借鉴的开放性、与时俱进的发展性等几个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极平凡的人,生平无显赫的声名,对国家民族又无涓埃的报称;只是在忝然视息的80多年中,经过几个时代的沧桑变化,经过有些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遭遇,生命的脉搏,在在都与时代相关联。今天记下这些雪泥鸿爪,倒还可以作为时代的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