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历史研究是无止境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及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现,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在苏联解体后俄国的苏联史研究中表现非常明显。本文仅谈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苏联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变化。苏联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变化,在戈尔巴乔夫改革后就出现了。不过改革之初的苏联民族关系史研究,仍旧坚持列宁的国家民族政策和构建联邦制的多民族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家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前20年,俄国社会矛盾重重,封建统治政权受到了严峻挑战。作为俄国最高行政执行机关的大臣会议,此时的活动对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大臣会议主席作为政府首脑,对大臣会议的各项活动发挥着主导作用。从1905年大臣会议体制改革到1917年大臣会议被临时政府取代的近十二年时间里,П.А.斯托雷平成为担任大臣会议主席(1906-1911年)时间最长的政府领导人。主政期间,斯托雷平提出了土地改革、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等多项改革主张,这些改革对当时的俄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斯托雷平和大臣会议的改革内容、改革结果及其影响因素,也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书微讯     
正《从苏联到俄罗斯:民族区域自治问题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利用最新档案资料、详尽系统地研究从苏联到俄罗斯民族区域自治问题的学术专著。书中重点研究了苏联时期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形成、发展与存在的问题,把苏联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考察;以发展的观点来考察从苏联到俄罗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演变的历史逻辑;在论述当今俄罗斯民族区域自治  相似文献   

4.
李凤林 《百年潮》2011,(6):73-78
苏联是中国的近邻,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产生过重大影响。虽然我本人不是专门学习苏联历史的,但从1950年学习俄文起,我一生都从事对苏、对俄工作,在苏联和俄国学习、工作前后长达20多年。由于工作的需要,我长期关注学术界对苏联历史和俄罗斯问题的研究,对这些问题也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斯托雷平改革与斯托雷平之死部彦秀沙皇俄国的国务活动家、内阁总理大臣斯托雷平于1911年9月在基辅被暗杀。他的死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关于他的死因,当时的基辅保安局长库里亚勃科推脱说,斯托雷平的死与保安人员无关,是恐怖分子干的。①史学家对此问题持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1953至1964年,赫鲁晓夫在苏联进行的改革,是苏联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国际上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这次改革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研究,在今天来说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了引起史学界和理论界对这一研究的重视,从而进一步推动和促进这一研究的开展,本刊编辑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史”课题组协助下,组织了这次笔谈。 参加笔谈的16篇文章,分别就反对个人崇拜,工业、建筑业、农业、教育、思想文化和苏联对东欧、美国的政策等方面的改革及其成败和意义,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这些都是作者个人的见解,不代表编辑部的观点。有些看法也许会引起不同意见的争论。我们欢迎广大读者继续来稿,把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更深入一步。  相似文献   

7.
1999年5月下旬,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历史系教授Л·С·列昂诺娃,应中央编译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邀请,来中国进行学术访问。5月27日上午,列昂诺娃在世界历史研究所作了题为《俄罗斯历史编纂中的苏联解体问题》的学术报告。现根据记录,将其摘要整理如下,以供有关专家、学者参考。苏联的解体是俄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作为一个大国,其解体、崩溃如此突然,即使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对此,俄罗斯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既研究它解体的必然原因和偶然原因,也分析其内部和外部因素,还探讨其中的个人作用。但…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对中国的研究起源于18世纪初,经历了俄国早期、苏联时期和俄罗斯时期三个历史阶段,学者们对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从不同侧面展开了研究。1999年以来,俄罗斯学术界对当代中国的研究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在经济发展、改革和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俄罗斯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中国的经济问题,中国的对外政策和俄中双边关系,社会政治史和中共党史,以及对当代中国的某一位具体人物的研究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马龙闪 《炎黄春秋》2013,(11):86-92,57
苏联解体20多年来,我国学术界对苏联解体原因进行了大量研究;对这个问题,学界争论激烈,社会上众说纷纭,那么,俄罗斯学术界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人家作为当事国,作为身历事件的当事人,对自己国家的这件翻天覆地的大事又是怎样评说的,我们应该仔细加以倾听和研究。从人家当事者那里得到的信息、史实和评说,应该说是最全面的,最有权威、也最有说服力的。我国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对来自俄罗斯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说法和观点,大概是不无兴趣的。  相似文献   

10.
1999年4月22日,俄罗斯科学院俄国历史研究所教授A.C.谢利雅夫斯基应邀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与有关专家就苏联史上几个常引起争议的重大问题进行座谈。其中涉及了俄国现代化与城市化、十月革命、农业集体化、“肃反”扩大化、对斯大林与布哈林的评价,以及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等问题。谢利雅夫斯基所提出的某些见解①,在我国史学界尚属鲜见。兹将其择要整理如下,仅供参考。一、对近15年来俄罗斯历史编纂学的简单回顾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至今已15年了。这期间,俄罗斯史学研究无论是政治观点,或是…  相似文献   

11.
苏联民族问题表现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俄罗斯化问题。本文试用对比的方法,通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情况来说明苏联俄罗斯化问题,供大家分析研究。一、为俄罗斯化服务的苏联民族理论 1、苏联学术界“创造”社会主义部族和资产阶级部族用意可在?过去大家比较熟悉的苏联民族形成模式是:氏族——部落——部族——民族。  相似文献   

12.
A.沃洛霍娃是俄罗斯外交部外交研究院主任研究员。历史学副博士。这篇论文发表于《远东问题》2000年第2期,主要以俄罗斯外交档案为依据。论述了朝鲜停战谈判的过程及谈判中主要分歧和争论,由此可看到目前俄罗斯史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某些看法,对于深人研究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当然。论文中有些观点值得推敲,如认为中国出兵朝鲜是在斯大林的压力下才决定的。这就有失于客观公允。事实上,中国高层内部当时虽然在出兵问题上有分歧,但作为主要决策者的毛泽东审时度势,还是主张坚决出兵的,而且不管苏联是否出动空军,中国都决定出兵。诸如此类,读者可加以鉴别和分析。运用多方面材料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更为科学地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3.
苏联“大清洗”问题争辩的症结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搞清苏联“大清洗”问题必须依据俄罗斯权威部门档案材料。从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到叶利钦出于清算“斯大林集权体制罪行”的目的,各自单独统计的大清洗和苏联时期判刑政治犯人数,是在当时条件下的最大值;根据最新材料,其中既有被枉杀的无辜,也有该镇压的罪犯。研究大清洗问题,既要看到“破坏法制、伤及无辜”对苏联社会稳定造成的深层次影响,也要看到在苏联解体中竭力夸大大清洗数据、全盘否定苏联历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百年潮》1999,(5)
两种传统中的知识分子李:苏联解体之后,目前俄罗斯文化界对历史是如何反思的?知识分子是侧重总结个人的教训,还是回避?蓝:苏联解体后,苏联知识分子对十月革命后的七十年历史反思得相当深刻。几乎对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都进行了反思。对十月革命本身也有不  相似文献   

15.
刘友田 《沧桑》2013,(5):40-45
改革的失误,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屡次丧失改革机遇,使苏联社会逐步陷入困境;经济改革不成功,使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政治改革走邪路,导致苏联最终解体。苏联改革失败有复杂原因: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性,是苏联改革失败的可能性原因;西方国家的颠覆渗透活动,是苏联改革失败的外部原因;苏联领导人的素质问题,是苏联改革失败的关键因素。苏联解体的改革原因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社会主义国家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客观情况的变化对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及时进行调整、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需要有符合实际的改革战略和灵活的改革策略;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选拔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祖国史>杂志创刊于1957年,原名<苏联历史>,依托于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史研究所,是俄罗斯/苏联历史研究最具权威性的学术刊物.<祖国史>杂志主编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梅杜舍夫斯基(А.Н.Медущевский)1960年生人,俄罗斯宪政主义政治哲学博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俄罗斯国家史、俄罗斯国家与法制历史、俄罗斯国家改革史、比较宪法.  相似文献   

17.
杨素梅 《世界历史》2012,(2):118-124
正苏联解体伊始,大规模哥萨克(казак/казачество)复兴运动骤然兴起,哥萨克问题成为俄罗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哥萨克"是谁?为什么时至今日它又重新兴起?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对哥萨克历史追根溯源。自18世纪起,随着哥萨克在俄国社会中的影响,哥萨克历史就引起俄罗斯学者的兴趣和研究,而哥萨克的起源问题是哥萨克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俄罗斯学者关于哥萨克起源的主要观点加以梳理和论述,以便国内学者对哥萨克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乌克兰人是苏联第二大民族,人数仅次于俄罗斯族。据苏联政府1979年统汁,全苏俄罗斯族为一亿三千七百三十九万七千人,占全苏人口总数52.4%;乌克兰族为四千二百三十四万七千人,占16.2%。其余各族人数不等,但比这两个民族要少得多。人数多的如乌兹别克入,有一千二百四十五万六千人,占4.7%,少的如远东的涅吉达尔人,只  相似文献   

19.
再谈俄罗斯反思苏联历史、重评斯大林思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针对那种认为俄罗斯对斯大林、对苏联历史的评价“向来”是保持公允、客观的态度,和不存在对斯大林“重新评价”的观点,指出俄罗斯社会对斯大林的评价有过几次重大变化:赫鲁晓夫曾经掀起的“非斯大林化”运动;戈尔巴乔夫则不仅全盘否定斯大林、甚至全盘否定苏联70年历史;以及由于苏联解体、民族分裂……所造成俄罗斯社会的巨大变化,再次引起的上层建筑、思想领域的变化。近年来涌现的重新评价苏联历史和斯大林的思潮,就是这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性反应。本文特别指出:当前俄罗斯社会反思苏联历史、重评斯大林的思潮,其实质并不意味着对苏联旧体制弊端的认可,而是对戈尔巴乔夫全盘否定苏联历史的不满;意味着今天俄罗斯社会能以更加科学、更加理性的态度评价历史,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利于国家的复兴。本文强调指出:不要把一个民族复兴的愿望与少数人的“大俄罗斯主义”思潮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之旅     
<正>50年前,我小时候就生活在俄罗斯风情浓郁的哈尔滨,住在俄侨居住集中的秋林公司附近,我家院里就住着一位慈祥的俄罗斯老奶奶,非常喜欢我们这些中国小孩子,而这一时候恰是中苏蜜月年代,耳濡目染,使我对苏联产生兴趣,幻想有一天能去苏联,亲眼目睹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