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三八年英、法、德、意四国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协定,已经被历史永远钉在耻辱柱上。一位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懊丧地说:“‘绥靖’是一个令人厌恶的字眼。”①正是由于慕尼黑协定彻底暴露了英、法帝国主义纵容侵略战争的阴谋,西方的卫道士为了维护帝国主义统治者的“荣誉”,一直殚思极虑地在为绥靖政策进行辩护,为张伯伦、达拉第之流开脱罪名。  相似文献   

2.
陶樾同志在《世界历史》杂志1980年第3期上发表的《两次大战期间英国的外交政策与欧洲均势》一文中,认为“英国的绥靖政策是从1937年5月底内维尔·张伯伦主政后才真正开始贯彻执行的”,绥靖政策的结束是在1939年3月31日,“即德军占领布拉格后的十六天,张伯伦突然代表英法两国宣布全力支持波兰政府、保证波兰的独立”这一天。对此,本人谈点与陶樾同志不同看法,以求赐教。 一 丘吉尔在其《回忆录》中,写到张伯伦在1939年对波兰予以保护一事时指出:英国对德国“放任、安抚、绥靖的政策执行了五六年之久”。由此推断,他认为在张伯伦上台前的  相似文献   

3.
二战前夕,英法的外交政策,已被世人公认为“绥靖政策”。但对于“绥靖”的动机,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有些同志认为,绥靖就是把德国的侵略引向苏联,以期保存英法本身的霸权利益,因而“祸水东引几乎成了张伯伦绥靖政策的同义语”。也有些同志认为,绥靖仅仅是为了“避战求和”,并不存在“祸水东引”的问题。于是,对于“祸水东引”,或者全盘肯定,或者全盘  相似文献   

4.
1938年罗斯福的“和平倡议”与英国内阁危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38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秘密致函英国首相张伯伦,倡议召开一次各国首脑会议,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缓和日益紧张的欧洲局势。但这一倡议却遭张伯伦的冷遇而受挫折。后来,这个事件又成为张伯伦与当时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发生冲突的导火线,引起了英国的一场内阁危机,艾登于1938年2月辞职。 这是三十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当事人与史学家在有关的回忆录与论著中对它发表了许多不尽相同的见解。我国史学界过去则对此很少论及。我们认为,搞清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有助于从一个侧面阐明二次大战前的美英关系及美英两国的对德政策,并揭示英国政府内部绥靖派的分岐所在。  相似文献   

5.
太平洋战争前十年间英国对中日战争的态度和政策萨本仁本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初,英国在远东对日本,在欧洲对德国,在地中海地区对意大利奉行全球绥靖战略,而对日绥靖的起始早于对德、意的绥靖,终结也晚。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英国实行旁观袒日的政策,纵容日...  相似文献   

6.
正1938年,欧洲形势紧张,战争的爆发迫在眉睫。时任英国首相张伯伦面对希特勒的侵略野心,采取绥靖政策,不断退让。9月15日,年近70的张伯伦不顾年老体弱,生平第一次乘飞机,屈尊降贵前往希特勒的一处高山别墅,会见希特勒。令张伯伦大感惊奇的是,这位德国元首的客厅里居然挂着一幅他非常熟悉的画作。画的主角是号称"英国最勇敢的士兵"的亨利·坦迪。亨利·坦迪1891年生于英国沃里克郡利明顿。1910年,19岁的坦迪入伍。1918年,坦迪因在一战中作战英勇被授予"杰出战斗勋章";  相似文献   

7.
外刊摘要     
美国《新闻周刊》6月23日封面文章丘吉尔会怎么做?在美国现代历史中,没有哪个词汇能像"慕尼黑"那样被反复用于隐喻,"绥靖政策"的教训更是让人忘不掉。英国前首相张伯伦的名字成了"软弱"的代名词,而温斯顿·丘吉尔则代表了一种不屈服的精神。很多美国政客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丘吉尔式的人物,布什总统甚至在办公室里放了一尊丘吉尔的塑像。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逐步形成的绥靖政策是以英、法帝国主义为主角的。这种政策的产生和推行,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国际背景,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些问题国内史学界已发表了不少论文。这里不再论述。然而,有这样一个问题:推行绥靖政策对英国来说,反映了它外交政策的连续性。因为在此之前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英国所奉行的是“均衡政策”。而对法国来讲,一方面,法、德是世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对战败的德国,一直采取强硬政策,力图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使之不能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9.
夏洪亮 《沧桑》2009,(1):36-37
法、德两国是世仇,法国为确保自己在一战后所确立的优势地位,执行对德强硬政策。随着时势的发展,法国陷于自身的困境:财政困难,经济低迷;政局动荡,内阁更迭频繁;英国外交的掣制以及国内和平主义思想盛行。法国最终选择一条谋求同德和解、妥协的外交路线,尾随英国执行绥靖政策。其结果是害人又害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相似文献   

10.
王海桃 《沧桑》2012,(2):49-51
温斯顿.丘吉尔对二战英国胜利所起的作用是无可辩驳的。二战前,他反对绥靖政策,力主对法西斯进行战争。二战中,他取代张伯伦,在军事上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抵抗法西斯军队对丹麦、挪威、比利时等的入侵,援救敦刻尔克,促使诺曼底登陆成功;主张与苏美结盟,筹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使二战英国取得最终胜利。在战争期间,虽然他拥有阶级偏见及敌视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立场,但不能因此就否定他对二战英国胜利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美国对德绥靖的“韦尔斯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关于美国对德绥靖政策的研究逐渐深入,主要集中于“史汀生主义”的性质、30年代的孤立主义及“中立法”、美国与慕尼黑阴谋的关系、以及珍珠港事件的原因等方面。但事实上在1938年英、法与德国签订《慕尼黑协定》之前,美国也曾酝酿过对德绥靖方案,甚至由副国务卿萨姆纳·韦尔斯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只是由于各种原因,罗斯福最终放弃了这项计划。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绥靖政策是一种西方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采取以牺牲他国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绥靖政策的出台有深刻的社会政治、历史背景,它对当代国际政治外交留下深重的思考。英国是这一政策的主要推行国,本文就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历史动因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艳萍 《沧桑》2011,(1):81+85-81,85
绥靖政策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法等国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而采取的纵容妥协的对策,而始作俑者是英国。英国由于其经济实力的缺失、当时的和平主义思潮及政府政策的缺乏远见,面对希特勒德国的武力威胁只能"息事宁人"、"妥协退让",采取绥靖政策。  相似文献   

14.
1938年9月30日,当张伯伦、达拉第伙同墨索里尼、希特勒在慕尼黑炮制出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大片领土奉送给希特勒的时候,他们原指望这样就可以满足希特勒的贪欲,制止住希特勒的侵略势头,避免战祸,求得一代和平。但恰恰相反,正是慕尼黑协定更加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气焰,鼓励了希特勒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三十年代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兼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王哲本世纪三十年代,在亚、欧先后形成了两大战争策源地,面对德、日、意法西斯的战争祸水,英、法、美等西方国家推行纵容侵略扩张的绥靖政策;与英法等国的态度不同,苏联则推行"集体安全"政策...  相似文献   

16.
梁占军 《史学月刊》2000,2(2):78-83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就任魏玛共和国总理,标志着德国纳粹化的开始。德国国内形势的恶化引起了法国的严重不安。但是.由于法国当时正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因此,在希特勒上台次日组阁的达拉第政府不得不将如何恢复财政平衡视为第一要务;同时法国国内相当一部分人对与希特勒新政权达成和解还抱有幻想,这最终促使法国政府在对德政策方面采取了“理智而冷静”的政策,没有作出过激的反应。  相似文献   

17.
黄凤志 《史学集刊》2000,2(2):59-63
1937年7月,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企图称霸亚太地区,这与英国维护在华利益、维护华盛顿体系的政策产生了尖锐矛盾。为了对付日本的挑战,英国对日采取了绥靖与争斗相结合,以绥靖为主的对策,对华采取了援助与背弃交互使用的两面政策。  相似文献   

18.
对远东危机时期英国对日政策的若干评价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始、以1933年3月日本退出国联为终的远东危机时期,由于英国“是唯一在远东拥有较大利益的欧洲国家”,因而,它的对日政策对事件的演进和局势的变化有着重大影响。在史学界,关于这方面的论著和论文可谓是汗牛充栋,各种观点大都可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种。笔者拟就若干观点提出商榷。一英国对日政策是否是绥靖政策对于这一时期英国对日政策,在中国史学界,持否定观点者居多,认为:“英国的政策的实质是绥靖政策”,它“首先是在  相似文献   

19.
慕尼黑会议之后,德国在中东欧占据了优势,英法在对德绥靖走到尽头后,逐步趋向对德遏制,并试图在东欧组建反德阵线。在两大集团争夺东欧的情况下,罗马尼亚推行在所有大国间保持平衡的政策。一方面,罗马尼亚与德国签订经济协定,以经济上的让步减轻德国对它的压力,并谋求从政治上得到相应的回报;另一方面,寻求英法的政治保障,加强自身的安全,但同时拒绝加入英法匆忙组建的反德阵线,使自己置身于冲突之外,期待出现有利于自己的时机。  相似文献   

20.
徐成 《史学集刊》2021,(1):134-144
20世纪30年代英法等西方国家对纳粹德国实施的绥靖政策,一般被认为是鼓励希特勒侵略胆量和野心、最终导致二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在日后甚至发展成了国际政治中软弱无能、胆怯和丧失原则的无益让步的代名词,即所谓“慕尼黑类比”。在“慕尼黑类比”的阴影下,“绥靖”一词被严重污名化,沦为政治攻击的工具,用以反对任何正常和必要的国家间谈判、妥协和友好交往,为强硬外交乃至战争铺路,产生了严重的国际政治后果。但从危机管理的角度来看,绥靖可以是一种通过向对方做出不对等的利益让步来化解危机、避免战争的理性手段,它是一国在面临他国直接威胁挑战或危机情形下,当相互妥协、威慑与强制外交等其他手段都失败或不可行,从而使危机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国家基于成本收益计算和利害权衡,为了避免战争而做出的最后努力。未来研究中应摒弃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发掘更多绥靖案例,对诸如绥靖政策何以成败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丰富和加深我们对于国际政治中的绥靖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