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傩戏.在学术界、艺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正进一步对傩戏进行研究和探讨。黔东北地区.世居着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仡佬族等各族同胞。傩戏是黔东北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之一。黔东北傩戏,虽然名目繁多,既有叫“傩  相似文献   

2.
青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马光星副主席送给我一本他和赵清阳、徐秀福二位先生合著的《人神狂欢——黄河上游民间傩》一书。书内介绍了他的故乡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在农历七月至九月“纳顿会”上表演的五个傩戏。其中的压轴戏《杀虎将》,使我想起了中国戏剧史上所介绍的两千多年前的“角抵戏”《东海黄公》。这是因为“角抵戏”被戏剧界认为是中国戏剧之源。而民和县三川土族的《杀虎将》近似“角抵戏”,所以笔者将本文题目叫做“戏剧艺术”的活化石——土族傩戏《杀虎将》。”先说啥叫“角抵”。司马迁著的《史记·李斯传》中有这样的记载:“二…  相似文献   

3.
河北武安市固义村的元宵节,因表演傩戏而格外红火热闹。武安傩起源于夏商时期,原先很多村都表演,就数固义村从古至今坚持演唱。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经国家文化部批准,元宵节“98亚洲民间戏剧、民俗艺术观摩与学术研讨会”在武安召开,观摩研讨固义村傩戏表演。固义傩是以“捉黄鬼”和傩戏两条线索进行的,把“娱神”与“娱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捉黄鬼”以正月十四日上山请神为始,包括驱邪、捉鬼、审判、斩鬼等仪式。在捉鬼中斩鬼后,穿插进行大规模的戏剧、高跷、旱船、舞龙、武术、花会表演。其气势神圣庄重,惊心动魄,锣鼓喧天,…  相似文献   

4.
傩戏是人类原始文化之一。我省的傩戏异彩纷呈。已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关注。我们的调查、研究已出现可喜的收获。但是如果仅限于静态直观的研究,势必局限了自己的思想。如“傩本来是汉族的东西”、“傩  相似文献   

5.
中国傩戏中的贵州福泉阳戏,作为傩戏中仅存的阳戏,多年来一直静悄悄地隐匿深藏于当地山野乡间,直至近年来才逐渐被外界所知晓。福泉阳戏所在地——福泉市龙昌镇大水沟村黄土哨村民组距城区3公里,整个组有110户人家600多名村民。村民均为聂、黄二姓,都是汉族。此处地势奇特,古树参天,风景宜人。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宗族势力对贵池傩戏的作用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贵池傩戏盛演不衰,它以"社"为组织单元,由"社"下的傩神会承办,实质上由宗族势力举办,宗族不仅为傩戏的衍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对傩戏起了强大的组织与保护作用,使傩戏得以传承不缀;同时宗族势力又限制并束缚了贵池傩戏的发展,使之一直保持古朴的原初形态;因之,保护贵池傩戏的一切措施和机制,均应围绕着宗族展开。  相似文献   

7.
去年11月下旬,由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贵州民族学院主办的“贵州民族民间傩戏面具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引起首都学术界、艺术界的浓厚兴趣,以及国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对开展民俗、戏剧、宗教等多种人文科学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一傩,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现象,源远流长。由傩、傩祭、傩舞发展而来的傩戏,在民间都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下来的。它具有很高的民俗学研究价值。在商代的甲骨卜辞中,傩祭写作“(?)”。据古文学家于省吾先生考释,乃是一种用人牲或兽牲,搜寻住宅,驱逐疫鬼的祭祀活动。《山海经》即记载了祀神的歌舞活动。《吕氏春秋·古乐篇》”亦记载帝颛顼:……令鲜先为乐倡。鲜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就是  相似文献   

8.
色彩中国     
《山茶》2010,(11):46-46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傩戏又称“咚咚推”.流行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演出在“咚咚”(鼓声)和”推”(一种中间有凸起的小锣声)中跳跃进行,“咚咚推”便由此而得名。  相似文献   

9.
桂南“跳岭头”是含有军傩成分的民间傩戏。“跳岭头”,又称“跳大排”“跳大庙”“跳鬼僮”“颂鼓舞”等,因多在野外的岭坡上进行而得名,一般在农历的八到十月间(多为中秋节八月十五左右)举行,是人民用以祈求丰收、人畜平安和祛邪纳吉的聚祭祀、舞蹈、戏剧于一体的传统民俗。它广泛分布于今钦州、防城、合浦等地,其中,又以钦州为盛:它在钦南区的康熙岭(壮)、久隆、黄屋屯(壮)、那思、  相似文献   

10.
胡迟 《江淮文史》2012,(4):128-142
在采录池州傩戏前,我们又看了.一遍非遗申报文本,简介上开宗明义:池州傩戏源于原始宗教意识和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她无职业班社和专业艺人,至今仍以宗族为演出单位,演员由本宗族男丁担任。以请神祭祖、驱邪纳福和娱神娱祖娱人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1.
邓辉  马骋 《神州民俗》2008,(1):18-20
“禾楼舞”是我国傩戏中的一支,其发展历程、文化背景、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功能均有特色。文章对“禾楼舞”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为研究古代南江流域人类的神话、音乐、舞蹈、民俗和文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八吉祥图     
次多 《中国西藏》2013,(6):78-79
“八吉祥”图藏语称为“扎西达杰”,意为表示吉祥的八个图案。在藏族传统绘画图案中,“八吉祥”图是最常见的图案,它既可以在严肃庄重的宗教场合中出现,也可以在民间婚庆、过节等喜庆场面中出现。其艺术表现手段也很宽广,有彩绘、木雕、铜雕、银雕、彩色酥油塑造、白灰撒画、丝绸缝制、白面点画、毛线编制等。虽然它的象征意义有一整套源自佛教的解释,但是藏族民间并没有因为它有严格的佛教象征意义而供奉之,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吉祥的标志融合在自己的生活中,所以图案的用途拓宽了,运用形式也变得多样了。  相似文献   

13.
威宁板底裸戛彝族“撮泰吉”活动的民族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当前兴起的傩戏热中,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盐仓区板底乡裸戛村彝族的“撮泰吉”活动,是颇为引人注意的。这项活动虽一直在当地流传,过去却为人们所忽略,研究很少.现在,以它独特的民族形式、新颖的内容,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将促进对于彝族这一活动的研究工作的开展。1987年11月,笔者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戛村观看了彝族的“撮泰吉”活动.现根据个人的初步认识,把“撮泰吉”活动在民族学上的意义:“撮泰吉”活动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状况、社会习俗,在彝族社会中的产生以及它的表现形式等问题,作一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青白瓷粉盒     
宋代的景德镇烧制瓷器的规模及质量已有很大的发展,在制瓷技术上渐趋成熟。当时的窑场以烧制青白瓷为主,一花独放,品种比较单一。青白瓷的釉色是介于青、白两色之间,说它是青瓷中显白,也可以说它是白瓷中泛青。因此在宋代文献中称其为青白瓷,直至清末和民国初年的瓷书中才称其为“影青”、“隐青”、“映青”、“印青”等。  相似文献   

15.
马超 《神州》2014,(12)
“空白”并不是“空空如也”,它是一种视觉艺术,活跃在各种艺术形态之中。空白所到之处,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从而有了视觉上的平衡,“少即是多”则是它很好的说明。在视觉平面设计中,无论空白与之结合的是什么,都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对于空间的把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更是秉持着兼容并包的态度,拥有说不尽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贵州由于它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是中国傩戏最多、傩文化元素保留最为完整的省份(地区)之一。贵州的傩、傩戏品种繁多,覆盖面广。除汉族外,贵州苗、布衣、土家、侗、彝、仡佬等少数民族区域,都有特色各异的傩文化。  相似文献   

17.
陈坚 《钱币博览》2007,(3):39-41
“书法”,“书”即文字、书写;“法”则为方法、手法。所以“书法”不仅仅是表达某种含义的符号,而是能体现境界、神韵、美感的一种艺术形式。《辞海》对“书法”两字的解释是“用毛笔字书写的方法,它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之一”。的确。我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光辉灿烂。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邱思达同志在“宋钱举要”一文中(《中国钱币》1983年第二期)提及南宋“临安府行用”钱牌,说它是“历来古钱中从没有过的一种特殊样式”,并题诗一首,很觉有趣。南宋钱牌确实很特殊,所以也很引人注目。因其不见干正史,因而对它的发行也就有不同的猜测。一种说法认为它是一种汇票性质的东西类似唐代的“飞钱”,以便于出远门携带,元末孔齐之言最有代表性:“贯以致远,最便于民。”但钱面明文“临安府行用”,带出  相似文献   

19.
1 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之所以广泛流行,传承不衰,是与其具有聚合认同、记叙传递、抒泄平衡、交往实用等多方面的功能分不开的,即便是那巫师、端公唱念做打之类的巫舞傩戏,也与少数民族成员对疾病和灾荒诸现象的理解和控制能力有极大关系。因为在他们看来,巫舞傩戏的表演(或操作)一定会产生一种“交感作用”,从而达到实用的驱鬼逐疫功能。不过,应当看到,由于实际成效的不可靠和科学观念及科学手段等的不断渗入,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中的功利观念和实用功能已见衰弱。这,就是笔者在本文中想主要论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何琼 《贵阳文史》2013,(4):80-81
麻山深处的望谟县新屯镇柯杉村,山峦叠嶂、群山环抱。在新屯镇的柯杉村八组,有一个卢姓家族为主的戏班子至今传承着傩戏,其傩面具的精致古老、道具的花式种类,堪称中华一绝。傩戏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傩祭"、"傩舞",即先民们戴着神和猛兽的面具舞蹈,旨在驱邪酬神、消灾祈神,是一种祭祀、歌舞、仪式的综合艺术。柯杉村有600多年的历史,以卢姓居多,听戏班子的班主卢兴义讲,他们村的傩戏由祖师何法真(壮族)从广西引入,至今传了八代。最早用于布依人"做桥"、"烧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