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锋 《环球人物》2013,(1):83-84
书不在多,传世则名,法国人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便是这样。他一生只写过3本书,但他的思想却在世界各地扎根,包括中国。清华大学李强教授曾在他的社会学讲座上饱含忧虑地引用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的名言;青年学者刘瑜在《民  相似文献   

2.
丈夫平时最大的兴趣就是写作和看书,四岁的儿子受他的影响,有一天竟然装模作样地倒拿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那幅滑稽样真让我忍俊不住。可看到他一本正经地念着"天上星亮晶晶"的童谣,想到平时给他讲故事,让他对着画册他都一点没兴趣,今天却主动拿起了  相似文献   

3.
<正>当代"中国学"日趋以田野研究为指归,科大卫更是其中"现象级"的人物。他的研究强调历史现象的人类学阐释,重视上层典章制度与基层社会生活间的互动,关注国家话语在地方社会的表达与实践,这些都在本书中有出色的表达。本书旨在深入爬梳与地方宗教和祖先祭祀紧密联  相似文献   

4.
正50年的岁月,仿佛还没来得及去想,时光就不见了。记忆中那些熟悉稚嫩的脸蛋,恐怕早已如我这般青丝转白发,添了许多沧桑。尽管这样,那些陈年旧影却依旧在回忆里清晰地闪现着。万里之外,突然接到郑桂森的微信。他说,我们城南小学二班的同学要出一本书,都设计好了,书名也有了,希望我也写一篇加在里面。随即,他把封面用微信传给了我。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封面,一看就知道是我们城南小学的大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个日本人的名字越来越为人熟知了,这个人的名字叫大前研一。大前研一写了一本书叫《M型社会》,当然是说日本社会的,但是他的描述却让中国人吓了一跳。  相似文献   

6.
吴江同志一向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到了晚年却又涉足文史领域。最近,他的部分文史作品已结集出版,名《文史杂论》。(青岛出版社出版)这本书颇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内容,这里且写一点我的读后印象。  相似文献   

7.
今天很难想象,东干曾经没有自己的文字,甚至没有一个作家。这样的时代是有过的。那时候,人们仅仅满足于民间口头创作的作品。到1931年才出版了文艺创作的第一本书,这本书就是亚斯尔·十娃子的诗集《启明星》。当时作者年仅25岁。现在,70年过去了,可以设想,亚斯尔·十娃子和他的第一批读者当时体验到了什么样的感觉,也许与飞行的感觉相似。现在可以肯定地说,亚斯尔·十娃子的书是东干书面文学的开始,称他为东干书面文学的创始人是完全正确的。第一本书的出版无疑成为作家的一个巨大成就,在这之前是诗人和学者般的紧张工作。使用自己发明的文…  相似文献   

8.
马勇 《名人传记》2022,(3):64-69
1979年,恢复高考第三年,马勇考入安徽大学历史系,入学后到图书馆借的第一本书是侯外庐的《中国思想通史》。正是这本书影响了马勇的学术方向,书中提到哪本书,他就把哪本书找来看。大学四年,马勇几乎把大学图书馆里与思想史专业相关的书都读了一遍。  相似文献   

9.
《近代史研究》2007,(1):157-157
若干年来,士绅研究一直是晚清史的一个热点,本书不但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个案,而且得出了一些有启发性的结论。本书认为,在晚清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农村的士绅阶级开始自我分化,其上层是清末新政的利益获得,权力迅速膨胀;而下层士绅却被急剧边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胡绳同志是我所最敬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之一。对他的了解,是由读他的书开始。那时,我还是人大历史系的学生。他《帝国主义和中国政治》一书,一下吸引了我。他所使用的史料,都是常见的,没有什么秘藏。但整个分析却出乎别人之上。这本书极为精确地阐明了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一步步加深,近代中国社会内部所发生的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1.
史来贺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精神是值得弘扬的,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与楷模!为缅怀与纪念共产党员史来贺,河南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史来贺———“三个代表”的典范》、《史来贺与刘庄》两本书。这两本书的出版有着重大的意义:一是对史来贺同志生前工作的总结,对他的在天之灵有一告慰,二是也能反映河南人民出版社正确的出书思路,能够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反映广大人民的心声。能看到这两本书,甚是欣慰,读后有些感言想与大家共勉。书中全面记录了史来贺生前的一些感人事迹、人生风采。例如村上建纸厂时,他的母亲病…  相似文献   

12.
考镜源流,成一省方志之总览──《河南地方志提要》简评诸葛计去年夏天,一位在省地方志办公室工作的朋友,给我寄来厚厚的两本书。虽非他本人之作,但其厚情深意却使我感到由衷的快慰与感激,因为这正是我当时所需要的。这就是河南省社科院刘永之、耿瑞玲合著的《河南地...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经典名著之一「拿破仑第三政变记」,给我们做了个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去处理具体历史问题的绝好榜样。在这本书的第二版序文上,马克思明白指出,对于和拿破仑第三这个名字相连的这一场历史事变,有三种不同的讲法:一种是嚣俄的讲法。他着「小拿破仑」这本书,「只是对政变负责的发动人作了辛辣的诙谐的詈骂。事件本身,在他的著作中,好象是晴天霹雳。他把这事件只看作一个人的暴力行为。他没有看到,他赐予这个人以世界历史上空前的个人发动力,并不是使这个个人成为渺小的,而反是使这个个人伟大起来」。另一种是普鲁东的讲法。他着「政变」这本书,「想要把政变叙述成为以前的历史发展底结果,可是,在不知不觉之间,政变底历史的说明,却转化成为对于政变主人翁底历史的辩护。这样,他就陷于我们所谓客观的历史家的错误」。还有一种讲法,就是马克思自己的了。「我证明法国的阶级斗争如何造出了那些情势和关系,使得一个凡庸的而且不像样的人物可能扮演一个英雄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刘振修 《文史天地》2012,(11):20-24
他曾是孙中山的警卫,后又成为蒋介石"剿共"的干将;他既为蒋介石立下赫赫战功,又敢于和他唱对台戏;他在抗战中虽创下辉煌战绩,胜利后却被解除了兵权;在辽沈战役中他暗做"内应",配合了解放军的战略进攻,事后却成了中共公布的战犯;蒋介石下野后,他逃到香港隐居,1955年初却突然返回大陆……这就是国民党爱国将领卫立煌曲折而传奇的一生。  相似文献   

15.
谢国先 《民俗研究》2008,(2):250-262
阿兰·邓迪斯(Alan Dundes)是享有国际声誉的民俗学家。他主编的民俗学论文集早在十余年前就曾被翻译为中文出版,但他自己的著作却迟至2005年才被相对集中地翻译为中文出版。这就是户晓辉博士编译的《民俗解析》。^[1]这本书的出版对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应该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本英雄书 一场生死劫——谈《欧阳海之歌》及其作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本书,两年里发行千万册,曾被万人争相阅读;十余年后再版却已无人问津。这是书的价值发生变化,还是时代剧变的缘故?一个人,由于写了一本书,始而被捧上九重天,继而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这是祸还是福?请看此文  相似文献   

17.
昊天之梦     
正炎热的午后,倒一杯可乐,再从家里冰箱中取出几块冰,轻轻投入杯中,看着晶莹剔透的它融化。走进空调房,摊开一本书,心却早已飞向那梦一般的时空……在一片浩渺的、开满荷花的水域中,我瞥见一个熟悉的背影,那是……大诗人杨万里先生么?他正在跟林子方道别。我听见他的声音,听见他吟哦的诗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围的荷花、荷叶仿佛也在吟诵着他的诗。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吟  相似文献   

18.
读书     
《山茶》2011,(2):174-174
卢梭说自己本来有可能成为一位植物学家:”因为我知道,世界上没有哪项研究比植物学研究更适合我天然的品味。”写作本书时.卢梭厌倦社会,厌倦自己,唯有大自然让他获得了些许安慰。我们在书中看不到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卢梭的身影,但却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业余植物学家卢梭在这个领域投注的激情。  相似文献   

19.
《蒙塔尤》的写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勒华拉杜里对蒙塔尤这个小村庄的研究是根据主教雅克·富尼埃,亦即后来的教皇伯努瓦十二世任帕米埃主教时的宗教审判记录。一个世纪以来,有不少的学者了解这份记录,并利用这份记录做了某些方面的研究。如德国的多林格尔,研究法国的教派与罗马教皇的冲突以及宗教异端;法国研究中世纪的学者如夏尔·莫利尼埃、杜埃和维达尔等,都写出了相关的著作。但是,勒华拉杜里的这本书,无疑是有关著作中影响最大的和非常优秀的。如他本人在中文版序言中所说,他的初衷是想写一本关于一个村庄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30年的历史,却没想到获得…  相似文献   

20.
8岁的儿子喜欢看书,但他喜欢看的大多是小人书。这不,晚饭后一家三口上街去散步时,他钻进夜市书店的小人书堆里就不愿出来了。我叫了他多次要他走他都不肯,后来竟以给他买一本书作为条件。我说买书当然可以,但要买《作文通讯》、《优秀作文选》之类的书,不能买小人书,而儿子要买的偏偏是小人书。我不肯买小人书,儿子却坚持要买小人书,如此争来争去,结果弄得个扫兴而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