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闻了吴老师教书育人的光荣事迹,让我陷入了沉思。我的身边不也有一位这样的"吴老师"嘛!他便是我的英语老师Mr.Xie。谢老师的个头不高,黝黑的皮肤,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及浓浓的粗眉毛都嵌在一个胖乎乎的圆脸上,显得有些可爱。谢老师的"啤酒肚"也很特色,圆  相似文献   

2.
书院沉思──河南情结之二文/叶文玲△叶鹏、叶文玲兄妹四月间去洛阳途经嵩山时,因叶鹏见提议,特地绕道去看嵩阳书院。驻足留连时.相识恨迟的感慨油然而生。这处在我是第一次见识的所在,早在宋代就享有盛名,是与庐山白鹿洞书院等齐名的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可是,它如...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一生其实只需要做对一件事就算得上成功。" "还是更愿意别人称我为制冷专家。" "我想做家电业的人,没有一个是因为追求财富的渴望。我仅仅是为了明天能睡得着觉, 如此而已。" "我这两年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冰箱'谁跳水,我可以看着(不动)。" "我相信一个人如果卖10年豆腐,坚持10年的话,他一定会卖出名气来。" "1996年以前我的人生就是跟整个世界斗气,别人都觉得我讲的只是个故事。" "只有变成虎才能与狼共舞!"  相似文献   

4.
窦忠如 《纵横》2011,(4):4-8
2011年1月14日6时,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刘华清上将不幸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惊闻这一噩耗,我呆坐半晌,开始回忆起我在北京军区某红军团团史寻访组工作期间,几次拜访这位有着"布衣将军"美誉的上将印象.  相似文献   

5.
黎虎 《史学月刊》2007,(3):19-27
"吏户"论所指的"吏"是行政系统的"吏",但是在具体论证时,却常常以军事系统的"军吏"——如"将吏"、"吏士"、"吏兵"、"武射吏"、"武吏"、"文武吏"等有关资料作为证据,这不仅将行政系统之"吏"与军事系统之"吏"乃至士兵混为一谈,而且根据这种资料所作出的论断就很难说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作为一个普通公民,还是作为一名学者,第一位的是要爱国。" 其学说打破了"五四"以来"中国无宗教" 这一流行观点。"我研究的不是所谓的'精英哲学',也不是什么'平民哲学',而应该是群体哲学。我不想离开群体去标新立异,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做好一件事。"  相似文献   

7.
"中国模式",这是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什么是"中国模式"?提出"中国模式"的目的何在?它对中国的改革进程会产生什么影响?我试着对这些问题作一探求.  相似文献   

8.
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那一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真真地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而长大成人的儿子们和女儿们,做了父母的儿子们和女儿们,四十多岁五十多岁的儿子们和女儿们,我们还能够细致地经常洞察到这一点吗?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郁达夫有一次请一位在军政界做事的朋友到饭馆吃饭。吃完饭付账时,郁达夫从鞋底下抽出钞票交给堂倌。朋友诧异地问道:"你怎么把钱藏在鞋里?"郁达夫笑笑,指着手里的钞票说"这东西过去一直压迫我,现在我也要压迫它。"(勤宇/文)  相似文献   

10.
很久以来,在我每天出门见到邻居的时候,大家似乎都有着一种默契,彼比的眉眼中传露出一种"自己人"的目光.因为我已经被认同是北京人,与同住在一个小区里来自外地的租房者不同.我想似乎我也应该责无旁贷,接受这一种地域观念带来的情感交互.但又想到,我比现在年轻20岁的时候,初入京城,在北京人的眼光中彷徨迷惑的时光,心里总是无法释然.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放下一贯匆匆的脚步,跟随澳大利亚老师不急不慢的节奏,认真感受澳大利亚艺术教育,认真地思考培训的"教师立场"与教育的"幼儿立场"问题。在不知不觉中,一周的"引智培训"结束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却给我带来了巨大的触动。在这一周中,我们放慢脚步,跟随澳大利亚老师不急不慢的节奏,认真感受澳大利亚艺术教育,认真地思考培训的"教师立场"与教育的"幼儿立场"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读了《武侯祠,1500年的沉思》。文中有一句话说道:"一个人不管他官位多大,总要还原为人;不管他的寿命多长,总要变为鬼;而只有极少数人才有幸被百姓筛选,历史擢拔为神,享四时之祀,得到永恒。"  相似文献   

13.
非典时期,又是下雨天,人们各不出门。我的腿在这寂静的日子里跌伤了,坐在家里,望着窗外的雨丝陷入了沉思。“非典”在这古城中肆虐,可是,古城仍然生气勃勃地矗立着。我发现,对于这座古城,我是有太多太多的爱,太多太多的记忆啊。于是,关于这座城市和我的故事,就在这特别的春天,浮上我的心头—— 那是80年代,四人帮垮台了,组织上分给我一套新房子。我们一家四口从  相似文献   

14.
朋友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听着这首迷人的歌我陷入了沉思: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朋友”对我来说应该是一位可以分享快乐、分担忧伤、共同进步的知己。但每当我看到“朋友”这些字眼时,  相似文献   

15.
"文革"时期,一些词语是非常忌讳的,稍不注意便会祸从 口出,酿成牢狱之灾。这样便引发了许多稀奇古怪的笑话。如"向 右看齐"一言,本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在训练部队时都统-使用的 口令,却在特殊时期的中国被禁用。原来,当时的红卫兵们认为 "左"是革命,"右"是反革命,向"右"看齐不成了向反革命看 齐,这还得了?于是在集合队伍时不准"向右看齐",而是把右 模糊化,教官在喊口令时用"向……看齐"代替。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大革命"时,我正是一个红卫兵.1966年"月26日,我和同班的唐同学、邓同学响应中央文革"革命大串联"的号召,来到了上海,住在永嘉路中国中学接待站.我们到几所知名大学抄了大字报、参观了江南造船厂的万吨水压机、观赏过28层的当时国内第一高楼的国际饭店,游览了南京路、外滩码头后,对这座东方第一都市的新鲜感便逐渐淡漠.12月3日,我们决定离开上海回重庆.  相似文献   

17.
阿土 《丝绸之路》2013,(17):61-65
成都·草堂在浣花溪的水流里,晚秋的浓妆瘦成了工笔的淡抹。时光飞逝,一如过隙的白驹。经历了无数岁月的空气已经十分冲淡,木头和竹器泛着古旧的色彩,相视无语地立在那里。我无法穿过时空抵达当时的场景,当我在斑驳处抚摸,却感到它们正以沉思的方式怀念……窗外的枝叶明显地疏了,我真想用穿越让生命通过时间  相似文献   

18.
青春囧途     
正Part 1开学的第一天,老师领进一位新同学,新同学自报家门跟大家自我介绍说:"我叫伊美艳,美艳如花的美艳。"只说了这一句,就被同学们的笑声打断了,大家哄堂大笑,完全不顾及她的感受,有同学在下边窃窃私语:"长得跟闹着玩儿似的,居然好意思说自己就是美艳如花的美艳。"伊美艳的脸微微有些红了,局促不安地愣怔了片刻,然后说:"我的长相可能有点对不起大家,可是这并不妨碍我美艳如花,以后会有很多时间和大家在一  相似文献   

19.
周俊 《南京史志》2011,(9):32-33
假期和同事出游,一对同事父子的对话令我沉思:父亲问儿子:"儿子,玩得高兴吗?"儿子快乐地说:"高兴!"父亲又说:"回去能把这次游玩写成一篇作文吗?"儿子顿时一脸苦愁,半天才小声地说:"这个时候能不能不提这个事?"……作为一名在中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20.
正我来西藏已经22个年头了,我在"甲挡措"自然村也已经过了十个藏历新年。启耕、种地、望果、秋收,这里的老人们陆续离世,那些曾经的孩子陆续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这个以农业为主的高原小山沟在历史的变迁中曾经有过辉煌,也有过衰落??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的巨变,我难以用言语表达,但可以在我拍摄的影像中看到。作为摄影人,老百姓称之为照相的,能引以为豪的也就这一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