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经济部类和社会部类是志书的重要内容,也是志书编纂尤其是第二轮修志遇到问题和困难最多的部类,对这两个部类的编纂组织模式进行调整是必然的。首轮修志已经将一些基本理论和编纂记述问题厘清,二轮修志适逢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变化很大,主要体现在编纂背景、编纂体制、机构职能、编纂人员素质、志书编纂准备等几个方面。并由此给二轮修志带来一些未曾预料到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地情认知的准确度、资料来源渠道狭窄、地情视角局部化年度化、工作失误和社会现象的记述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许多地方已经陆续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志书编纂组织模式;2.建立志书内容基本要素规范;3.建立方志资料搜集制度;4.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5.适度调整综合年鉴的形式与内容,在兼顾年鉴特点的同时,注意利用年鉴这一载体为修志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2.
社会部类是社会主义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首轮志书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事实上,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和认识区域社会,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经济、政治等部类相比,志书的社会部类着重强调社会组织和社会动态,具有更悠久、更切实的传承特点。同时从现实的角度看,第二轮志书与首轮志书编纂工作之间的分野也使进一步加强社会部类的研究成为必然。适当厘清第二轮修志中的社会部类,凸显其所应关注的重点社会问题很有必要。第二轮修志中的社会部类应注意下列问题:一是关于人文环境及其保护的记述;二是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的记述;三是关于劳动就业和社会抚恤的记述;四是有关婚姻、家庭问题的记述;五是关于民族问题的记述;六是关于宗教问题的记述;七是关于民俗、方言等内容的记述。  相似文献   

3.
在编纂志书的过程中,我们对文化的认识大致可分为大文化、中文化、小文化。志书文化部类的内容应该属于“中文化”的范畴。志书的分类应以科学分类和现实分工相结合为原则,不应机械地以承编单位的归属来认定。扎实的文化类资料是文化类分志的基础,二轮修志加大了经济部类内容的分量,但不能矫枉过正,削弱文化部类的内容。志书文化部类记述的只是一部分文化内容,这就需要非文化部类配合承担个别文化现象的记述。文化特色是地方特色的重要方面,对于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要浓墨重彩。在志书编纂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文化部类与其他部类内容的交叉重复,要注意科学归类,详主略次,合理归口。  相似文献   

4.
社会部类收入内容应该在确保大的基础内容不缺失的情况下,给各志留有一个根据自身特点在细节上自由发挥、组合、取舍的空间,这样既保证了社会部类的完整性及整体分量不受影响,又照顾到各志地方特色的最大发挥。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应该成为第二轮志书社会部类记述的一个新领域。首轮志书的社会部类,由于概念界定上的原因导致先天不足,加之后天发育不良,在志书的各大部类中,通常扮演的是一个被忽视或弱化的角色。在全面总结首轮修志经验得失的今天,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四位一体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并提升社会部类在志书中的地位,不仅必要而且是迫切的。  相似文献   

5.
首轮修志一直是将城乡建设内容粗分在经济部类中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工环境的记述,在第二轮志书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基础设施不仅涉及经济,同时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建设部类编纂有单独进行研究的必要。要想记述好,首先要界定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工环境的概念。本文采取对比方法,归纳了民国时期的志书、首轮志书建设部类内容的结构布局,并认为部分第二轮志书把基础设施建设、人工环境内容集中编写,甚至盲目跟风,人为割裂各有关行业的设施与经营的关系,造成基础设施板块、人工环境板块内容臃肿,而行业内容单薄的做法值得商榷。志书的建设部类应该因地、因志种制宜,科学谋篇布局,并对不同志种的建设部类结构提出大体的谋篇布局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方志书历来有重视自然灾害记载的传统。首轮志书有关灾害内容记述有独到和不足之处。第二轮修志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编纂工作,总结首轮修志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深入研究所记述内容的时代背景,把志书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放在编纂重要位置考虑,贴近时代脉搏,加强有关灾害内容的全面、真实、完整地记述,努力把第二轮志书编纂成为服务当代、利在千秋的精品佳志。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时期新编地方志在社会部类编纂方面普遍存在概念界定难、认识分歧大、收录内容庞杂、资料信息匮乏等诸多缺憾。通过梳理社会部类编纂源流,辨其变化之端,并从学理上探究其概念内涵,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总结出志书社会内容记述的整体性、系统性、时代性、深化性、创新性五个编纂原则。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方志书历来有重视自然灾害记载的传统。首轮志书有关灾害内容的记述有独到和不足之处。第二轮修志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编纂工作,总结吸取首轮修志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深入研究所记述内容的时代背景,把志书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放在编纂重要位置考虑,贴近时代脉搏,加强有关灾害内容的记述,使之更好地服务当代、垂鉴后世。  相似文献   

9.
第二轮修志应做好续、补、精、创,将首轮志书编纂时遗漏或记述中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予以补充和订正,把精品意识贯穿于修志全过程,并在首轮志书框架结构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这是保证第二轮志书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张子忠 《中国地方志》2006,(11):25-32,33
首轮修志功莫大焉,但也有缺陷与不足。首轮《青岛市志》、《山东省志》存在内容空缺、当详不详、编校不严等缺陷与不足。首轮志书的缺陷与不足在已出版的青岛、山东部分第二轮志书中仍不同程度存在,并在装帧设计、记述方法等方面呈现新的特征。克服和弥补两轮志书的缺陷与不足,必须坚持志书系资料性著述,在志书编纂过程中对地情进行全面考察、深入研究,在编纂实务上制定和推行可操作性强、便于遵循的规范。  相似文献   

11.
了解地情必从风俗开始。第一轮志书对风俗多有记载,第二轮修志有的不入志,有的尽管记有风俗的内容,但异议者不少。文章从正名、辨体、创新等方面阐述了对风俗志编纂的看法,以期提高风俗志的编纂质量。一是正名。针对风俗内容不同志书篇目名称不一致的现状,认为还是定名风俗或风俗志比较好,这既符合方志的传统,包容性也比较大,又可以与民俗学中的民俗志有所区别。二是辨体。此处辨体主要讨论两个问题:1.风俗志的体例内涵。篇目设计上应独立成志,不要放在某个门类下;记述方式既不能混淆古今风俗,又要理清风俗发展的变化脉络,要注意利用阶段性的、转折性的材料,把风俗事项的变化写好,以体现风俗在传承基础上的变异性与时代性。2.省市县风俗志的差异化。三是创新。针对目前风俗资料比较分散的实际,认为地方志办公室可以把风俗志编写作为一个课题,委托高校的专家学者撰写。并针对风俗文本资料少的现状,指出进行田野调查和口述历史是必不可少的。地方志办公室可以和相关部门合作,进行田野调查,以便更好地收集资料。同时还要重视风俗展现的景观化,不断提高风俗志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2.
首轮修志是在部门行政管理体制下进行,饮食业、旅馆业、服务业等归属商业,当时县志所记出口商品是以收购为主,故将对外贸易归属商业设立《商业》编。第二轮修志,商业已分拆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各地志书国内贸易门类标题多样,有《商业·饮食业·服务业》《贸易业·餐饮业·服务业》《商业·服务业》《商贸服务业》,还有并列《国内贸易业》、《社会服务业》两编。中篇体的《萧山市志》根据国内贸易部《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规定》精神,参照各地第二轮县志和篇目,设置《国内贸易》和《对外和港澳台经济贸易》两编。《国内贸易》编包含商业、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包括居民服务业、市场交易中介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按照“事以类从,类为一志”的分类原则,依次设置《商业经济体制改革》《商业网点》《商品市场》《经济类型》《商品经营》《粮油经营》《住宿业、餐饮业》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8章,谋篇体现了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第一、二轮修志中,文化志编纂质量参差不齐,主要原因是缺乏编纂质量的系统控制。因此应当加强环节监控,实现系统控制,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论证外延,精订篇目。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注重整体性、注重创新与求特四个原则。二是明确内容,把握重点。要记好以下内容:机构与设施、文艺创作、民间文艺、文化娱乐活动、文物胜迹、文化产业、图书、文化市场管理、艺文选录等。三是突出特点,反映规律。要反映时代特点和地方特点,适当采用升格方法。四是审稿把关,不走过场。要做到以制度为依据把好自审关、以政策为依据把好外审关,以及验收工作。  相似文献   

14.
对篇目修改打磨是确保和提升志书编纂质量的重要举措。在第二轮修志中,修改打磨篇目要做到:与时俱进而改,据实就料而改,精益求精而改,为增强实用性而改;要体现出编纂者的创新精神、服务意识和理性思维,即体现理论指导的高度,推进记载地情的深度,确定记述事物的角度;要切忌修改志稿的随意性,要加强沟通,遵守再次报审等工作程序。作者以《广西通志.旅游志》、《广西通志.土地志》、《广西通志.外事志》、《广西通志.质量技术监督志》等志书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区是宗教较活跃的地方,宗教志是城市区志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从全国首轮修志迄今,出版了400余部城市区志,这些区志多数都记述了宗教内容。各地城市区编纂宗教志积累了许多经验,如:求特而不求全,详述而不详录,志事而不志怪,记正而不讳反。但编纂工作中也存在涉及思想认识、内容设置与体例安排方面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明识见、明内容、明功能、明详略四方面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第二轮志书编纂与首轮相比,在客观上具有五大优势:1.以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为起点,省市县三级政府纷纷颁布相关法令,开创依法修志新局面;2.各地认真总结首轮修志经验教训,为第二轮修志营造一面成败得失的镜子;3.众多方志理论著作出版,为第二轮志书的高质量引领航向;4.一批批日记、月报、月志、月鉴、年鉴等地情书出版,为第二轮修志储备了大量基础资料。5.方志界运用多种措施着力培养修志人员,方志队伍整体素质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17.
作者针对第二轮修志提出三个"新",即理念新,内容新,编纂方法新。作者希望第二轮志书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志书的学术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实事求是记述原则,进行批判地继承,总结地创新。收集资料的过程要注重社会调查,将文献和田野调查结合起来,并将调查所得写成专题报告。成志稿前一定要写资料长编,志书从第二稿起要请人评议。编纂志稿还要讲究文采,恰当使用图表,适当增加注释的分量,注意人物的历史评价和收录范围。  相似文献   

18.
宋初沿袭唐、五代以来次相监修国史的制度,在仁宗朝变为首相监修的同时,建立起以临时命官提举为特征的修史制度,监修国史逐渐变成了一个徒有监修之名而无监修之责的虚职。元丰五年以后,监修国史之职不再除授,修史但以提举修国史系衔。南宋绍兴三年恢复监修国史制度,九年又恢复提举制度,使监修、提举分领日历和国史的修撰。绍兴二十六年,监修、提举为左、右宰相分领,遂成为定制,相位虚,则由参知政事权领。  相似文献   

19.
在第二轮志书编纂实践中,政府志不同程度地存在篇目设计不规范、记述内容不全面、反映发展轨迹不明显和见事不见人等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党委的关系、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关系、"见事"和"见人"的关系。政府志要突出记述政府的发展变化、政府机构、执行党委决策和独立决策、重要政务、人物活动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努力提高政府志的编纂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