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伯航 《文史月刊》2011,(12):32-33
我从小生活在豫南山区。上个世纪80年代初,农村开始实行土地包干到户,我家分到12亩土地和3亩山坡地,耕地里种小麦、稻米、苞谷等作物,山坡上除了种红薯、豆类之外,还有3分地的龙须草。  相似文献   

2.
清代后期,中国西南的耕地可能达到了四千万亩,而非史志所载的一千二百万亩。新垦耕地多处边缘地区和山区。尽管旱地仍占主导,但梯田的发展、粪肥的使用、轮种技术的推广还是使西南的土地利用有了较大进步。稻米、荞麦等传统粮食作物的种植有较大发展,玉米、马铃薯、花生、油菜等外地作物传入,对西南粮食生产和各族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清代西南边缘地区取代了中心区,成为主要的粮食生产和输出区。  相似文献   

3.
2016~2017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宜昌万福垴遗址“楚季”甬钟出土地以南、以东发掘了一批重要的文化遗存,时代从西周中期延续至春秋中期。结合2015年发掘资料可以发现,在甬钟出土地点周围以G1、G2、G5等多条灰沟形成“冂”状合围,其内有规律排列多座墓葬和祭祀坑。东部G7出土遗物丰富,除大量日用陶器外,还发现了数量较多的仿铜陶礼器,年代跨度较大。根据考古资料、“楚季”甬钟存在二次受热现象等推测,万福垴遗址极有可能是一处与祭祀有关的聚落居址。  相似文献   

4.
历史时期南方山区经济开发的进程,可区分为三个阶段:(1)自原始稻作农业起源,至2世纪末,南方山区的经济形态以采集渔猎为主、原始种植农业为辅;(2)自六朝至北宋末,低山丘陵地区的河谷、山间盆地逐步被开垦成农田,局部地方形成了梯田,建设了中小型农田水利,但刀耕火种性质的烧?仍是南方山区主导性的垦耕方式;(3)自南宋以迄于明清时期,浙闽山地、南岭山地、川东丘陵山地、粤桂山地、秦巴山地渐次得到全面开发,特别是明清时期,各省际交边山区成为主要开发对象,山地利用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地处脑山的东山乡白牙合村是互助土族自治县重点贫困村,全村223户,去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100元。4月6日至7日,省委书记骆惠宁来到这里驻村蹲点调研,指导脱贫致富工作。深山雨雪后,梯田春播忙。白牙合村山大沟深,虽然人均耕地3亩,但很多是山坡地,收成并不好。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多山之国 ,据统计 ,山地、丘陵、高原的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69% ,山区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 ,即为南方山区经济的发展 ,这也是明清经济史异于前代经济史的显著特征。 2 0世纪 40年代以来 ,一批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卓有见地的研究 ,现从学术史的角度对这些成果作一回顾。一、明清山区经济研究的阶段与区域开掘阶段 ( 1949年— 1980年 )。1947年傅衣凌先生在《社会科学》上发表《明末清初闽赣毗邻地区的社会经济与佃农抗租风潮》一文 ,拉开了山区经济史研究的序幕。他认为明清之…  相似文献   

7.
张昌平 《南方文物》2012,(3):163-166
湖北枝江万福垴遗址今年出土十一件件西周时期楚国甬钟,这是一次颇为重要的发现。在明确为西周时期楚国的青铜器中,当代在楚地出土还是首次。出土地在枝江更有特别的意义,众所周知,枝江可能是西周时期楚国都城丹阳所在之地。虽然在传世历史文献的记载中,枝江说只是淅川说、秭归说等诸多说法中的一个,但这一看法契合于楚文化与江汉地区传统文化密切的关联,至今仍然为不少  相似文献   

8.
新公布的宜昌万福垴鼎,在整体造型、纹饰布局以及足部上端的兽面纹方面具有自身的特征,本文通过分析安徽地区所见的西周晚期到春秋中期的土著风格铜鼎,说明万福垴鼎与这类土著鼎之间具有亲缘关系。这些土著风格铜鼎上的特征,可以作为我们日后识别长江中游土著青铜器的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9.
李程 《满族研究》2001,(3):18-22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必备空间。轻视环境建设,最终导致水资源枯竭,土地沙化,气候异常。辽西民族地区干旱相当频繁.此次大旱严重影响少数民族群众的正常生产和地方财政收入。干旱受气候、土壤、植被和社会因素所制约。其社会因素中,人类活动对干旱的影响较大。只有通过综合防治,治理农、林、牧和山、水等几方面措施集中实施.才能改变目前的干旱状况。抓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是辽西民族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中山国是我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一个“千乘之国”,其地域在今河北省中部的石家庄地区。中山国的统治者是白狄鲜虞族,是一个长期生活下太行山的山地民族,因此对山很是崇拜。中山王用大型山字形铜礼器作为王仪,在宫殿瓦顶上砌筑山字形脊瓦和山峰形瓦钉帽饰等以示崇山。中山国之所以称之为“中山”是因“城中有山,故曰中山”,所以“山”字形铜礼器可为国之象征和王权之象征。鲜虞中山由于长期生活于山区,故对于山区中一些常见动物的形象和山峰及山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自然现象,也反映在其生活中,甚至反映在一些瓦当饰面的造型中。中山国的瓦当目前仅出土于它的后期都城——灵寿城的各遗址中,从考古发掘  相似文献   

11.
王振武 《丝绸之路》2009,(21):52-53
东灰山是一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是中国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东灰山遗址坐落在甘肃民乐县城北约27公里的六坝沙滩一个海拔1700多米的沙丘上。东西宽约600米,南北长约450米,呈丘陵状分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不断快速增长,我国国民收入也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节假日自驾出行度假。而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旅游度假模式将会是中国旅游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洛阳山区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一半,适合发展山地旅游。本文依据洛阳自然和人文地理资源,对旅游山地旅游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了未来洛阳山地旅游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3.
喀拉峻-库尔德宁提名遗产地位于新疆天山中部伊犁河谷地带,是新疆天山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是全球雪岭云杉和中亚野果林的最佳生境区与起源地,是温带干旱区山地综合自然景观美的最突出代表,是"中亚山草原与林地生态区"中的天山针叶林、天山山地草原草甸的最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客家俗话有“八山-水-分田”、“逢山必有客”,好象是说客家人特别喜欢住在多山的地方。实际上来看客家人的分布地理状况与迁移历史,也可以看出客家人分布地区大多属平原附近的山区,历经一段时间之后,因为人口繁衍,原来土地不足以供养众多人口而向外迁徙,所到之处往往又是另外一个平原边缘的地方,经过一段时日,土地又不足以供养而再次迁徙,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客家人好象永远住在山区一般,又好象是永远的不断迁徙,喜欢到处作客一般。本尝试以土地资源价值的观点,分析比较客家人分布地区的土地资源特色,并由这些土地资源的负担程度和住在其上的客家人迁徙状况,找出客家人是真的有“迁移惯性”?还是迁移是客家人面临自然资源匮乏之际为了延续命脉的应变方式。  相似文献   

15.
钦廉地区旧称广东省钦廉四属(含钦县、合浦、灵山、防城县),南濒北部湾,从东面的英罗港至西面的北仑河口,海岸线长达2089.68公里,有许多港口和港湾,北靠巍巍的十万大山和六万大山。山与海之间的19567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着汉、壮、苗、瑶、京等各族人民。钦廉人民富有反帝斗争的光荣传统,  相似文献   

16.
许春芳 《湖南文史》2014,(12):67-67
“无山不客客住山”,客家人生活在山区,耕山住山,劳动强度大而荤食少,所以客家菜的口感偏重“肥”,因为肥腻的食物能增加饱感和补充体能;同时,客家菜的口感还偏重“咸”。客家人长期粮食不足,即使是富裕大户一天至少也要喝一顿粥,多数人家经常以稀饭充饥,而且水多米少,煲成的粥“吹去一层浪,喝来一条巷”,菜咸既适合送粥,又能增加体内盐分;加上山区竹木繁茂,养成了客家人烧柴做饭,用竹蒸笼蒸制菜肴的习惯,鸡、鸭、鱼、肉、红薯、芋头……可以说,客家人无菜不蒸。在闽粤赣客家地区生活了近7年的毛泽东,对客家蒸笼菜和辣炒田螺肉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7.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卖地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金波 《历史研究》2012,(2):45-67,190,191,193
已公布的1件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土地买卖契约及本文公布新发现的11件西夏文草书土地买卖契约,为了解西夏黑水城地区的土地买卖及相关情况提供了宝贵资料。西夏晚期,该地区相当部分农民生活困苦,不得不出卖土地换取口粮,从而导致寺庙和地主兼并土地的现象。契约提供了关于农户的耕地数量、耕地和院落、土地四至的信息。从一些有连带关系的土地买卖契约,还可大致勾画出部分土地和灌渠的分布情况。而契约中有些农户分散居住在各自耕地上的特点,则反映出党项民族游牧习俗的影响和当地耕地较多的地方特色。契约中关于渠道、给水等内容反映了当地农业依靠灌溉的特点,补充了西夏法典《天盛律令》有关水利管理的规定。这些契约继承了中国传统契约的形式,并形成自己的风格,是唐宋契约和元代契约的一种中间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18.
李厘 《南方人物周刊》2011,(20):107-107
欧洲小贩业从出现那天起直到19世纪中叶走向衰落,都是以山区居民为主力阵容。随着持续的城镇扩张,到18世纪,形成了人口稠密的低地聚居区和山地之间的贸易路线,贸易分工也随之建立起来:谷物等较重的食物走海路;奢侈品沿着阿尔卑斯山等古老商路走陆路;驮着丝绸、贵重染料、靛青及金丝银丝的骡队走山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以热察绥地区为代表的清代漠南蒙古耕地统计制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由于受到土地产权制度的影响,当地的耕地统计是一种制度性的不完全统计。由于政区建置时间较晚,本地土地数字较少受到"原额"的束缚,亩制也相对简单。大部分地区在较长时间内使用的是240弓的标准清亩,部分地区在清末使用360弓大亩。当地的耕地数字不仅是征税的依据,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真实的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20.
冀增胜  杜文剑 《神州》2014,(9):244-244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耕地的绝对和相对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为保护耕地,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整理工作已成为土地管理的中心内容。为从更高的宏观管理层次对农用地进行规划利用,给管理决策者提供一种客观科学的决策工具,以适应土地整理工作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