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正>卡拉什尼科夫20世纪50年代中苏处于蜜月期,当时苏联无偿向中国转让了AK-47突击步枪的生产专利。1969年3月发生的珍宝岛冲突让世界为之震惊,其中也包括AK-47的设计者卡拉什尼科夫,他在接受本国媒体采访时说:"信不信由你,我曾发誓不去中国,因为在达曼斯基岛(即珍宝岛)冲突中,我从苏联内务部拍摄的新闻片上看到中国士兵如何用AK-47步枪扫射苏联士兵,看到那一幕,我哭了。"  相似文献   

2.
<正>1937年7月7日夜,此时已经强占了中国东北三省六年并伺机南下侵略中国的日本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进行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提出需要进入宛平城搜查的无理要求,被中国守军严辞拒绝,随即日军便对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并且炮轰宛平城,驻守宛平城的第29军奋起反抗,从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为卢沟桥事变(图一)。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5年后,即1942年7月7日,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美国邮政总署发行了一枚由美国总统罗斯福亲自监制,美国国务卿刘易斯·亨利·史汀生策划的"中国抗战五周  相似文献   

3.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义愤。为了挽救危亡,展开了全民抗战。卢沟桥属河北省宛平县,王冷斋先生当时任河北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宛平县县长。7月7日夜,日军一个中队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演习",说有一个士兵失踪,  相似文献   

4.
正《时代邮刊》 2018年第11期(上半月)有署名"少年A"的文章《高晓松家族的百年风云》。此文被2019年1月3日的《文摘周报》摘登。高晓松的外婆是中国著名的流体力学家、教育家陆士嘉,而陆士嘉的父亲是曾留学日本的陆光熙,陆士嘉的爷爷是清朝山西最后一任巡抚陆钟琦。《高晓松家族的百年风云》一文中说,(太原辛亥起义当日)"阎锡山带着起义的士兵冲进巡抚衙门。陆钟琦怒斥道:‘尔辈将反耶?’  相似文献   

5.
中央电视台播映的电视剧《陈赓大将》,反映了陈赓传奇英雄故事,其中几件事件与南京有关,如陈赓在火车上跳车,摆脱钱大钧纠缠;成功越狱,逃脱蒋介石屠杀等,电视剧与过去的电影一样,都对历史作了大量文学处理。历史究竟是怎么回事?与钱大钧不期而遇1928年,周恩来命令情报科长陈赓去天津执行任务。他从上海乘火车到南京,一路不曾下火车,轮渡之后天已傍晚,他在浦口车站走出车厢,只在站台上转了转,透透气。突然,他发现列车后面有士兵站岗,原来已挂上一节专用花车,有几个国民党高级将领沿站台走来。陈赓赶快回到车厢坐下,把呢帽拉得低低的,偷偷一瞧…  相似文献   

6.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告无条件投降,这不仅是对受日本军国主义残害的亚洲人民的忏悔,也是对无数卷入这场战争的"皇军"士兵的谢罪。因为,在战火和杀戮中,除了平民饱受苦难,施暴的士兵又何尝不是受害者!从"九·一八"开始,日本士兵用枪炮轰开了中国大门,当他们被绑上侵略的战车时,他们不由自主地成了国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在血腥的熏陶中,被训练得日渐无情。近200万日本士兵战死在中国战场,他们中绝大多数不是职业军人,有矿工、渔民、商人、学生、医生、公务员、大学的教授。在军国主义者的盅惑下,侵略战争把他们人性中最黑暗丑恶的魔鬼释放出来,但在战场外,他们也有普通人的爱憎,普通人的哀愁。惨痛的一页已成过去,除了极少数"战争狂人"和极端右翼分子,那些昔日的日本士兵们,如何面对战争带给别人和自己的伤害?是以史为鉴地呼吁,还是痛定思痛地警醒?65年间,他们背着沉重的灵魂上路。  相似文献   

7.
<正>翻开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七君子事件"作为震惊全国的重大事件之一,因最近台湾档案公开,有些史实内幕才浮出水面。"柳条湖事件"成了"七君子事件"的导火索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当晚22时20分左右,以该连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的一个小分队在奉天(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一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制服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爆炸后,河本末守立刻向北大营的  相似文献   

8.
侵华日军第十六师团在南京的血腥暴行高兴祖1987年,原日军第十六师团士兵东史郎先生会见记者,公布了他1937年在南京战场上写的手记,以极大的勇气和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把历史的真相告诉了日本和世界人民,受到了普遍的欢迎,也得到了中国人民的谅解。可是,...  相似文献   

9.
《文史天地》2009,(1):68-68
1898年11月,英国陆军部派员到香港和上海招募译员、号手等专业军士,然后到威海卫招募士兵,组建中国雇佣军团。1899年,一支由300多中国流民组成的雇佣军在威海卫正式成立了。由于这支部队是在中国组建的,按照英国当时以组建地为部队命名的惯例,把这支部队称为“中国军团”;又因这支部队的士兵全是华人,又称“华勇营”。  相似文献   

10.
张枫 《文史精华》2013,(3):64-64
二战时期的日军中有一支以战斗力差而闻名的另类部队,它就是号称"皇军中第一窝囊废师团"的大阪第四师团。大阪第四师团成立于1888年,士兵主要由大阪的菜贩走商组成,是日军中的资格最老的师团之一。然而它成立没多久,"窝囊废"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日军。  相似文献   

11.
佚名 《文史月刊》2012,(11):28-29
蔡得标,浙江保安某团某队士兵。 一天,蔡得标奉命站岗,监视河对面敌人。夜半时分,蔡得标把枪搁在岗位上,空手奔赴厕所大便,恰巧这时班长查夜,看不见蔡得标,于是持枪返部报告。当蔡得标从厕所出来,发现枪已不翼而飞,误认为敌人窃去,于是以随身所带的二枚手榴弹冲向敌阵地投掷,结果敌哨伤亡十余名,蔡得标即将死亡敌哨的三八式步枪带上,返回自己哨位。  相似文献   

12.
"狼牙山五壮士"等多个典型被拍成电影第65集团军隶属于北京军区,军部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第65集团军是一支老牌的劲旅,士兵强悍,战斗风格绵里藏针,善于打小仗、硬仗。反"扫荡"大显身手65集团军由解放战争后期组建的华北军区第8纵队演化而来,其最早的前身可  相似文献   

13.
1944年11月13日,美国旧金山电台向全世界转播了来自中国延安新华社的一条电讯:"中国国民党汪伪海军华北要港刘公岛上的600多名伪军士兵,不甘心作亡国奴,于11月5日举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武装暴动,在  相似文献   

14.
平伐 《文史天地》2008,(3):26-30
通过本文,我们看到了一个双重人物性格的军事家吴起。吴起,这位名声显赫的人物,也许是中国历史上人格最为分裂的人物。作为士兵统帅,他爱兵如子,乃至用嘴为生了毒疮的士兵吮吸疮毒,如此特具人性的领导,可以让他的士兵在战场上毫不犹豫地为他卖命;而作为丈夫,为了能当上将军,他竟手刃了妻子,殘酷得如一条冷血动物,让跟他生活在一起的人时时提心吊胆。他是一位天才的战略家,亲自  相似文献   

15.
西汉与新莽时期的少数民族士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充当士兵的事情由来已久,并不是从汉朝开始,但是汉朝使用少数民族充当士兵的现象,却比较突出。 早在楚汉相争之际,交战双方都有少数民族士兵参与战斗。双方共同使用的是楼烦兵。《史记·高祖功臣年表》:“阳都侯丁复以赵将从起邺至霸上为楼烦将。”《史记·项羽本纪》:“汉有善骑射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这是汉的楼烦兵。《史  相似文献   

16.
正本书口述者李敦白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美籍中共党员,1921年出生于美国南卡州一个律师家庭,大学期间加入美国共产党,1942年应征入伍,1945年9月作为美军士兵到昆明。1946年退伍后,先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中国分署工作,旋至张家口参加中国革命,经李先念、王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在新华社从事英语广播工作,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结下不解之缘。1949年李敦白因"斯特朗间谍案"入狱,1955年出狱后在中央广播事业局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李敦白在中国的政治  相似文献   

17.
《华夏人文地理》2001,(3):26-27
战争期间,无论是住在巫家坝机场附近的农户,还是担任机场警卫的中国航空委员会特务旅第五团的士兵,都已经看惯了美国人在飞机上的胡乱涂抹,甚至跑警报的昆明市民也以飞机上是否有裸女画像来识别敌我飞机。  相似文献   

18.
1863年,清政府向英国购买了7艘战船,由印度洋向中国开进。奇怪的是,虽然这支舰队的所有权属于中国,在这支中国舰船上任职的却都是英国士兵,以英国皇家海军上校阿思本为首,共计600多名英国官兵。  相似文献   

19.
1949年国民党军队退居台湾之后,将金门视为日后反攻大陆的跳板,在金门地区实行所谓的"战地政务"。该政策的实施,对金门女性的地位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为军中士兵服务的性工作者在金门出现;同时,大批军人的到来也使婚姻市场上的女性和普通家庭中已婚妇女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女性也被动员起来参加军事活动及女性士兵在金门的出现。整个冷战期间,和男性一样,金门地区的所有女性也被强制性地动员起来为国民党政权服务,成为国民党政权反共和"反攻大陆"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早在清朝末年,就有两位美国总统相继到过中国,只不过一位在离职后,一位在当选前。1877年3月,美国第18任总统尤利西斯·格兰特连任两届总统离职。1879年(清光绪五年)4月7日,他乘船抵达香港,再到广州。后来又乘船到上海、天津。北洋大臣李鸿章在节署设宴款待,两人一见如故。被西方人称为"东方俾斯麦"的李鸿章颇为自负地对格兰特说:"我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个人,我们镇压了历史上有名的两个叛军。"格兰特曾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北方军统帅,而李鸿章则自诩为剿杀太平天国的功臣。格兰特到北京时,清廷让他乘坐级别极高的八抬大轿,前有仪仗队鸣锣开道,后有大队兵丁簇拥,路旁站有士兵持长矛护卫,官员按品级列队相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