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文献对明清之前广西移民简史以及地方志对玉林地区客家人的记载进行梳理;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广西玉林一客家家族村落族谱的剖析,考察其祖先从广东移居广西玉林的历史,并分析保留至今的家族围龙屋和祠堂与家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指出以族谱、围龙屋和祠堂为代表的家族物质文化使家族成员的血缘观念得到强化,重要的家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也由此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2.
《神州民俗》2009,(7):6-7
客家人是什么时候到达台湾的?他们当中最早的开拓者是谁?要解答清楚并非易事。据上坑客家族谱馆馆长严雅英在《客家族谱研究》一书说: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代留下的族谱是研究移民史的重要资料,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根据有关献与族谱记载,以及实地考察,对清代移民留存至今的遗址遗存作了研究。对清代移民史研究和客家化的保护开发利用,具有较为重要的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宋初开始,民间就纷纷建祠、置田和修谱,希望通过祠堂、族谱从精神上,族田从物质上团聚族人,形成聚族而居的家族组织,借以敬宗收族,重建家族制度。①在富东,罗李两姓三族几乎都在明末清初时期完成了一整套家族制度和规范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本文说的客家人,指的是历史上在赣闽粤边区形成的汉族客家民系,而“石壁”这个话题则由客家人的“宁化石壁传说”引出。宁化县历史上曾经长期隶属福建汀州府管辖。在客家族谱的记载中,对该县的石壁地名也有过多种说法,例如“石壁峒”、“石壁寮”、“石壁寨”、“石壁村”、“石壁乡”等。  相似文献   

6.
土楼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民居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唯美的艺术形式。从入选“世遗”的南靖“两群两楼”共20座土楼来看,其祖先都是“客籍人”(又称客家人)。根据土楼家族的迁徙资料,客家人所在南靖的部分地区,现在成了河洛人的势力范围,被河洛人同化,如有的客家人,其客家方言逐步被河洛同化,这是客家、河洛两个族群互动的结果,是客家变迁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7.
族谱是追寻祖先足迹,存续祖先价值理念方式之一。本文从闽台两地举办的族谱展来探讨博物馆如何提升对台服务功能,以及通过个案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族谱展来说明博物馆研究、收藏、展示功能与对台服务交流功能建设的关系,从而运用博物馆服务功能增强台湾同胞对祖国的认同感,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俗文化与红色旅游协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手段,将客家民俗文化与红色旅游相互融合,可开创全新协同发展模式。本文首先分析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客家民俗文化与红色旅游协同发展的意义,其次总结大埔客家民俗文化与红色旅游协同发展的意义,最后提出二者协同发展的模式和策略,希望能够促进大埔旅游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客家人重视族谱的修撰,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客家族谱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社会化内容,更是值得引起人科学研究的高度重视。近来,本人在阅读客家《曾氏崇本堂世谱》和《吕氏家谱》时,发见有二则饶有意味的记载,对于进一步探讨客家的历史化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顾前人未曾引述,爰录论列如下。  相似文献   

10.
谱单是满族家谱的主要表现形式,相较于谱书,其记述更为简单,作为家族世系的重要承载记录,历来为满族家庭所看重,存世量较大,是满族家谱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以较具代表性的黑龙江宁安满族关氏谱单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满族谱单记载材料、呈现内容、使用文字等问题展开分析,探讨满族谱单这一特殊家族档案的内容特征及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台湾是个移民社会。据统计。居台的闽籍台胞达80%以上。移民到台后,他们把祖地的先进生产技术、文化教育、风俗习惯传人台湾,也把祖家的筑建祠堂、编修族谱、接续昭穆、祭祀祖先等家族文化移植台湾.形成闽台家族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2.
清代河北族谱的纂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是河北族谱获得长足发展的时期,其修谱理念、纂修、续修及收存情况等都能很好地说明河北纂修族谱的家族范围在扩大,修谱思想在深化。  相似文献   

13.
祭祖,就是祭拜祖先。这是潮人自古以来从不间断的一种习俗,在潮汕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在潮汕家族文化中,历来有着重要的位置。潮人一直认为,对祖先的祭拜,就是尽礼尽孝。潮人编修的族谱,大部分还把祭祖的具体程序收进族谱里面,以示后人。可见祭祖有着相当的规模性、稳固性和传承性。根据民俗学的观点,一种习俗,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自我修正,好的继承下来,不好的被摒弃了。  相似文献   

14.
大埔县客家民居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埔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居韩江中上游,东连福建平和,南接饶平、丰顺,西邻梅县,北界福建永定。东西宽62.75公里,南北长74公里,总面积2,467平方公里。全县辖17个镇,1个林场,总人口52万人。此外,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台地区同胞有46万人。县城设在湖寮镇。大埔居民属客家,是客家人聚居县之一。2005年8月至2006年9月,大埔县博物馆对全县客家传统进行一次地毯式普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苏南顾氏系大禹、越王勾践之后。近来江南一些报刊都作了相应报道(《太仓日报》2002年11月11日报道《太仓顾氏家族是越王后裔》,《苏州日报》2002年12月11日《顾炎武祖先是勾践》)。但是,笔最近发现,大禹、勾践后裔世代居住在浙江会稽山禹陵村,这些后裔姓姒,而不姓顾,这  相似文献   

16.
黄敬斌 《安徽史学》2023,(1):128-137
闻湖盛氏是明清时期嘉兴著名“望族”之一,除了族谱之外,其家族早期文献散见于明代地方志中。这些早期文献对家族历史的叙事存在不同版本,透过对其文本细节的分析,不仅能窥见元至明初盛氏先祖及其外家朱张氏家族的面貌,更能揭示明代盛氏家族重构族史的过程及其文化观念的变迁。明初及以前的朱张—盛氏家族并不具备正统儒家式的宗法文化与组织形态,相反却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明代中期以来,随着族人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盛氏家族逐步讳饰祖先祭祀活动的佛教色彩,探寻和构建自身以及朱张氏煊赫的祖先源流,创造出“钱塘临官驿”的族史叙事,同时通过编修族谱、建立家族祠堂、置办祭产,最晚到16世纪晚期,从意识形态和实体两个层面完成了“宗族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客家是我国汉族中一个独特的族群,自19世纪以来,客家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一个热点,客家文化也成为学术界一门显学。在这种表面的热潮背后,客家研究潜伏着不小的隐患。本文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罗香林先生的《客家研究导论》为文本,深入剖析七十多年前罗香林先生的客家情结和问题意识,解读现阶段客家研究的新现象新问题,力图找出合理化、操作性强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8.
赵立彬 《安徽史学》2006,27(4):111-114
孙中山于1920年代初分别为合肥阚氏和蕲春詹氏撰写族谱序言,即<合肥阚氏重修谱牒序>、<五修詹氏宗谱序>.孙中山借为族谱作序,将革命思想与现代观念援入族谱,并试图从传统家族观念中,剥离出有助于现代民族、民权、民生的内容,以改造后的家族观念服务于国族构建,使家族建设具备现代国家建设的宏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客家民间学是民间化的一朵鲜艳的奇葩,深深地扎根在客家民系这块肥沃的土壤里。客家民间学成为当地风土人情的话题,引导和教育了世世代代的客家人。客家人的道德观念、生活习性、宗教信仰等都深深受其影响。同时,它更多地左右和教育了众多客家妇女,客家民间学与客家妇女的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反映了客家各种女性形象及其化内涵。本重点从客家民间学,如山歌、俗语、谚语等入手阐释客家传统女性形象并分析其成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罗香林先生是客家研究的奠基者,他的《客家研究导论》(1933)和《客家源流考》(1950),对当时及后世的客家研究均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在他的学术观点中,影响最巨者,莫过于他的客家源流观。罗先生在上述两本书中,引用了大量客家人的谱牒,反复论证客家人的祖先是真正的中原(中州)人,是经过五期大规模的迁移,而由中原辗转南迁到华南各地。对于罗先生在客家源流研究中强调血统的追寻,学界普遍关注的是他在《客家源流考》中提出的“纯粹自体”说。事实上,对于客家人的源流问题,罗先生在《客家研究导论》和《客家源流考》两书中的论述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