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9年9月,在鄂豫皖边区沦陷的辽阔大地上,日军暴行作恶,国军退缩东山,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鄂东抗日游击五大队大队长张体学和中共黄冈中心县委书记文祥,从夏家山突围出来,在莲湖畈会合商量、决定,创建敌后湖区抗日根据地——涨渡湖抗日根据地.1940年春,根据地达到千余平方公里,人口30万.这就是平汉铁路以东,第一个支持新四军五师东进南下,战略包围武汉日军的后方基地.建国后,这块地方大部分划归新洲县管辖.  相似文献   

2.
从1939年开始,日军加紧了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扫荡"。每一次反"扫荡"的斗争,都充满了血与火的殊死拼杀。这年5月初,五台山上硝烟再起,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的第109师团、独立第3混成旅团各一部5000余人,分三路向五台山根据地合围,企图一举歼灭或驱逐晋察冀军区机关,以及前来支援晋察冀军区的八路  相似文献   

3.
<正>1943年10月初,日军第三十七、第六十二、第六十九师团及伪军共3万余人,对太岳抗日根据地实行了“铁滚式三层阵地新战法”的大规模“扫荡”,妄图实现建立“山岳剿共实验区”的计划。太岳南部日军多达6000人,集结于临(汾)屯(留)线上。日军部队每日前进20公里,后退5公里,逐步南压,企图以此摧毁太岳抗日根据地,将八路军逼至中条山地区后一举消灭。  相似文献   

4.
1939年6月底,刘文松接受了原铁道破坏第二总队解体后在郑州待命的几十名铁路职工的请求,命令他们到偃师县,连同第一总队第三大队(大队长胡宗良,原在同蒲铁路南段进行破坏,因日军疯狂“扫荡”而转移到洛阳一带)和第三总队全部,改编为天水行营铁道破坏队第二、第三、  相似文献   

5.
1942年,包括山东在内的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均处在战略相持阶段最艰苦的岁月中。从1941年到1942年,日军对山东千人以上的“扫荡”达70余次,其中万人以上的大“扫荡”就有9次,山东各战略区都因敌人的包围、封锁、分割、蚕食而缩小。在这困难时期,刘少奇于...  相似文献   

6.
凡是在冀中平原经过八年抗日战争的人们,都不会忘记1942年日本侵略军进行“五一大扫荡”的艰难岁月。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冈村宁茨,纠集了日军3个师团、两个旅团约5万余人,采取“鱼鳞拉网”、“梳篦拉网”、“细碎分割”、“驻屯清剿”等残酷手段,对我冀中抗日军民进行了历时两个月的反复“扫荡”。在反“扫荡”斗争中,最使人感到痛恨的  相似文献   

7.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即出兵侵占我东北三省.1933年,又派10万日军分三路进攻热河.不久又以“以华治华”的政策派遣大汉奸热河省主席张海鹏与崔兴武、蒙奸李守信等率兵大举向察哈尔省进犯.4月28日,日酋小柳津指挥日军1000余人,与汉奸李寿山、崔兴武的伪军2万余人,并出动飞机十几架向察北重镇多伦发起猛烈进攻,阎锡山的战将赵承缓率部进行了抵抗,终因众寡悬殊,最后不得已而退出多伦.不久察北四县张北、沽源、康宝、宝昌等均沦入敌手.这样,便形成了“平津告急”、“华北危亡”的严重局面.  相似文献   

8.
1943年,日军不断对八路军及抗日根据地发动残酷“扫荡”,妄图在华北完成“治安强化运动”。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太岳区,继1941年的“铁壁合围大扫荡”和1942年两次“辗转抉剔扫荡”失败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又发明出所谓的“铁磙式三层阵地新阵法扫荡”,准备在1943年秋季“扫荡”中用来对付八路军。然而,正当冈村宁次醉心于试验新战法时,他周密安排的“军官战地观战团”却被八路军团灭了。事情还得从一条绝密情报说起。  相似文献   

9.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至当月月底,平津两市被日军占领。日本侵略者为了实现“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决定日军分兵三路:一路从平汉线南侵;一路由津浦铁路南犯;另一路则沿平绥线西出南口,向晋察绥奔袭,直接战略目标为山西。  相似文献   

10.
刘伯承元帅一生身经百战,功勋卓著,九死一生,其中最危险、最艰苦的一次,莫过于1942年夏季太行区的反“扫荡”作战——1.5万日军将我700余人合围于太行山区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方圆不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八分区是晋绥军区的南大门,是陕甘宁边区通往各抗日根据地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相当重要.除了太原至平遥段铁路以西晋中平川纯属敌占区外,在太原、汾阳、离石、岚县、静乐、忻县、阳曲这个圈子上和圈子内,就有敌伪据点上百个,其中深入根据地山区,对我威胁较大的有信义、协和堡、赵庄、牛家垣、王家庄、东社、草庄头、河口、古交、娄烦及离岚路上之大武、峪口、圪洞、方山各据点.敌人每年都要进山“扫荡”两三次,推行“三光政策”,敌我斗争异常激烈.1942年秋,分区形势突然恶化,9月,敌军“扫荡”结束时,在中西川岔口、西冶川芝兰、青沿三处扎下据点,交城山地被分为东西两部.敌人建维持会,四出骚扰,杀人抢劫,十分猖狂.使分区领导机关活动范围缩小到只有关帝山周围直径百十里地区,经常处于四面敌军威胁之下.冬季敌人“扫荡”时,分区机关在长树山之毛树沟遭敌追击,干部战士20余人被俘,第一次蒙受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2.
华北敌后战场上日军对八路军的进攻常通过扫荡作战进行.冀中军区在1942年5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发动的大扫荡中遭受重大损失的原因,除了日军本身实力占优、战术上进行一定调整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日军此次作战不是一般扫荡,而是以彻底摧毁冀中根据地为目的的作战.冀中军区没有在扫荡初期及时觉察到这一点,只以一般扫荡来对待,最终在局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被迫转移.  相似文献   

13.
燕真,河北定州人,1938年5月18岁时,他在日军的一次大“扫荡”中离开村子,跑到当时在曲阳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参加了革命。因为此前他曾在地方上学过一点医,部队便把他分到三分区卫生处,第二天发衣服时说让他当司药。第四天,卫生处首长又通知他去五台县军区卫生部医训队去学习。到医训队所在地河北村的次日,他们集体去8公里以外的耿镇河西村去参观白求恩的“医院”。在这里,燕真第一次见到了白求恩大夫。事必躬亲的白求恩白求恩是1938年初受加、美共产党派遣,从加拿大告别白发高龄老母,来到中国支援抗日的。他当时是国际上著名的胸外科专家。…  相似文献   

14.
周治龙 《炎黄春秋》2023,(10):71-74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后,侵华日军动用空前兵力对华北地区实施“治安强化运动”和疯狂的“扫荡”,冈村宁次称之为“百万大战”,以报复此前八路军的百团大战。晋察冀边区军民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扫荡”斗争。敌人的“铁壁合围”,令我党政军首脑机关陷入重围。司令员聂荣臻率部经过六天五夜的与敌周旋,部队三进三出常家渠,胜利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粉碎了日军的“扫荡”。  相似文献   

15.
李强  孟庆宇 《文史精华》2003,(10):36-39
涉县,位于河北西南一隅,全境皆为山区。1940年6月,以刘伯承为师长、邓小平为政委的八路军129师9000余人进驻此地。经过长期的自身建设和艰苦卓绝的战斗,开展扩兵,组建政府,粉碎日军多次“扫荡”。至抗战胜利时,129师已发展到30万人,为初来涉县时的30倍。《刘邓大军从这里走来》记述了这段峥嵘岁月,这部抗战史诗。  相似文献   

16.
《湖南文史》2013,(8):43-43
国防大学军史专家徐焰说:相持阶段中,日军在为数不多的大战役中,每次投入兵力四五万人。而对敌后根据地进行的“扫荡”,仅4万人以上的有近20次,万人以上的则达到了100多次。  相似文献   

17.
1940年.正当日军凭借优势装备在中国大地上猖狂攻城略地、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大“扫荡”之时,在其统治的“王道乐土”古城开封,突然爆出让日寇心惊胆战的特大事件:日本侵华特务机关的重要人物、“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少将和数名日军头目于5月17日被人刺杀于该特务机关驻处的山陕甘会馆。  相似文献   

18.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是南京乃至亚洲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日军“慰安所”旧址,也是唯一一处被在世“慰安妇”指认过的“慰安所”建筑,其旧址目前有7幢房屋,约2000平方米.2003年11月20日,抗战时期曾被日军诱骗到这里充当了三年“慰安妇”的朝鲜老人朴永心,在其82岁高龄时,在中日学者的帮助下,回到南京利济巷,指认了当年日军“慰安所”旧址,指认了她遭受日军侮辱与摧残的伤心之地.这处浸透了“慰安妇”血泪历史的民国建筑,将会得到永远的保护,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讲述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  相似文献   

19.
援助缅甸的中国远征军第一路与驻缅英军组成中英联军共同防御滇缅路,由于英军“弃缅保印”战略失误和盟军内部不协调,被侵缅日军击溃,以惨败告终。中国远征军3个军10万人在撤退途中共有3万余人饿死病死在  相似文献   

20.
怒江前线报道:最近,中国军队扫荡日军在怒江的阵地时,俘获了10名日本人和朝鲜人慰安妇,三个月来,她们一直生活在被炮火猛烈轰炸和残酷的战斗弥漫的松山阵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