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概况 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于2005年7月3—9日在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举行,来自世界大约60多个国家的1200多名学者出席了大会(其中约350名来自澳大利亚)。中国史学会派出了以张海鹏为团长、于沛为副团长的代表团,全国各高等院校也有不少学者参加了大会。这样,总共有30多名来自大陆、香港和台湾的中国学者出席了大会。这是有史以来中国学者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  相似文献   

2.
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于2000年8月6日至13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这届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历史和历史学家经历的20世纪》。根据大会秘书处发布的会议通告,大会讨论的学术内容,有3大课题、20个专题、25个小组讨论会(圆桌会议)题目。以下是48项...  相似文献   

3.
切磋学术,增进友谊──出席第18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侧记昆源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一行24人,在团长戴逸教授(中国史学会会长)、顾问王忍之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的率领下,于1995年8月27至9月3日出席了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  相似文献   

4.
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学术见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于2000年8月6日至13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中国史学代表团出席了这次千年史学盛会。参加会议的有1800多人,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率领的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出席了2010年8月22日至28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来自10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1500多名历史学家出席了本次大会。与会学者围绕帝国的衰  相似文献   

6.
第18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蒙特利尔举行耿1由国际史学会(CISH)组织的第8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于1995年8月27日———9月3日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市举行。国际史学会于1926年成立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成立时只有19个会员国(但这已经比当时国联的会员...  相似文献   

7.
李世安 《世界历史》2005,(6):134-135
2005年7月3日到9日,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在澳大利亚的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召开了“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组织了53场专题研讨会和圆桌会议。来自世界各国的1344名学参加了这次国际历史科学盛会。这次大会从历史的视角出发,以全球化的眼光对当前世界历史学界共同关心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课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些突破性进展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钱币》2004,(1):53-53
应国际钱币学委员会 (INC)、国际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 (ICOMON)和第 13届国际钱币学大会组委会的邀请 ,中国钱币博物馆领导戴志强、黄锡全率领中国钱币代表团一行 6人出席了 2 0 0 3年 9月 14 -19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第 13届国际钱币学大会和国际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第 10届年会。大会前 ,首先召开了ICOMON组织各成员国工作会议。各成员单位通报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 ,讨论了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会上 ,代表们高度赞扬了 2 0 0 2年 10月由中国人民银行举办的I COMON第 9届年会 ,公认此次会议是该组织成立以来最成功…  相似文献   

9.
第十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于1995年5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现将这次大会将讨论的主题和专题以及它们的组织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7月5-14日,三年一度的国际历史地理学者大会(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Historical Geographers,简称‘ICHG2015')在英国伦敦皇家地理学会如期召开。本届大会共有近40个国家的686位学者参加,其中超过60%的与会代表分布在东道主英国本土之外的世界各地,主要包括欧洲大陆、北美、亚洲以及大洋洲、中东、南美和非洲。其中,来自于国内复旦大学、北京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大历史"小组会议上的学术发言为例,试图呈现"大历史"的旨趣。首先,西方兴起的"大历史"从整体多层次探讨历史,从而拓宽了史学研究的视野,为多个文明的协同共建提供了启迪,尤其是使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能为此做出贡献;其次,"大历史"主张联接自然史与人类史或称利用人类已有的全部知识参与历史建构,从而有利于历史研究实现突破;再次,"大历史"应用于教育,在韩国成为"融合教育"的主轴,且在世界多地受到年轻学子的青睐;最后,以"大历史"的视角审视现有的学科,如政治学,则有非同凡响的洞见。总之,"大历史"以整个宇宙演化为大背景构建整体的人类历史观,其理论和实践不仅拓宽了历史研究的视野,还有利于在全世界范围内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联合举办的、以"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为主题的第十六届国史学术年会,经过一天半的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已经基本完成大会各项议程。受会议主办单位的委托,我主要围绕本届年会主题,就与会论文和讨论交流情况做一学术方面的总结。在9月23日的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荆惠民同志发表致辞,深刻阐述了研究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历史经验的重要意义和科学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原所长、国史学  相似文献   

13.
<正>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办于1900年,每5年举办一届,"一战"、"二战"期间停办,迄今已举办21届,是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历史学国际盛会。2015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中国召开,由中国历史学会主办,山东大学承办。这一盛会吸引了全世界数千历史研究者参加,为了更好地提高会议质量,更充分促进学术交流,大会创新性地在济南、聊城、青岛、淄博、泰安、济宁等地分设会场,分主课进行探讨。8月27日至29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淄博卫星会议在山  相似文献   

14.
<正>"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弗朗西斯·培根的名言家喻户晓。同样,爱情给人以力量,也为众所熟知。但就历史研究而言,对前者的重视显然要远远超过后者。其中原因也不难解释,因为知识的获取和运用,主要是理性的行为,而理性行为的形成及其后果,长久以来是近代历史学研究的核心。以外交史为例,各国外交家之间的樽俎折冲、谈判及协商及其最后条约的签订,一般都被视为是理性考量国家利益的结果,于是谈判过程的档案记录和通信往来,便自然成为史家关注的重点。以这些材料为主写成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长期被视作近代史学的"正宗"。  相似文献   

15.
16.
<正>[编者按]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于2015年8月在中国山东济南召开,这是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同时也是首次在亚洲举行。这次盛会的成功中办,凝聚着中国几代史学家的努力与心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能够在中国举行,标志着中国史学界与国际史学界交流的日益深入,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历史学在全球影响的不断扩大。本刊特约请国内外学者,围绕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历史与发展、第22届大会的申办与筹备、中国世界史研究如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主题提  相似文献   

17.
<正>一、民族史传统与全球史研究路径以往的现代历史科学主要是在民族(国家)史的框架下进行的,至少自19世纪以来在西方国家是这样的。不管在大学还是在中小学,历史科学作为现代专业的机制化,都在民族国家史的框架下进行。绝大多数历史学家把他们的主要精力花在自己的即在本国的、本民族历史诸方面的研究上。一般而言,这主要是由于民族构建的巨大影响力,它不仅深刻影响了政治改革与革命,而且深刻影响了文化、习俗与人们的思维习惯。具体而言,这是由于民族构建与历史科学之间的紧密同盟。猛力崛起的民族国家推进了历史科学的机制化与对历史学家的专业认可,而历史学家则常常充当民  相似文献   

18.
第十五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于1980年8月10日至17日在布加勒斯特召开。参加大会的国家有67个,代表约2,600多人。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在团长、考古所所长夏鼐教授和副团长、世界历史所所长刘思慕教授的率领下参加了这次大会。这是中国历史学家第一次派代表团出席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共13人,其中来自社会科学院各研究所的7人,大学3人、军事科学院3人。  相似文献   

19.
应国际博物馆委员会(ICOM)和国际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ICOMON)的邀请,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戴志强一行四人出席了7月1-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国际博物馆委员会大会和国际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ICOMON)第8届年会。国际ICOM组织每三年召开一次大会,本次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钱币》2004,(4):78-78
应国际ICOM组织(国际博物馆委员会)第20 届大会组委会主席,ICOM韩国委员会委员长金秉 模、韩国中央博物馆馆长李健茂、韩国博物馆协会 会长金宗圭的联合邀请,中国钱币博物馆原馆长戴 志强、新任馆长黄锡全和研究部主任周卫荣出席了 10月2-8日在韩国召开的国际博物馆委员会第20 届大会暨第21届全体成员会议和国际钱币与银行 博物馆委员会第11届年会。 本次会议是ICOM组织三年一次的换届大会, 来自140多个国家的20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韩国第一夫人H.E.YangSukKwon,著名的泰国 公主HerRoyalHighness等嘉宾出席会议开幕式, 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