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帝信仰文化源远流长,影响广泛。福建东山是台湾关帝信仰文化的发祥地。海峡两岸民众对关帝信仰有着共同的出发点和精神追求。东山关帝庙以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条件,成为海峡两岸关帝信仰文化传播的前沿和热点。两地通过交往,有效地促进和密切了海峡两岸民众的骨肉亲情。  相似文献   

2.
福建泉州先民入台时,把家乡所信仰清水祖师、观音请进台湾奉祀,历代相传。泉台两地民众独特的清水祖师、观音信仰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力地弘扬了泉台文化的优秀传统,密切了海峡两岸民众的骨肉亲情。  相似文献   

3.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同胞是大陆同胞的骨肉兄弟、至亲姐妹。台湾同胞同大陆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在台湾发生的起义斗争,也是很好的说明。一太平天国期间台湾同胞奋起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全国,台湾一样受到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台湾于1851—1867年先后发生了十几次的起义。十几次起义中,1853年李石和林恭的起  相似文献   

4.
陈萍 《福建史志》2008,(4):40-42
闽台两地、一水相连,语言相同,习俗相近,骨肉相亲。虽然一条海峡将台湾岛与祖国大陆隔开,但从文化层面上来讲,自古以来闽台就是同宗同祖、同根同源,存在不可分隔的源远流长的关系:三国时。孙权“为求取国家的利益,开疆拓土”、“觅取海外之发展,谋求贸之利”,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宜洲”,学者一般认为,夷洲即现在的台湾:元代福建泉州路在澎湖设巡检司;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统一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光绪十三年(1887年)台湾虽然改建行省。仍称福建台湾省。本文拟从闽台两地有关崇蛇习俗的角度探讨闽台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5.
公元230年孙权遣将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浮海远规台湾.这是我国历史上大陆和台湾大规模交往的第一次记录,也是我国第一次以政府名义出航台湾,并在台湾行使国家权力的最早证明.此行对于开发台湾,密切东南沿海和台湾的经济文化联系,以及开拓我国东海、南海及南洋的海上航道,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台湾的光复,不仅仅要在政治上使之重新归入中国的行政版图,同时亦要在民族思想、语言和文字书写方式上重新“再中国化”.南京国民政府在台湾所开展的国语运动,即是要通过中国语文的“复员”而达到“去日本化”和重塑“国民”的目的.台省国语运动的开展,推进了战后台湾的文化重建和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这一运动亦是国民政府加强自身在台湾的统治力和控制民众思想的重要策略.这一时期的国语运动受台湾时局影响较大,与此同时,这场运动的起伏变化亦反映了光复初期台湾政治和社会心理的复杂面相,并对现代台湾政治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连横是台湾著名爱国历史学家、诗人、学者。历经十年,编纂《台湾通史》,开创了台湾历史编纂通史先河:连横一生著述颇丰。收集保存大量珍贵的台湾历史文献资料。其中不乏海内外珍贵的孤本,诗书中无不凸现爱国爱家的民族主义思想,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作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台湾太史公”“台湾史学第一人”。当前,弘扬与传承中华文化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研究连横及其作品意义深远而重大。  相似文献   

8.
毛文君 《百年潮》2005,(11):56-59
1945年8月15日,随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重新回归中国版图.台湾民众面临着摆脱日本殖民体制,重建岛内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秩序,再次融入祖国的艰巨任务.由于海峡两岸长达五十余年的分离,岛内居民无论是在语言还是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对大陆都了解甚少.南京国民政府在接收台湾的过程中,对岛内舆情也有把握不准、措置失当之处.因此,台湾民众和中央政府的隔阂并未因台湾回归而消除,对立情绪反而随着接收的进行日渐滋长.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全球化扩展之下,强势文化逐渐同化了弱势文化。长期以来台湾的客家文化被视为一种弱势文化,正逐步面临式微。所幸,台湾政府的多元文化政策之下,已经强调保存与发展弱势文化的重要性。在此政策之推动之下,2003年台湾行政院成立了客委会,专责保存与推动客家语言与活化客家文化。台湾在解除戒严与政权转移之后,展开民主化历程,并引领民间与政府加强重视对客家语言与文化之研究;此外,台湾大专院校也进步设立客家学院、客家语言与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促使台湾的客家研究迈入一个新的局面。 客家语言与文化之研究,从学术的角度反思将决定客家研究之水平。客家研究的方法,可将人文与社会科学诸多研究方法,加以广泛应用。甚且在全球化时代下,建立一套活络的客家研究方法,希冀活化与赋与台湾客家文艺复兴运动之新价值。 本文旨在分析,在21世纪全球化实现台湾多元文化政策之下,如何保存台湾客家语言和发展客家研究。本文亦审思与评价当前台湾客家语言与文化之研究方法,并对加客家学的诸多面向、意涵加以区分;并提出:人文、自然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整合运用到台湾的客家研究,希望客家学采用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能提升其学术水平,扩大其学术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客家学研究的范畴并不受限于哪一学门,其研究的方法也并不受限于哪一学科,而应该是全面又深入的多元科际整合工程。而且,客家研究不能缺乏客家语言之研究,因为没有客家语言就没有客家人。本文亦指陈客家语言研究之重要,并指出台湾21世纪台湾客家学的发展;希冀有志于客家语言与文化之研究者,大家戮力以赴共同为台湾客家学术研究而努力。  相似文献   

10.
美金  阿春  左右 《旅游纵览》2011,(9):13-15
<正>台北是浓缩的台湾,精致而富有韵味。台北是台湾政治、文化、商业与传播的中心,有景观、有商业、有美食、有文化、有自然、有创意;有点旧、有点新,混在一起却形成了奇特的亲切感。台湾自由行是台湾团队游走马观花的补充,更适合游客的深度体验。  相似文献   

11.
台湾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可以说是从台北市(?)山贝丘的发现与发掘而开始的.此后,虽然中、南部史前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日益增多,史前文化的时限内涵和空间分布都有延长和扩大,但以圆山贝丘为代表的圆山文化仍为台湾北部最重要的史前文化之一.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圆山文化并没有做过系统的研究.鉴于此, 笔者企图利用所能接触到的资料在这方面做些工作.  相似文献   

12.
台湾的政治重心从台南向台北转移是台湾近代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奠定了现当代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格局。改变传统政治格局是沈葆桢治理台湾的重要措施之一,他通过在台湾驻扎巡抚、建立台北一府三县,以及北路开路抚番、买机器开基隆煤矿等措施,加强和扩大清朝对台湾的管理,奠定了台湾政治重心北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李颖 《福建史志》2006,(6):31-33
科举制自隋创设以来,一直是学子人仕的最主要途径,以后的明清继续沿用这种考试制度。明清时期的学校不仅是科举考试的服务机构,更成为传播儒学文化的重要场所,而各地的科考状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地儒学文化的兴衰。清代台湾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最近,台湾当局逆历史潮流而动,公然抛出“两国论”的荒谬言论,引起海内外舆论的普遍谴责。针对台湾当局的倒行逆施,我们很有必要对台湾的历史以及台湾历史上的三次回归进程作一回顾。一、目湾自8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份,由台湾本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及其它附属岛屿等组成,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大量考古出土文物表明,自新石器时代起,台湾便与祖国大陆有着密切的联系。台湾新石器时代文化与大陆同时代的文化完全相同,是大陆文化的延伸。战国时期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中产阶级在台湾转型时的政治文化变迁中的兴起原因,说明中产阶级在台湾政治文化从威权政治向自由化"软着陆"转型时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本期发表的两篇书评,都是以黄文雄的著作为评论对象.黄文台湾高雄人,1938年生,1964年赴日留学,先后就读于早稻田大学、明治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日本台湾同乡会会长、世界台湾同乡会副会长、台独联盟日本本部重要干部,现任日本拓殖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汉文著作和译本还有《台湾国家的条件》、《台湾国家的理想》、《中国的没落》、《满洲国的遗产》、《大东亚共荣圈的精神》、《威胁的中国、被骗的日本》等.此篇所评图书译者萧志强,现任台南社区大学讲师,还译有《台湾论》等.仅从这里评论的两种书即可看出,黄文雄根本不具史学研究者的基本素养,这样的著作不能称之为学术著作.但是,黄的著作却多次进入日本全国每周十大畅销书排行榜,可见影响之大,不能不引起史学研究者的重视.黄的著作是否在台湾也引起反响,不得而知.但从译者为《台湾论》译者这点来看,至少有人愿意迎合黄的观点.因此,尽管黄著并非学术著作,却有评论它以正视听的很大必要.这也是史学研究者为维护历史尊严而理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在种类繁多的文化特征中,文化人类学家,尤其是考古学家往往会碰到一批又一批的人类古墓葬.对于前者,探究墓葬宗教仪式诸方面的内涵是其主要的出发点;而就后者来说,即是从考古遗存形式上的模式分析入手.换言之,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家从人类自身开始,探寻着社会中的社会文化模式及规律; 相反,考古学家则必须从那些遥远的人类“遗物”着手.本文以原始材料为基础,从时空分布上来考察台湾史前的埋葬模式.(见图1;有关遗址的详述见附录1)我们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们将如何把台湾史前时代中的社会文化的变化揭示得更加清楚.  相似文献   

18.
康熙年间清廷收复台湾后,举行科举考试,并在乡试中设立专门保障名额,清代台湾举人也随之产生。作为台湾社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举人积极参与各种文教活动,推动了台湾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9.
《世界》2011,(9):2-2
台客,原本是一个土里土气的贬义词,现在借着台湾知识分子的推荐,成为了非常流行的褒义词,代表着一种本色与个性兼备的本土文化。而台湾对大陆地区最近开放了自由行,正是给人们一个亲近本真台湾的绝佳机会。  相似文献   

20.
白少帆 《百年潮》2001,(1):75-76
1919年,《新青年》提倡白话文,拉开了祖国大陆新文学运动的序幕。新文学运动的兴起,是1915年开始的文化启蒙运动深入开展的根本标志。和祖国大陆的情形相同,1920年起步的台湾新文化运动一直呼唤着台湾新文学运动走上历史舞台。作为台湾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兴起,必然显示出她是台湾新文化运动的伟大生力军,必将促进台湾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发展。和祖国大陆的新文学运动一样,台湾的新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