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中东石油输出国对同一时间出口到不同地区的同种原油采用不同的计价公式,使亚洲原油进口价格高于欧美等国的进口价格,形成亚洲溢价。进入21世纪以来,亚洲溢价程度加深,范围扩展。本文在介绍亚洲溢价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亚洲溢价对中日两国的不利影响以及亚洲溢价的产生原因,提出通过培育亚洲原油定价中心、中日联合采购等途径削减亚洲溢价,能维护亚洲能源进口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刘玲 《区域治理》2021,(35):243-244
能源问题是制约人类社会发展最为主要的问题之一.两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度持续提升,传统能源被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建设与生产生活中,这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严峻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能源枯竭、地质破坏等.能源危机迫使各国政府与科研人员不得不加强新能源的研发与应用,太阳能则是新能源研发与应用中的重...  相似文献   

3.
中日俄在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博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能源消耗与日俱增,原油价格不断飙升,“能源安全”问题日趋凸显。比邻而居的中日两国都是世界能源消耗大国和能源进口大国,在能源领域有着“共同的弱点”。近些年中日在东北亚地区围绕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输油管线建设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博弈。作为能源供应国的俄罗斯,大搞能源外交,有意在东北亚能源市场中引入竞争机制,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这在客观上进一步加剧了中日在输油管线问题上的恶性竞争。在能源领域,如何协调和缓解对抗式、排他式的恶性竞争,避免传统的“零和博弈”是摆在中日俄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正在新能源安全观的指导下,中国能源外交取得了突出成就:在能源外交多元化方面卓有成效,中国在巩固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同时,深化与拉美、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能源多元化格局成效显著;促进能源外交机制化,中国在全球能源合作领域的实践不断拓展,多边能源合作机制逐步完善;新能源国际合作逐步深化,中国不断加强双边和多边新能源国际合作,重视  相似文献   

5.
碳减排的目标实施与实现需要在社会生产、生等区域具体落实,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处于战略转型的重要阶段,二者在发展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区域的均衡协调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碳减排下的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也愈发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更是城市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孙娇 《沧桑》2014,(2):118-119
近年来随着土耳其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也随之增加,但是由于国内油气资源匮乏,土耳其对进口能源的依赖也不断增加。而决定土耳其能源政策的关键要素是国内的能源需求和供应之间的差距。土耳其的能源政策(包括对内和对外政策)是否可以有效解决国内能源需求以及土耳其能源政策所面临的挑战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SHAPLEY值法的短线旅游联合出团成本分担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行社联合出团成本如何分担是现实中较富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旅行社广泛采用的短线旅游联合出团成本分担方法,将其总结为“坐庄-跟庄”模式。在分析了该模式的优势与不足之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更为科学的改进方案——基于Shapley值法的成本分担策略,并通过模拟案例验证该策略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从中可以看出基于Shapley值法的成本分担策略兼具公平性与可行性。最后文章对研究进行了扩展讨论与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8.
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而中国能源局第一时间否定了这个数字的准确性。中美能源消耗到底谁第一的争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不同层次的私营金融业在走向公私合营的共同目标中,所需的时间、具体的过程有着较大的区别。上海私营金融业曾两次组织对生产与其他经济事业的联合放款,此外规模较大的银行较早实现了公私合营,而数十家中小行庄公司则通过组成四个联营集团进行多种业务的联合经营并逐步过渡到两个联合总管理处,实现了从业务到人事、财务、组织多种形式的联合管理,最后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与大银行共同组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政府对上海地区数量众多的私营金融机构采取了导向联放、联营和联管的循序渐进的谨慎政策,是符合整个中国金融业历史实际的正确之举,体现了中国私营金融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增加能源种类的必要性 汽车热爱石油,并不是因为石油味道好,而是因为它便宜——"我们可以把煤变成油,但成本过高,代价昂贵,"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R·A·穆勒在《未来总统的物理课》中告诫那位未来的总统:地球上的煤还能坚持几个世纪,而石油已经快耗尽了。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节能措施、成效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能源资源在全社会的最优配置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为主要目标,日本实施了以节能技术创新为核心的“规范-服务-鼓励”三位一体的节能措施体系,成效显著。日本节能的做法,对当前我国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专家政治的浪潮在美国达到一个峰巅。技术统治论的思潮与运动以物理学原理深刻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新政时期也大量吸收专家参与政权。在此前后。《东方杂志》、《国闻周报》等将技术统治论作为新的思潮与运动加以介绍,一些参政知识分子则更多地从美国政府的政策调整中吸取经验。南京政府一定程度地吸收专家参政,在行政技术化、立法科学化等方面有一定改进,但未改变蒋介石专制政权的性质。美国的技术统治论经历复杂的转变,其中一部分为主流社会所吸收,一部分则趋向偏激,进一步产生对美国社会的深刻怀疑,成为当今美国社会的另类选择。美中两国历史发展说明,科学进入政治领域,有利于技术层面的科学化;科学主宰政治。却是技术乌托邦之梦。  相似文献   

13.
Two American economic geographers and prominent specialists, respectively, in the energy industries and resources of Russia and related economic developments in China, evaluate and supplement the material presented in the preceding paper on the clean energy dilemma in Asia (Wilbanks, 2008). The paper covers chan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globally as well as in Russia and China, Russian oil and gas exports to Asia (more specifically to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resources and production in China, and energy intensities in both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4.
An American specialist on Russian agriculture examines that country's agrarian policy, as well as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more generally, one year into the presidency of Dmitriy Medvedev. Focusing on the three key policy issues—state financial support, state intervention in the grain market, and international food trade policy—he assesses the extent to which current policy represents a continuation of that prevailing during the presidency of Vladimir Putin.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appointment of a new Agriculture Minister in 2009, which may signal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the management of the sector, and concludes with an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Numbers: F130, Q100, Q170, Q180. 2 tables, 63 references.  相似文献   

15.
The Impact of Energy,Transport, and Trade on Air Pollution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team of U.S.- and China-based geographers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environment by modeling the effects of energy, transport, and trade on local air pollution emissions (sulfur dioxide and soot particulates) using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model. Specifically, the latter model is investigated using spatial econometric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potential regional spillover effects from high-polluting neighbors. The analysis finds an inverted-U relationship for sulfur dioxide but a U-shaped curve for soot particulates. This suggests that soot particulates such as black carbon may pose a mor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China than sulfur dioxid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Numbers: C50, F10, Q43, R40. 4 figures, 3 tables, 47 references.  相似文献   

16.
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1987~2006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日产业内贸易水平20年来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中日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制成品领域内,其中,机械和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最高;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中日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中日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一方面在军事上对中国东北进行武装占领,另一方面,则动用政治手段,借"自治"美名,制造县级亲日政权,策划从下到上的"自治"独立。为了进一步推动这一工作的执行,还成立了最大的组织"自治指导部"。与此同时,关于即将建立的伪独立国家的地方统治,也鼓吹实行县级"自治"。这些"自治"的行动与构想,构成了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独特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华北沦陷区粮食的生产与流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士花 《史学月刊》2006,2(11):55-63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特别重视对华北沦陷区粮食的掠夺。尽管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更重视棉花的增产,但除日伪强力推行植棉的地区外,华北沦陷区的农民仍以种植粮食作为农耕的第一选择。日本的军事侵略及统治,严重破坏了农村的农业生产力,粮食的播种面积及单产量都比七七事变前减少,粮食的流通渠道、机构、方向、手段等都受到了影响。粮食流通的初级市场———集市减少,农民多在自家庭院卖给前来收购的小贩;一些粮栈或货栈成为日本商社的收购人;大城市粮栈的运输职能丧失;一些粮食集散市场的中转职能改变;铁路、卡车及牲畜运输量的增加,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伪交通统制的重点和薄弱环节所在。  相似文献   

19.
孔雀蓝釉在中国唐代已能够自己生产,并使用于建筑之上;孔雀蓝釉器物在中国出现于宋代,金代中期即12世纪晚期开始连续生产,目前发现山西地区是主要产地之一,而且直接影响到后来山西出现的法花釉,它与中亚、西亚的孔雀蓝釉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它的发展与道教有某种程度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