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上期介绍了庐山博物馆收藏的部分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在庐山美庐别墅生活时使用的生活物品,包括镂雕象牙、浮雕花卉龙足檀香木盖鼎、余述怀赠送的玉柄竹丝团扇等。本期将继续精选部分银器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2.
象牙席     
象牙的特点是硬而脆,用它来织席是很难想象的。然而,在故宫博物院珍宝馆,却展出了一件稀世珍品——象牙席。这件象牙席,长216、宽139厘米,全由薄如竹篾、宽不足0.3厘米的扁平象牙条编成,织纹是人字形,周边用涂了黑漆的牙条  相似文献   

3.
文物探源     
《文史月刊》2009,(12):F0003-F0003
白套红玻璃花卉纹炉 时代:清代 尺寸:高7.3厘米 口径8.1厘米  相似文献   

4.
正若非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古代艺术品的巧夺天工。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几个象牙套球,都是用整块象牙雕刻而成,球内套球,逐层镂空,每层厚薄均匀,球面刻上精细图案花纹,层层都能转动。最大也是最出名的那个高54.8厘米,直径11.7厘米,玲珑剔透,雕工细腻,从里到外总共有17层,堪称清代中晚期象牙雕的扛鼎之作。据说,工匠在雕刻象牙套球时,  相似文献   

5.
在故宫博物院珍宝馆里陈列着一件通体镶嵌珠宝的金质三足爵杯。此杯通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足高5厘米。杯以立夔龙为耳,夔龙头各安珍珠一颗;三象头顶立、卷算为足,金丝象牙围抱足两边;杯身錾宝  相似文献   

6.
1987年在南阳市桐柏县江河镇发现一座北宋时期墓葬,内出土一件《点降唇》瓷枕。瓷枕平面呈八边形,面大于底。面边长6厘米~17厘米,底边长5.5厘米~13.5厘米,高7.4厘米~8.8厘米。整体瓷枕中部呈凹面状。上饰白釉,墨色书画。枕面绘一粗一细双道边框,内用行体书《点降唇》词一首。内容是:“苦热炎天,迤逦飘荡火云散。榴花绽,池里荷花放。公子王孙,避暑摇纨扇。捕凉簟,满斟酒甚,好把金樽劝。”瓷枕周壁绘边框,前后两侧面内绘花卉,左右三侧面内仅一面绘花卉。枕底为素面,未施釉。根据瓷枕造型,釉色,墨绘推断,…  相似文献   

7.
1958年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于南城县洪门公社长塘村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益庄王朱厚烨元妃王氏墓发掘出土。明代(1368 ̄1644年)。白玉,略有褐斑。扁薄面隆,中厚沿薄,状如一瓣荷花。正中琢观音一尊,结跏跌坐于莲花之上。观音头戴宝冠,直鼻小口,大耳垂下。两侧飘带搭肩,披帛绕臂下飘,双手合于胸前。观音两旁及头顶镂雕火焰纹背光。莲花花蕊为阴刻线斜方格纹,叶面下挖打磨。高5、宽3.5、厚0.7厘米(江西省博物馆藏)。镂雕白玉观音@彭明瀚 @李宇  相似文献   

8.
徐畅 《收藏家》2016,(8):55-60
篆刻家虞受言为何许人也?遍查多种书画篆刻工具书及民国篆刻史书皆未获知。且先看看他刻的一批印作吧!虞受言曾为谈月色老师刻过一批印章,按时间顺序排列如下:一、"丁丑(1937年)十一月七日当涂罹难,戊寅(1938年)八月二十八日广州家破",象牙白文印。1.4×1.4×2.6厘米。  相似文献   

9.
《文物》1965,(11)
73 明 象牙砚 通盒高6.1、砚高1.3、宽6.4、长10.9、池深0.G厘米74 明 玉朱雀现 高3.2、宽7.7、长13.2厘米图版伍拾75 明 漆抄手琨 通壹高5,砚高3.!}、宽10.4、量16.5厘米7G 琦 雕竹瓜瓞现 通盒高3.3、观高O.9、宽5.5、长8.5厘米砚史资料(二三)~~  相似文献   

10.
鎏金狮钮刻花银瓶,1985年江西德兴市银城窖藏出土。通高51.5、腹径23、底径10.6厘米。银瓶为高浮雕坐狮钮盖,直檐。喇叭口,卷唇。细长瓶颈,胆腹。圈足微外撇。银瓶锤击成型,平錾纹饰。镂雕狮纽座盖和瓶体各组花纹图案均涂金,银地金花,显得格外富丽庄...  相似文献   

11.
张洪艳 《收藏家》2022,(10):89-92
山东曲阜的孔子博物馆珍藏着一件清代的奉天诰命盒(图1),乃是清代衍圣公接受朝廷诰命时所用,整个诰命盒华贵、大气,髹金漆,九龙缠身,不仅是一件难得的珍贵文物,也是清政府重视衍圣公、尊崇衍圣公的见证。一、清代奉天诰命盒此诰命盒为清代中期的文物,盒长44.7厘米、宽20.8厘米、高41.5厘米。盒为木质,通体髹金漆,盒身镂雕金龙九条,正面五条,左右各两条,上面一条,皆朝向中间;盒后雕金龙两条,为立身型,皆面向中间。盒两侧面各雕一条。  相似文献   

12.
《收藏家》2021,(7)
正高9.7、宽7.3厘米天津博物馆藏镂雕带有吉祥词语文字且出廓的玉璧从汉代始现,魏晋以后没有发现,直到宋明清才出现过仿制品。所雕琢的镂空文字,常常是汉代盛行的吉祥语,如"宜子孙""长宜子孙""长乐未央""长乐""益寿""延年"等词语。这些吉祥文字,反映汉代人祈求国泰民安、子孙繁昌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新乡市博物馆馆藏古代兵器,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较全。今选出几件有代表性的兵器作一简单介绍: 夔龙纹铜钺商代。长11.7、宽11.8厘米。平肩,弧刃,两肩有长方形穿,内为长方形有圆穿。饰镂雕夔龙纹,内饰兽面纹,铸制精美(图一)。“◇”铜戈商代。长22.4、宽6.5厘米。援起脊,靠内处饰三角形蝉纹,首和二前足翘起。直内两面嵌松绿石虎纹,有圆穿。  相似文献   

14.
因对“许公宁透空蟠虺纹青铜饰件是先秦失蜡法工艺制作”这一论断存有质疑,故通过实验考古的手段,用泥范制作工艺对徐公宁透空蟠虺纹青铜饰件进行了复原,实验证明用6块组合外范和1块芯范即可浇铸出此饰件.关键是要在芯范上设计出可让铜水流到透空纹饰处的通道,而正是这些通道使浇铸后的饰件上形成了连接把手和透空纹饰的铜梗,这些铜梗是铸造透空纹饰的技术产物。泥范铸造实验成功铸出了徐公宁透空蟠虺纹青铜饰件,且其具有原器物的工艺特征,从而也说明了此饰件乃泥范铸造工艺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1件明代监察御史王忬佩带的象牙腰牌。此牌系征购所得。椭圆形,黄色,光泽明亮。宽5.8、高8.8、厚0.8厘米,重58克。上端浮雕成双兽形,有一宽、高各0.5厘米的菱形穿孔,用以穿系。牌正面竖刻篆书"给监察御史王忬佩"2行8字(图一)。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博物馆于1979年从陕西岐山征集到明代徐渭墨笔花卉图卷一卷。全卷由六幅花卉、自题论画诗以及清初学者李因笃的题跋组成,纸本,纵29.9、横304.7厘米。花卉每幅横长约40厘米。此卷第一幅为《牡丹图》(图版陆:1)。大花大叶,浓墨一气泼就,自然生动。画右题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中国先秦时期透空蟠龙纹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发展与传播途径,本工作根据已有资料分析了先秦时期透空蟠龙纹青铜器的六个特征,结合其特征将铸造工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以芮国墓透空龙纹方盒、新绛蟠蛇纹镂空鼎为代表的摸索阶段,愠儿盏、许公宁透空附饰为代表的形成阶段,淅川下寺铜禁、曾侯乙尊盘为代表的成熟阶段和以陈璋壶为代表的高级阶段。从这些透空蟠龙纹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及考古学家对其年代的考证,其传播的路径大约由韩国至楚国,再传播到其它地方,即今天的陕西至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河北等省。  相似文献   

18.
刘家林 《江汉考古》2007,(2):100-100
湖北省黄梅县出土。高11.8、宽16.6、底径13.5厘米。枕为透空雕塑的亭台造型。亭台四面开门,外壁堆贴有各种构件和花草。枕面两端上翘,中间内弧,形成如意云头形枕面,枕面边缘刻划两周弦纹作边饰。亭台内两人席地而坐,中间置一围棋盘,棋盘上置棋子,两人正聚精会  相似文献   

19.
此罗汉长11.7、宽8.6、高11.8厘米,底座长11.7厘米(图一)。罗汉面瘦修长,高颧骨,貌慈祥,两目紧闭,微露笑容,薙发秃顶,额有皱纹三道,嘴扁大;身披袈裟,直领对襟,上面雕有繁密的缠枝花卉纹;袒胸露腹,身着宽袖内衣,上面也雕有繁密的缠枝花卉纹;袖掩双手置左膝上,踞坐露出右脚,穿带格纹履。座呈四瓣花状垫座,座环周和座底外侧雕繁密的缠枝花卉  相似文献   

20.
1983年9月14日,潼南县玉溪区废品收购站征集到一件巴蜀式铜钺。此钺为玉溪公社十一大队二队一社员在涪江岸边包产地里翻土时发现的。钺的刃部成半圆形,后锋成八字形,銎作扁圆形,銎边内收成束胫。椭圆形喇叭口,口边呈凹弧状,口空径为4.5×2、深6厘米,口沿下一厘米处的左右两米各有一透空小钉孔,其中右边钉孔处残(图)。铜钺全长11、刃宽8.2、胫仄4.8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