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在弥勒县西一镇红万村,彝族阿细人奔放的歌舞精彩迷人,神秘的祭火活动撼人心魄,这是火的圣典,这是阿细"部落"原始激情的豪迈释放——神秘的阿细祭火节。火神的后裔传人  相似文献   

2.
辽东满族地区的"二月二"节俗包括初一的祭祀准备厦初二当天的祭祀仪式两大部分.时至今日,"二月二"节俗仍然在当地有所传承,其仪式的宗教意识淡化,实用功能凸显,并具有调节农耕周期、传承农耕知识、祈盼农事顺利的地方性功能与意义.正是通过民众的个体与集体记忆的描述,仪式程序及信仰心理的不断强化和巩固,传统农耕知识与技术智慧得以延续传承.  相似文献   

3.
祈雨,作为远古人类保证生存的必要手段,一直都是古代社会最重要的巫术仪式,从传世的文献记载来看,形式丰富的祈雨仪式都与女巫(女人)有着不解之缘,她们或是仪式的主持和主角,或是充当祭祀中的献礼,或是在巫术失败的时候被真正的杀害.女人在祈雨仪式中的不可缺失性与我国古老的思想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而其在仪式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弱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女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整体地位的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4.
陈泳超 《民俗研究》2023,(2):99-113+159
仪式文艺是与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仪式紧密关联的文艺样式,它历史悠久,门类繁多。对照通常的文艺作品,仪式文艺只有在以仪式为中心的文艺场域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展演,仪式与文艺叙事经常迭相嵌套,其文本具有多样态的存在方式,其叙事则常与文本外的仪式实践互相映射。它跟俗文学一样具有显著的模式化特征,却有着一般文学不具备的针对仪式之传统指涉性,传统之外的接受者容易发生理解错位。它经常在名实、逻辑、伦理等方面与通常的文艺审美习惯发生违和之感。这些表征皆可归结于它服务于外部仪式实践的基本存在方式,功能导向是仪式文艺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云南西畴县上果村壮族"祭太阳"仪式在"反结构"阈限期内具有"不完整倒置性"现象。在上果村的传统文化和村民生活结构中,"祭太阳"仪式的"反结构"具有生活的逻辑性和合理性。"祭太阳"仪式中男性与女性"不完整倒置"的反结构现象蕴涵了上果村传统地方知识、壮族两性文化和仪式结构功能共同支配下的稳定性与流动性。  相似文献   

6.
民俗学研究传统注重民俗仪式、过程、事件的描述与研究,对其中的民俗物品往往视而不见,民俗物品湮没在事件、仪式、过程的描述之中,被看作孤立于事件、仪式、过程之外,与事件、仪式、过程的整体没有关联,是不具有民俗意义的自然之物。在民俗志写作中,学者浓墨重彩地描述人们表演的仪式与信仰,  相似文献   

7.
袁培德 《风景名胜》2016,(4):119-134
去往红万村的路上,风景跃然眼中美不胜收,晨曦的浓雾笼罩郁郁葱葱的森林,大片的云海横亘山间恍若仙境,在蓝天白云下阳光洒满红土地,一路生机勃勃处处美丽如画. 此次远行云南,是源于云南摄影朋友扎西刘的邀请,他向我介绍说,云南的大山之中,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彝族,彝族有一非常古老的支系叫阿细,阿细人在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三,都要举行隆重而精彩的视火为万物之灵的神秘庆典阿细祭火节,祭火节上的阿细人,不穿衣服,也不穿裤子,纹身遮面、赤身裸体的上百人翩翩起舞卷起了满目红尘,红土飞扬中血脉偾张激情的身体充满了整个山谷.  相似文献   

8.
当前牧区敖包祭祀的重建并非是简单的文化复苏现象,而是现实场域中牧民对于自我身份以及理想社区的建构方式,具有深刻的时代特征.个体化经营产生的生计问题与社区解构风险引发了牧民对于自我乃至牧区的认知危机,而承载传统文化的敖包祭祀仪式恰好成为了整合社区、确保自我确定性的地方性资源.因此,敖包仪式的重构不仅仅是社会结构的单纯反应,还是主体结合当前需求与未来期许,基于传统资源进行的对于自身、所在社区乃至草原社会的再确定与演绎过程.  相似文献   

9.
郭辉 《安徽史学》2013,(1):56-63
现代国家仪式作为中华民国建立之初政权合法性建构的重要工具和措施,有其产生背景与契机,中国传统礼仪、节日文化为现代国家仪式产生提供本土资源,而随着近代中国逐步开放,西方现代仪式知识的传入及传播为现代国家仪式产生提供域外资源。民国成立为现代国家仪式提供制度保障的同时,也利用国家仪式操演,昭示新民族国家、新政府成立,并提供正统与道统支持,构建"革命"与"共和"作为民国"新传统",为新政权提供合法性支持。国家仪式及其政治文化,从传递社会记忆、维护政治秩序、构建文化传统、动员社会等方面形塑、表达和强化剧烈转型的民初社会的政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阿细跳月     
“跳月”是我国西南云、贵地区彝、苗、壮、布依等族流行的一种民间歌舞。因民族和地区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其中的“阿细跳月”独具特色,名闻遐迩。 “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的传统民间歌舞,又称:“跳乐”、“打跳”、“打歌”、“跳歌”等。其来源,有这一个传说:在很早以前,阿细人居住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大山火,烧了九天九夜,地面被烧得滚烫。阿细人扑打大火,不断地换着脚或单脚跳着。大火终于扑灭了,人们歌舞欢庆,模仿打火时的样子,跳着脚跳起来,便形成了“跳月”的舞蹈动作。后来发展为群众性节日喜庆歌舞,并成为青年男女间的一种交往方式。其歌  相似文献   

11.
灾害公祭作为一种公共社会活动和仪式象征体系的一部分,可以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传统的关系。"东方之星"游轮翻沉事件发生后,政府采用民间俗信"头七"的时间举行公祭,而公祭之仪式、内涵、主体却与传统俗信差异极大。在此背后,隐含着世俗性事件处理与信仰性阴阳沟通仪式之间的矛盾,也体现出世俗权力借公祭将死亡意义价值化、意义化的一贯逻辑,更进一步表明国家权力所型构的公共"纪念"仪式与民间俗信所支撑的个体祭祀之间的生死观存在差异。而透过对当代社会"祭祀"与"纪念"之间复杂关系的分析,可以透视唯物主义生死观和传统信仰正呈现一种既交汇又对峙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12.
荣新 《民俗研究》2014,(3):104-113
纸扎是中国传统丧葬仪式中常见的一种乡民艺术,与礼仪、祭祀活动密切相连。鲁西南地区素来重视丧葬礼仪,仪式中的纸扎品类丰富、制作精美。通过对一场鲁西南乡村三周年仪式的田野调查,将纸扎置于丧葬仪式这一乡民生活场景中进行考察,可以发现纸扎与丧葬礼俗的依存关系,具体而微地呈现纸扎引发的村落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展演与互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探讨清朝第二代君主皇太极在太庙祭奠祖灵、进献供品的具体情况,考察了当时清朝内外的政治情况和皇太极本人的宗教观。皇太极在当时导入中华王朝式的仪式,有意识地创造了和满族传统仪式共处的状况。祭天仪式也好,祭祀祖先也罢,并没有排除满族传统的仪式,也没有使两者融合。原因在于保持民族意识须要满族传统的仪式,而为了成为中华世界的政权须要中华王朝式的仪式,二者皆其需要。皇太极虽然很热诚地导入中华王朝式的仪式,但根本上还是灵活地站在其基于满族政权现实的需要上。  相似文献   

14.
《神州民俗》2008,(1):31-32
在维吾尔民族中延续至今的“柯尔克苏库尤希”仪式,是一种家庭庆典活动,这个活动明显地带有维吾尔人家庭启蒙教育的特点。文章从民族传统文化与风俗习惯的角度,介绍了新疆维吾尔族人的“柯尔克苏库尤希”仪式与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15.
烧"太平香"是流传于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还愿类祭祖仪式,当地人简称其为"烧香".本文记录了这一民俗事象的仪式过程.在与萨满教仪式的比较中,从岫岩地区的族群发展史、"烧香"仪式的某些程序及服装器具的制作与使用等方面对其神圣/世俗性进行分析,得出:岫岩"烧香"祭祖还愿仪式是一种世俗性裹夹下的"神圣"仪式.  相似文献   

16.
覃延佳 《民俗研究》2017,(5):128-139
地方仪式传统与一定地域内的人群分类有着密切关联。在王朝国家管理与族群观念实践语境中,广西上林县地方人群形成了一定的人群分类话语,对"蛮"人的想象与认知逐渐固化。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语境下,师公、道公等仪式专家的流动,逐渐构成我们观察地方人群分类新的文化维度。不同地域间的仪式流动在促使地方文化形象发生转变的同时,也让地域内的人群具有了自我认知的参照,原本属于"蛮"区的人之文化优势也逐渐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7.
马来西亚客家人丧葬仪式中的"打斋"流派,源自广东客家地区的"做香花"传统。打斋作为客家人生命礼仪中重要的传统仪式,在马来西亚得以传承至今,同时经过一两百年的流传与演变,逐渐呈现出在地化的特色。对于马来西亚客家人而言,丧礼中的打斋仪式不仅满足了慎终追远、抚慰人心的精神需求,而且是他们在马来西亚这样一个多元社会中,在与其他华人方言群体的竞合中,彰显客家族群特色、坚守中华文化传统以及诠释文化认同观念的重要表现,即呈现出不同于原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同一民俗事象在口头传统与图像叙事的表述中,具有显著的交互指涉关系,但具体叙事情节的口头表达与图像描绘,并不一定能在时间序列上呈现直接的对应性。这些叙事情节在特定仪式中的演述过程,不仅会发生"图"与"言"的时空错位,甚至图像叙事就不是口头传统所描绘的内容,而只是一种固化的仪式环节。因此,口头传统与图像叙事的交互指涉就需要一个媒介的引导。对于这种现象,畲族"做功德"仪式中的"功德歌"演述与描绘盘瓠神话的长联就是这种以身姿为媒介实现交互指涉关系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9.
高学博 《旅游纵览》2015,(2):69-70,72
人类学有一种传统,即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并把结构中的事物看做是一种标志,这些标志被作为生活本身的鉴定者,具体为生活中一个又一个仪式。人类学对仪式的深入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仪式理论被引入到旅游研究,从而形成了旅游人类学中具有特色的部分。本文根据人类学从结构和仪式角度研究事物的方法,对旅游这一世俗与神圣相交错、相转变的特殊仪式过程进行解构,从而论证作为一种仪式的现代旅游对旅游者的"结构"式生活的加强,及东道主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0.
在萧凤霞女士的《传统的循环再生——小榄菊花会的文化、历史与政治经济》一文中,"菊"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历史进程中透过仪式被人所解读,通过象征意义做出对当时区域社会的反映与文化建构。地方权力与中央权力展现了连结与争夺,使得文化仪式的象征意义出现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