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议港币及其一分券刘筝自1845年香港第一家银行──东藩汇理银行首次发行纸币以来,港市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香港的货币可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由香港当局授权的银行负责发行的纸币;另一部分是由香港当局直接发行的各种铸币及纸辅币。1935年,港英当局对货币体制...  相似文献   

2.
西方最早在中国创设银行的国家为英国。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即开放五口通商。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英国在香港设立西印度银行(BANK OF WESTERN INDIA)的分行,总行在孟买。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改名为东方银行(ORIENTAL BANK),总行迁伦敦,在香港称为东藩汇理银行。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在广州设分行,再一、二年后在上海设分行。英国政府并授权该行在中国发行钞票。该行在上海及广州等地的中文名称分别是上  相似文献   

3.
一、清末本国银行业迟发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不久.英国的银行就开始进入中国。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商银行是东方银行(Oriental Bank),该行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在香港设立分行,中文行名为东藩汇理银行。同年在广州设立代理处,后改为分行。二十七年在上海设代理处,二十八年年改为分行①,中文行名为丽如银行。以后在中国设立的外商银行达20余家,逐渐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金融,  相似文献   

4.
正一汇丰银行在中国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此文中简称汇丰银行),英文全称The Hongkong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旧称香港上海汇理银行,是一家在香港成立的英资银行。汇丰银行由时任大英轮船公司(PeninsularOriental Steam Navigation Co.)香港负责人的苏石兰(Thomas Sutherland)于1864年7月牵头筹办,其初衷是"设立一个在中国大部分主要城市都有分支机构的、本殖民地(香港)自己的银行"~([1])。汇丰银行成立时注册  相似文献   

5.
1986年春节前夕,河南省陕县宜村乡王家村农民在整修窑洞时,发现一批晚清至民国初年的铜币。这批铜币出土时盛于一只残破的青花瓷罐内。共计650枚,总重4700.5克。其中除有一枚二十文的外,其余均为“当制钱十文”。根据钱面字样的不同可分为:光绪元宝、大清铜币及民国铜币三大类,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初叶民国五年至民国十五年前后 ,四川各地曾流行过种类繁多 ,发行广泛 ,用于市场交易的代用币。当时人称为“钱牌” ,儿童叫它“钱牌子”。钱牌的出现 ,至今已近百年。尽管像昙花一现 ,很快消逝得无踪无影。可是在当时各地市场缺乏小面值钱币情况下 ,它曾鼎盛一时 ,代替了钱币 ,起了兑换和找补作用。钱牌的产生与衰落辛亥革命成功后 ,民国元年成立四川军政府。四川成都造币厂奉令铸造民国铜元供市面流通 ,起名“军政府造四川铜币”。当时以“文”为基本钱币单位 ,造币厂在民国元年和二年 ,铸造有一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和二…  相似文献   

7.
1866年英国殖民者在香港设立造币厂,开始铸造“香港壹圆”、“香港半圆”银币流通市场。该银币是在中国领土上铸造的最早的机铸银币,而且是最早在币面铸上中文字“圆”的银币。  相似文献   

8.
徐渊 《中国钱币》2000,(4):40-40,26
东方汇理银行于 1875年 1月 21日正式注册成立,总行设在法国巴黎,是法国经营印度支那的金融机关,其分支机构遍及当时的法属印度支那半岛,拥有发行纸币的特权。这种纸币当时在中国边疆的云南、贵州等省亦有流通。清光绪二十二年 (1899年 ),东方汇理银行在上海设立分行,行址为今中山东一路 29号。其业务以进出口押款为主,存放款为次。据记载,上海分行在本世纪初曾发行过银元票。如北京市钱币学会所编的《中国纸币标准目录》,即提到该行在 1902年曾发行过上海地名券,有一元、五元、十元、一百元诸种,并说正面图案为红色和黑色,背面…  相似文献   

9.
曹昳 《中国钱币》2008,(1):30-34
一、甘肃造币史简介1.天水造币史简介民国九年(1920)二月,甘肃督军兼民政长张广建任命孔繁锦为陇南镇守使。孔繁锦到任后,鉴于市场货币奇缺,以致贸易阻滞,又见各省铸造铜币获利甚丰,遂从津、沪购置造币机器在天水设造币厂铸造铜元。因铸当十铜元无利可获,于是仿造“四川铜币”制,将陇南范围内的制钱尽量搜刮起来,利用翻砂法铸造当百铜元(即天水沙板)。直到民国十三年(1924),因商民怨声四起,孔才废止沙版铜元,同时开铸“孔造五文”和“中华民国十文”两种机制铜元。这两种机制铜元在民间极少见到,显然并没有大量铸造流通过。市面上“孔造五文…  相似文献   

10.
<正>一研究的对象与内容笔者经过20多年收集与整理,利用川陕苏区铜币实物及图片共计3 572枚、川内文化部门记载的川陕苏区铜币的藏品数量,揭示三种货币以及每种货币大类的存世量统计和铸造搭配规律,分析这三种货币是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于1933年至1935年期间所铸造发行的铜质货币,即川陕苏区铜币大200文(藏界一般称熔铸200文,下同。见图1、图2)、小200文(藏界一般称赤化全川200文,下同。见图3、图4)以及500文(见图5、  相似文献   

11.
<正>一乔治六世晚期(1945-1952)战后,英国对香港恢复殖民统治。战后初期的香港在哈克尔军政府(1945.9-1946.5)和杨幕琦总督(1946.5-1947.5)短暂治理下致力恢复经济,无暇发行硬币,仍依靠战前发行的1仙青铜币、5仙镍币和1毫镍币等三种硬币在市场流通。直到葛量洪长期担任港督(1947-1958)后,香港才在1948年委托英国皇家铸币厂逐步恢复铸造流通硬币,发行1毫黄铜镍合金币;1949年发行5仙黄铜镍合金币;1951年发行5毫红铜镍合金币。  相似文献   

12.
夹芯铜元拾零1.陕西宝鸡发现中心“鄂”字大清铜币夹芯铜元(韩连庆:《夹心铜元》,《陕西金融.钱币研究》1990年7期)。2.安徽南陵县发现中心“苏”字大清铜币夹芯铜元(李向东文,《安徽钱币》1993年1期)。3.1992年8月,杨进南从购得的一批铜元...  相似文献   

13.
福建人民推翻封建王朝统治光复之初,革命军政府所铸的“福建通宝”有孔圆钱,系福建省历史上最后一枚手工铸造的铜币,也是闽钱中的珍品之一。故考略如后: 一、版别“福建通宝”面文家体,对读。背文穿上下为“一文”或“二文”,以示币值;穿左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铜元样式非常多,但是以人像作为钱币图案,而且有面值的却很少,传世的人像铜元,在民国初年,只有袁世凯共和十文、徐世昌十文和唐继尧五十文等3种。除唐继尧五十文铜币有“云南省造”字样可以确定其出处外,徐世昌和袁世凯的十文铜币上,因没有铸造省份,长期以来一直被误认为是天津造币厂所造。  相似文献   

15.
安徽光绪元宝二十文铜元笔者1990年6月在安徽青阳县得一枚安徽光绪元宝二十文铜元。铜元径3.3、厚0.2厘米,重15克,面珠圈、“光绪元宝”、中心满文“宝安”,左右各有一颗六点有星边花,上“安徽省造”、下“每元当制钱二十文;背珠圈坐龙,左右各三颗六点有星边花,短距,上英文“安徽”、下英文“二十文”。币面漫漶。光绪二十八年(1902)五月初十,在原省银元局基址上成立安徽铜元局,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年间共铸6种光绪元宝铜元。据光绪三十三年冯煦《皖政辑要·度支科·币制中·铜市》,安徽二十文仅铸四万四千八百零六枚,除去皖造大清铜币二十文,安徽光绪元宝二十文币当十分稀少了。(《皖东金融与钱币》1992.2王律友)安徽光绪元宝二十文铜元@王律友  相似文献   

16.
2006年第4期《安徽钱币》所刊徐康健先生《珍贵的兰芳共和国洋元一分铜币》,介绍了一枚1882年“兰芳共和国”“洋元一分”紫铜币。  相似文献   

17.
1995年9月18日,南京《扬子晚报》报道了民间钱币收藏爱好者冯京三先生撰写的“太平天国女书文字钱”文章,首次披露他收藏了一枚刻有女书文字的太平天国雕母钱。后来这则报道引起了清华大学研究女书的专家赵丽明教授的兴趣。她专程赴南京拜访了冯先生,并了解到该女书钱币是冯先生1993年在南京朝天宫古玩市场地摊上购得的。2000年3月2日,赵丽明教授撰写了“女书最早资料———太平天国女书铜币”一文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表,从而引起学术界对该女书钱币的广泛注意。所谓女书,原本是一种只在中国湖南省南江永、道县等个别地区农家妇女中…  相似文献   

18.
鄂东工农银行铜币券是土地革命时期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的鄂东南根据地苏维埃政权发行的货币。始发行于1932年3月,仅流通3个月。此后该行改称鄂东南工农银行。鄂东工农银行铜币券目前仅见1串、2串、10串3种面值。1串券,125×79毫米,棕色,石印版,正面中部竖印“壹串”二字,两边绘有椭圆形山水图案,下方为发行年代。边框为条状龙鳞装饰,四角是面额,上为“壹”,下为“1”。右上边框隐约可见蓝色日期条戳,此为真币特殊印记。背面通版文字,印有5条政治色彩浓厚的口号:“拥护经济政策。拥护工农银行。工农银行是劳苦群众自己的银行。流通票币活泼苏区…  相似文献   

19.
1999年5月6日,笔者在钱币市场见到一枚光板十文铜币。经了解,此币系安庆市三中工地所出。工地系市教委综合楼。工地南临市人民路,东接市立医院,西接开源商店,北靠市第三中学,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据民工介绍,数日前在开挖2米见方土坑距地表1.5米处,见到几堆光板铜币。笔  相似文献   

20.
楊旭輝 《中华文史论丛》2022,(4):317-342+409
扶乩是明清之際江南流行的一種方術活動,清初蘇州才子尤侗在其詩文和戲劇作品等多種文學文本中通過乩仙形象的塑造,營造出一個獨特的乩仙“異世界”。本文通過文獻、文本和民俗研究的結合,揭示乩仙“異世界”寫作中“佳人薄命”、“才子數奇”的隱喻及其心理機制之形成,進而探究小説、戲劇文本中“天上—人間”“現實—理想”二重結構背後的文獻學、民俗學肌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