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是我国丝绸织花工艺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它继承发扬了唐宋以来多彩提花的优秀传统,又充分利用了元代织金的技艺,使之与彩织技术相溶合,并在织物组织上广泛采用五枚缎地结构和在织物反面抛绒的粧花技术,大大地加强了丝绸的实用效果和艺术效果。随着棉花种植的逐渐普及,棉布已成为一般人穿着的衣料,丝绸则作为织造高级服装的面料和高级室内陈设用品的原料而被精细加工,从而促使明代丝绸不断地向更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唐代宝花狮纹锦各项参数,确定它须由大花偻束综提花机制织,据此复原出这项织造技术.并成功复制出宝花狮纹锦。从而可以推断,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唐代中西方商品、文化、技术交流紧密,大花楼束综提花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以此为基础.丝绸品种从以前的经锦过渡剑纬锦,织物图案的艺术表现力得以增强.提花织机的生产效率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庄英博 《收藏家》2014,(1):45-48
山东博物馆收藏有一批珍贵的孔府旧藏服饰。由于织物面料的有机特质,明代以前服饰存世极少,且多为墓葬出土,像山东博物馆收藏的这批明代服饰这样系统、品类繁多、色彩鲜艳、保存完好者,绝无仅有,堪称“半部中国明代服饰史”。  相似文献   

4.
近年钤有"九老仙都君印"的织物在江苏的明代墓葬中屡次发现。通过考证,可知此印文来源于茅山道教,名号指向道教教祖太上老君,同时道教认为该印具有诸般神力。以现有"九老仙都君印"钤印织物的发现情况来看,随葬此物是流行于明代中期常州地区的一种地域性葬俗,证明了当时茅山道教对于周边世俗丧葬习俗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国家一级革命物的考证,确定它为手工束综提花机织成的提花丝织绫,从采集到的原始数据,结合传统的纺织工艺技术资料,设计复原织造手段及相关工艺,复制出物基体坯绸。按物做旧如旧的原则,先进行织物的老化处理,再做旧,使复制物尽量与原物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收藏家》2014,(1)
<正>山东博物馆收藏有一批珍贵的孔府旧藏服饰。由于织物面料的有机特质,明代以前服饰存世极少,且多为墓葬出土,像山东博物馆收藏的这批明代服饰这样系统、品类繁多、色彩鲜艳、保存完好者,绝无仅有,堪称"半部中国明代服饰史"。这批明清服饰,体现了当时的舆服制度和服饰制作高超的水平,也是研究清代以前中国传统服饰的活化石,对于东方服饰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明代乡、都、图、里及其关系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明代乡里组织研究中,有许多问题迄今仍未得到较为合理的阐释,其中有关乡、都、图、里等名称概念及其关系便是其中之一。这个问题的难结是:一方面有关明代乡里组织材料的各种记载中,对乡里组织的称谓混乱繁杂、莫衷其是,使人很难明白这些称谓在明代所表示的真切含义;另一方面则由于这称谓上的混乱而导致的对另一问题认识不清,即在明代  相似文献   

8.
明代是海南城池、圩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本文对明代海南城、市快速发展的原因、概况、特点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认为明代海南城、市能快速发展 ,其原因是政府重视、政治兴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寇贼危害以及中原城市文化的影响。为了解明代海南城、市建设历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增忠 《南方文物》2008,(3):170-171
最近。笔者在本地一乡村调查时,发现了一则明朝天启年间敕封。此敕封是明熹宗皇帝敕封时任明代内阁中书科中书舍人钟蚧及其夫人的。现为钟蚧第九世孙收藏。敕封质地为黄绫,黄绫上有白丝提花织出的“万历四十五年月日造”暗花织造年款。敕封较为完整,存长144厘米,宽30厘米。据介绍,此敕封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藏者害怕受牵连。  相似文献   

10.
明代丝织物保存状态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古出土丝绸保存状态的研究对丝绸的科学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工作选取丝纤维中最主要的桑蚕丝及柞蚕丝作参照,以考古出土的明代丝绸为研究对象,通过荧光电子显微镜观察丝绸的纤维结构形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化学结构,结合X-射线衍射仪分析结晶度,用薄层色谱分析丝绸中氨基酸的组成,并进一步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分析丝绸中酪氨酸含量等方法,对一件出土的明代丝绸织物的保存状态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明代丝绸为桑蚕丝,纤维丝松散且断裂较多,结晶度下降,多数氨基酸含量明显降低,只检测到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与谷氨酸。酪氨酸含量为13.78%,比参照桑蚕丝含量低。  相似文献   

11.
定陵出土的丝织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纺织品在我国历史悠久,考古发现原始社会繁荣时期,就有了编织物.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由最开始的麻、葛织物逐步发展为棉、丝织物.到了明代,纺织业已领先其它行业率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说明纺织业发展规模很大.……  相似文献   

12.
徐超 《文物天地》2023,(12):38-40
明代宁夏固原地区,因为蒙古各部的侵扰,为应对边患压力,明朝统治者在固原地区修筑了大量的城、堡、寨,这些军事设施点线结合,互为拱卫,以阻击蒙古各部的入侵。城、堡、寨的修筑方式,分布范围具有地方特色,是明代西北地区边防军事建设和布防的代表形式。  相似文献   

13.
古代提花四经绞罗生产工艺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提花四经绞罗工艺技术已失传,但其生产工艺神奇独特。为了复原其工艺,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杯型菱纹罗为复制对象,在四经绞罗地组织的穿综方法、提花四经绞罗纹部组织的穿综方法、提花方式的选择方面,改进了夏鼐和约翰贝克的方法,用两步开口方法成功地复制了织物。其参数为:总经4440根,幅宽:50cm,经密88.8根/cm,纬密18根/cm,经线纤度56D。此方法可供进一步探索四经绞罗的织造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镇守内官是明代政治制度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明代"双轨制"中内官体制在地方的集中体现。镇守内官设置范围的普遍性表明其得到国家的认可并加以推广,公署及其附属人员表明镇守内官体制的日益稳定及其权势的扩张,敕书、关防、旗牌是明代官员行使权力的必备之物。明代镇守内官不再仅是皇帝的家奴、亲信,而是逐渐成为参与地方管理的公职人员。明代镇守内官体制在各地的运转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对地方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赵丰  袁宣萍 《文博》2009,(6):348-353
彩绘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织物装饰工艺,文献上有记载并有历代出土实物的佐证。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的数量最多、技术最完善、图案最丰富的彩绘丝绸属于辽代。从辽代耶律羽之墓出土彩绘丝织品的鉴定和分析来看,辽代丝绸手绘色彩中最常见的为金、银、红、黑和白色等,均为矿物颜料,用毛笔在绢地或绫地上以勾勒着色和线描的手法进行彩绘,特别是在提花纹样的轮廓上作线描是辽代丝绸彩绘的特色。图案风格较丰富,体现了辽代艺术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6.
1956年4月,我们在博罗县进行考古调查时,在角洞山发现一处明代青花瓷窑,当即作了试掘和采集了一批标本。1961年7月,揭阳县文物训练班进行文物普查时,在揭阳县河婆镇岭下山又发现一处明代青花瓷窑。  相似文献   

17.
<正>20世纪70年代以来,文物工作者对景德镇珠山明代御器厂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取得了丰富成果。所发现的明代窑炉、作坊等遗迹,揭示出明代御器厂生产的格局;同时还出土了数以吨计的瓷片和窑具标本,从中拼对、修复出大量完整器,可被用作开展学术研究的标准器。这些考古发掘成果极大地推进了明代御窑瓷器相关问题的研究。2015年6月2日,南故宫博物院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洪武、永  相似文献   

18.
关文发、颜广文新著《明代政治制度研究》评介陈长琦冼剑民由关文发教授、颜广文副教授合著的《明代政治制度研究》一书,最近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九章,共27万余言。全书在以下几个方面显示了它的学术特色。第一,全书架构具有全面性与系统性。明代政制...  相似文献   

19.
"三言"、"二拍"展示了明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有关明代军事事件、军事人物、军事制度、军事生活等方面的描写,在"三言"、"二拍"中占有一定比重。通过研究"三言"、"二拍"中有关的明代军事记述,我们可以加深对明代卫所、军户、武官、军功、充军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宋代名窑制品精美、高雅,闻名遐迩,当时即被皇家所垄断,世间流传极少。故宫所藏明景德镇御窑厂的仿品,或全部模仿,从造型到釉色,形似神随,真假难辨;或继承传统的烧瓷技法,署明代年款,再现了宋瓷凝重温润的韵致。二者皆反映出明代瓷器仿烧工艺的高超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