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佚马 《文史月刊》2010,(3):63-63
我国古代铸币,大都以铜材为主,间或有铁、铅、夹锡等材料。但在古代的隋朝末年和唐朝末年,竟用泥铸钱、用纸糊钱,堪称钱币史上的两大怪现状。  相似文献   

2.
论齐国钱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齐国钱范于中航我国古代金属铸币,从先秦到南北朝,所用都是硬范,范材有陶、石、铜、铁、铅等不同质料。考古发现表明,硬范铸币工艺,在战国时代已臻于成熟,其中以齐刀币铜范母为代表的叠铸工艺和以齐国化范为代表的单主浇道直流分铸顶注工艺,长期影响了两汉至南北...  相似文献   

3.
古往今来,钱币的铸材多为金、银、镍、铜、铁、铅、铝,而在伪满康德年间.曾一度发行过镁币:由于它貌似红陶砖质.有人称之为陶币。不管是镁币,还是陶币,在世界铸币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4.
雍正皇帝即位后,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其中,铸币制度的改革是其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当时的铸币制度改革,有人撰文认为,雍正皇帝即位后,“仍然按照康熙在位时的金属成分比例,即铜五铅五铸钱。但不久,户部云贵主事孙嘉淦上了一个条陈,力主改变新铜钱的金属成分比例,主张变铜五铅五为铜四铅六”,“最后雍正皇帝采纳了孙嘉淦的建议,变铜五铅五为铜四铅六。”①这一提法与历史事实不符。纵观雍正帝的货币制度改革,其改革的内容较为丰富,包括减轻钱文铸重、降低铸钱原料中铜铅价格、用滇铜、黔铅代替洋铜、倭铅等等。改…  相似文献   

5.
<正>战国时期,经济军事都较弱的燕国,在铸行货币方面却独据特色。除了刀币、布币、圆钱种类齐全,铸币数量极大之外,还曾铸有铅质货币,这在当时的诸国中也是独有的,并且也是已知我国历史上最早铸行的铅质货币。燕国铅质铸币,是燕国钱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先秦货币中的一个特例。对于研究先秦,特别是燕国的经济发展历史、钱币文化特色、冶金铸造技术、地域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黔铅的开发与清代国家铸币及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清代矿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考证其产量和销量是研究黔铅地位、作用及其影响的前提。本文以清代档案中黔铅矿厂年度奏销数据为基础,考证清代不同时期黔铅的产量与销量,并对清代矿产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检讨,以期推进清代矿业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林平 《安徽钱币》2006,(4):35-36
泉界将民国以前历朝历代的金属铸币(包括金、银、铁、铅等)统称为古钱币。王莽当政时铸造的大泉五十、货泉、布泉等铜币,其“泉”字含有“钱”意,所以古钱又被称为古泉。中国三千多年造币史上,方孔圆钱占绝大多数,被国人戏称为“孔方兄”。小小的一枚古钱,往往包涵着大量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民族、宗教有关的知识信息,透出历史和文化的印迹,折射出灿烂的艺术光彩,值得人们探讨。  相似文献   

8.
麦克·考维尔等论中国古代黄铜铸钱史周卫荣编译一,1989年发表在《历史冶金学》(HistoricalMetallurgy)上题为“中国铸币二千年:分析概览”(TwothousandyearsofcoinageinChina:Ananalyticalsurvey)*一文中的有关章节关于黄铜钱铸造,有关的同时代的史料主要见于《天工开物》,该书大约写于1637年①,书中记载了铸币合金、铸造方法及铸币加工等的细节。据记载,铸币大致是按铜、锌六、四或七、三之比熔炼[即四六黄铜、三七黄铜─—译者],不过,锌在熔炼过程中大约要损失25%②。当时,锌是一种非常廉价的金属,称作“倭铅”,用它,可以在合金中有效地替代铅,并可减少一定量的铜料。据说,当时的私铸恶钱含锌达50%以上。显然,这一时期东方已大量使用单质锌,而其在17世纪初就出口欧洲则是众所周知的事。事实上,根据现在的分析结果,中国铸行黄铜钱肯定要比这一时间早100余年。那么,有什么证据可以说明当时是使用单质锌,而不是采用矿炼黄铜呢?我们的分析结果可以举出有力的证据证明中国在16世纪早期就使用单质锌。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黄铜钱的主要合金成分用下图来表示,图中展示了锌  相似文献   

9.
宝川局正式设立于清雍正十年(1732),为清代西南地区的铸币大局.光绪年间,宝川局较早地开始铸造制钱,因为使用黔省土铅的缘故,长期铸造枚重一钱二分的制钱,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始遵铸八分制钱.未几,川省又引进近代造币机器,设立银元局,生产近代银币和制钱.今日我们还能看到大量的光绪时期的铸币,并且有较为充足的文献,这...  相似文献   

10.
对吕底亚和希腊铸币起源的讨论必定涉及货币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联。这是近些年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是,货币并不必然以铸币的形式产生,没有铸币的古代社会就没有货币的看法也不准确。亚里士多德认为钱币始于贸易需要。这一解释受到近些年的考古与文献证据的挑战。但目前对小亚细亚所出现的铸币的解释仍然不能厘清铸币起源上的一些技术问题。吕底亚铸币的出现主要原因就在于成本和称量次数的总体降低。而交易成本的降低则进一步使铸币的绝对和相对生产成本的降低成为可能,贵金属直接充当货币的货币体系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11.
江西吉安县固江乡一位农民,于1986年9月,在挖掘一棵樟树残根时,挖出古币三百多斤,约计三万余枚,其中绝大多数是北宋钱,南宋钱次之,也有少量唐、五代十国、辽、金铸币。从中发现元丰通宝行、篆铁母和元祐通宝行、篆铁母各一对,甚为珍贵。  相似文献   

12.
重要启事     
最近,一位初涉泉河的集藏爱好者收集到一枚隶书对读“开元通宝”铅质小平钱,背穿上“福”字不甚清晰,直径23mm,重2.35g(图1)。这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福建的闽国王氏政权的铸币。  相似文献   

13.
先秦用铅的历史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对金属的利用在社会发展史上起过重大作用。铅是人类最先利用的几种金属之一。铅具有质地软、强度低、在空气中极易氧化而迅速变暗等物理化学属性,它不宜用作饰物,更不能制造实用的武器和工具,因而也就不能像铜、铁那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但铅又具有熔点低(327.4℃)、液态流动性大等特点,因此在早期冶金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我国先秦时期已知用铅是毫无疑义的。《尚书·禹贡》就有铅及其产地的记载。《管子》、《淮南子》也有先秦用铅的零星记录。秦汉以来,铅在社会生产及生活中有  相似文献   

14.
江建敏 《安徽钱币》2007,(3):38-38,62
我国古代的金属铸币中,铜钱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但是,在货币流通领域里,铅锡钱也往往具有一定的份额。例如,五代十国闽王王审知的开元通宝钱,南汉的乾亨重宝钱等。清咸丰四年,更铸过大小多种铅钱。只是它们多被人以私铸和冥币相论,惟锡母钱方能引人重视。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近代先进造币技术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清帝国仍沿用传统的铸币方法制造小铜钱。直到19世纪接触西方世界后,才逐渐接受了关于改变铸币方法,提高铸币效率的观念。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由于各省纷纷改变货币制度和铸币方法,造成了币制的混乱,这促使清帝国认识到引进新技术、改变传统的铸币方法已经势在必行,加速了接受新观念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清咸丰王朝,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的短短十年中(1851—1861)推行用铜、铁、铅金属铸大钱。钱文有通宝、重宝和元宝三种,俗称咸丰"三宝"。铸造的大钱数额巨大,版别复杂,轻重倒置。咸丰朝实施铜、铁、铅钱同时并行流通制度,在中国货币历史上也是少见的,其混乱状况可想而知。铸造的各种面值咸丰大钱铺天盖地,成为清一代之冠。如今,在国家和地方省市博物馆及民间,大钱比比皆是,盛不甚举。咸丰大钱钱体雄浑、厚  相似文献   

17.
中越两国古代历史文化关系极为密切,从以铸币制度为代表的货币文化也可窥其一斑.汉唐间千余年越南受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长期使用中国铸币.越南丁朝(968-980)和前黎朝(980-1009)建立后,发展起独立的铸币制度和与中国相似同时又具特色的铸币文化.  相似文献   

18.
薛东星 《文博》2002,(2):50-53
唐三彩是驰名中外的艺术杰作。它是用粘土作胎,经素烧之后,用铜、铁、钴、锰等元素加入铅釉中作催化剂,涂在器物表面,再入窑焙烧,经过800℃温度烧制而成。  相似文献   

19.
姚杰  陈钧 《钱币博览》2002,(1):26-28
张之洞,无疑是本世纪初改良中国铸币业的倡导,被誉为是中国现代造币之父。他比其他人更杰出的贡献是将中国传统的用浇铸法铸币变革为新的应用机械压印的铸币技术。这一过程开始于1884年张之洞出任两广总督之后,1887年张之洞决定向伯明翰造币厂定购全套造币设备,在广州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省办造币厂。自此以后,省办造币厂很快就遍及全中国。现有的材料表明,在此期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存在一种坩埚炼铅技术,即在坩埚中用铁从方铅矿取代出铅。近年来,在北方地区发现多处坩埚炼铅遗址,多为辽金元时期。本文对河南桐柏围山遗址出土的坩埚和坩埚渣样品进行了宏观和微观观察及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围山所用的坩埚为圜底圆筒形罐,制作坩埚的主要原料是高岭土类原料,掺有高岭土粘土颗粒,有的还加有木炭或煤炭。坩埚渣的玻璃态基体中存在大量的石英颗粒,少量细小铅冰铜和铅颗粒,其中一个坩埚渣中存在大量的铁块,据此判断采用了铁还原法。另外还初步讨论了坩埚炼铅遗址的分布和年代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