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驯化初期的家猪与野猪的鉴别是家猪起源研究的核心问题,对于准确定位家猪的起源时间和地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陕北靖边五庄果墚遗址、吉林通化万发波子遗址出土的猪骨及其他动物骨骼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分析人类活动对猪食物结构的影响,证明了由于人类的饲喂,驯化的家猪与野猪的食物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利用这种差异,可以有效地进行家猪与野猪的鉴别。在此基础上,对安徽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猪骨和其他动物骨骼进行了食谱分析,并结合形态学鉴定结果,判断该遗址中已经出现了驯化初期的家猪。  相似文献   

2.
从龙虬庄遗址个案看史前家猪饲养与农业发展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而言,农业的发展会促进家猪饲养业的相应发展,但龙虬庄遗址个案研究则展示了另一种相关性。该遗址周围相对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在弱化人们对家猪饲养的依赖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从更深的层次上印证了家畜饲养的被动发展的本质。龙虬庄遗址个案还显示了较强的区域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岭南地区自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早期的动物考古学研究成果,本文总结了这一地区有关猪属动物研究的现状,并对该时空范围内家猪饲养业的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从距今12000年以来,所有出土动物骨骼的遗址中都发现相当数量的野猪遗存,野猪分布广泛,是当时狩猎的主要对象之一。至距今6000年左右,广西革新桥遗址发现了少量的家猪,至距今4400年左右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银洲、河宕和村头遗址都发现了家猪的骨骼,家猪饲养业已有一定的规模。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认识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地区家猪驯养的发展状况及其在文明演进中的作用,探讨早期阶段家猪饲养的地区性差异,本文选取了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新时器时代典型遗址--江苏宜兴骆驼墩遗址,通过对遗址中猪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对遗址中猪的食性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结合整个遗址中猪骨的形态学鉴定结果,探讨遗址中是否存在家猪的驯养行为以及人类的生业模式等信息。  相似文献   

5.
家猪是殷墟孝民屯遗址居民消费的主要肉食消费对象,本文对该地点出土家猪的死亡年龄结构、宰杀模式、畜产品开发与晚商城市的肉食供应等问题进行动物考古学的研究,认为当时人养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肉产品,殷墟文化一、二期时孝民屯居民可能主要靠自己养猪获得猪肉,而殷墟文化二、四期时该地点居民日常食用的猪肉则很可能主要依赖外来供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村头遗址动物遗存的统计、分析,认定犬和猪两种驯化物种,从它们的占比例来看,说明在生业经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对家猪性质的判断采用了动物考古学的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发现猪类遗存具有典型的家猪特征;结合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成果,以及植物考古的研究,推测其祖先可能是从长江流域或其他周边地区引入并在当地繁殖的。  相似文献   

7.
家猪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种家畜:它是我国古代人民主要的肉食来源,同时还被广泛用于祭祀、随葬等各种仪式性活动中,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课题研究重点勾勒了史前至商周时期我国各地区家猪饲养的大体发展过程,并对各地区不同发展道路进行了模式归纳和解释,还对我国古代家猪的品种差异、饲养技术与成就,以及家猪饲养的社会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双墩文化是一支分布于淮河中游地区、独具特色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其年代跨度约为7500—7000BP,本文通过对禹会村遗址出土动物骨骼开展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该遗址的家畜饲养策略。结果显示,禹会村遗址猪群的稳定同位素值整体上反映出以C3类植物为主的食物结构特征,与大、中型鹿科动物比较相似。虽然动物考古的相关分析表明遗址的猪群是以家猪为主,伴有少量野猪、返野家猪等,但猪群个体之间的稳定同位素值很相似,反映了相近的食物结构。植物考古的研究表明,禹会村遗址及所在地区,在双墩文化时期以采集为主,辅以小规模的水稻种植。在这种背景下,禹会村遗址的古人对家猪采取较为松散的管理方式,其食物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禹会村、侯家寨一期和双墩三处遗址的猪群,整体上的食物结构比较相似,但双墩遗址中3例以C4类植物为食的猪可能非本地饲养。双墩遗址作为一处中心型聚落,其在外来稀有资源的占有上优于另外两处遗址,这也反映了这一时期随着文化的交流、社会发展,聚落间的差异和分化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9.
金寨遗址大汶口文化晚期动物遗存1570件,全部为哺乳动物,可鉴定属种包括猪、梅花鹿、狗、牛和兔。猪和狗是先民饲养的家畜。可鉴定标本数和最小个体数构成都显示出猪是先民利用最多的动物。遗址猪群以家猪为主,死亡年龄结构显示出家猪饲养水平较高。家猪除了可以为先民提供肉食外,可能还具有其他特殊意义。先民依靠饲养家猪来获取主要的肉食资源,同时也狩猎少量野生动物来补充肉食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一) 在我国古代,猪很早即成为人类一种主要的肉食家畜。大量地下考古发掘出的遗物和文献记载,都证明了我国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家猪驯养的历史,而且各个时期的文化层中出土的畜骨,以家猪骨骼占绝大部分。这些资料为我们研讨我国古代家猪的饲养情况提供了宝贵的依据。早在距今九千年以前的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早期文化层中,发现了较多的猪牙和猪颔骨。原鉴定报告认为甑皮岩猪的  相似文献   

11.
灵宝西坡遗址家猪的年龄结构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仰韶文化中期家猪的年龄结构,探讨中原早期复杂社会中心聚落的家畜饲养策略。猪的年龄结构表明,西坡聚落很可能为自给自足的家猪饲养与消费模式。专业化的动物生产、分配和消费可能在西坡这样的早期复杂社会中还没有出现。从自给自足到专业化的家畜饲养策略的变化,很可能发生在后来的与日益发展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复杂化密切相关的社会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2.
湖北钟祥崔家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2008年钟祥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一次复查。通过对采集标本的分析,认识到该遗址的文化面貌属边畈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三个时期。本次调查进一步了解了本区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别是边畈文化一、二期文化遗存的分布,对以后探讨边畈文化的内涵和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3.
王华  张弛 《考古学报》2021,(2):297-316
目 次 一 居址中的动物遗存 二 墓葬与祭祀坑中的猪下颌骨分析 三 结论 八里岗遗址位于河南邓州市区东约4公里的白庄村北,该遗址是南阳地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出土了丰富的仰韶、屈家岭和石家河等文化的动物遗存,并发现少量前仰韶时期的动物骨骼.本文主要通过仰韶文化时期动物遗存和前仰韶时期动物遗存的研究,探讨这一时期的生业和葬仪等问题. 八里岗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动物遗存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出土于地层、灰坑和房址中,这类遗存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性质上属于"生活垃圾",与人类的生业活动直接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仰韶时期的动物生业模式,包括人类获取动物资源的种类与方式、家猪饲养状况等.第二类集中出土于墓葬和祭祀坑中,一般认为此类遗存与人们的仪式性活动密切相关,反映了动物的社会意义或文化意义,八里岗遗址此类遗存十分丰富,墓葬和祭祀坑中出土了大量猪下颌骨,为探讨猪在仪式性活动中的作用以及仰韶时期家猪饲养状况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湖北郧县青龙泉遗址石家河文化M148中12例随葬猪骨及其它单位出土的家猪、狗、鹿、虎、熊、水牛等动物骨骼17例进行进行了C和N稳定同位素分析,旨在揭示随葬用猪的食谱特征,以深入探讨猪牲的饲养策略以及其主要来源。与其它动物相比,随葬猪群的13C和15N值分布范围非常广泛(-19.9~-8.1‰,3.6~8‰)。根据其13C和15N值,随葬猪群可分为三类:1.野猪,具有最低的13C和15N值;2.家猪,具有较高的13C和15N值;3.家猪,具有最高的13C值和较高的15N值。由此可以看出,随葬用家猪应来自生业模式和饮食习惯各不相同的家庭单位对M148墓葬主人的供奉,这可能反映了石家河文化时期汉水流域社会资源的集中化以及社会阶层的分化。  相似文献   

15.
运用古DNA技术对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汉代灰坑中出土的8匹马的骨骼进行了遗传学分析,通过提取DNA并对线粒体DNA和毛色控制基因的核DNA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全部样本都获得了线粒体12S r RNA基因的部分DNA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喇家遗址这8例汉代马骨均属于家马的范畴。其中6个个体还获得了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在这6个序列中共检测出5个不同的单倍型,归属3个不同的谱系A、D和F。毛色控制基因的SNP检测结果显示该遗址汉代家马的毛色有枣色(bay)、栗色(chestnut)和黑色(black),都是常见的属于纯色的马匹毛色。本文的家马毛色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家马毛色多样性是从西向东逐渐递减的,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经新疆、甘青入中原地区是古代家马进入中国的一条主要路线。作为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喇家所在的甘青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原地区和新疆地区之间,是家马从新疆到中原的经由之路。本文的马骨DNA研究为进一步深化甘青地区的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喇家遗址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部黄河北岸的官亭镇喇家村。该遗址于1996年开始发掘,清露出规模巨大的环壕、供人们集中活动的小型广场、结构独  相似文献   

17.
骨骼中的氧稳定同位素能反映动物的出生季节和生境改变。通过在牙釉质上进行系列采样,氧同位素的变化能还原动物一生的生活环境和饮食状况变化,为研究动物的季节特性提供了准确的手段和详细的信息。本文通过介绍国外研究实例,再结合笔者对英国丹伯里山堡遗址的研究,详细评述了氧同位素方法在动物季节性,尤其是家畜分娩季节研究上的应用,借此探讨人类如何积极顺应并主动协调动物资源的季节性波动。  相似文献   

18.
猪是人类早期驯化的主要动物之一,也是私有制出现后私有财产的主要标志。本文通过对考古资料提供的数据进行整合统计,分析了新石器时期中国家猪的起源、驯养及其分布情况,认为家猪起源于野猪,不同地区的野猪驯养是既有联系又各自独立发展的,其分布几乎遍及全国,证明以养猪为代表的中国原始畜牧业是和原始农业同时起步的。  相似文献   

19.
一般认为中国的家马出现于商代晚期,近年来通过对殷墟遗址出土马骨进行DNA研究和同位素分析,学者们认识到在早期家马传入阶段,其来源较为复杂,存在来自多种谱系的可能性。近年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了马骨,有学者认为其属于家马。马的家畜化与其他动物一样,是在家畜驯化过程中,针对动物繁殖,以人为的主动管理取代了自然淘汰的结果。根据这一观点,本文在归纳整理近年来考古发现和研究动向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家马的家畜化过程再次进行了深入探讨。纵观旧石器时代到商代晚期的马骨出土情况,笔者发现,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马骨多为游离齿或部分骨骼残片,这些骨骼残片极有可能为肉食后的残渣遗留。因此与这些新石器时代的马骨骼相比,商代特别是殷墟二期是一个划时代的节点,马与马车及青铜制品共出,马的全身骨骼基本保存完整。从古代DNA分析结果看,这种马的繁盛交易往来从商代晚期就已经开始,考古资料和出土文字材料也显示人与马的密切关系以及中国家马的出现是在商代晚期,虽然在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发现马骨,但是大多数马骨基本均发现于殷墟遗址。由此推测在新石器时代应该没有出现人为介入马匹育种的现象。因此还是应把中国家马的最初出现定在商代晚期,自商代晚期开始,中国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家马利用。  相似文献   

20.
青龙泉遗址是国内目前为止墓葬随葬猪骨材料收集最拿面、标本最丰富的史前遗址.本文重点对青龙泉遗址墓葬出土猪骨的种群结构进行了初步的动物考古学观察.这批猪骨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尺寸大小和LEH发病率四个方面均显示出明显的家猪种群结构模式,因而该墓地所随葬猪骨绝大部分属于家猪,其中也有少量的野猪个体.这为我们后续研究中系统探讨猪骨随葬所反映的社会结构细节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