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复日记,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共十一册。计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戊申日记一册,宣统元年(1909年)己酉日记一册,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日记二册,民国二年(1913年)癸丑日记一册,民国三年(1914年)甲寅日记一册,民国五年(1916年)丙辰日记一册,民国六年(1917年)丁巳日记一册,民国七年(1918年)戊午日记一册,民国八年(1919年)己未日记一册,民国九年(1920年)庚申日记一册。严复生于咸丰三年(1853年),卒于民国十年(1921年),年六十八岁。以上日记,记录了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从光绪三十四年至民国九年(中缺宣统二年、民国元年、民国四年)先后十三年间,严复所用的日记册格式完全相同,都是  相似文献   

2.
曹操的《蒿里行》一诗作于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从东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曹操起兵讨伐董卓至建安四年曹操攻打袁绍,反映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两个主要阶段:一是关东(函谷关以东)诸军与关西(函谷关以西)军阀的战争,前者的代表人物是袁绍,后者的代表人物是董卓;二是关东诸军之间的互相攻杀,在这一阶段形成了袁绍、袁术、曹操等势力。  相似文献   

3.
碗口铳小考     
元明时期,中国军队曾普遍装备一种碗口铳。《明会典·军器军装》记,弘治以前定例,军器、鞍辔二局每三年造"碗口铜铳三千个",文中还记有"碗口炮"、"盏口炮",亦是一类。至今已发现许多碗口铳,如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元至顺三年(1332年)铜碗口铳(有人称为盏口铳) (图一:1),1961年河北张家口市发现的元代铜碗口铳(图一:2),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的明洪武五年(1372年)铜碗口铳(图一:3),1964年山东冠县出土的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铜碗口铳(图一:  相似文献   

4.
清代弩略论     
清代是火器大量制造和使用的时代。在雍正五年(1727年)议定的全国军队武器装备中,没有弩弓一项,主要兵器是火枪、弓箭、火炮、长枪、(扁刂)刀、藤牌,火枪占的比例超过了弓箭,成为军中的首要利器。到乾隆五年(1740年)才议准:“滇黔二省地方山箐,阴雨不常,弓箭一遇潮湿之时,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2019)是《中国史研究动态》创刊40周年。创刊的筹备工作是从1978年开始的,这一年党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路线,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可以说,《中国史研究动态》的创办,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创立于1954年。这一年,党中央为了推进历史研究,决定在中国科学院(当时尚未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中设立三个历史所(一、二、三所),同时创办《历史研究》杂志,由尹达同志任主编。尹达是历史一、  相似文献   

6.
清代,云南产生了一批用汉文进行创作的少数民族诗人。回族诗人沙琛就是其中取得较高成就的一位。沙琛,字献如,号雪湖,云南太和(大理)人,生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卒于道光元年(1821年)。乾隆庚子(1790年)年中举,嘉庆元年(1796年)至十一年(1806年)历任建德、太和(此太和在今安徽省)、怀远、怀宁、霍邱令及六安知州。后被黜官,晚年卒于乡里。沙琛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当时著名的相城派作家姚鼐称赞他为“英杰之才,卓  相似文献   

7.
傅山(1607-1684),明末清初的名思想家、学家、诗人、医学家、书画家,是一位有影响的、坚持民族气节的、受人民爱戴的人物。傅山一生中到过很多地方,但一个山区小县到过六次,一处山野小庙去过五回,尚不多见。傅山先后于顺治四年(1647)、顺治七年(1650)、顺治十四年(1657)、顺治十六年  相似文献   

8.
从兰溪出土的棉毯谈到我国南方棉纺织的历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6年,在浙江兰溪县香溪公社密山大从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条完整的棉毯。与棉毯同时出土的还有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和淳熙六年(公元1169年)南宋梁克家、王炎、(虞)允文、钱良臣等具名的告身。根据兰溪《古溪潘氏宗谱》的记载,墓主人是南宋秘书丞荆湖南路转运使潘慈明夫妇。棉毯是潘慈明妻高氏的随葬品。潘慈明生于绍兴三  相似文献   

9.
无垢净光舍利塔,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俗称塔湾舍利塔(以下简称塔湾塔),是一座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砖塔,高34米,建于辽重熙十三年(1044年),清崇德五年(1640年)重修。这是一座空心塔,分天宫、中宫、地宫3个部分。地宫位于塔基下部,用青砖  相似文献   

10.
李莲英从咸丰六年(1856年)入宫,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宫,在宫时间长达52年。他是慈禧太后最宠爱的贴身太监,也是清代品位最高、权势最大、财富最多、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大宦官。  相似文献   

11.
整整六百年前的1405年(明永乐三年),是郑和奉旨“七下西洋”的首航之年。其后,这支大明帝国的庞大舰队平均每四年远航一次,大体两年在海外巡航,两年在国内紧张休整,准备新的远航。这七次(一说八次)距离、规模、耗资三空前的远航,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航海史上一件大事。中国和世界都有理由纪念这个属于人类创纪录壮举之一的事件。  相似文献   

12.
梁清标丛谈     
梁清标(图一),字玉立,又字棠村;号蕉林,又号苍岩,直隶真定(河北正定)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鉴赏家、收藏家。他生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明崇祯癸未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入清后于顺治元年仍原  相似文献   

13.
正陶澍,湖南安化人,清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道光元年(1821年)任福建按察使、安徽布政使。道光五年(1825年),任江苏巡抚。道光十年(1830年)升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官至宫保尚书、太子少保,道光十九年(1839年)六月卒,谥文毅。陶澍在道光皇帝眼中,是被特别垂青的能臣干吏,为疆臣督抚之中翘楚。据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言,在道光帝的心目中,各地大吏中最得意的大约有四人:一是两江总督陶澍,为政老练宽达;  相似文献   

14.
林存阳 《清史研究》2002,(1):100-101
在清代学术发展史上,廷堪是一位颇有影响的礼学家。但他的生年问题,自其去世之后,便执说不一,长期未得定论。关于 廷堪的生年,历来有二说:一说认为 廷堪生于乾隆二十年(1755),享年五十五岁,此说以阮元为代表,《清史列传》、钱穆、王文锦、张寿安等承之;另一说认为 廷堪生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享年五十三岁,此说以朱锦琮、戴大昌、张其锦为代表,《清史稿》、《清代朴学大师列传》、《清儒学案》等承之。按:此两说皆云 廷堪卒于嘉庆十四年(1809)六月初二日丑时,不同之处在于其生年是乾隆二十年(1755)还是乾隆二十二年(175…  相似文献   

15.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名的航海家。他从1405年(明永乐三年)到1433年(明宣德八年)的28年间,7次率领船队远航,到达东南亚、印度洋、红海、东非等区域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是由27000余人、200多艘船只组成的庞大船队。在当时,其航海船舶数量技术之先进,  相似文献   

16.
<正>一、历史的选择(一)黑龙江区划的历史沿革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设置黑龙江将军。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清廷决定东三省改制,东北三省废将军,设巡抚,是为东三省设立行省制之始。1860年(清咸丰十年),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正式开禁放垦,关内人口开始大量移入,至1910年,东北人口由370万人增长到1693万人。1916年北洋政府改设三省一区,一区即东北特别行政区,治滨江即哈尔滨道外。1928年,  相似文献   

17.
《文物》1979,(9)
日人山田孔章所著《符合泉志》初、二、三编,每编一卷,是1916年(大正五年)大阪虎仙楼印刷部再版书(图一),初版印刷于1827年—1829年(文政十——十二年,清道光七——九年),印装精致,纸质洁白,图版真实传神,而所收集的宋代对钱品种较全,鉴定十分精确,不禁使我感到日本对于中国古钱的搜集、爱好和研究是久有成就的。  相似文献   

18.
文博简讯     
《文物》1979,(3)
最近,在沁县文物馆,陈列了一批北魏石刻造像。这一批石刻造像,是1959年在沁县城北三十公里的南涅水公社南涅水大队村北出土的。从石刻的纪年文字来看,有从北魏永平三年(510年)到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跨越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等六  相似文献   

19.
同治帝之死     
清入关后第八代皇帝同治(载淳、图一),是咸丰皇帝(奕泞)的唯一的儿子,一八五六年叶赫那拉、氏(慈禧)所生,一八六一年登极称帝,时年六岁,一八七三年亲政。亲政后不到两年,即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  相似文献   

20.
一、福海简史 福海县是阿勒泰地区的门户。民国10年(1921)设布伦托海县,民国31年(1942)改称福海县。历史上是个游牧区。蒙古太祖二十年(1225)成吉思汗分封诸子,福海是三子窝阔台的领地。明嘉靖年间(1522-1566),蒙古瓦刺部族之土尔扈特入主福海草原。清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