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系马臀烫印与番马画鉴定系列研究之一①,研究目的旨在藉由马臀烫印稽钩出大都会博物馆藏《胡茄十八拍图》卷之祖本年代。该本之烫记字样包括契丹字、女真字、突厥字,还有未被确认之字印,本文主要探究官字烫印。  相似文献   

2.
《石渠宝笈》是我国书画类工具书的集大成之作,收录了清朝鼎盛时期内府收藏的书画珍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是中国古代书画鉴定、收藏、研究的必读之作。《石渠宝笈》共分初编、续编及三编,均以收藏地点分类,各地点目录下的作品按作者年代排序。本文对《石渠宝笈》收藏作品做了归纳统计,对其钤印、避讳以及成书等特点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八千卷楼书目>是清代藏书家丁丙八千卷楼的藏书总目,因是无解题的简目,对其的研究也较少.本文爬罗史料,特别借助南京图书馆藏稿本<八千卷楼藏书目>,分析了该稿本与<八千卷楼书目>通行本的异同,进而探讨了<八千卷楼书目>编纂经过,指出<八千卷楼书目>是经不断修改增删汇集的结果,而且其体例与丁氏藏书楼的建置、丁氏补抄<四库全...  相似文献   

4.
俄藏Φ368、дх00585、дх00586A、дх00586Cдх00211、дх00252和дх00255是玄应所释《放光般若经》音义的写卷,据我们比勘,дх00585、дх00586A的第一页中"珠玑居"与Φ368"珠玑居衣反说文珠之"的残缺部位正好相合,可见二者原本是联缀在一起的。《玄应音义》的丽藏本所据本与дх00585、дх00586A第二页所据本可能相同,碛砂藏本和丽藏本所据本在传抄中既有误衍误脱等错讹,也有不同程度的增补和删略。碛砂藏本和《慧琳音义》所据本似都有增补,也可能дх00211、дх00252、дх00255和丽藏所据本已有删略或脱漏。由俄藏所载《放光般若经》音义可见佛经音义在敦煌的广泛流传和唐代佛教在敦煌的兴盛。  相似文献   

5.
俄藏ф368、дх00585、дх00586A、дх00586Cдх00211、дх00252和дх00255是玄应所释“放光般若经》音义的写卷,据我们比勘,дх00585、дх00586A的第一页中“珠玑居”与ф368“珠玑居衣反说文珠之”的残缺部位正好相合,可见二者原本是联缀在一起的。《玄应音义》的丽藏本所据本与дх00585、дх00586A第二页所据本可能相同,碛砂藏本和丽藏本所据本在传抄中既有误衍误脱等错讹,也有不同程度的增补和删略。碛砂藏本和《慧琳音义》所据本似都有增补,也可能дх00211、дх00252、дх00255和丽藏所据本已有删略或脱漏。由俄藏所载“放光般若经》音义可见佛经音义在敦煌的广泛流传和唐代佛教在敦煌的兴盛。  相似文献   

6.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6,(2):154-158
2015年9月17至18日,故宫博物院在北京天伦王朝酒店举办了“2015年《石渠宝笈》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与“石渠宝笈特展”(含典藏篇、编纂篇)均是故宫博物院九十周年院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国家图书馆所藏《四印斋词卷》为清季词坛领袖王鹏运的早年词稿;该书保存了大量王氏早年词作,但从未进入过研究者视野。据查,该书共录词一百二十九首,其中六十余首未见于王鹏运已刊词集,且有三十六首仅见于此。通过《四印斋词卷》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王鹏运的早年学词道路和交游情况;据该书自序可知,王氏词有七稿九集,独缺甲稿,只是因故没有选出而已。  相似文献   

8.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治河总考》撰者车玺为宛平人,官至河南按察司佥事。然据相关史料系统梳理考证,结合明清籍贯所指及《总目》体例,其确切说法理应为:车玺,泽州人,宛平籍,成化戊戌进士,官至山东左布政使。  相似文献   

9.
宋本《女史箴图》卷探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故宫博物院的南宋佚名《女史箴图》卷为本,对比相关的图像和文献材料,用风格比较、结构分析及逻辑推理的方法,考证出该卷的后九段系临绘唐代同名摹本(大英博物馆藏)而得,前三段临者依照《女史箴》文自创而成,其制作过程是先题后绘。箴文的书写风格属于南宋高宗一路,临者露出了马和之的笔法,故该图临绘的时间是在唐摹本入金明昌内府之前。临写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留下副本,更是出于宫闱教化的需求,以顺应南宋朝廷推行封建纲常的需要。在艺术上,南宋本意味着宫廷首次肯定了北宋文入画中的白描样式。  相似文献   

10.
吴同 《文献》2022,(3):57-74
《国朝册府画一元龟》是一部科举用坊刻类书,与《类编秘府图书画一元龟》类名、体例相近,内容相异、互补,成书时间、刊刻地应具有较强关联。该书编类、引书广泛,引书以《续资治通鉴长编》《丁未录》等私家著本朝史为主,编目受《国朝诸臣奏议》影响。但全书类目、内容、体例并不均衡、统一,神宗以降特别是徽、钦两朝,类目编排、收罗史事专以“党争”为中心,高度依赖《丁未录》,更似“纪事本末”体,这种类目编纂与取材方式体现了当时的科举要求及时人本朝史观。该书可能受嘉泰禁私史冲击而长期湮没无闻,现仅赖明抄残本得存,该本应即《文渊阁书目》所记“画一元龟”之副本,清初已残缺,长期置于内阁大库,此后作为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藏书之一,流转北京、上海、美国、台北多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原定名《明·顾琳〈丹山纪行图卷〉》作了重新考证。通过对作者行藏交谊之探赜、爬梳,认为是图实出自元代画家顾园(1321—1382)之手,应定名为《元·顾园〈丹山纪行图卷〉》。此卷系顾园目前仅见之传世精品,弥足珍贵。画史将顾园误为顾琳,实因二人同顾姓、同号云屋所致。  相似文献   

12.
畲族是中国现存的较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其中各支族自行绘制的祖图是最富特色的民族文化遗存之一。本文以丽水联城镇胡椒坑村现存的绘制于清光绪四年(1878)的祖图为例,介绍完整的一套畲族祖图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以及它在祭祀仪式上的使用情况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道教经典出发,证明传宋代画家武宗元《朝元仙仗图》中的主神组合不宜称为"五帝",而应是"东华、南极、西灵、北真"四天帝王(君),他们原本都是东晋以降上清派道经中的重要神祗,这一组合在晋末灵宝经中最后形成,被北周《无上秘要》中的经戒传授科仪吸收,唐代道教经戒传授仪式又沿袭了《无上秘要》的传统,"四天帝王(君)"组合遂得到广泛认同。通过缕析道教经典和世俗文献,作者认为传武宗元《朝元仙仗图》式的壁画在唐五代很可能位于道观的三清殿。由于三清殿在唐代并非主流,因此很可能是在宋真宗确立其主殿地位以后,这种构图样式才有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鉴为明末清初的四王之一,一生致力于宋元诸家的临仿创承。由于王鉴的家世及他在明末清初的特殊环境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其处于董其昌和王原祁、王翚之间的特殊地位,绘画的价值取向对四王风格的整体构成,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北宋名臣杜衍及毕世长、朱贯、王涣、冯平,致仕后归老睢阳,晏集赋诗,时称“睢阳五老会”。当时名人欧阳修、范仲淹等18人曾依韵和诗,时人绘成“睢阳五老图”,钱明逸为之作序。其中宋元明清数十人为之题赞,可谓流传有绪。近代,图、序及十数人的跋被人分别卖到美国的3个博物馆中,50余家题跋则藏于上海博物馆。20世纪50年代即有关于此图的出版物和研究文章,但因自宋代以来多有摹本,致使研究者常常以此为彼;又因图、跋分藏海内外,使人不能尽览,妨碍了研究的深入。本文从此图的图、跋现状、相关的文献记载、作品的流传经过及摹本等方面加以辨析,对以往研究中涉及的此图绘成的时间、北宋人和诗与此图的关系、序跋言及的吏实、图作者的误传及序文改字等问题进行清理,力求对此图的进一步研究做一点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6.
山水画的发展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组成部分,没有传统文化的引导,不可能产生独具特色的山水画艺术。研究山水画创作过程中追求空灵、意境等表现动机,研究画面构成中的虚与实等的真正内涵,无不从传统文化谈起,尤其是山水画的创作进入我国经济文化空前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之后,梳理山水画发展的理论体系,将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苏州太平天国忠王府现存四百余方梁枋苏式彩绘,这些彩绘内容多为传统吉庆题材,寓意吉祥祈福。众多木构件上的彩绘是明清以来苏式彩绘的典范,为明清时代所留而经太平天国利用改造而成;九幅壁画则是太平天国时期的作品,体现了太平天国壁画的艺术特色。忠王府苏式彩绘为研究明清苏式彩绘和太平天国彩绘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阮新梅  徐锦顺  靳淼 《中原文物》2012,(2):75-76,81
河南博物院藏有明末画家曹堂《深山观瀑图》一幅,笔者根据仅有的史料记载对曹堂的生卒年做简要考证,另外还对这幅画的风格作了较为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上海博物馆藏吴伟《词林雅集图卷》,描绘了弘治十八年(1505)浙江按察佥事龙霓在金陵与友人雅集的场景,雅集者多为其同僚,或同级、同科进士,也有部分诗友。此次雅集兼具送行与雅会的性质,又可堪称诗社之发轫。是图创作于雅集之后不久,即弘治十八年。吴伟此图兼取了送行图、雅集图、宴乐图的创作手法,白描线条轻快简淡、而不失工谨、细劲,其独特的风貌创造了雅集图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20.
<正>定隆兴寺的中心建筑摩尼殿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殿内所有墙体除内槽背通塑五彩悬山外,俱绘壁画,内容有佛教尊像画、经变画、佛传故事、吉祥云纹等。近日经正定县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员实地测量,壁画原面积应为388.64平方米,现存335.06平方米。本文对该壁画的分布、内容及保存现状作了详细介绍,并对画面内容进行了简单考证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