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长篇小说《野马,尘埃》首发式暨研讨会:我因另有研究会常务理事会的要务不能前来与会,特以此信向长篇小说《野马,尘埃》首发式暨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冯玉雷历时1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野马,尘埃》,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大乘顿悟正理决》等文献资料为主要创作素材,以小说笔法描绘了吐蕃王朝的崛起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欣闻"冯玉雷长篇小说《野马·尘埃》首发式暨研讨会"即将召开,我由衷地感到高兴!虽然不克亲自前往祝贺,但却不能不在此写几句话,以表达我的衷心祝贺!为了冯玉雷先生对耿昇的深情厚谊,也为了他与耿昇同样怀有家国情怀赤子之心,为展现敦煌学——古代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融的宏大历史进程,锲而不舍地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冯玉雷是一位学者型作家,其"丝绸之路(敦煌)文学书写"特别是最新力作《野马,尘埃》,在神话、历史、叙事等层面彰显出丰富的创新性。民间文化、敦煌文化和丝路文化,是冯玉雷小说的创造性得以发生的"素材"。"新神话"表征小说的灵动之美,"新历史"表征小说的同情之心,而"新叙事"表征自觉的文体意识,三者彼此交融,融合会通,开拓了独特的审美意蕴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冯玉雷1990年代初发表的《陡城》和《野糜川》呈现浓重乡土气息.此后却沉潜历史和远古神话来建构宏大的文化叙事,以敦煌及其延伸的文化资源为题材,先后出版《肚皮鼓》《敦煌百年祭》《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敦煌遗书》《野马,尘埃》等系列历史反思小说,表现了对当代世界文化的忧虑和批判,尤其在对中华原初历史和文化的后现代书写中...  相似文献   

5.
敦煌历史文化题材的长篇小说《野马,尘埃》是冯玉雷先生经过长时间的潜心钻研和孜孜不倦的探索,为我们呈现的蕴含着巨大知识含量的中国西部文学,正如赵毅衡教授所说:"这是西部文学重新兴起的新高峰"。本文从宏大叙事、艺术探索、生存体悟这三个方面来对这部小说进行论述。这部小说中还存在着大量的符号,如野马和尘埃,这些符号是在作者的注视下所呈现出来的,承载着作者的人文情怀和生存体验。  相似文献   

6.
《野马,尘埃》是冯玉雷所著敦煌题材长篇小说,围绕吐蕃历史上著名的佛诤事件描绘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民族政治、军事、宗教、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生活图景。小说以不同寻常的视角,通过对象的并置或分离,将"虚幻"嵌入到作品的细节中,在虚实交织的人物与事件中上演着一出出民族文化史剧。  相似文献   

7.
《野马,尘埃》作为冯玉雷老师敦煌题材小说的第四部,内容取材史料典籍,选安史之乱前后的唐朝作为小说背景,虚实相生描绘出一幅博大的民族历史众生相。最富张力之处在于小说从语言文体、艺术风格到精神内蕴等层面表现出的先锋性特征,本文拟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冯玉雷长篇历史题材小说《野马,尘埃》的出版,引起了文学界、美术界、考古界、敦煌学界等人文社会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围绕小说文本和创作主体,多媒融合,音频传播、在场研讨与书面剖析等互为参照,创造性地发挥了文学传播和文学批评的新路径和新方式。《野马,尘埃》以文学创作的样态传播敦煌文化,用小说铸造文化史和民族志,在求实的历史考证基础上,通过文献考证、古今戏仿、人物变形等艺术手法,实现了对传统历史叙事方式的解构,并为此重构了多元和互文性的先锋性叙述话语系统。其先锋性的叙事探索开创了新的小说语言形式,焕发了历史题材小说新的生机。以文学创作传播敦煌文化,用小说书写文化史、民族史与边疆史,实现了对人类政治和历史文化的本源性思考,以文史贯通的叙事艺术探索显现了新时代文学创作的文化自信,也有助于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审美认同。  相似文献   

9.
冯玉雷长篇小说《野马,尘埃》是通过文学艺术方式表现丝路文化衍生、磨合与交流的重要文本.富含丝路况味,寄寓寻根幽思,贯通古今,情理交融,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我曾经给冯玉雷带过课,有同校研习之缘分,彼此更深的关联则是文化之缘,是对丝路文化、文学存有共识.  相似文献   

10.
冯玉雷对于敦煌文化"情有独钟",《野马,尘埃》在艺术形式上所做的探索以及在结构上的精心打造都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复调特色. 这部长篇小说结构安排上打破了传统叙事的线性结构,作者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的金、木、水、火、土作为最主要的五个部分,而每部分又分别以中国的八卦、十天干、十二地支、四灵,佛教的色、香、味、触,西方占星学上...  相似文献   

11.
正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嘉宾、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相聚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冯玉雷长篇小说《野马,尘埃》首发式暨研讨会"。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冯玉雷同志的小说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正一般而言,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中,作者只是缀连历史,客观而平静地让人物和故事流淌出来。冯玉雷《野马,尘埃》却对抗历史"重述",让历史化身为各种类型的叙述者、无数种非话语存在、各种各样的仪式,反复诉说,反复印证。如此文本,自然离不开日常性,比如古人熟知而今人稍感隔阂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比如间杂在字里行间的流行语言和符号,  相似文献   

13.
冯玉雷所著的长篇小说《野马,尘埃》以其细腻的笔锋和跳脱的文风,通过虚与实、史与诗、写意与写实的结合,为我们编织出了一副栩栩如生、动感极强的吐蕃和唐朝时期历史图景。其中,作者勇于打破常规,又秉持着学者的专业素养,融会贯通地使用多重叙述技巧,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敦煌文化叙事方式。在多重叙事框架的转化中,《野马,尘埃》这部小说呈现出巧妙丰富的时空复调性,同时作者还通过多元化叙述视角的结合与文学文本的互文性引用,创造出独特的叙事效果,赋予作品绘画般交叠式的空间艺术感,实现了文学艺术的创新和历史层面的叙事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野马倏忽伴尘埃,西域万象扑面来;遥知唐朝纷纭事,笔驾云涛多精彩。冯玉雷的长篇小说《野马,尘埃》,历经十多年,磨剑淬火,终于问世,可喜可贺!这部上下卷近百万言的长篇历史小说堪称长篇巨著。内容非常丰富,字里行间,显示了作者的知识宏博,思绪纷然,也表达了作者的千思万虑及悲悯的情怀。  相似文献   

15.
冯玉雷以文学创作的方式走近敦煌学,敦煌学界多了一位同道,当然令人欣慰。他长期坐冷板凳,在敦煌学术与文学创作之间默默探索,陆续完成《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敦煌遗书》等小说和敦煌题材影视作品《失踪的女神》《飞天》,成果颇丰。据了解,在他这个年龄段的作家中,如此自甘自愿下笨功夫,把敦煌学文献、学术成果消化,然后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并不多见。敦煌学博大精深,既是学术宝库,又是文学富矿,应该有更多作家进行文学艺术化转化。敦煌学界、文学界有了冯玉雷的小说创作,便多了一份鲜活生动。随着人们对"一带一路"经济文化的认识加深,文学界应该会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关注文物、文献及历史文化遗存中蕴含的文学元素,会有越来越多的作家不慕浮华,心甘情愿走上比较清苦的学者型创作路子。  相似文献   

16.
正我个人觉得冯玉雷先生这本《野马,尘埃》是中国文坛和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一种"博学小说",或者说是"学者型小说"。中国文学史上我们很难找到这样的作品,说李汝珍的《镜花缘》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或许可以算一点,擦一点边。我们最近在重庆举行了意大利符号学家-作家艾科(《玫瑰之名》、《傅科摆》的作者)学术讨论会。筹备时我就提议搞一个圆桌,"当今中国学者型作家圆桌",  相似文献   

17.
正我一直对艺术探索着迷。2008年,《敦煌遗书》结稿,进入出版环节,我开始为创作《野马,尘埃》做准备。那时正当壮年,有大量时间,我计划用30年时间写三部敦煌文化长篇小说,每部写10年,100万字,分别反映吐蕃攻陷河西走廊前后、吐蕃占领敦煌时期及归义军时期。通过这种宏大书写对抗越来越严重的浅阅读及碎片化阅读。完成这三部大书,算是告慰平生文学梦。  相似文献   

18.
《野马,尘埃》作为一部反应安史之乱前后唐朝和周边民族家国关系的长篇历史小说,具有以"语言"为本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对史书、《庄子》、佛经、民族、神话等传统书写方式的继承,又采用戏访、狂欢和复调等多种方式对文中人物、事件乃至当代社会不良现象进行反讽。《野马,尘埃》是传统与现代性艺术语言融合的有效尝试,其复杂的语言书写为当代文学开创了新范式。  相似文献   

19.
徐凤 《丝绸之路》2012,(12):72-78
本文以冯玉雷敦煌题材长篇小说《敦煌遗书》为研究对象,从其西部精神的文学再书写和玉文化与西部精神的文学再阐释两方面进行深入论述,剖析了这部小说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冯玉雷兄的百万字长篇小说《野马尘埃》问世,这是中国西部文学中罕见的有巨大知识含量和玄幻想象的作品,我们在捧读的时候真是心潮澎湃。这个作品的作者是教授级的人物,他不是靠灵感的写作。常年衷情于西部,特别是敦煌。以敦煌这样一个站点来构思了一系列文学作品,从青年时代到中年,还是笔耕不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